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再植修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温灯,指尖再植,静脉皮瓣,护理
再植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谭亚茜,贺海燕,旷玲玉,陶红芳,张丽君[1](2019)在《不同温度照射保温技术在指尖离断再植及手部组织缺损静脉皮瓣修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照射保温技术在指尖离断再植及手部组织缺损静脉皮瓣修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6例指尖离断再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1组(33~35℃常规保温照射)和观察1组(29~31℃保温照射),26例手部组织缺损行静脉皮瓣修复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2组(33~35℃常规保温照射)和观察2组(29~31℃保温照射),比较指尖离断再植及静脉皮瓣修复病人血管危象发生率和成活率,观察静脉皮瓣术后肿胀情况。[结果]观察1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1. 1%,成活率为93. 3%,对照1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7. 5%,成活率为80. 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6. 7%,成活率为100. 0%,对照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35. 7%,成活率为71. 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2组术后肿胀发生率为58. 3%,对照2组术后肿胀发生率为85.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指尖离断再植及手部组织缺损静脉皮瓣修复术后采用低于常规温度(29~31℃)保温照射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成活率,降低静脉皮瓣肿胀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9年23期)
薛学文,张忠,代创国,王国定[2](2019)在《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修复治疗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修复在断指患者无缩短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8例断指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观察组在无缩短断指再植术中采取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修复。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住院时间、康复总时间、患者对患指外形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 18%,显着高于对照组70. 59%(P <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康复总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患指外形满意度94. 12%,显着高于对照组73. 53%(P <0. 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生理职能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修复应用于断指患者无缩短断指再植术中,可显着提高治疗优良率,加快康复进程,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吕先俊,常利民,杨建忠,陈同林,岳连军[3](2019)在《腕中关节完全离断再植修复综合手术治疗随访1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1例腕中关节完全离断再植修复综合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行再植修复综合手术的11例腕中关节完全离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进行显微镜下再植修复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5年,运用完全主动活动系统评价法(TAM)及指尖两点辨别觉(2-P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切割伤、挤压伤患者完全主动活动恢复结果优于碾挫撕脱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时间为7~10 h的患者其再植后远期指尖两点辨别觉效果优于11~15 h及16~22 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功能恢复均良好,拇指能与示、中、环及小指作对指活动,腕关节及掌指、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均>60°,手握力恢复到健侧的50%~70%,皮肤感觉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显微镜下再植修复综合手术治疗腕中关节完全离断的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张伟[4](2019)在《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在皮肤缺损型患者断指再植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在皮肤缺损型患者断指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惠安手外科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35例(35指)皮肤缺损型断指再植修复患者,依据缺损情况分为对照组(17例)与观察组(18例)。对照组行静脉血营养静脉皮瓣修复,观察组行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统计两组皮瓣、断指成活情况,并对比两组修复优良率,随访1 a,统计再植指体情况。结果两组皮瓣、断指均全部成活,观察组优良率为94.44%(17/18),对照组优良率为94.12%(16/1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植指体外观均无明显短缩现象,皮瓣肤色与受区相近,质地良好,无臃肿。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18/18),对照组满意度94.12%(16/1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缺损型断指再植修复中,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静脉血营养静脉皮瓣均可起到理想的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可依照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赵萤,程百祥,张旻[5](2019)在《咬合力与力生长因子对撕脱再植牙牙周膜再生修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临床研究发现对撕脱再植牙施加适当的咬合力可促进牙周膜再生修复。课题组采用周期性动态压力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DLSCs,发现细胞可表达力生长因子MGF。推测咬合力作用下MGF参与调控撕脱再植牙牙周组织的再生修复。目的建立大鼠牙撕脱再植模型,采用胶原海绵吸附MGF后填充至牙槽窝,观察咬合力及MGF对撕脱再植牙牙周膜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MGF处理组、咬合力剥夺组和咬合力剥夺+MGF组。选取上颌右切牙为实验牙位,拔除上颌右侧切牙,延迟再植,再植时加入MGF胶原海绵,随后按实验分组对大鼠进行处理,直至取材,再植后8 W处死大鼠并收集上颌组织。采用Micro-CT、HE染色检测右上切牙牙根区域,对牙周组织愈合进行观察。结果Micro-CT叁维重建发现,咬合力剥夺组的牙根吸收面积显着高于其余各组,MGF处理组的牙根吸收面积最低,并且显着低于其余各组。HE染色发现,MGF处理组中正常牙周膜组织的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咬合力剥夺组,且牙周膜样组织中胶原纤维排列紧密,垂直于牙根表面。该结果提示MGF在咬合力促牙周再生修复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结论咬合力作用下MGF可显着提高牙撕脱再植后牙周膜的愈合率,牙根吸收比例显着降低,其修复效果优于其他各组,提示咬合力和MGF共同参与促撕脱牙再植后的牙周膜的再生修复。(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吴迪,杨震宇,盛畅,王光春,姚旭东[6](2019)在《输尿管镜手术相关输尿管全长离断的急诊原位再植修复4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位再植修复用于输尿管镜相关输尿管全长离断急诊修复的临床疗效,为此类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4家综合性医院近5年诊治的输尿管镜相关输尿管全长离断行急诊原位再植修复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式均采用近端输尿管端端吻合+远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统计分析4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及随访的相关指标。结果 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75±0.65)(4.0~5.5)h,术中行大网膜包绕3例(75%),术中行经皮肾造瘘2例(50%),中位随访时间为24(6~54)个月,双J管平均留置时间为(6.75±1.89)(4~8)个月,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为(7.25±11.41)(0~24)个月,围手术期及随访肾功能及肾积水程度总体稳定。结论对于输尿管镜相关输尿管全长离断,实施以输尿管端端吻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为基础的急诊原位再植修复能够恢复输尿管的自然结构与生理功能、有效保护肾功能,有望成为同等条件下的首选急诊修复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赵连民[7](2019)在《对比分析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宿迁市第叁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指侧方皮瓣进行修复,试验组使用静脉皮瓣进行修复。评估并比较两组修复效果、修复效果满意度、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试验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为90.00%,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两种方式的应用会因为损伤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完成对患者的修复。(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马阳,董卫东,丁俊杰,管英杰[8](2018)在《外伤性上肢截肢患者再植与修复术后临床结局的前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伤性上肢截肢患者再植与修复术后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选择200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外伤性上肢截肢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再植组(n=32)和修复组(n=48)。患者入院时,详细记录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断肢缺血时间、吸烟史、嗜酒史、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心脏病史、精神疾病史等临床资料以及是否优势手、是否自己损伤、损伤类型、损伤部位、修复组患者假肢分类等损伤数据。断肢后1年,比较两组在DASH、MHQ、SF-36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缺血时间、有吸烟史、有嗜酒史、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有高血脂病史、有心脏病史、有精神疾病史临床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是否优势手、是否自己损伤、损伤类型、损伤部位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植组在SF-36评分(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MHQ评分(总体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满意度)显着高于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ASH评分方面显着低于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上肢截肢术后再植患者的临床结局优于修复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韦铭铭,蓝春祎,韦巍[9](2018)在《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指撕脱离断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治疗,改良组在再植术中采用改良神经修复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手指感觉恢复及外观缺陷。结果改良组手指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8,P<0.05);改良组手指感觉恢复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72,P<0.05);改良组手指总缺陷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00,P<0.05)。结论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改良神经修复术式能有效恢复手指各项功能,手指感觉及外观均恢复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19期)
孙荣涛,焦涛[10](2018)在《前臂复杂毁损性不全离断伤的再植修复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前臂复杂毁损性不全离断伤的再植修复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前臂复杂毁损性不全离断伤52例,均急诊行前臂短缩再植及手功能修复重建术,术后给予规范化的康复训练,现对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8 h,平均(6.5±1.7)h,术中出血量187~432 mL,平均(265.3±56.2)mL。52例离断肢体全部成活,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4.2±6.5)个月。术后18个月,52例患者手部功能和本体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肢体功能:Ⅰ级18例,Ⅱ级22例,Ⅲ级12例。结论对于前臂复杂毁损性不全离断伤,早期行前臂短缩再植及手功能重建术是断肢成活的关键,术后规范化康复训练有利于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本文来源于《实用手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再植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修复在断指患者无缩短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8例断指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观察组在无缩短断指再植术中采取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修复。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住院时间、康复总时间、患者对患指外形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 18%,显着高于对照组70. 59%(P <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康复总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患指外形满意度94. 12%,显着高于对照组73. 53%(P <0. 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生理职能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修复应用于断指患者无缩短断指再植术中,可显着提高治疗优良率,加快康复进程,改善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再植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1].谭亚茜,贺海燕,旷玲玉,陶红芳,张丽君.不同温度照射保温技术在指尖离断再植及手部组织缺损静脉皮瓣修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
[2].薛学文,张忠,代创国,王国定.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修复治疗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3].吕先俊,常利民,杨建忠,陈同林,岳连军.腕中关节完全离断再植修复综合手术治疗随访11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
[4].张伟.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在皮肤缺损型患者断指再植修复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
[5].赵萤,程百祥,张旻.咬合力与力生长因子对撕脱再植牙牙周膜再生修复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2019
[6].吴迪,杨震宇,盛畅,王光春,姚旭东.输尿管镜手术相关输尿管全长离断的急诊原位再植修复4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
[7].赵连民.对比分析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
[8].马阳,董卫东,丁俊杰,管英杰.外伤性上肢截肢患者再植与修复术后临床结局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
[9].韦铭铭,蓝春祎,韦巍.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10].孙荣涛,焦涛.前臂复杂毁损性不全离断伤的再植修复效果分析[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