等温热重论文-武云飞

等温热重论文-武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温热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炉喷煤,混煤,燃烧性能,动力学

等温热重论文文献综述

武云飞[1](2019)在《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煤粉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无烟煤的储量急剧降低,高炉喷吹用煤种类不断增多,煤质的结构差异越发明显,导致掺混后混煤的燃烧性能难以预测,而且不同因素对喷吹效果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同时,随着喷煤比不断攀升,煤灰结渣对高炉风口产生更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探究混煤燃烧性能的同时也要兼顾煤灰对高炉喷吹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所选煤种的官能团结构与碳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煤样官能团结构分析中发现,叁种煤样存在的官能团结构十分相近,只是煤样中脂肪烃(CH_2、CH_3)的振动形式存在差别,其中YQ和HLL属于对称伸缩振动,TSH为剪切振动。在煤样碳素结构分析中发现,TSH煤样的变质程度最高,YQ煤样分子结构的缺陷程度更高;相比较HLL煤样,YQ和TSH煤样大分子结构中芳香环含量较高,芳香型碳的富集程度较大,芳香层的排列有序化程度较高,侧链及杂原子含量较低。探究不同因素对混煤燃烧性能影响中发现,TSH煤样掺混粒径越小,TH表现出的燃烧性能更好,而YQ煤样随粒径变化,YH燃烧行为更加均匀;在较高升温速率下,YH表现出更好的燃烧性能,而TH混煤在低加热速率下的燃烧效果更明显;随富氧浓度的提高,烟煤与无烟煤间的催化作用减弱,其中对YH独立燃烧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对比不同因素下混煤试样的特征指数发现,升温速率对混煤燃烧性能的影响更大,其中TH与YH混煤的燃烧时间t分别缩短了36.1和67.1min,S值分别从5.49×10~(-10)、3.73×10~(-10)min~(-2)·℃~(-3)增加到36.48×10~(-10)、37.12×10~(-10)min~(-2)·℃~(-3)。不同升温速率对混煤燃烧动力学影响的研究中发现,HT和HY混煤试样通过RPM模型拟合后的相关系数R~2(>0.990和0.982)更大,标准误差RMSE(<0.13%和0.16%)更小,更适合描述混煤的燃烧过程。同时发现,较高升温速率下,HY混煤的活化能E(13.01kJ·mol~(-1))远低于HT(18.65kJ·mol~(-1)),所以在较高升温速率下HY混煤燃烧性能更好。在混煤灰结渣特性研究中发现,煤灰熔融过程中主要出现叁个失重峰,第一阶段主要由菱铁矿的分解产生;第二阶段主要是碳酸盐和硫酸铁分解形成CaO和Fe_2O_3;第叁阶段的失重量最大,其质量损失产生包括:温度大于1100℃时,灰分中CaSO_4和Al_2(SO_4)_3等硫酸盐在高温下的分解;温度超过1200℃时,灰分中的氧化物与硅酸盐发生固态反应,形成铁橄榄石(2FeO·SiO_2);以及温度大于1300℃时,煤灰中存在白榴石(KAlSi_2O_6)与石英(SiO_2)反应形成钾长石(K_2O·Al_2O_3·6SiO_2)。同时,从灰熔点以及灰熔融过程的变形曲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A_(YH)煤灰在1311℃率先达到变形温度,并于1377℃达到流动温度;而A_(TH)煤灰在1350℃才出现轻微变形,且软化速度缓慢,流动温度大于1500℃。结果表明,A_(TH)的灰熔点比A_(YH)煤灰高,更有利于改善风口前的结渣性能。(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9)

谢岁,陈功,王旭,杨少华,廖春发[2](2018)在《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氟化石墨热分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氟化石墨热分解动力学机理不确定和动力学预测信息不足的问题,通过测量多组非等温热重曲线,并利用无模型动力学方法分析(CF)n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机理.热重曲线显示(CF)n热分解经历一步失重,产生的平均气相成分为CF2.95.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机理函数随转化率依次变化:α<0.1,机理函数为JMA方程f (α)=1.5 (1-α)[-ln (1-α)]1/3;0.15<α<0.3,机理函数为二维AvramiErofeyev方程f(α)=2(1-α)[-ln(1-α)]1/2;0.3<α<0.8,机理函数为譒esták-Berggren方程f(α)=7.5α1.2·(1-α)2;0.85<α,机理函数为一维Avrami-Erofeyev方程f(α)=(1-α).推荐的动力学预测参量活化能为264.23±7.82 kJ/mol,指前因子为(8.70±0.21)×10~(14)/s.另外,动力学机理反映出(CF)n分解过程存在碳核的链生长以及与分支链的相互作用的特征,这可能是反应产物形成非晶态结构碳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申甲,龚德鸿,吴冬梅,钱进[3](2018)在《煤泥燃烧动力学特性的非等温热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综合热分析仪STA409PC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煤泥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运用单一扫描速率C-R法和多重扫描速率K-A-S法与F-W-O法对煤泥活化能E与指前因子A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煤泥燃烧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随着转化率的增大,动力学参数趋于稳定。单一扫描速率法受升温速率影响较大,多重扫描速率法能很好地反映出煤泥不同燃烧阶段的动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郝丽莹,龚志军,郑坤灿,武文斐[4](2016)在《分峰法分析半焦燃烧动力学的非等温热重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清楚地阐述半焦的燃烧过程,采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氧气体积分数对半焦燃烧动力学的影响。得出挥发分析出燃烧、碳燃烧失重规律及其描述函数,挥发分析出燃烧和碳燃烧所需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指前因子。结果表明:挥发分析出燃烧所需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指前因子的最小值处于φ(O_2)=28%的条件下,最大值处于φ(O_2)=30%的条件下;碳燃烧所需表观活化能和表观指前因子的最小值处于φ(O_2)=24%,最大值处于φ(O_2)=30%条件下。(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孙辉,张建良,王广伟,邵久刚,彭小辉[5](2014)在《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煤焦燃烧特性及反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由津凯褐煤、万泰烟煤、冀中能源无烟煤和骊达宁无烟煤4种煤在不同变质情况下制备所得煤焦的燃烧特性,利用随机孔模型(RPM)、收缩核未反应芯模型和体积模型模拟了煤焦燃烧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煤焦燃烧性能与煤粉变质程度、灰分含量和升温速率有关;降低煤粉灰分含量、提高升温速率能够明显加快煤焦燃烧速率,缩短燃烧时间.动力学计算表明,RPM模型表征煤焦燃烧效果最优,由其所计算的4种煤焦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5.74,88.26,84.27和101.30 kJ/mol.(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朱璇,钱明球,虞鑫海,张幼维,赵炯心[6](2013)在《非等温热重法测定聚酰胺酸纤维亚胺化动力学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步法制备聚酰亚胺时,亚胺化过程至关重要,可使聚酰胺酸脱水成为聚酰亚胺。该文对叁元共聚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进行湿法纺丝后的纤维进行了亚胺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得到聚酰胺酸TG曲线,根据Freeman-Carroll动力学算法求算得到其亚胺化反应级数为一级,活化能为47.56 kJ/mol,频率因子A的自然对数为10.23。(本文来源于《合成技术及应用》期刊2013年04期)

李爱蓉,吴道洪,王其成,张锴[7](2013)在《非等温热重分析长焰煤热解过程与动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煤热解过程中焦油的产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条件下长焰煤的热解过程和机理,分析了20和100℃/min升温速率下长焰煤热解过程特征,并求解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煤颗粒在2.8mm以下时,粒径对热解过程影响较小;热解终温越高,热解最终固体产物中挥发分产率越低;升温速率越快,挥发分的析出速率越快。在同一升温速率下,不同热解温度段得到的活化能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且指前因子随活化能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燃料与化工》期刊2013年06期)

孙辉,张建良,王广伟,刘征建,邵久刚[8](2013)在《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煤焦燃烧特性及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由津凯褐煤、万泰烟煤、冀中能源无烟煤和骊达宁无烟煤四种煤在不同变质情况下制备所得煤焦的燃烧特性,利用随机孔模型(RPM),收缩核未反应芯模型(RUM)和体积模型(VIM)模拟了煤焦燃烧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煤焦燃烧性能与煤粉变质程度、灰分含量和升温速率有关:降低煤粉灰分含量、提高升温速率能够明显加快煤焦燃烧速率,缩短燃烧时间。动力学计算表明,RPM模型表征煤焦燃烧效果最优,利用RPM模型计算四种煤焦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5.74kJ/mol、88.26kJ/mol、84.27 kJ/mol和101.30 kJ/mol。(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3-08-03)

王钦[9](2012)在《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生物质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两种麦秆的燃烧反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燃烧实验所得的TG,DTG及DTA曲线,对两种麦秆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麦秆挥发分和固定碳燃烧反应阶段的起始温度,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建立了麦秆类生物质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求出了2个阶段燃烧过程的活化能E,频率因子A,反应级数n,相关系数R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并确定了2个阶段的反应动力学方程。麦秆的燃烧符合合适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当用麦秆作为燃料时,所计算的动力学参数能够作为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境》期刊2012年05期)

许敏,闫桂焕,刘贞先,王建梅,孙荣峰[10](2012)在《非等温热重分析玉米芯半焦CO_2气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玉米芯热解半焦CO2气化行为和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整个气化过程有重要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完成反应所需的温度提高,反应速率增加,反应时间缩短,而且升温速率越大,反应速率的峰值越高且向高温区偏移。利用Kissinger微分法和Coats-Redferm积分法分别计算动力学参数,所得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平均活化能为180.77kJ/mol;升温速率越大,活化能越小。研究发现,玉米芯热解半焦CO2非等温气化的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之间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两者满足lnA=0.09384E+2.604。(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等温热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氟化石墨热分解动力学机理不确定和动力学预测信息不足的问题,通过测量多组非等温热重曲线,并利用无模型动力学方法分析(CF)n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机理.热重曲线显示(CF)n热分解经历一步失重,产生的平均气相成分为CF2.95.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机理函数随转化率依次变化:α<0.1,机理函数为JMA方程f (α)=1.5 (1-α)[-ln (1-α)]1/3;0.15<α<0.3,机理函数为二维AvramiErofeyev方程f(α)=2(1-α)[-ln(1-α)]1/2;0.3<α<0.8,机理函数为譒esták-Berggren方程f(α)=7.5α1.2·(1-α)2;0.85<α,机理函数为一维Avrami-Erofeyev方程f(α)=(1-α).推荐的动力学预测参量活化能为264.23±7.82 kJ/mol,指前因子为(8.70±0.21)×10~(14)/s.另外,动力学机理反映出(CF)n分解过程存在碳核的链生长以及与分支链的相互作用的特征,这可能是反应产物形成非晶态结构碳的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温热重论文参考文献

[1].武云飞.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煤粉燃烧特性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9

[2].谢岁,陈功,王旭,杨少华,廖春发.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氟化石墨热分解动力学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8

[3].申甲,龚德鸿,吴冬梅,钱进.煤泥燃烧动力学特性的非等温热重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8

[4].郝丽莹,龚志军,郑坤灿,武文斐.分峰法分析半焦燃烧动力学的非等温热重实验[J].钢铁研究.2016

[5].孙辉,张建良,王广伟,邵久刚,彭小辉.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煤焦燃烧特性及反应动力学[J].过程工程学报.2014

[6].朱璇,钱明球,虞鑫海,张幼维,赵炯心.非等温热重法测定聚酰胺酸纤维亚胺化动力学参数[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3

[7].李爱蓉,吴道洪,王其成,张锴.非等温热重分析长焰煤热解过程与动力学特征[J].燃料与化工.2013

[8].孙辉,张建良,王广伟,刘征建,邵久刚.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煤焦燃烧特性及反应动力学研究[C].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3

[9].王钦.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生物质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2

[10].许敏,闫桂焕,刘贞先,王建梅,孙荣峰.非等温热重分析玉米芯半焦CO_2气化特性[J].太阳能学报.2012

标签:;  ;  ;  ;  

等温热重论文-武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