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碰撞传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效应,参数,截面,能量,积分,热力学。
碰撞传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李军[1](2017)在《基于C_2H_2-Ne体系全维精确势能面的碰撞传能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神经网络势能面(PIP-NN PES)和Lennard-Jones势能面,采用经典动力学方法研究两种势能面碰撞传能的情况。其中,总的势能面为C_2H_2的势能面加上C_2H_2和Ne相互作用势能面。~([1])在CCSD(T)-F12a/cc-pVTZ-F12水平上计算相互作用部分的势能面,并且考虑了基组重迭误差(BSSE)。~([2])最终选取41270个结构,并进行从头算计算,采用PIP-NN方法拟合势能面,拟合均方根误差为1.04rneV。碰撞传能研究表明高能碰撞时LJ势能面和PIP-NN势能面的结果相差不大,低能碰撞时势能面影响明显。(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8)
刘洋,李军[2](2017)在《C_2H_2-Ne的全维精确势能面及其碰撞传能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神经网络势能面(PIP-NNPES)和Lennard-Jones势能面,采用经典动力学方法研究两种势能面碰撞传能的情况。其中,PIP-NN势能面为C_2H_2的势能面加上C_2H_2-Ne相互作用势能面,~([1])在CCSD(T)-F12a/cc-pVTZ-F12水平上计算相互作用部分的势能面,并且考虑了基组重迭误差(BSSE)。~([2])最终选取41270个结构,并进行从头算计算,采用PIP-NN方法拟合势能面,拟合均方根误差为1.04meV。碰撞传能研究表明高能碰撞时LJ势能面和PIP-NN势能面的结果相差不大,低能碰撞时势能面影响明显。(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量子、经典和统计反应动力学》期刊2017-06-08)
王伟丽,付华[3](2014)在《CO-He碰撞系统态-态传能截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波恩近似理论对双原子激发态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建立了传能截面的理论模型,得到了转动传能因碰撞能量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传能截面随着初末量子数、散射角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散射角和碰撞能量对传能截面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李健,鞠丽平,王伟丽,马凤才[4](2014)在《CN(X~2Π)分子系统碰撞诱导转动传能实验的理论解释(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对Λ分裂引起的CN(X2Π)与惰性气体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讨论了在洪德情况(a)2Π电子态下,微分干涉角.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以及影响干涉角的各个因素(实验温度、碰撞伴、转动量子数等),定量计算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系统的微分干涉角.研究了影响微分干涉角的各个因素,讨论了微分干涉角随碰撞伴及速度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梁杰,李志辉,杜波强[5](2013)在《考虑量子效应的DSMC碰撞传能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转动模式的非刚性转子(non-rigid rotator)模型和振动模式的非谐振子(AHO)模型,构建了考虑量子效应的间断能量DSMC传能模型,转动和振动松弛抽样几率依赖于温度。采用连续能量模式和间断能量模式分别计算了稀薄过渡区氮气分子在来流速度4km/s,7.5km/s和12km/s的二维圆柱高超声速绕流,通过对比两种能量模式的热力学非平衡过程,考察验证所建立热力学碰撞传能模型正确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在4km/s的来流速度下,流场中两种模式下的平动温度和转动温度是重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8-19)
王淑英,戴康,刘静,沈异凡[6](2012)在《NaK(6~1Σ~+)与H_2碰撞传能中的H_2的振转态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光学双共振激发NaK至61Σ+高位电子态,研究了NaK(61Σ+)与H2的电子-振转能量转移。利用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光谱技术检测H2的振转态分布。扫描CARS谱表明H2在(1,1),(2,1),(2,2),(2,3),(3,1),(3,2),(3,3)和(3,5)振转能级上有布居。对于(3,1),(3,2),(3,3)和(3,5)能级,扫描CARS谱峰值直接给出布居数之比。对于(1,1),(2,1),(2,2)和(2,3)能级,扫描CARS谱峰值给出二个可能的布居数之比,利用一个速率方程组,由时间分辨CARS轮廓可以得到真实的比值。用n1~n8分别表示H2的(3,1),(2,1),(1,1),(3,3),(2,3),(2,2),(3,2)和(3,5)能级上布居密度,得到n2/n1~n8/n1分别为0.51,0.97,0.45,0.18,0.10,0.26和0.31。利用Stern-Volmer公式,得到61Σ+态的总退布速率系数为(2.1±0.4)×10-10 cm3s-1,由H2各振转能级布居数之比,得到61Σ+-(1,1),(2,1),(2,2),(2,3),(3,1),(3,2),(3,3)和(3,5)转移速率系数(10-11 cm3.s-1单位)分别为5.4±1.6,2.8±0.8,0.6±0.2,1.0±0.3,5.6±1.7,1.4±0.4,2.5±0.8和1.7±0.5。(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2年12期)
杨鑫,王伟丽[7](2012)在《碰撞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中微分干涉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在静态池实验中发现,并且已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得到更多关于传能的准确信息,应利用分子束进行实验.本文基于一阶含时波恩近似,模拟了利用分子束实验进行量子干涉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此模型采用了Lennard-Jones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道近似.通过本文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影响干涉效应的微分干涉角的因素,并且得到了微分干涉角和碰撞速度、碰撞参数及碰撞伴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指导分子束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王伟丽[8](2012)在《NaH(b~3Π~A~1∑~+)-He碰撞系统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理解原子双原子系统碰撞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本文对NaH(b~3Π~A~1∑~+)-He碰撞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本文利用一阶含时波恩近似和L-J相互作用势,建立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系统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模型,通过本文理论可得出影响碰撞系统积分干涉角的因素,同时也得到了积分干涉角和转动量子数间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王荣,牛英煜[9](2009)在《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diabatically corrected sudden近似研究了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单-叁重混合态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并计算了CO与HCl碰撞中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相干效应.(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倪艳清,李健,马凤才[10](2008)在《单叁重混合态Na_2(A~1∑~u~+,v=8~b~3Π_(0u),v=14)和Na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计算(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详细介绍了单叁重混合态同核双原子分子Na2(A1∑u+,v=8~b3Π0u,v=14)和Na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且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势(一种是长程吸引相互作用势,另一种是Lennard-Jones相互作用势),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在实验温度750 K下,计算积分干涉相位角,与实验值相差很小.干涉相位角的大小表明混合态体系碰撞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是不容忽视的.最后,分析了干涉相位角随着不同参数的变化关系,发现Na2Na体系中,干涉相位角随各参数变化而变化,但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碰撞传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神经网络势能面(PIP-NNPES)和Lennard-Jones势能面,采用经典动力学方法研究两种势能面碰撞传能的情况。其中,PIP-NN势能面为C_2H_2的势能面加上C_2H_2-Ne相互作用势能面,~([1])在CCSD(T)-F12a/cc-pVTZ-F12水平上计算相互作用部分的势能面,并且考虑了基组重迭误差(BSSE)。~([2])最终选取41270个结构,并进行从头算计算,采用PIP-NN方法拟合势能面,拟合均方根误差为1.04meV。碰撞传能研究表明高能碰撞时LJ势能面和PIP-NN势能面的结果相差不大,低能碰撞时势能面影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碰撞传能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李军.基于C_2H_2-Ne体系全维精确势能面的碰撞传能的理论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2017
[2].刘洋,李军.C_2H_2-Ne的全维精确势能面及其碰撞传能的理论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量子、经典和统计反应动力学.2017
[3].王伟丽,付华.CO-He碰撞系统态-态传能截面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4
[4].李健,鞠丽平,王伟丽,马凤才.CN(X~2Π)分子系统碰撞诱导转动传能实验的理论解释(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4
[5].梁杰,李志辉,杜波强.考虑量子效应的DSMC碰撞传能算法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2013
[6].王淑英,戴康,刘静,沈异凡.NaK(6~1Σ~+)与H_2碰撞传能中的H_2的振转态分布[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
[7].杨鑫,王伟丽.碰撞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中微分干涉角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2
[8].王伟丽.NaH(b~3Π~A~1∑~+)-He碰撞系统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2
[9].王荣,牛英煜.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9
[10].倪艳清,李健,马凤才.单叁重混合态Na_2(A~1∑~u~+,v=8~b~3Π_(0u),v=14)和Na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计算(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