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谐振腔论文_曾柳杏,林福民,肖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介质谐振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谐振,介质,滤波器,角动量,轨道,原子钟,波束。

介质谐振腔论文文献综述

曾柳杏,林福民,肖宇杰[1](2018)在《基于TM_(010)模介质谐振腔的小型化腔体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用于4G基站的介质腔体滤波器都采用TE01δ模介质谐振腔,虽然其品质因数Q值很高,但体积较大。为了小型化介质腔体滤波器,创新性地使用了TM_(010)模介质谐振腔,虽然其Q值比较低,但同样能满足高带外抑制的要求。对TM_(010)模介质谐振腔的端口耦合和两腔之间的磁耦合、电耦合进行分析研究,创新性地使用了介质窗的形式产生电耦合,避免了使用飞杆,易于加工,降低制造成本。最后设计了一个8腔TM_(010)模准椭圆函数介质腔体带通滤波器,在通带(TD-LTE频带,2570~2620 MHz)两端分别设计两个传输零点以提高带外抑制。调试结果表明,TM_(010)模介质腔体滤波器不仅能满足低插损、高带外抑制的要求,而且其体积大幅度缩小。(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8年09期)

魏秀燕[2](2018)在《用于小型铷原子钟中介质谐振腔激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铷原子钟微小型化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用于承载量子部分的介质谐振腔,利用格林函数法研究电激励下谐振腔频率变化情况,实际加工谐振腔及其激励探针,测量出介质谐振腔在该激励下的谐振情况。结果表明,当选择50Ω同轴线探针,对谐振腔进行电激励,能够激发出TE101模式,谐振频率达到6.83GHz,电磁场分布均匀。该激励方法经济成本低、激励效果较好,适用于小型铷原子钟。(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8年11期)

董若凡[3](2018)在《基于介质谐振腔的平面轨道角动量天线设计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是通信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轨道角动量模式之间相互正交,携带不同OAM的电磁波束可以为通信系统提供独立的信道,从而提高通信容量。在实际应用中,OAM波束中心黑洞和波束发散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远距离通信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组提出了一种新的OAM波束——平面螺旋轨道角动量(Plane Spiral OAM,PSOAM)波束。这种OAM波束具有传统OAM波束特征,但是沿径向传播,可解决远场暗区问题,而且不同模态沿同方向传播。因此,平面螺旋OAM波束可为OAM的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小口径OAM天线不仅可以提升其在通信链路中的优势,而且更方便将其应用到移动设备中。本文针对现有平面螺旋OAM天线口径过大且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介质谐振腔的小口径平面螺旋OAM天线,同时探索了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论文基于环形行波天线产生O A M波束理论和同轴线谐振腔结构,建立了基于介质谐振腔的平面螺旋OAM天线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软件仿真、实物制作和实验验证,发现:这种基于介质谐振腔的OAM天线,无需添加任何外部辅助结构,其辐射波束沿径向传播,相位呈螺旋分布,很好地符合平面螺旋OAM波束的特征。与之前报道的基于环形空气腔的平面OAM天线相比,发射OAM模态为5的平面螺旋波束,这种天线口径可减小81.64%。利用平面螺旋OAM波束主瓣方向一致、易于接收以及不同平面螺旋OAM波束周向上相位不同这些特性,将平面螺旋OAM波束与MIMO系统结合,建立新型的PSOAM-MIMO系统,研究其与传统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差异。论文分析了该系统在直射信道下的信道容量;利用3GPP提出的空间信道模型(SCM)提供的实际信道参数,讨论了 PSOAM-MIMO系统在直射信道与散射信道共存的市区微小区情况下的性能。结果表明:PSOAM-MIMO系统在一定的距离内信道容量大于传统MIMO系统,信道容量增益主要来源于直射信道。平面螺旋OAM波束是OAM波束的一种特殊情况。由于其各模态主瓣方向一致,不同模态易于复用。这种实现简单的小口径平面螺旋OAM天线的出现,有助于未来将PSOAM波束引入波束赋形,多普勒分析等其他领域,使得OAM在电磁领域有更大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何建志[4](2017)在《S波段介质谐振腔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以来通信技术飞速发展。1995年,我国正式开始建设2G网络,到2009年我国开通了第一个3G网络,期间经历了14年的时间。2013年中国正式开始发放4G牌照,意味着4G信号正式开始商业运用。从3G网络到4G网络的转变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在终端应用方面,各种智能设备不断涌现,能实现的功能日趋复杂。要实现这些复杂的功能,底层的硬件设备需要优良的性能。滤波器作为信号处理系统中重要元件,它性能的优良与否对整个系统起着关键作用。本论文着重研究如何设计出指标更优良的滤波器。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国内外对滤波器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滤波器的理论分析到实物设计都有很成熟的例子。目前对滤波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型化、带宽的展宽和寄生通带的抑制等方面。本论文的工作是研究介质谐振带通滤波器,全文围绕它的优点和缺点展开。本论文有两个突破点,一是探究如何扩展传统TE_(01δ)模介质谐振器的频率调谐范围;二是研究介质滤波器的寄生通带抑制。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1.梳理滤波器和介质谐振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查阅国内外介质谐振滤波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整理出介质谐振器的常用模型和这些模型工作的模式,以及介质滤波器的设计结构。并从这些文献的查阅整理中得出本课题的设计思路。2.设计一款六阶膜片耦合的介质谐振带通滤波器。这一滤波器使用的介质谐振器的工作模式为TE_(01δ)模。这一设计结构能小型化腔体,而且它的Q值很高。它的优点还在于不需要定制介质谐振器尺寸大小,直接使用商用的介质谐振器,通过改变滤波器腔体的大小来实现滤波器的指标要求,使得这一设计能够快速的运用到商业应用中。3.设计一款能够抑制滤波器寄生通带的介质滤波器,它使用金属腔和介质谐振腔耦合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特性。这一设计既利用了金属腔高次模离主模很远的特性,又利用了介质谐振腔Q值很高的特性。设计出的滤波器的带外抑制离中心频率(2.75GHz)最远能达到5GHz。(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李培,王辅忠,张丽珠,张光璐,张惠春[5](2015)在《左手材料对介质谐振腔谐振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左手材料"是与传统材料性质相悖的另外一种材料。根据"左手材料"的特殊性质,采用理论计算与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谐振腔谐振参数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填充介质的材料属性与谐振腔品质因数、谐振频率的关系。结果显示,"左手材料"的填充,会影响谐振腔的品质因数,相较于介电常数,材料磁导率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左手材料"可以在不改变谐振腔尺寸的基础上提高谐振频率。这相较于传统理论而言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为探索和设计新颖的谐振腔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5年14期)

范勇[6](2014)在《微波等离子体灯介质谐振腔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等离子灯(Li ght Emi tting Plas ma)简称LEP,利用微波激发等离子体而发光,它是一种高效、节能、绿色、而且没有电极的光源,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电光源。由于微波等离子体灯的热光源发光特性,决定了它的光谱分布接近于太阳光谱,从而被国际公认为一种高效节能的高品质光源。微波等离子体灯的照明方案结合了系统可靠性,能源的利用效率,固态照明的控制系统和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的高流明输出。根据微波等离子体灯的工作机制划分,它可以分为两代结构。第一代的LEP由金属网罩制成的谐振腔、波导系统、灯泡、电机以及磁控管等部分组成。第一代产品的工作原理导致了它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利用电机使灯泡高速旋转会导致系统不够稳定,灯泡在谐振腔内不能完全封闭等一系列问题,使产品难以得到量产、推广。第二代LEP取消了电机,磁控管被固态微波射频模块替代,金属波导系统和金属谐振腔被介质谐振腔替代,从而使系统的可靠性、灯的使用寿命都提高到很高的档次,完全具备了商业量产、应用的基本条件。本文用CST软件对微波等离子体灯的主体部分——介质谐振腔进行了仿真,并利用ANSYS软件对微波等离子体灯主体介质谐振腔的设计进行了热分析,对为其提供能量的射频模块以及介质谐振腔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我所做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微波等离子体灯的工作原理和发光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微波等离子体灯的主体部件——介质谐振腔,进行了设计和制作。2、利用CST对微波等离子体灯的主体部分——介质谐振腔进行了仿真分析。主要分析了介质谐振腔内部场分布及S参数。3、利用ANSYS对介质谐振腔进行了热分析,为介质谐振腔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4、对介质谐振腔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改进后的介质谐振腔重新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4-10)

王陆山,冯全源[7](2013)在《交叉耦合介质谐振腔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TE01模介质谐振腔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主要分析了介质谐振腔的设计、谐振腔之间的耦合,包括电耦合与磁耦合的实现。为了使TE01模滤波器与其他高Q值的滤波器具有可比性,采用交叉耦合来实现高性能滤波特性。仿真设计了一个6阶准椭圆函数滤波器,4个传输零点对称的分布在通带两侧,实现了较好的带外抑制。最后设计了一个同轴腔与介质谐振器混合耦合的滤波器,用来抑制介质滤波器寄生通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3年05期)

卢辉,黄桃[8](2013)在《微波等离子体灯介质谐振腔的仿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等离子体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颖光源。由于其热光源的发光特性,决定了其光谱分布接近太阳光光谱,是国际公认的高效、节能、高品质光源。本文用CST对微波等离子体光源的介质谐振腔进行了仿真,这对于确定灯的工作频率和进行射频模块的匹配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3-08-22)

邓跃龙,蒋练军,贾平,熊翠秀,徐志锋[9](2012)在《对Engheta双负介质谐振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Engheta"所提出的一维双负谐振腔物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分析了满足谐振方程的两组物理解,并就普通介质层和双负介质层界面发生反射时谐振腔的共振条件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讨论普通介质层和双负介质层的阻抗不匹配时的一维亚波长谐振腔的稳定性问题.(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何峰,王欢,褚庆昕[10](2006)在《调谐结构对介质谐振腔模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调谐结构对介质谐振腔模式的情况,得出了既能保证TE01δ模为最低模式,同时增加主模工作带宽的调谐结构。(本文来源于《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期刊2006-02-27)

介质谐振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前期铷原子钟微小型化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用于承载量子部分的介质谐振腔,利用格林函数法研究电激励下谐振腔频率变化情况,实际加工谐振腔及其激励探针,测量出介质谐振腔在该激励下的谐振情况。结果表明,当选择50Ω同轴线探针,对谐振腔进行电激励,能够激发出TE101模式,谐振频率达到6.83GHz,电磁场分布均匀。该激励方法经济成本低、激励效果较好,适用于小型铷原子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质谐振腔论文参考文献

[1].曾柳杏,林福民,肖宇杰.基于TM_(010)模介质谐振腔的小型化腔体滤波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

[2].魏秀燕.用于小型铷原子钟中介质谐振腔激励分析[J].电子测试.2018

[3].董若凡.基于介质谐振腔的平面轨道角动量天线设计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8

[4].何建志.S波段介质谐振腔滤波器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7

[5].李培,王辅忠,张丽珠,张光璐,张惠春.左手材料对介质谐振腔谐振参数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5

[6].范勇.微波等离子体灯介质谐振腔优化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

[7].王陆山,冯全源.交叉耦合介质谐振腔滤波器[J].电子器件.2013

[8].卢辉,黄桃.微波等离子体灯介质谐振腔的仿真计算[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3

[9].邓跃龙,蒋练军,贾平,熊翠秀,徐志锋.对Engheta双负介质谐振腔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

[10].何峰,王欢,褚庆昕.调谐结构对介质谐振腔模式的影响[C].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2006

论文知识图

光纤激光器结构示意图光栅法进行频率选择(4)高选择性介质膜...高选择性介质膜法进行频率选择纤芯泵浦功率密度分布腔二极管激光器发射谱多纵模结构示...波长545nm时的Hy光场分布

标签:;  ;  ;  ;  ;  ;  ;  

介质谐振腔论文_曾柳杏,林福民,肖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