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1]2004年在《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是整个翻译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却一直是整个学科研究中比较薄弱的一块。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这个角度来探索被称为“黑匣子”的翻译心理过程,并通过描述整个翻译心理过程来重新确认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对于译作的创作者——译者——所进行的研究不够广泛和深入。实际上,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链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其它要素诸如原作者、原作、文化、译语读者等都是通过译者沟通和发挥作用的。 论文除引言、结语外,分五章。第一章,整个翻译认知心理过程模型的建构。在分析了以往翻译过程方面的研究之后,提出了两个层次、叁个次过程的翻译认知心理模型。叁个次过程指的是阅读、中间环节、表达,它们组成了底层的认知过程,而在这个认知过程之上还存在着一个元层次的监控系统,它对叁个次过程所构成的活动系统时时进行监督、管理、控制和调节。 第二章,阅读子过程。分别描述译者如何获取词汇、句子以及语篇层面的意义,阐明译者在阅读子过程中可能会面对的多重任务。 第叁章,中间环节。作为衔接阅读和表达的中间环节,中间环节所要处理的对象是译者理解之后的意义。在分析了中间环节存在的可能性之后,提出中间环节是译者形成整体语义结构的过程。 第四章,表达子过程。着重描述表达子过程中的言语计划阶段,分析译者是如何进行语篇计划、句子计划与句子成份计划的。 第五章,翻译过程中的元层次监控。分析译者是如何利用翻译元认知对阅读、表达子过程进行监控,从而达到对整个翻译过程监控的目的。作为翻译元认知的直接体现,提出绪言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部分指出翻译心理过程研究在翻译实践、机器翻译、翻译学科等方面的实际意义,同时还指出本文尚需改进之处。
刘绍龙, 夏忠燕[2]2008年在《中国翻译认知研究:问题、反思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对近10年来发表于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翻译认知研究文章的抽样分析,归纳出我国目前翻译认知研究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1)宏/微观研究:取向单一、深度不足;2)理论应用研究:层面单一、视野较窄;3)研究方法:"实证"短缺、"思辨"盛行;4)研究对象:趋轻避重、"扬长避短"。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本文就我国未来的翻译认知研究做出了探索性分析和展望,以期在理论视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诸方面给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启示。
王柳琪, 刘绍龙[3]2009年在《翻译信息转换模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基于符号加工范式的思考与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翻译不但是一项语言活动,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上的问题不外乎是译者的心理和所译的文字及其两者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对翻译信息转换模型的探索是一项涉及翻译与认知及其两者间关系的交叉性、跨学科研究。本文通过对人类信息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和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范式——符号加工范式——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翻译与认知的密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翻译信息转换的认知心理学模型。
赵玉闪[4]2007年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译研究包括翻译结果和翻译过程。传统的翻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译原则、标准和方法的研究,而完整和综合的翻译学研究应该包含结果和过程两方面的研究。然而,翻译研究长期以来总是集中在结果的研究上,而很少关注翻译过程。因此,本文旨在以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为主要框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翻译过程模式进行描述,应用这一模式来解释客观世界的现象,即,翻译过程,并利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有声思维法对翻译理解过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有声思维数据分析对翻译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客观描述,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翻译的认知过程。希望能对现有的翻译过程研究做出有益的补充。本文分五部分:引论部分扼要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的目及论文总体框架。第一章对奈达、卡德及贝尔等翻译理论家的翻译过程模式进行了简介及评价。第二章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一些常用的认知心理学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探讨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并基于信息加工论构建了翻译过程模式。第叁章回顾了有声思维的翻译过程研究。在有声思维方法指导下,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英语学习者的翻译过程,证明翻译过程是一个心理的、内省式的过程,翻译过程是问题解决及决策过程。结语部分指出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模式让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译者的翻译心理,对人们了解翻译过程中译者心理有一定的意义。
张吉良[5]2008年在《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文中研究指明巴黎释意学派在体验哲学观的指导下,摆脱了早期英美分析哲学的影响和20世纪中期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范式的束缚,在大胆借鉴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简称释意理论)。释意理论作为国际口译界诞生的第一种系统的口译理论是几代人前赴后继、坚持不懈、辛勤努力的结果,其中Seleskovitch和Lederer两人作出了最大贡献。Seleskovitch明确了释意理论的研究对象(即:会议口译、意义)、提出了它的核心概念、生成了研究假说、建立了解释模型、确立了释意理论的总体框架,因此为释意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她还和ESIT的同行们一起摸索并形成了一套口译教学模式,这套会议口译训练模式为高水平会议口译教学提供了质量保证,促使会议口译教学在世界各地走上了专业化道路。Lederer吸收和继承了Seleskovitch的理论观点,她以语言、言语和记忆的关系为课题,对同声传译的认知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模型;此外,她还将释意理论的适用范围从会议口译扩展到了笔译领域。Lederer为释意理论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还在于:她对释意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丰富和完善了释意理论的术语体系。正是因为Lederer的努力,释意理论才能够在90年代最终走向成熟。释意学派认为:口译是一种以意义传递为目的交际活动,为了实现意义的充分传递,口译员必须对源语讲话进行释意;释意需要口译员的认知补充,而认知补充是一个口译员的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语境知识相结合的过程。释意学派还认为:源语讲话的信息意义不是由讲话文本的语言结构决定的,而是口译活动主体(译员)和客体(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所以结构主义所倡导的语言分析法不能用于口译研究。释意学派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的拒绝,表明她们在口译研究工作中大胆摆脱了传统英美分析哲学的影响;她们对口译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重新界定,对意义的崭新理解,充分反映了她们的体验哲学观,表明释意学派的口译研究正在向认知心理方向靠拢。释意理论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是释意理论的核心概念,对释意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实际上,释意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意义可以脱离语言外壳这一大胆的假设之上的。但是Seleskovitch提出的这一假说对语言外壳和思维(意义)关系的解释过于朴素和简单,它还把意义和语言形式的脱离绝对化。更重要的是,该假说自20世纪60年代成形之后就再也未能得到的释意学派研究人员的充实和发展。实际上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思维语”理论已经告诉我们:思维先于语言,大于语言,语言对思维有促进作用;人类的思维有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两种形式。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的思维有精细程度上的不同,口译过程中源语讲话的题裁和内容对意义是否能够脱离语言外壳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口译过程中意义可能不会百分之百地脱离语言外壳,“脱离”现象也不太可能自始至终地发生;口译员在对源语语篇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自然语言仍有可能是意义的载体之一。释意理论叁角模型是Seleskovitch为了解释口译的心理过程而作出的一次大胆尝试,显示了Seleskovitch大胆的学术创新精神,也为口译研究的认知心理转向奠定了基础。它的建立对后来各种口译信息认知处理模型的诞生具有宝贵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是释意学派口译叁角模型对口译心理过程的解释显得过于简单和粗糙,它对于口译活动中介于理解和表达之间,与意义在认知记忆中的储存和提取有关的中介过程未能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说明,这是Seleskovitch等人的研究工作和成果遭致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意义的产生和传递过程比Seleskovitch设想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人脑对语言信息的处理活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语言与意义脱离的概念就能够解释清楚的。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提出的各种信息处理模型使我们相信,人脑对语言信息的处理可能是串行处理与“并行分布”处理、自上而下的处理和自下而上的处理、控制性处理和自动化处理等这3组6种信息处理方式共同参与的结果。释意理论口译教学模式诞生于二战后的法国,它是由当时当地特殊的双语人才成长环境和口译市场需求所决定的。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的确立是对职业会议口译训练作出的重大贡献,它能有效保证职业化口译教学的水准。人们对释意学派及其理论的了解也多是从接触它的口译教学模式开始的。但是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欧洲和东亚地区的口译行业现实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释意学派的口译教学模式作出必要调整,通过在口译专业课程中适量设置外语进修课程,对学生进行A语至B语方向的同传训练,来满足口译市场对口译服务的新需求。同国际口译界早期出现的随感式、零散性口译研究相比,释意理论在系统性、理论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释意派研究人员身为职业译员兼口译教师的特殊身份和经历也使他们的研究工作更加贴近口译现实,其研究成果也更容易被口译界接受,并能够对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释意理论之所以一经提出就在国际口译界产生轰动,并迅速流传开来,这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是释意学派过多依赖研究者个人的直觉体验,主要采用内省式理论思辨法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做法,与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科学研究派”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实证研究产生了矛盾。由于研究方法日渐保守,对待批评态度不积极,Seleskovitch和Lederer等人未能及时汲取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释意学派的理论核心进行更新、丰富和发展,这导致了释意理论在其诞生之后的几十年间,几乎没有出现新的发展和突破。随着80年代中期以后新一代更具研究意识、更好地掌握了口译研究方法的研究人员登上国际口译研究的中心舞台,释意学派及其口译理论的在国际口译研究界便慢慢丧失了它昔日的影响力。释意理论是口译员培训和口译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石,它的诞生开创了口译动态心理研究的先河,对国际口译研究格局的形成及未来发展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同时它还对人类的机器翻译研究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但是释意学派在其研究工作中始终拒绝语言学的口译研究方式,使口译客体被边缘化;此外它只关注成功的口译实践,而对传译失败的原因不作系统认真的分析,这削弱了它的实际实用价值,影响了它的进一步传播。释意学派认为口译就是译员动用自己的认知知识进行源语语篇进行“释意”的过程,但是对于如何把握“释意”的力度,使译员的理解与讲话人的欲说之言相吻合这个问题,释意理论并未作出进一步的说明。此外,释意理论还否认“不可译”问题的客观存在,并在口译实践中拒绝采用“陌生化”的口译策略,这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卢卫中, 王福祥[6]2013年在《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本文是对认知翻译学研究所做的综述,指出认知翻译学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科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翻译加工模式、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能力及其习得、翻译专长及译者认知努力,研究方法借自认知心理学等认知科学分支学科。认知翻译学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叁个方面:1)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能被普遍接受或切实可行的翻译过程描写模式,以便更合理地解释翻译过程及相关要素;2)将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社会科学的人文主义方法以及实验的方法与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分别结合,以发挥定量、定性分析在翻译认知研究中的互补作用,获得口笔译认知研究的可靠数据;3)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大范围的交叉、更大程度的融合,从其他学科获得更多支持,汲取更多营养。
王柳琪, 刘绍龙[7]2008年在《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范式的思考与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不仅是语言活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基于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范式的翻译过程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是翻译心理研究中的"边缘性"、"高难度"的跨学科选题,这是因为:(1)传统的翻译心理研究更多地建立在计算机隐喻的心理模型之上,而与脑隐喻的联结主义网络模型几乎没有太直接的联系;(2)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涉及学术性、交叉性皆强的学科,如心理学、脑神经学、语言学、翻译学等,这些都势必增加人们从事此类研究的难度。尽管如此,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视角来审视翻译信息转换的神经心理加工过程,并尝试构建了基于联结主义研究范式的翻译信息转换的神经网络模型。
仲伟合, 朱琳[8]2015年在《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认知心理特征与过程》文中指出翻译过程同时是译者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当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范式表明,这个心理过程表现为具身性、层次性与系统整合性特征。本文首先以多学科视角阐述具身认知范式的核心思想及其对译者认知心理研究的革新意义,然后对上述翻译认知心理特征进行阐述,并重点对译者具身认知的社会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双语加工机制在具身认知视角下进行新的诠释,重在凸显译者主体经验与情感在翻译认知心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吴昊[9]2016年在《翻译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文中提出翻译作为主观的语言活动,从本质上讲,是译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原作的意图传达给读者的认知加工过程。本文借助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意图的实现为主线,分析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模式。
谢建[10]2009年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的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是整个翻译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一直是整个学科研究中比较薄弱的一块。随着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译者的翻译认知心理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本文选取关联理论作为研究视角,结合认知语言学,对一直被称为“黑匣子”的翻译心理过程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描述整个翻译认知心理过程来重新确认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颇有影响力的用于指导交际的认知语用理论,它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本身,甚至蔓延到了翻译领域。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作为指导交际的认知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的译者心理研究,并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译者的翻译认知心理作为一个“过程”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关联理论及其精髓认知语境,并论述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阐释。翻译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翻译在原文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之间进行,译者需要向译语读者传递原语文化和原文作者的各种意图,从这个角度看,翻译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翻译需要重视各种语境因素,因此也是一种动态的语用过程;翻译涉及复杂的分析、推理等认知操作,所以又是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第叁章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重点阐释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心理操作。基于翻译的交际、语用和认知特征,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其翻译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基于认知的语用交际过程。译者在翻译理解和表达阶段的认知心理过程直接影响到翻译的结果。本文主要探讨了译者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的以下四个阶段:1.认知语境的建构整合——翻译推理的前提;2.认知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加工——获取最佳关联;3.语用推理——获取最佳关联;4.翻译策略的选择——传递最佳关联。由此可见,最佳关联是本文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的线索,本文的最佳关联包括叁个方面,第一是认知效果(或语境效果)的最大相似;第二是认知努力的最小化,即译文表达自然流畅;第叁是在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译者的认知心理过程研究对翻译的启示。通过前面的探讨得出最佳关联的成功传递与否是翻译评判的重要标准,而译者成熟的认知水平和良好的翻译素质则是最佳关联传递的重要保障。因此译者必须树立语境意识和语篇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语境,并培养一定的语用推理和语义匹配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以保证翻译的质量。总之译者的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D]. 赵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中国翻译认知研究:问题、反思与展望[J]. 刘绍龙, 夏忠燕. 外语研究. 2008
[3]. 翻译信息转换模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基于符号加工范式的思考与构建[J]. 王柳琪, 刘绍龙. 中国翻译. 2009
[4].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D]. 赵玉闪. 河北大学. 2007
[5]. 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 张吉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6]. 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J]. 卢卫中, 王福祥.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
[7]. 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范式的思考与构建[J]. 王柳琪, 刘绍龙. 中国外语. 2008
[8].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认知心理特征与过程[J]. 仲伟合, 朱琳.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
[9]. 翻译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J]. 吴昊. 译苑新谭. 2016
[10]. 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的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D]. 谢建. 中南大学. 2009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认知心理学论文; 会议口译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心理学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