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模型论文_尹世逵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理力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力学,模型,物理,力学性能,林芝,力臂,黏性。

物理力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尹世逵[1](2019)在《基于NIR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估测及模型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木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木材基本性质进行快速的估测,提升木材利用效率,为人工林的合理栽培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木材的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是评价木材力学性能的主要性能参数。木材的基本密度是木材质量等级评定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木材基本性质研究、森林培育、林木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得东北林区木材的材性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建模方法,从木材样品近红外光谱的采集方式、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选取、光谱数据的波段优选方法等角度,对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估测模型进行优化,以选取最佳的建模方法获取最优的木材材性的估测模型。(1)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建模方法,对落叶松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弯强度的叁个力学性质进行预测模型的优化研究。本实验分别从落叶木材标准样的横切面、弦切面、径切面叁个截面采集近红外光谱,并建模确定预测落叶松木材力学性质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横切面所采集到的光谱数据所构建的落叶松力学性质估测模型的效果最好,径切面的落叶松力学性质估测模型的模型效果稍差一些,弦切面的落叶松力学性质估测模型效果最差。(2)以椴树样品基本密度真值和近红外光谱数据为输入,分别通过卷积平滑,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预处理方法用于预处理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椴树木材基本密度的近红外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在350~2500nm波段范围内,一阶导数预处理的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是最优的。在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去噪优化处理,构建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后,在500~2300nm波段范围内,一阶导数预处理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最优,其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871,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016,验证集的相关系数是0.9486,预测的均方根误差是0.0021。(3)以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云冷杉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和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对近红外光谱波段进行优化,采用卷积平滑算法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针叶木材基本密度估测模型,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波段优选方法,得到最优针叶木材基本密度模型。研究表明:利用CARS、UVE、iPLS的波段优化方法对近红外光谱波段的筛选,可以起到优化针叶木材基本密度模型的作用。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iPLS-PLS)进行波段优选的针叶木材基本密度模型效果最好,其模型校正相关系数为0.9380,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218,验证相关系数为0.8959,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0280。(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胡颖萍[2](2019)在《膨胀岩物理力学试验与蠕变模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地下工程、矿洞以及边坡等工程迅速发展,大量关于膨胀岩的工程问题开始涌现出来。膨胀岩是一种似岩非岩、似土非土的特殊岩石。膨胀岩含有大量的亲水矿物,如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这些矿物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导致膨胀岩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正是由于膨胀岩这一特性,给膨胀岩地区的工程带来了许多困扰,给研究者们带来了极大的难题。膨胀岩在我国分布的区域非常广泛,在我国亚热带气候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膨胀岩给工程带来的危害性及其分布的广泛性,使膨胀岩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采用广西南宁西乡塘地区的膨胀岩。对膨胀岩原状样进行了基本的物理力学试验和膨胀特性试验,如剪切试验、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干燥饱和吸水率试验、膨胀力试验。将膨胀岩原状样风干碾碎,制备不同含水率的重塑样,对重塑样进行了直剪试验和侧限压缩试验。为了对膨胀岩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以弱膨胀岩、膨润土、石灰、水为膨胀岩相似材料,以自由膨胀率、干燥饱和吸水率、膨胀力、体积膨胀量为膨胀等级判定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16组配比方案,对这16组相似材料进行膨胀特性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极差法和综合平衡分析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出各膨胀性相似材料的最优试验组。基于膨胀岩变形特征,利用9组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应力-位移曲线数据对改进后的四种常用生长曲线模型进行了验证,拓宽了改进模型的适用范围。针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考虑温度湿度以及温湿循环对膨胀岩蠕变变形的影响。在西原体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湿度效应和温度效应,建立了考虑湿度和温度影响的蠕变模型,为膨胀岩蠕变模型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为亚热带地区工程设计的准确计算奠定基础。经过上述试验与模型的改进,结果表明:(1)广西南宁西乡塘地区的膨胀岩呈弱膨胀性。膨胀岩的孔隙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增加,而粘聚力、内摩擦角和压缩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却逐渐减小;膨胀岩的压缩模量随着压力的增加逐渐增加,孔隙比随着压力的增加却逐渐减小。(2)以弱膨胀岩、膨润土、石灰、水作为原材料基本可以满足膨胀岩相似材料的膨胀性质。相似配比材料的自由膨胀率、干燥饱和吸水率以及膨胀力和体膨胀量主要受因素A(岩胶比)的影响,而因素B(胶结物比)和C(含水量)则为次要影响。(3)对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得出中膨胀性相似材料配比的最优组为第4组,利用综合平衡法对试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强膨胀性相似材料配比的最优组合为A3B3C4,即为试验方案的第11组。(4)发现改进后四种曲线模型的相关系数均有所提高;再次验证了改进后的Weibull模型相关系数最高,改进后的Richards模型相关系数最低。(5)基于西原体模型,通过对蠕变模型的初步推导,构建出了考虑温度、湿度影响的蠕变模型。(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5-01)

高玮[3](2018)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运用“模型法”的优越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物理是学生高考科目之一,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复杂且难度较大,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性强。所以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简化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物理学科,提出了"模型法"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模型法"的物理力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我国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8年15期)

贾新聪[4](2018)在《结构竞赛模型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模型设计制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模型竞赛是针对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科竞赛,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化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有很大帮助,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之一。目前,各高校、省、地区都在积极举办结构模型竞赛。白卡纸、竹皮、竹条等制作材料和白乳胶、502胶水等粘结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且环保可再生,被广泛用于结构模型竞赛中。然而举办单位给出的材料性能指标为大概的参考值。为了结构模型竞赛的更好发展,本文对模型竞赛常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模型的设计制作做一个系统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白卡纸强度受湿度影响很大,随着湿度的升高其抗拉强度显着降低;竹皮强度受湿度影响较小,其顺纹抗拉强度(以下简称抗拉强度)随湿度的增加略微降低;(2)不同厚度白卡纸的抗拉强度不同,但同种白卡纸的强度几乎不随试件宽度和层数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不同厚度竹皮的顺纹抗拉强度不同,同种厚度竹皮的抗拉强度随着宽度的增加略微增加,同种宽度的双层竹皮相对于单层竹皮其抗拉强度有所增加;单层竹皮蘸过502胶水后其抗拉强度显着增加;(3)用竹皮制作成方形空杆时,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相同截面边长的杆件的抗压强度几乎不随高度的改变发生改变;用竹条制作的杆件,其抗压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不同厚度的白卡纸、不同厚度的竹皮和不同规格的竹条,其弹性模量不同,在用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时,应该分别定义;(5)不同厚度白卡纸的定量不同,不同规格的竹皮、竹条其密度也有所不同,而且白卡纸的定量和竹材的密度随着湿度的增加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8-05-01)

周霁[5](2017)在《论述“模型法”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的学习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而且对当今社会的科研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力,所以我们高中学生必须要提高物理学习效率。现如今,物理成为高中学段的重要学科,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课堂效率,"模型法"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应该将"模型法"植入物理教学中。本文我将分为四部分简要探讨"模型法"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的具体应用,第一部分我将主要阐述高中物理力学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第二部分我将着重探究产生物理力学学习困难的原因,第叁部分我将基于原因提出解决困难的方法—将"模型法"应用于物理力学的学习过程中,第四部分我将总结本文的主要成就与缺陷。(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7年11期)

许文祥[6](2017)在《颗粒材料物理力学性能与其微结构和组成关联的多尺度模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传输性能和弹性性能对相关工程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现代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颗粒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其结构和组成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充分地探析和掌握颗粒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信息与其物理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机制,是提升颗粒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关键。颗粒材料力学涉及跨尺度结构的多尺度力学问题,其中包括材料宏观弹性性能和传输性能、细观夹杂组成、界面和孔隙微观结构等之间相互关联与作用。本文介绍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颗粒多相复合材料传输性能和弹性性能与其微观结构和组成关联的多尺度建模方面的研究进展状况,着重介绍颗粒材料微细观组成结构的建模、界面和孔隙微结构的定量表征、颗粒材料传输性能和弹性性能的多尺度关联建模这叁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复杂几何颗粒和界面拓扑结构的构造、非球形粒子接触判据和随机堆积模型,界面厚度和界面体积分数,孔隙率分布和孔隙逾渗,以及颗粒多相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和导电系数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给予阐述,文末总结和建议了颗粒材料多尺度力学行为建模有待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期刊2017-10-20)

徐彬钧[7](2017)在《构建模型法在中学物理力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物理在理科综合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将来大学学习中物理、机械、能源、化工、冶金等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因而学好中学物理对我们高中生的个人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构建模型法是中学物理特别是力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即实现从现实物质现象抽象化为物理模型的目的,并坚持"专注主要矛盾而忽略次要矛盾"和"化繁为简、由难入简"这两个基本原则,以此来分析、简化、求解、综合问题。它可以帮助我们高中生从繁复迷惑的题目中辨清研究问题的本质,从困难枯燥的问题中品尝分析的乐趣,从浩瀚无尽的题海里卸下学习的重担。(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7年58期)

张彤炜[8](2017)在《盐分对人工软黏土物理力学行为影响机制与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江苏北部地区部分海相软土蒙脱石族矿物含量较高,且在海洋沉积环境下形成,具有孔隙水盐分浓度较高的特点。工程设计一般依据某一地下水环境下土体强度指标或原位测试指标,并未考虑盐分变化使土体工程性质产生的变异。而随着地表或地下水的缓慢渗透,会改变土层中孔隙水的盐分,有可能为工程带来潜在的危害,如边坡失稳、地基承载力降低、变形或差异变形加大等。要解决江苏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隐患,需要对软黏土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而目前国内关于盐分对正常固结黏性土的物理特性,固结压缩特性,抗剪切强度和本构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孔隙水盐分溶脱过程天然沉积软黏土工程性质演化及机理》(项目编号:51378117),从盐分与黏土矿物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系统的开展了孔隙水盐分浓度对不同矿物成分的人工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激光粒度分析试验和密度计试验,研究了盐分对黏性土颗粒分布曲线的影响。从0.3 μm粒径以上累计颗粒分布曲线可以看出,由于离子浓度的升高,黏粒的絮凝作用使胶粒形成团粒,中间粒径增大。随后的沉积试验中发现,含蒙脱石矿物的黏性土在蒸饱馏水环境下为分散沉降,在NaCl溶液环境下,则表现为分区沉降。黏土颗粒的沉降速率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加快,根据斯托克定律,表明了盐分增加会改变黏粒团聚体的直径。(2)盐分对高岭石族矿物为主的黏性土的液限影响较小,对含蒙脱石族矿物的黏性土液限影响较大,且液限越高,改变的幅度越大。将wL(c)/wL(c=0)与cNaCl的关系可以采用归一化的公式表示,其常数与蒙脱石族的含量有关。(3)测试了不同离子类型(NaCl,MgC12,CaC12)和离子浓度浸润下,蒙脱石族矿物的膨胀力与膨胀变形的发展。结果发现随着浓度的升高,膨胀量逐渐减小,变化趋于平缓;相同的最终含水率,蒸馏水浸润试样的膨胀变形较大,说明不同化学环境对蒙脱石矿物的水化半径有影响。(4)蒸发试验中,常速率蒸发阶段,蒸发速率随蒙脱石矿物含量增加而减小;蒙脱石矿物含量增加,常速率蒸发持续时间变长;对于含蒙脱石矿物的黏性土,孔隙水含盐量的增加会加速常速率蒸发阶段水分的蒸发。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裂缝的总面积(Acrack)、最大宽度(dmax)、总长度(L)进行统计可知,随着膨润土含量的增加,Acrack和dmax增加,裂缝总长L减少;对含蒙脱石矿物的黏性土,随着盐分的增加,Acrack和dmax减小;对于高岭土,盐分对裂缝形态影响较小。经过干湿循环后,膨润土和混合土的裂缝沿着干湿循环后的节点和初始较宽的裂缝发展,大的块区分割为小的块区。对于高岭土,干湿循环前后形态有较大差异,说明初始裂缝形态对其影响较小。(5)物理试验结果,可以从盐分对颗粒的絮凝作用、使片状的黏粒团聚化的角度进行阐释。随着NaCl浓度增加,黏性土悬浊液的Zeta电位值从-40~-35mV降低到-15~-10mV,由Zeta电位和胶体稳定性的关系可知,Zeta电位增加使胶体稳定性降低,发生胶体絮凝,从而改变粒团直径。(6)常规固结试验中,含蒙脱石族矿物的黏土压缩指数Cc随着渗透吸力的增加而呈指数衰减的规律减小,回弹指数Cs随着渗透吸力变化较小;高岭土的压缩指数和回弹指数则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试验结果对Cc与WL经验关系进行修正。在Burland(1990)提出的logσ'v-Iv分析体系中,渗透吸力对曲线初始段的斜率有较大影响;而屈服后,压缩曲线可以在logσv-Iv分析体系中进行归一化。(7)对于含蒙脱石族矿物的黏土,次固结开始时间tp和主固结结束时间随渗透吸力的增加而提前。Ca-lgp关系曲线随着渗透吸力的增加而整体下移;相同孔隙比下,渗透吸力越小,次固结系数越大;在同样的固结压力下,Ca/Cc的比值并不为常数,而是随着渗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8)含蒙脱石族矿物的试样,同样的初始孔隙比,在各级压力下,孔隙水的渗透吸力越大,渗透系数kv越大。Tavenas(1983)提出的参数Ck=Δe/Δlogkv随渗透吸力增加而非线性递减,而这种差别随蒙脱石族矿物含量的增加而扩大。(9)渗滤固结试验中,发现盐分渗透会引发次固结变形;渗滤结束后,由于孔隙水的替换作用,不同置换过程的压缩曲线互相靠近。通入蒸馏水,使试样渗透系数k与logt呈线性递减的关系,通入盐水,使以上关系呈线性递增,在渗出液电导率趋于稳定后,试样之间渗透系数的差别减小。(10)采用两种方法制作叁轴试样:大直径固结仪(高度15cm,直径20cm)将黏土从泥浆状态进行预固结;直接将高含水率重塑黏土预压至一定干密度。对于预固结和重塑的高岭土试样,盐分对内摩擦角φ影响较小;而对于含蒙脱石的黏性土,盐分的加入明显增加了内摩擦角φ。从黏性摩擦理论分析,提出了内摩擦角增量与液限wL(代表土的结合水能力),和渗透吸力之间的经验公式。对于含蒙脱石族矿物的黏土,盐分浓度较高的试样,临界状态应力比M增大,且v-ln p'坐标系下的正常固结线NCL和临界状态线CSL的斜率λ随盐分的增加而减小;对于高岭石族矿物,盐分对M和λ影响不明显。(11)微观结构的分析结果(SEM电镜扫描)可知:泥浆状态的固结试样,形成的团粒直径较小;孔隙水盐分的增加,使片状和絮状的蒙脱石族矿物趋向絮凝,团聚化为块状的颗粒;颗粒状形成的土体连通性更好,因此固结时间较短,渗透系数较高。由压汞试验(MIP)结果可知,两种制样方法的试样都呈现单孔结构(mono-model),盐分对孔径分布曲线的影响不明显,说明盐分对颗粒形态和直径的影响大于对孔径的影响。(12)提出基于以下假设的考虑盐分作用的软黏土本构模型:渗透吸力对屈服面的影响,与当前的应力状态相关;渗透吸力可以作为当前应力状态的增量;屈服后的压缩曲线,首先沿着λ(0)继续压缩,然后沿着斜率κ(π)的回弹路径,到达斜率为λ(π)的新压缩曲线;决定屈服函数的参数,与渗透吸力相关。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可知,对计算结果影响最大的,是参数临界状态应力比M(π),说明盐分对黏性土主要作用是增加内摩擦角。(13)基于SIGMA/W软件,应用本文的试验结果,对分层填筑的海堤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对比正常固结应力场、渗流场,盐分场变化后叁种工况下边坡临界安全系数,发现盐分变迁后边坡的临界安全系数降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盐分变迁条件对工程产生的潜在危害。(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7-18)

张振[9](2017)在《林芝地区冰水堆积体本构模型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芝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我国典型的现代海洋性冰川活动区,受青藏高原冰期—间冰期气候的交替影响,冰川活动范围变化较大,充足的降雨及冰雪融水为冰水堆积体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水动力条件;此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叁迭—白垩系和第四系,岩性种类多,且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质,受区域构造及构造运动的影响,为当时冰水堆积体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条件。林芝地区典型的冰水堆积体多堆积在人烟稀少的高海拔地区,交通和工程建设都不方便。20世纪以前人们对冰水堆积体的研究极少,尤其是关于冰水堆积体工程力学性质尚缺乏系统性的全面研究,国内外选择在冰水堆积体上修建建筑物极为慎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开展,又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冰水堆积体,工程不能一味的采取绕避措施。本文以西藏林芝地区典型冰水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遥感解译等手段,对冰水堆积体的沉积特征、颗粒组成、地貌及分布特征、胶结程度等特性进行了野外详细的地调查和分析;进而在大量的室内试验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冰水堆积体的击实试验、渗透特性、力学特性、温度及尺寸效应等;通过工程类比、参数反演等手段,求得一套冰水堆积体的宏观及微观参数,在参数确定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的思想,对冰水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做了综合性评价。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工程界和学术界在林芝地区冰水堆积体物理及力学性质研究上存在的不足,为工程的进展和学术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参数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本文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查阅文献及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现场调查,主要研究林芝地区冰水堆积体的基本特征,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现场测绘、颗分试验、原位渗透试验及一些辅助性的试验方法;第二阶段是利用野外采取的试样进行相应的室内试验,主要研究冰水堆积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本次用到的试验仪器主要有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多功能电动击实仪及脱模器、常水头渗透试验仪、大型叁轴剪切试验仪、小型叁轴剪切试验仪、中型直剪试验仪等。第叁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成果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冰水堆积体本构模型和进行冰水堆积体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思路及方法,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林芝地区冰水堆积体的野外调查、现场颗分、渗透、容重等试验,结合不同含石量条件下的室内中型剪切试验成果,在传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冰水堆积体颗粒组成、胶结程度、渗透性能和力学性能为分类指标的综合分类方法,将冰水堆积体分为3级5个亚类。(2)冰水堆积体的渗透系数一般在i×10~(-3) cm/s,属于中等渗透介质;野外渗透试验的稳定时间多在2小时后达到;结合颗分试验,认为当细粒含量大于10%时对堆积体渗透性的影响较大。室内渗透试验表明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大,试样渗透速度呈近似线性~非线性增长,出口水流为清水时近似满足达西定律,浑浊水时明显不满足达西定律,但均能用相应的渗透本构关系描述。(3)击实试验表明:相同含石量条件下,试样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有明显的峰值,即存在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相同含水率的试样,试样干密度随着含石量的增大而增大;最优含水率整体均随着含石量的降低而增大;含石量40%可以作为冰水堆积体击实试验的一个分界点。(4)室内大型叁轴压缩试验表明:冰水堆积体的黏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峰值点,并能用相应的多项式来拟合;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整体呈降低的趋势,在含水率为5.07%~7.84%时,内摩擦角降低的幅度较少,曲线上基本趋于平缓。(5)室内小型叁轴压缩试验表明:冰水堆积体的温度从-10℃~50℃的变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加黏聚力先增加后降低且趋于稳定,并在0℃时出现最大值。内擦角随着温度的增加,变化不大,是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波动变化。(6)低围压条件下,冰水堆积体的本构关系不符合邓肯-张模型。在邓肯-张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应变软化和体胀的情况,对切线模量和切线泊松比进行修正,并验证了修正模型的正确性。(7)利用各种试验测得的物理力学参数,对评价区内一处冰水堆积体边坡进行了综合稳定性评价。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边坡破坏后的堆积形态,同时也验证了颗粒流程序PFC~(3D)对散粒体介质堆积形态数值模拟的适用性。本文对林芝地区冰水堆积体的物理及力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与前人研究的一般成果相符。同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了有关冰水堆积体在野外识别及遥感解译、工程分类、工程特性、温度及尺寸效应等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林芝地区,对其他地区冰水堆积体的研究仅提供相应的研究方法及相似物质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的比选;针对冰水堆积体本构模型的研究,本文仅作了应变软化条件下的模型修正分析,与现实情况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后期对冰水堆积体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邹建华[10](2017)在《中考物理力学问题的常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由于在力学问题中所涉及的力学模型比较多,并且不同的力学模型都有不同的特点,此外中考中的力学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正确率不是很高.因此,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对中考物理力学中常见模型进行深入的研究.一、力学中杠杆问题杠杆作为初中物理力学重要的模型,在中考物理中经常会以此模型为载体进行设题.其通常设题包括:1.判(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7年08期)

物理力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地下工程、矿洞以及边坡等工程迅速发展,大量关于膨胀岩的工程问题开始涌现出来。膨胀岩是一种似岩非岩、似土非土的特殊岩石。膨胀岩含有大量的亲水矿物,如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这些矿物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导致膨胀岩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正是由于膨胀岩这一特性,给膨胀岩地区的工程带来了许多困扰,给研究者们带来了极大的难题。膨胀岩在我国分布的区域非常广泛,在我国亚热带气候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膨胀岩给工程带来的危害性及其分布的广泛性,使膨胀岩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采用广西南宁西乡塘地区的膨胀岩。对膨胀岩原状样进行了基本的物理力学试验和膨胀特性试验,如剪切试验、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干燥饱和吸水率试验、膨胀力试验。将膨胀岩原状样风干碾碎,制备不同含水率的重塑样,对重塑样进行了直剪试验和侧限压缩试验。为了对膨胀岩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以弱膨胀岩、膨润土、石灰、水为膨胀岩相似材料,以自由膨胀率、干燥饱和吸水率、膨胀力、体积膨胀量为膨胀等级判定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16组配比方案,对这16组相似材料进行膨胀特性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极差法和综合平衡分析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出各膨胀性相似材料的最优试验组。基于膨胀岩变形特征,利用9组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应力-位移曲线数据对改进后的四种常用生长曲线模型进行了验证,拓宽了改进模型的适用范围。针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考虑温度湿度以及温湿循环对膨胀岩蠕变变形的影响。在西原体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湿度效应和温度效应,建立了考虑湿度和温度影响的蠕变模型,为膨胀岩蠕变模型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为亚热带地区工程设计的准确计算奠定基础。经过上述试验与模型的改进,结果表明:(1)广西南宁西乡塘地区的膨胀岩呈弱膨胀性。膨胀岩的孔隙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增加,而粘聚力、内摩擦角和压缩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却逐渐减小;膨胀岩的压缩模量随着压力的增加逐渐增加,孔隙比随着压力的增加却逐渐减小。(2)以弱膨胀岩、膨润土、石灰、水作为原材料基本可以满足膨胀岩相似材料的膨胀性质。相似配比材料的自由膨胀率、干燥饱和吸水率以及膨胀力和体膨胀量主要受因素A(岩胶比)的影响,而因素B(胶结物比)和C(含水量)则为次要影响。(3)对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得出中膨胀性相似材料配比的最优组为第4组,利用综合平衡法对试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强膨胀性相似材料配比的最优组合为A3B3C4,即为试验方案的第11组。(4)发现改进后四种曲线模型的相关系数均有所提高;再次验证了改进后的Weibull模型相关系数最高,改进后的Richards模型相关系数最低。(5)基于西原体模型,通过对蠕变模型的初步推导,构建出了考虑温度、湿度影响的蠕变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理力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尹世逵.基于NIR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估测及模型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2].胡颖萍.膨胀岩物理力学试验与蠕变模型构建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3].高玮.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运用“模型法”的优越性分析[J].祖国.2018

[4].贾新聪.结构竞赛模型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模型设计制作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5].周霁.论述“模型法”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的运用[J].数码世界.2017

[6].许文祥.颗粒材料物理力学性能与其微结构和组成关联的多尺度模型研究进展[C].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2017

[7].徐彬钧.构建模型法在中学物理力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

[8].张彤炜.盐分对人工软黏土物理力学行为影响机制与本构模型[D].东南大学.2017

[9].张振.林芝地区冰水堆积体本构模型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10].邹建华.中考物理力学问题的常见模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

论文知识图

滚珠丝杠结合部虚拟材料法建模为此,...模型箱钢框架叁轴压缩试验得到的砂土相对密度与内...支护参数模拟中具体模型方案材料网状结构模型体外兔肝脏

标签:;  ;  ;  ;  ;  ;  ;  

物理力学模型论文_尹世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