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科患者行为分类及对策

儿童口腔科患者行为分类及对策

陈岩(沈阳市儿童医院110032)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354-01

儿童口腔治疗适应的范围在婴幼儿至青春期,从年龄上划分是0至18岁所涉及的人群。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病理和就诊心理及行为等特点,决定了其服务有别于成人的口腔治疗和护理,护士为儿童服务时要充分了解儿童的特殊性,积极主动地关心患儿的生理、心理和就诊行为变化,减少儿童牙科畏惧症等不利因素的刺激,才能使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护理平稳有序。通过对各年龄阶段儿童龋齿治疗的护理,总结出以下对不同行为患者的对策:

一、儿童行为分类

1、积极合作:对治疗积极配合,能理解治疗的重要性,表现出自愿、高兴。

2、合作:在有条件下接受医师的诊治,能安静接受医护人员的指示,即使有时掉眼泪,也不会影响治疗和护理。

3、不合作:不配合或不愿意治疗和护理,表现出消极、不高兴,有轻微哭闹现象。这类孩子一般年龄较小或学习障碍,畏惧医院环境,曾经被惊吓、不自信。

4、极不配合:拒绝治疗,哭闹、逃跑、暴躁、恐惧、害怕等多种拒绝反映。由于孩子不能理解和处理需要治疗的环境,或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多见,年龄从幼儿至青少年都有。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400例患儿,其中男260例,女140例,年龄4岁至10岁。

2、对策

2.1对积极合作和合作患者,护士首先微笑迎接患儿,将其引领至牙椅安置至舒适体位,给患儿或上一次性防护巾,用患儿能懂得的描述性语言,让其了解治疗的过程,以减轻其恐惧及不安的心理。在医生治疗过程中熟练配合,节省治疗时间,并多加鼓励,表扬患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治疗过程。

2.2对不合作者。护士首先应让患儿熟悉环境,消除其对陌生环境恐惧感,跟患儿建立起亲切信任的关系。逐渐引导患儿讲了其“不安”心理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如对牙钻使用声音不愉快,可使用“脱敏方法”逐渐增加牙钻使用时间;如害怕锋锐器械,可向其讲清楚该器械的实际用途,并鼓励患儿实践。另外,可以准备一些孩子喜爱的粘贴、学习用品等小礼品,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在孩子配合完成治疗的给予奖励,收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

2.3对极不配合者:此类患儿一般有对医院治疗的不愉快经历,或是在生理心理上有缺陷;再者就是家属的不正确引导等。针对医院有恐惧患儿,可通过家长的配合,了解患儿平时的喜好,针对其最渴望实现的需求,在合理的前提下给予满足,配合,让其观察其他在赞扬声中表现良好的小朋友,以期让患儿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下放松紧张、警惕的状态,逐渐改变不良行为,变被动为主动的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患儿,我们不采取强制手段治疗,而是向家长宣教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以期改善或维持口腔现状,在患儿能够配合情况下再给予治疗。由于目前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与儿童心理是互相依靠、互相依赖的,家长的倾向可能会转变为儿童倾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问题的表现形式上几乎是相同的,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为了完成治疗护理,护士应用得体的语言、稳重的动作、诚恳的态度取得家长的信任,辅以适当的心理诱导,干预、克服家长的消极、焦虑心态,使家长能够及时与医生护士配合,主动以家长权威引导患儿配合口腔治疗。

三、结果

对400例儿童,通过合理解释,善意劝导,真诚的抚慰,解除了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改变了患儿被动治疗的状态,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业务素质的提升。

四、讨论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儿童口腔治疗的护理是对护士的耐心、细致及综合素质的考验。在工作中对不同患儿实施的个性化护理尤其重要,了解患儿心理,用温暖的语言,和蔼的表情,赢得患儿的信任,以熟练、快捷的四手操作节省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以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心理,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使儿童口腔疾病护理平稳有序,赢得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标签:;  ;  ;  

儿童口腔科患者行为分类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