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

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

王慧军[1]2003年在《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观为依据,根据农业推广学学科建立和农业推广实践发展的需要,在研究了国内外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丹麦、印度等国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发展与演化,追溯了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农业推广活动的特征、特性及历史轨迹。分析了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点,对我国加入WTO,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等新形势下,农业推广理念、制度、方式、方法等如何变革进行了剖析,提出要面向市场和农民,自下而上开展推广工作,明确划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各自的职能,用世界的眼光来认识和改革我国的农业推广。分析了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推广、中国特色农业推广、农业技术开发、农村发展、农村教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村社会化服务等基本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重新认识了农业创新扩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行为转变、农业发展系统等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认为农业创新扩散原理是农业推广的最基本原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是我国农业推广的特有原理,农民行为转变主要是解决提高农民采纳创新效率的问题,农业发展系统原理主要是解决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和农民叁个亚系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问题。分析了我国国家行政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弊端,提出了新时期改革我国的国家行政农业推广体系,应用信息管理强化农业推广的咨询服务功能,应用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的农业推广组织,实行企业化管理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依靠可持续发展管理,完成政府赋予农业推广部门的公益性任务,推进与民间农业推广组织合作以创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农业推广的教育功能,认为农业推广教育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具有补救、替代、补足等职能,目前,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主要为:乡村干部、乡镇企业经理、农村技术人员及其后备人员,示范户、专业户,农村妇女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总结分析了服务式农业推广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农业推广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中的具体内容与方法。文章解决了农业推广理论研究中长期混乱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判定问题,认为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的科学,是研究农业创新成果扩散规律和农民采纳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科学。认为在我国农业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农业推广要主动服务于农业多样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服务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贫困地区的人口脱贫,农村小康建设等发展目标。文章提供了四个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的典型案例。

张娟康[2]2018年在《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农业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农业要取得根本性发展,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技术。技术改变农业,技术成就农业,文章就中国农业推广的关键因素——技术进行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研究,旨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上,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更坚实的技术基础,为我国农业发展变革时代的到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陈良玉[3]2009年在《农业推广领域研究生教材建设的里程碑——《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评介》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需要,我国部分高校开始为本科生开设“农业推广学”课程。此后不久,中国农业大学又在全国高校率先为研究生开设了“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课程,研究生学员从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受益匪浅。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各种类型农业高级人

赵迪, 王德海[4]2011年在《参与式农民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指出由于传统农民培训存在诸多弊端,于是参与式农民培训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一方面介绍了作为参与式农民培训典型模式的农民田间学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从多学科理论出发为参与式农民培训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提出建议和进路。

韩孟华[5]2011年在《北京市农业推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到来,过去依靠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继续,尤其是仍以粗放式发展为主的农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的内涵式发展。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推广,农业推广是连接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的桥梁,是农业科学技术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基本手段,是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转换器。我国农业推广已初步形成了由中央级到乡镇级比较完整的农业推广体系,为科技促进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推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业推广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然而我国农业推广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业推广的效率。新形势下,我国各省、市都在积极的探索新型的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推广方式,大量新型的农业推广模式快速发展起来。北京市2001-2008年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3.7%,不仅说明其农业科技水平较高,更体现了完善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在转化科技成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总结与分析北京市农业推广的经验,对于我国农业推广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民行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系统论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农业推广的主体,农业推广的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的影响因素。在对北京市农业推广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具体的分析了北京市科技协调员模式、科技套餐配送模式、科技联盟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和农业推广教授模式5种典型的农业推广模式,总结出北京市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是:农业推广服务的内容逐步拓宽:推广服务更加体现了农民的意愿;不断创新现代农业推广方法,探索新型农业推广模式;注重农业科技人才尤其是“乡土专家”的培育。虽然,北京市农业推广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存在职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推广资金没有保障、科技的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使得农业推广工作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区域化布局的需要。针对北京市农业推广仍然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典型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演变与模式创新经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优化重组农业推广机构,构建灵活的农业推广体系;以沟通为主要方式,树立以农民为核心的推广理念;建立合理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结合机制,促进不同形式农业推广的发展;促进农业推广的市场化发展;建立多渠道农业推广投入机制,以法律形式为推广工作提供保障。

张亚军[6]2004年在《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方向过渡,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窗口的农业现代科技圆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上海金山区近年来也在借鉴学习过程中对现代农业圆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将从金山发展农业现代园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回顾了农业现代园发展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特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其次结合金山农业现代园区的发展实践,首先介绍了发展的背景,已经取得了成绩,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关系园区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制度工程—金山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并就园区的开发管理和运行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阶段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四大政策建议:(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发展符合国情、市情、区情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五大原则;(二)强化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和资本市场结合,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叁)近一步明晰关系,明确各行为主体角色定位;(四)强化园区内部创新意识,培育和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

曾万明[7]2011年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破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实质性转变,城乡差距仍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进入发达国家序列必须完成的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乡统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和实现路径,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供借鉴与参考。1、论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九章,除第一章导论外,在结构安排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文献综述、国内外实践和基本理论部分。后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方法。(1)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创新与不足之处。(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对国内外一些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研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论、杜能的“孤立国”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代表性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评述。第叁节,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分阶段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进程。第四节,研究述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发展相当迅速,研究也较为深刻,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研究范围相对局限、研究内容不够丰富、评价指标涉及很少、持续性评价研究不足等问题。(3)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发展、变迁与实践。追溯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历史演进,梳理和研究各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及启示。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选择农村工业化作为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战略。从这些国家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第二节,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变迁与实践。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逐步产生差距,到差距趋向缩小、到又急剧扩大、再到走向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分为城市优先发展阶段、城乡互助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等叁个阶段。(4)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介绍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剖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第一节,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从生产要素配置、生产生活方式、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第二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原因剖析。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意义。从历史必然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第四节,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从工业化、城市化,财政投入、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5)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分析评价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框架,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及基本理论问题,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分工组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旨在用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对接与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市场经济动力机制、城市扩散动力机制、农村内部动力机制以及外部发展动力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总体路径。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手段,提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最直接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其战略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战略手段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叁化”联动发展。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路径。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生态保护等“六个一体化”的发展路径。(7)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模式—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重点领域和基本经验,对成都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二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在产业互动、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叁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成都模式”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典型模式,特别是在规划、产品供给、生产要素配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诸多尝试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分析。“成都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其他地区不能照搬照套。但同时“成都模式”的许多做法也具有普适性,在产业发展、农村资源配置、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8)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难题和现实障碍。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和运用上存在的缺陷,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城乡统筹理论从研究的重点、起源、角度等来看,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而且这些理论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在运用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在实证分析成都试验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仍然面临城乡产业互动、农村土地改革、财政投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从这些现实问题入手,改善城乡发展的总体环境,发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城乡不断融合,实现统筹发展。(9)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成都为例。在对“成都模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一套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综合评价。第一节,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在介绍成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指出成都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逻辑等入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对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结论及政策建议。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未来可能拓展方向。第一节,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和条件;探索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第二节,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方向。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突破城乡要素配置的制度约束,具体方向主要有:构建区域产业互动良性机制;推进土地产权向农民“还权赋能”;构建有效的新型农业融资平台;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第叁节,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改革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第四节,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长效机制、城乡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总结推广等。2、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形成创新点:(1)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对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目标体系、总体路径,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解释我国城乡分割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非均衡发展现象,深化了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推行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2)探索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对统筹城乡“成都模式”的经验的实证分析,总结提炼个性和共性规律,得出“成都模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障碍。在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以成都试验区实践为例,深入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障碍,为进一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加快统筹城乡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成都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方法,为建立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参考。

史豪[8]2004年在《农业标准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状况,在相当程度上仍是依赖行政性的控制,这种依赖性将严重威胁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建立一种基于市场规则而不是行政干预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在经济发展早期,必须用政府行为去创造投资机会,但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就应该从直接的政府投资转变到基于规则的标准化管理经济发展模式。这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及反经济危机方面更富有弹性。农业标准化已引起中国社会高层管理者的关注,2004年2月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要着眼和有利于促进优势产业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本研究从实施科教兴农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角度,分析如何运用农业标准化手段,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序的控制或降低生产经营费用,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 本论文共9章,41节。围绕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归纳总结实践经验这一主线,按照“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对策建议”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一,通过对农业标准化的理论形成、工作原则与运作机理的研究,阐明农业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运作机制、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化进程刻不容缓。 第二,在客观分析中国农业标准化现状、剖析不同模式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案例,表明消费者呼唤安全健康的农产品,需要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产品生产者采用先进农业标准组织其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同时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中国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就别无选择地要走农业标准化的道路。通过研究,提出了建设农业标准化的支撑体系——7柱子理论。 第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农业标准化绩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第四,在阐述主要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经验、归纳五点启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并提出了改进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对策,主要目标是大幅度提高采用国际农业标准的比率和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标准转化率。摘要 本研究试图有所创新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在理论观点方面,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农业标准化支撑体系的新框架。主要包括标准体系、示范实施体系、监督体系、认证体系、信息咨询服务体系、资金投入体系与研究培训体系等7个子体系。要有效地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还必须有配套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主要有宣传措施、品牌培育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措施等。提出应以整体规划为基础,以找准示范带动的突破口为契机,以企业带动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形成“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环境和机制。 二是在示范推广应用模式方面,笔者提出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带动的“小规模,大群体”的标准化示范区推广模式,比较适合现阶段中国,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个案比较发现,“高投入、大规模、高档次”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运作模式并不具有比“小规模,大群体”的示范模式更有优势。相反,“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更有生命力。比较适合目前中国实际情况。这个结论和观点是与目前国内部分学者提出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叁高”观点有所不同。

黄天柱[9]2007年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6.9%,但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5.2%。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新台阶,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出现了局部农村繁荣,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叁农”问题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解决“叁农”问题的核心是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科技进步。我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为30-40%,多一半的科技成果不能为经济建设作贡献。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把叁科(科研与推广单位、农业教育机构以及国外的科技成果)与叁农(农村、农业、农民)之间的“桥梁工程”高标准地建好。“桥梁工程”指的就是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推广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是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单一推广模式,现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其优点是具备一定的推广条件,能较好地执行国家农业总体发展计划。但是,目前我国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存在着科技推广机制不活,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研、推广、生产叁者之间衔接不紧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差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势在必行。基于以上思路,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实证分析和归纳演绎等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别阐述了:1.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关的推广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农业科技推广的路径依赖,农业推广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需求理论、农民行为改变理论、教育理论、新技术扩散理论、农业踏板原理和内源发展理论,阐述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的关系。2.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民科技需求变化给我国农业科技供给提出的在推广方式、方法、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需求,进行了供求主体之间的协同分析。3.总结了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供给状况和弊端,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路、创建原则、重点内容、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分析了世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特征,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推广体系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4.经过对农业科技推广供求状况的分析和总结,探索和创建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为主导,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供给主体,农业生产与推广、教育紧密结合,上下连贯、主体协同、功能齐全、运行有序、结构开放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下简称“创新体系”),介绍了该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和科技培训、网络、成果转化“叁大平台”建设。5.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与对策。重点介绍了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定量测评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办法,对农业教育机构科技管理将起到借鉴作用。同时将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纳入体系创新之中。6.介绍了中国农科院机构改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校企联合办学实践和部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过多次改革,现行推广体系在发展理念、组织体系以及推广内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与拓展,但是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行政化的组织架构,公共科技推广的基本地位并没有得到解决。建立的“创新体系”将对优化、完善我国现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屠定敏[10]2014年在《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农业园区正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媒介与农村发展的抓手,更是农民收入提高、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与维系城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现代农业园区逐渐成为政府与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建设,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却不多,究其原因,现代农业园区多数只是单纯的从生产向产前、加工、流通、消费等纵向延伸,而对生产的横向延伸不足,即现代农业的理念根植性不强,缺乏内生发展动力。论文主体内容主要有:介绍国内外农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践,在对农业园区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国外农业园区发展主要经验和模式,指出园区“内生化”发展的特征和需求。在简要概述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特征、产业发展特征和运营组织特征等叁个维度,对研究对象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进行现状特征分析,同时通过SWOT评估,指出其空间上村庄呈散点分布、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有产业类型单一,抗风险能力较低,产业链不健全,产业集群度不够,品牌缺乏整合,产品外向度不高;运营组织方面则呈现初级阶段的松散状态等特征。找出园区发展现状中的主要症结,为园区内生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找准着力点。在解析“内生式”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内生式”发展是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结合园区发展现状,提出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发展主要包含产业发展、人口集聚、资源集聚和政策保障等四个动力要素。最后,基于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主导发展动力提出“在连贯的政策制度保障下,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进人口的梯次转移、保育园区的生态环境”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在针对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要素分析、模式构架的基础上,指出园区通过产业链构建和延展、园区组织平台化、产业功能落地化等策略的实施,实现园区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D]. 王慧军.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2]. 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J]. 张娟康. 南方农机. 2018

[3]. 农业推广领域研究生教材建设的里程碑——《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评介[J]. 陈良玉. 古今农业. 2009

[4]. 参与式农民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赵迪, 王德海. 农业考古. 2011

[5]. 北京市农业推广问题研究[D]. 韩孟华. 吉林大学. 2011

[6]. 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亚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7].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8]. 农业标准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史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9].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研究[D]. 黄天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10].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研究[D]. 屠定敏. 南京工业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