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控制论文-蔺素宏,安高成,郭宇航,吴波涛

转向控制论文-蔺素宏,安高成,郭宇航,吴波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向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负载观测器,前馈,线性最优状态反馈,复合控制

转向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蔺素宏,安高成,郭宇航,吴波涛[1](2019)在《考虑负载扰动的电液转向系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农机的电液伺服转向系统,为了克服转向力对系统的影响,提高在各种路况下的跟踪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负载力观测器的前馈和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复合控制策略。先采用Luenberger观测器对负载力进行在线估计,然后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得到系统线性最优反馈控制律,最后把观测到的负载力前馈到系统输入来消除负载力的影响,提高伺服系统精度。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负载力观测器能迅速地跟踪实际值,基于观测器的前馈和最优状态反馈复合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抗负载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9年12期)

李伟,王薇薇,徐灏飞[2](2019)在《基于状态观测器的LQR四轮转向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四轮转向系统产生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方向同向危险性及反向控制策略的矛盾性,建立四轮转向系统二自由度模型。设计一种降维状态观测器解决车辆质心侧偏角难以被现有传感器测得的问题,进而分别运用极点配置法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两种方法设计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对状态调节器和目标横摆角速度跟踪进行加权的控制律设计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应用阶跃工况和单移线工况进行仿真试验,其结果显示:稳态时横摆角速度减少较小,却能够显着提高车辆的路径跟踪能力。(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陈应鹏,刘贺[3](2019)在《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线控转向(Steering By Wire,简称SBW)系统中,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机械连接被取缔,驾驶员无法直接获得转向路感,为了使驾驶员获得合适的路感信息,需要对路感进行设计。文章通过分析路感的因素,首先建立了SBW系统模型,运用Carsim仿真拟合得到叁个不同速度下的模拟路感。结果表明,在叁个速度下均能获得良好的模拟路感。(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2期)

肖家鑫[4](2019)在《拧紧水龙头 花钱问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阅读如何统筹解决财政资金缺口与低效无效闲置并存的突出矛盾?山东济南向绩效要财力,通过“叁个挂钩”全覆盖,编制共性绩效指标,拧紧预算资金管理水龙头。五部门协同配合、精准联控,济南盘活沉淀资金,有效增加可用财力,提高了预算执行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11-29)

方润[5](2019)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PD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已经列入国家科技计划,是未来助力转向器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型和在低速行驶时的轻便型,要求助力电机响应要快,且要平稳这对矛盾,提出了串联的比例微分(Proportion Differentiation简称PD)控制,减少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减小了系统的超调量,有效加速了系统的响应的速度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2期)

方润[6](2019)在《电动助力转向器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之后,建立了转向器转向盘与转向轴上端、小齿轮与转向轴下端、助力电动机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助力特性,设计了直线型助力转向器的助力特性曲线,满足了电动助力的轻便型的要求,并给出了确定直线型助力特性的参数计算方法,为电动助力控制策略提供了常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1期)

程昆朋,张效宇,赵祥磊,马骁[7](2019)在《智能汽车转向机构转角闭环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对某智能汽车的转向机构进行数学建模,然后通过合理简化得到了转向机构可以近似为二阶振荡系统的结论。设计了基于PID控制器的转角闭环控制器,在PID参数整定的过程中,采用了临界灵敏度法。实车试验证明,最终得到的转角闭环控制器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9年11期)

薛小伟[8](2019)在《生产管理从控制转向赋能新台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玩具产业迈入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尤其近15年来,凭借多年的发展经验和生产制造等优势,我国玩具产业除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外,不少企业还从OEM(代工)走向OBM(自主品牌)转型的新征程。2004—2019年,15年间,世易时移。玩具企业生产管理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既要顺势而为、适时而变,更要调整管理定位,从控制向赋能激励的观念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外玩具制造》期刊2019年11期)

银豪,王腾飞,肖茂,汪慧明[9](2019)在《新型低地板独立轮对转向架主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地板车辆的运行稳定性、上下车的方便性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了基于轮毂电动机控制转速以及电磁阀控制轮对摇头角兼容的新型转向架,采用两种模式控制的转向架均可以克服独立轮对转向架的缺点,采用合理的控制目标,可以通过小曲线半径,在直线上实现对中。分析了不同电动机控制策略对横移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马永东,安立雄[10](2019)在《四轮转向系统控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车辆模型,针对四轮转向系统提出一种定前后轮比例控制策略,对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前轮转向系统,横摆角速度反馈的四轮转向系统波动较小,超调量较小,达到稳定的时间较短。同时,定前后轮比例控制的四轮转向系统在车辆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响应方面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采用定前后轮比例控制的四轮转向系统,可以有效改善车辆的动态稳定性,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9年10期)

转向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四轮转向系统产生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方向同向危险性及反向控制策略的矛盾性,建立四轮转向系统二自由度模型。设计一种降维状态观测器解决车辆质心侧偏角难以被现有传感器测得的问题,进而分别运用极点配置法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两种方法设计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对状态调节器和目标横摆角速度跟踪进行加权的控制律设计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应用阶跃工况和单移线工况进行仿真试验,其结果显示:稳态时横摆角速度减少较小,却能够显着提高车辆的路径跟踪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向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蔺素宏,安高成,郭宇航,吴波涛.考虑负载扰动的电液转向系统控制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9

[2].李伟,王薇薇,徐灏飞.基于状态观测器的LQR四轮转向控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陈应鹏,刘贺.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控制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

[4].肖家鑫.拧紧水龙头花钱问绩效[N].人民日报.2019

[5].方润.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PD控制[J].科技风.2019

[6].方润.电动助力转向器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建立[J].科技风.2019

[7].程昆朋,张效宇,赵祥磊,马骁.智能汽车转向机构转角闭环控制方法[J].上海汽车.2019

[8].薛小伟.生产管理从控制转向赋能新台阶[J].中外玩具制造.2019

[9].银豪,王腾飞,肖茂,汪慧明.新型低地板独立轮对转向架主动控制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10].马永东,安立雄.四轮转向系统控制稳定性研究[J].机械制造.2019

标签:;  ;  ;  ;  

转向控制论文-蔺素宏,安高成,郭宇航,吴波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