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针织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艺,标准,质量,测试,基础,服装,牢度。
针织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宏,许兰杰[1](2019)在《提高“针织工艺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针织服装类课程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借鉴德国的办学经验建立以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增加实践学时比例,并通过项目教学和校企合作展开教学活动,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补充提高实践教学效率,以过程考核和实践成果为成绩评定方式。通过对比发现,新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实验操作熟练度提高,编织样品的数量翻倍,样品的花色变化丰富,创新性和时尚感突出,实践能力可以更好的与企业岗位要求衔接,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宇宏[2](2018)在《《针织工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织服装类课程是服装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针对应用型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以《针织工艺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建立服装专业针织服装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提出应构建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结了提高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经验。(本文来源于《辽宁丝绸》期刊2018年03期)
余琴[3](2018)在《针织工艺衫控制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服装因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差引起的退货和消费者投诉问题,文中介绍了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考核标准、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分析了因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差导致的退货在针织工艺衫产品市场退货的占比,探讨了耐汗渍色牢度、耐光色牢度与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关系。指出,夏季产品因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差引起褪色导致退货占比大,春季产品相应偏低;耐汗渍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与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无直接关系,建议企业质量内控时需要同时考核以上3项色牢度,以降低针织工艺衫产品由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不良引起的退货率,提升产品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8年06期)
李薇[4](2017)在《针织工艺在服装毕业设计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大服装品牌的推动,手工针织工艺在成衣中开始流行,重返市场。从毛衣设计及针织工艺着手,探讨了怎样更好将针织工艺应用于服装毕业设计中,使作品设计风格更加多样化,更加有设计感和艺术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针织工艺在服装毕业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针织面料的作用和面料特性对服装造型的影响和制约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其现有的和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协调好面料与服装造型的关系,对服装设计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22期)
张丽哲,李学佳,姚理荣,郭滢[5](2017)在《“针织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针织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分析"针织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通过构建与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增强实验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模式等措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来源于《纺织服装教育》期刊2017年04期)
邢江海[6](2017)在《《针织工艺衫》新旧标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FZ/T 73010—2008《针织工艺衫》和FZ/T 73010—2016《针织工艺衫》标准内容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整理了新旧标准中主要异同点。新标准实施在整体上更符合行业的需要,同时为规范市场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纤检》期刊2017年06期)
赵晖[7](2017)在《FZ/T 73010——2016《针织工艺衫》标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与FZ/T 73010—2008《针织工艺衫》标准对比,对FZ/T 73010—2016《针织工艺衫》标准进行了解读,对比分析了两标准的范围、产品分类、产品规格或号型、内在质量、外观质量要求和健康安全性要求。指出了:新标准不再包括婴幼儿产品;产品分类分别按编制结构和松紧程度进行;只对布样正面进行起球性能测试,对绒类及镂空、花边类不再考核起球性能;对弹力织物及镂空花边类织物不再考核其顶破强力;增加了铺料色牢度的考核指标,色牢度按照GB 18401执行;增加了儿童针织衫的健康安全性,规定其既要满足本标准又要满足GB31701—2015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7年05期)
[8](2017)在《FZ/T 73010—2016《针织工艺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标准已于2017年4月1日实施,代替FZ/T73010—2008《针织工艺衫》,与旧版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适用范围新标准增加"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2产品分类旧版标准中产品仅按照编织结构进行分类(分为平针织物、镂空提花织物、花边织物及松结构等(本文来源于《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2017年02期)
刘映宏[9](2016)在《论针织工艺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织工艺(knitting)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其历史悠久,工艺主要应用于服装和服饰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类消费品在整个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和对针织品的不断需求,为针织工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鉴于当下对针织工艺理论研究的缺乏,本文从针织工艺的起源及现状、针织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叁个主要方面的应用以及针织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与针织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阐述。本文研究重点主要在针织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和发展前景,希望能够为未来的针织服装产业提供一点建议,能够唤起我国服装行业发扬针织工艺的传统,以期在服装工艺手法的创新上取得更大的进展。(本文来源于《吉林艺术学院》期刊2016-03-01)
赵永辉[10](2015)在《关注时尚与功能 整合纱线、机械制造与针织工艺全链条——2016秋冬SPINEXPO上海纱线展》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3日,SPINEXPO上海纱线展在上海浦东世博展馆顺利举行。据主办方统计,此次展会中国观众突破8000人,与今年3月的展会相比,观众人数保持稳定;海外观众突破2000人,比3月增加32%;同时本次展会香港及欧洲观众人数均有大幅增长。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人民币贬值、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本文来源于《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期刊2015年05期)
针织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织服装类课程是服装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针对应用型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以《针织工艺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建立服装专业针织服装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提出应构建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结了提高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针织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宇宏,许兰杰.提高“针织工艺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宇宏.《针织工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丝绸.2018
[3].余琴.针织工艺衫控制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必要性[J].针织工业.2018
[4].李薇.针织工艺在服装毕业设计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7
[5].张丽哲,李学佳,姚理荣,郭滢.“针织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7
[6].邢江海.《针织工艺衫》新旧标准解读[J].中国纤检.2017
[7].赵晖.FZ/T73010——2016《针织工艺衫》标准解读[J].针织工业.2017
[8]..FZ/T73010—2016《针织工艺衫》[J].纺织检测与标准.2017
[9].刘映宏.论针织工艺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6
[10].赵永辉.关注时尚与功能整合纱线、机械制造与针织工艺全链条——2016秋冬SPINEXPO上海纱线展[J].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