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学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性质,生物学,理化,课程,黄土高原,苏南。
生物学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1](2019)在《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苏南地区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桃园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旨在为苏南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2017年麦季(5月)和稻季(7月)采集研究区稻麦轮作田及由其改为桃园的土壤样品,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测定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基因丰度。【结果】当土地利用方式由稻麦轮作田转变为桃园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与水旱轮作田相比,桃园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没有明显改变,但毛管孔隙度显着降低,而非毛管孔隙度显着增加,土壤更加紧实,pH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下降,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升高,有机质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相应地,土壤中与氮转化相关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从春季到夏季,稻麦轮作田和桃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下降,稻田降幅较大。另外,两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显着下降。【结论】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显着增加了土壤容重,改变了土壤孔隙性,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降低了土壤pH,进而大幅度降低了土壤中氮转化酶活性,并促使土壤微生物菌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最终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及固碳潜力。因此,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应注重土壤养分的管理。(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欢,张莉,李齐光,苗泽方,汪晟[2](2019)在《山东红豆杉(Taxus media)生物学特点及其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紫杉醇有着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山东红豆杉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全株可提取,利用率高。山东荣成种植的红豆杉是20世纪末引入的曼地亚红豆杉杂交品种,其与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进行比较,在植物形态、显微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将为山东红豆杉的鉴别及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山东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丰富,可用于推广种植经济林。(本文来源于《人参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红艳,孔维祎,王竹青,孟德龙,丁强[3](2019)在《一株野生香蘑属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野外采集到的一株香蘑属真菌的分类学地位,并为野生香蘑属真菌的人工驯化提供数据支持,利用ITS和28SrDNA的D1D2区序列测定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其生物学性质。结果表明:采集的香蘑属真菌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其菌落淡紫色,菌丝多分支,直径(3.5±1.5)μm,具锁状联合,菌丝常缠绕成菌丝束和菌丝球,其最佳生长温度为25℃,最佳pH 8.0,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糖蜜、土豆浸粉和FeSO_4。(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胡家会[4](2019)在《以生物学为例探究普通高中课程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课程的基本属性。正确认识从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能够更好地理解普通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包括多个方面,文章从课程的国家属性、类别属性、学科属性和内容属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理解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性质提供思路和空间,为更好地落实教育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郑周敏[5](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封育年限草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作为黄土高原宝贵的自然资源,面临着极端气候和放牧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加剧。退化草地实施封育措施有利于草地的自然恢复。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不同恢复年限的封育草地(10,25,35年)以及放牧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样地表层土壤的理化以及生物学性质,探究土壤性质在植被恢复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为黄土高原退化草地的修复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表明:(1)长期封育显着地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土壤湿度逐渐增大,pH先升高后降低,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先降低后升高,而封育对铵态氮的影响不显着。封育显着影响土壤C、N、P含量,有机C、全N增加,而全P却降低。封育也显着增加土壤C:P、N:P,而对C:N无显着影响。(2)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湿度和全氮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但与土壤容重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全氮与硝态氮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全磷与土壤湿度存在显着负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湿度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土壤C:P与N:P、土壤湿度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与全氮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土壤N:P与有机碳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而与硝态氮存在显着的负相关。(3)微生物量碳、氮随着封育时间的推移显着上升,封育35年减小或保持稳定。微生物量C:N随着封育的进行逐渐降低。微生物量C:N与土壤C:N并无显着关系。长期封育显着影响C:N不平衡性的变化,封育后期具有较高的不平衡性。而封育对微生物熵qMBC、qMBN无显着影响。(4)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并且两者都与全氮含量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微生物量氮与土壤湿度、有机碳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但与全磷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微生物量C:N与土壤容重、全磷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铵态氮、有机碳存在显着的负相关。(5)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碱性磷酸酶(AKP)随封育时间的延长活性显着升高,而后显着降低。BG、NAG活性在封育25年达到最高,分别为244.57 nmol·g~(-1)·h~(-1)和36.48 nmol·g~(-1)·h~(-1),AKP活性峰值出现在封育10年(498.04 nmol·g~(-1)·h~(-1))。长期封育对叁种酶的化学计量比有显着影响。BG:NAG恢复的前中期变化较为稳定,封育35年达到最高。而BG:AKP与NAG:AKP的走势都呈单峰型变化,最大值都出现在封育25年。(6)BG、NAG和AKP这叁种酶活性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BG活性与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氮存在极显着正相关,与土壤湿度和微生物量碳存在显着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及硝态氮存在显着负相关。NAG活性与微生物量碳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与微生物量氮和全氮存在显着正相关,而与硝态氮存在极显着负相关。AKP活性与有机碳和全氮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速效磷存在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秦绍龙,祁桥伟,刘杰,翟丙年,麻进仓[6](2019)在《氯氧消毒剂对设施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氯氧消毒剂对设施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以明确氯氧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点、多作物比较试验,以西安、渭南2个市9个试验点种植年限10~15年大棚的设施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不进行任何消毒处理的土壤为空白对照,分析氯氧消毒剂处理(DT)对设施番茄、黄瓜、甜瓜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值(B/F值)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由各试验点作物产量的平均值可知,氯氧消毒剂处理作物的产量较空白对照均增加,其中番茄和甜瓜产量明显增加,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而黄瓜产量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与空白对照相比,氯氧消毒剂处理总体均降低了设施黄瓜、番茄、甜瓜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提升土壤中B/F值,优化了微生物菌群结构;但是放线菌数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与空白对照相比,氯氧消毒剂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对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较小。【结论】氯氧消毒剂处理对土壤细菌、真菌灭菌效果较明显,对放线菌灭菌效果不强,能有效调节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减缓设施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速率,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从而促进作物产量增加,对设施土壤起到很好的消毒灭菌作用,从而可防止设施栽培的土壤连作障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毛硕[7](2019)在《把握科学课程性质对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构建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探究能力,塑造学生的生物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对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科学课程性质进行了分析。深刻理解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科学课程性质,有助于一线教师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9年02期)
张琪辉[8](2019)在《白芦菇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过程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白芦菇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pH、碳源及氮源条件下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检测了栽培过程中菌包内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等酶活性以及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水量、pH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菌丝最佳生长条件为29℃,pH10.0,蔗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基pH会随着菌丝生长先升高后降低,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均保持较高的活力,而漆酶活力则较低且随菌丝生长发育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白芦菇生长发育过程对纤维类和淀粉类营养物质比较偏好,在配方优化中可以重点考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左玉环,刘高远,杨莉莉,梁连友,同延安[9](2019)在《陕西渭北柿子园种植白叁叶草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种植豆科绿肥可以有效增加氮肥来源,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与土壤质量,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研究了柿子园种植白叁叶草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以探明果园种植豆科绿肥在土壤肥力改良与经济效益提升方面的潜力.设柿子园清耕、种植白叁叶草2个处理,于2017年9月14日分别采集0~10、10~20、20~30和30~40cm土层样品,以分析两个处理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生草后的整个被测土层的有机质、速效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增加,其中,0~10 cm土层生草处理的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加效果显着,10~20 cm土层速效氮含量增加效果显着,0~20 cm土层中脲酶活性显着增加,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及土壤酶活性的几何平均值(GME)则在整个被测土层都显着增加.表明果园生草能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化肥氮投入量,提高果园经济效益,是一种优良的果园栽培模式.(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学霞,陈延华,王甲辰,左强,肖强[10](2018)在《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北京郊区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差异,为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3年、5年、8年和12年的0—3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性状,采用荧光定量法和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分析土壤细菌、真菌数量以及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结果】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菜地土壤容重和pH值均明显下降,总孔隙度、EC值、SO_4~(2–)、Ca~(2+)、有机碳、NH_4+-N、NO~(3–)-N含量均持续升高。与CK相比,种植年限3年、5年、8年、12年的样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均显着增加(P <0.05)。随种植年限增加,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螺旋属(Helicotylenchus)、异皮属(Heterodera)丰度逐渐增加;土壤线虫密度、植物寄生性线虫丰度显着增加(P <0.05),而食细菌、食真菌、杂食/捕食线虫丰度逐渐降低。线虫群落的多样性H′、SR指数和均匀性J′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CK相比,种植年限12年样地的指标值显着降低(P <0.05)。所有种植样地NCR> 0.5,表明样地土壤食物网以食细菌通道为主,土壤有机质以细菌分解途径为主。WI、MI指数逐渐降低,而PPI指数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其中种植年限12年样地WI <1,这表明土壤矿化途径转变为以植物到植食性线虫为主要参与者,土壤生态系统受干扰程度逐渐增强,土壤健康状况变差。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生物数量间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总孔隙度、容重、EC值、有机碳、SO_4~(2–)、NH_4~+-N、NO_3~–-N是影响细菌、真菌和线虫数量的关键因子,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由于改变这些因素而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组成。【结论】连续种植导致京郊设施菜地盐分含量显着升高、养分失衡、土壤酸化。理化性状的变化改变了细菌和真菌数量,进而导致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性线虫比率逐渐增加,尤其根结线虫属比率增加显着,食细菌、真菌和杂食/捕食线虫比率逐渐降低。以种植12年后的土壤受干扰程度最大,土壤微生态失衡最严重。(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生物学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紫杉醇有着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山东红豆杉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全株可提取,利用率高。山东荣成种植的红豆杉是20世纪末引入的曼地亚红豆杉杂交品种,其与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进行比较,在植物形态、显微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将为山东红豆杉的鉴别及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山东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丰富,可用于推广种植经济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学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2].王欢,张莉,李齐光,苗泽方,汪晟.山东红豆杉(Taxusmedia)生物学特点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人参研究.2019
[3].王红艳,孔维祎,王竹青,孟德龙,丁强.一株野生香蘑属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性质[J].贵州农业科学.2019
[4].胡家会.以生物学为例探究普通高中课程性质[J].基础教育研究.2019
[5].郑周敏.黄土高原不同封育年限草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秦绍龙,祁桥伟,刘杰,翟丙年,麻进仓.氯氧消毒剂对设施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毛硕.把握科学课程性质对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
[8].张琪辉.白芦菇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过程理化性质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9].左玉环,刘高远,杨莉莉,梁连友,同延安.陕西渭北柿子园种植白叁叶草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10].王学霞,陈延华,王甲辰,左强,肖强.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