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适配体探针论文-张李钰,刘瑞萍,杨颖,孙宏利,王猛

核酸适配体探针论文-张李钰,刘瑞萍,杨颖,孙宏利,王猛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酸适配体探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酸适配体,CD20,量子点,FRET

核酸适配体探针论文文献综述

张李钰,刘瑞萍,杨颖,孙宏利,王猛[1](2019)在《基于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的裂开型CD20核酸适配体探针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新型的基于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的裂开型CD20核酸适配体激活式荧光探针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检测。方法:将CD20核酸适配体CE4-1进行裂解,结合量子点和Cy5荧光供受体队之间的FRET效应,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裂开型核酸适配体的裂开位置、比例、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评估该检测体系对CD20~+细胞的检测特异性。结果:将CD20核酸适配体CE4-1分别裂开成CE4-1-1a/CE4-1-1b和CE4-1-2a/CE4-1-2b两种组合,分别修饰量子点(QD)或荧光受体Cy5后两两组合,分别与CD20~+细胞孵育,流式细胞术发现CE4-1-1a/CE4-1-2b组合时信号最强;进一步,通过探索两种探针比例、探针浓度、孵育时间等参数,发现当CE4-1-1a和CE4-1-2b浓度比例为1:5、CE4-1-1a浓度为4 nM、孵育时间为50 min时,该裂开型核酸适配体体系显示出对靶肿瘤细胞最强的亲和力和FRET信号激活性能。进一步,实验发现该体系与CD20~+细胞(Raji和Ramos)可产生较强信号,而与CD20-细胞(Jurkat、K562、Min6和Hela)均未产生阳性信号,提示该探针可有效保持对CD20~+细胞的高特异性。结论:基于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的裂开型CD20核酸适配体探针体系在检测CD20~+细胞方面表现出了极低的背景信号,同时有着较好的FRET信号值,有望实现CD20~+NHL细胞的高灵敏激活式检测。(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8期)

黄晨,李婉明[2](2019)在《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核酸适配体是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出来,可以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与靶点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具有靶点范围广、相对分子质量小、化学稳定性高、易于合成和修饰等优点。分子信标是一种具有特殊发夹结构的新型荧光探针,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特异性识别强、操作简单以及不必与未反应的探针分离即可实时检测等优点。将核酸适配体的分子识别特性和分子信标的光学检测性能相结合,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核酸适配体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拓展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肿瘤领域的应用,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和突破。同时随着核酸适配体的发展,越来越多与不同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将被筛选出来,并被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对以核酸适配体为基础的分子信标探针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袁海燕,黄云梅,曾小清,郭媛,张宇辉[3](2018)在《核酸适配体为荧光探针对精氨酸的手性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精氨酸(Arginine,Arg),有D-精氨酸(D-Arg)和L-精氨酸(L-Arg)两种对映体。本文研究发现,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核酸适配体(FAM-Apt)具有很强的荧光,其荧光强度在pH为7.2的Tris-HCl缓冲液中被金纳米(AuNps)显着猝灭,在该猝灭体系中加入D/L-Arg后,荧光强度不同程度恢复。因此,基于FAM-Apt&AuNps荧光探针,建立了手性识别D/L-Arg的方法 .在最优实验条件下,FAM-Apt+AuNps体系检测D/L-Arg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300和0~400nmol·L~(-1)。检出限分别为8.7和1.9nmol·L~(-1)。(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S1期)

金庆日,苗灵燕,田广燕,方维焕,宋厚辉[4](2018)在《利用PicoGreen作为检测探针建立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的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能对动物和人类产生毒性的真菌毒素。研发灵敏而准确的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动物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以PicoGree荧光染料为检测探针,利用其仅与dsDNA结合后才发出荧光的特性(激发波长:480nm,发射波长:520nm),当ZEN不存在时,适配体能够与其互补链结合而形成dsDNA,导致荧光强度增强;当ZEN存在时,适配体与ZEN结合而不能形成dsDNA,导致荧光强度减弱。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的ZEN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试验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1μg/L(0.1ppb),线性范围为0.1~1μg/L(0.1~1ppb)。检测时间可以控制在40min内。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ZEN核酸适配体与桔青毒素(CTN)、赭曲霉毒素A(OTA)、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伏马毒素B_1(FB_1)等真菌毒素不会出现交叉反应。本研究与传统的基于抗体识别的ELISA快检方法进行比较,Kappa值为0.805,表明二者一致性相当。由于核酸适配体价廉,检测时间短,因此本文开发的ZEN检测方法较常用的ELISA方法更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农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朴云仙,祁小丽,王湘,康博泉,史玉玺[5](2019)在《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石墨纳米颗粒荧光探针的17β-雌二醇快速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一种能够简单、快速、特异性检测复杂环境水体中雌激素污染的方法,利用石墨纳米颗粒作为荧光淬灭剂、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素、1-芘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作为异型双功能交联剂,构建了一种新型纳米荧光探针;并探究了构建荧光探针时核酸适配体初始投加量和荧光探针投加量对雌二醇检测的影响及最佳实验条件下检测雌二醇的效果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核酸适配体能成功修饰在石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的稳定荧光探针;构建荧光探针时核酸适配体的最佳初始投加量为1.0μmol/L;检测雌二醇时,荧光探针的最佳投加量为4μg/mL;最佳实验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与雌二醇的质量浓度在50~800ng/mL范围内成正比,最低检测限为34.5ng/mL,且该荧光探针能实现对雌二醇的简单、快速、特异性检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祁小丽[6](2018)在《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石墨纳米颗粒荧光探针的构建及特异性检测17β-雌二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7β-雌二醇(E2)是一种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同时也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即使较低的浓度也会对生物体造成毒害作用,导致生物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开发一种快速、高效、特异性检测雌二醇的方法十分重要。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体外筛选出来的能特异性结合蛋白或其它小分子物质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具有筛选周期短、分子小、合成简单、特异性强、亲和力高、靶分子识别范围广(如: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胺肽、蛋白质以及整体细胞等)等优点。同时,核酸适配体还具有特异性识别目标物后结构发生变化的特性,因此,常被作为新型分子识别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纳米传感器的制备。石墨纳米颗粒(GN)作为一种球形结构的碳纳米颗粒,由几层石墨烯片层层堆迭组成,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尺寸均匀、表面可修饰性、比表面积大且对荧光染料(FAM)具有良好的淬灭特性等优点。石墨纳米颗粒作为荧光纳米淬灭剂和短链E2特异性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素,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理,通过直接固定法和交联固定法分别构建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石墨纳米颗粒荧光探针并用于E2的特异性检测。探究构建的荧光探针检测E2的机理,GN粒径大小特性、核酸适体碱基长度、不同反应条件对E2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下E2的检测性能和特异性以及实际环境水样中E2的检测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GN作为纳米荧光淬灭剂、短链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成功构建了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石墨纳米颗粒荧光探针;构建的荧光探针在反应温度25 ~oC,缓冲盐pH 8.0的条件下雌二醇检测效果最好;最佳实验条件下,短链核酸适配体(35-base)构建的GN/aptamer探针比长链(75-base)的检测效果提高3.5倍;小颗粒GN(5 nm)构建的GN/aptamer探针比大颗粒GN(100 nm)的检测效果提高2.24倍。(2)GN/aptamer探针检测目标物E2时,相对荧光强度与E2的浓度在0-20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且最低检测限为1.02 ng/mL;其他干扰物存在时,GN/aptamer探针能够实现E2的特异性检测与E2类似物无交叉反应,且成功用于实际环境水样的检测。(3)核酸适体(1000 nM)通过交联固定法构建的GN/Pyr/aptamer探针(投加量为4μg/mL)检测E2时,相对荧光强度与E2浓度在50-800 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且检测限为34.5 ng/mL。其他干扰物存在时,GN/Pyr/aptamer探针能够实现对E2的特异性检测,且与E2类似物无交叉反应。(4)通过直接固定法和交联固定法构建的探针考察对E2的检测效果,通过对比得出直接固定法构建的探针在保持较高灵敏度和类似选择特性条件下更稳定且检测限可达到1.02 ng/mL。(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叶润枝[7](2018)在《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纳米探针的多菌灵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药多菌灵的广泛使用所产生的残留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多菌灵残留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多菌灵检测方法主要为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但它们都存在一定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色谱法成本高,选择性低,它的前处理过程大量使用有机溶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ELISA法虽然选择性较好,但其检测结果受反应条件因素影响较大,且试剂盒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农药的低成本、快速检测。因此,发展快速、低成本、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多菌灵检测新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种从人工合成的DNA/RNA文库中筛选出对靶标分子具有高亲和力的单链寡核苷酸,具有易修饰、化学稳定性好、易合成、特异性好等优点。通过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假碱基对”堆积作用等多种力的协同作用,核酸适配体能够实现对靶标分子的高特异性识别与结合。近年来已经有各种农药的核酸适配体不断筛选出来,为农药的特异性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与此同时,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如金纳米颗粒、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等,被广泛用于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本论文利用核酸适配体的高亲和力和高稳定性,结合纳米材料的优势,以高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多菌灵为目标,发展了纳米探针用于多菌灵的分析检测方法。主要工作如下:一、基于核酸适配体和金纳米颗粒比色分析法应用于多菌灵检测研究本章工作结合核酸适配体高选择性、高亲和力特性与金纳米颗粒比色检测的优势,发展了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多菌灵比色检测方法,并实现了实际样品中多菌灵的定量分析。由于多菌灵与核酸适配体的高特异性结合,核酸适配体无法吸附于金纳米颗粒表面,导致金纳米颗粒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下呈现团聚趋势,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紫色。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多菌灵与金纳米颗粒的相对吸光度值(A646/A522)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2 nmol/L。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土壤和果粒橙中多菌灵的含量检测,回收率为95%~100%。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并显示出在实际样品中应用的优势。二、基于核酸适配体和氧化石墨烯荧光分析法应用于多菌灵检测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由于其具有含氧官能团能实现功能化修饰和特异性吸附,被认为是具有高选择性的优良材料而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领域。本章工作基于氧化石墨烯对单链DNA的吸附及高效荧光淬灭作用的性质发展了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多菌灵检测方法:在目标物多菌灵的作用下,实现荧光标记探针的构型变化,利用氧化石墨烯作为荧光信号开关,监测该过程荧光的变化,达到多菌灵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探针的荧光强度与多菌灵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6 nmol/L。此外,我们也将该方法成功应用到实际样品中多菌灵的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工作采用的荧光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为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5)

李鹏飞,余庆,李菲,覃仙玲,董德信[8](2018)在《基于新型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检测探针的石斑鱼虹彩病毒病快速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引起华南沿海地区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发生病毒性鱼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其引起的鱼病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流行面广等特点,严重威胁华南地区石斑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着力发展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SGIV快速检测技术,对于及早发现、确定病原,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方案来控制病原扩散、降低损失至关重要。【方法】基于核酸适配体(Q2)就SGIV病的快速检测诊断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检测探针(Aptamer Q2-based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Q2-AFMP),并对Q2-AFMP检测SGIV感染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Q2-AFMP可以特异性检测SGIV感染,且其灵敏性和稳定性均比较高。【结论】本研究中基于核酸适配体构建的新型高特异性荧光分子探针(Q2-AFMP)有望实现对海水养殖中石斑鱼虹彩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实时监控和有效预防。(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黄子珂,刘超,付强强,李进,邹建梅[9](2018)在《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在生化分析和生物成像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核酸适配体是指通过体外筛选技术从核酸文库中筛选出来,能够高特异性、高亲和力识别靶标物的寡核苷酸序列,具有靶标类型广泛、合成简单、相对分子质量小、化学稳定性高、易于进行生物化学修饰等优点。核酸适配体能够通过折迭成特定的二维或叁维构型与靶标物特异性结合,加上合适的信号转导机制,为重要靶标物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分子识别与分子检测探针。荧光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高分辨率、易于实现多元分析等优点。将核酸适配体的分子识别特性与荧光优异的光学检测性能相结合,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本文主要综述了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常见的分子设计和信号响应方式,及其在细胞成像、亚细胞成像中的应用研究,并对核酸适配体探针目前面临的一些挑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01期)

陈志超,刘顺,赖国松[10](2017)在《基于酶功能化金纳米探针信号示踪的卡那霉素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引起了食品和环境领域十分严重的抗生素污染问题。因此,发展可用于复杂介质中抗生素选择性、灵敏检测的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工作基于制备的链霉亲和素(SA)-辣根过氧化酶(HRP)双功能化金纳米粒子(Au NP)探针的信号示踪发展了一种可用于卡那霉素(Kana)灵敏、选择性测定的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分析方法。该纳米探针通过在Au NP表面简单组装SA和HRP制备而成。当在基于巯基化核酸适配体组装金电极~([2])制备的传感器表面杂交生物素化互补链之后,即可通过生物素-亲和素作用结合该金纳米探针。进一步在形成的DNA双链中嵌入亚甲基蓝之后,纳米探针上捕获的HRP即可在亚甲基蓝电子媒介体作用下产生灵敏的电催化信号~([3])。当将该传感器用于待测溶液中Kana温育识别之后,基于核酸适配体对Kana的靶向识别作用定量释放捕获的金纳米探针,即可引起电化学信号的对应降低。基于此竞争识别分析机制,本工作成功发展了一种Kana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4-14)

核酸适配体探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酸适配体是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出来,可以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与靶点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具有靶点范围广、相对分子质量小、化学稳定性高、易于合成和修饰等优点。分子信标是一种具有特殊发夹结构的新型荧光探针,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特异性识别强、操作简单以及不必与未反应的探针分离即可实时检测等优点。将核酸适配体的分子识别特性和分子信标的光学检测性能相结合,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核酸适配体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拓展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肿瘤领域的应用,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和突破。同时随着核酸适配体的发展,越来越多与不同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将被筛选出来,并被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对以核酸适配体为基础的分子信标探针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酸适配体探针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李钰,刘瑞萍,杨颖,孙宏利,王猛.基于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的裂开型CD20核酸适配体探针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检测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2].黄晨,李婉明.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癌症进展.2019

[3].袁海燕,黄云梅,曾小清,郭媛,张宇辉.核酸适配体为荧光探针对精氨酸的手性识别[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4].金庆日,苗灵燕,田广燕,方维焕,宋厚辉.利用PicoGreen作为检测探针建立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的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方法[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8

[5].朴云仙,祁小丽,王湘,康博泉,史玉玺.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石墨纳米颗粒荧光探针的17β-雌二醇快速检测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6].祁小丽.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石墨纳米颗粒荧光探针的构建及特异性检测17β-雌二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

[7].叶润枝.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纳米探针的多菌灵检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8

[8].李鹏飞,余庆,李菲,覃仙玲,董德信.基于新型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检测探针的石斑鱼虹彩病毒病快速诊断[J].广西科学.2018

[9].黄子珂,刘超,付强强,李进,邹建梅.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在生化分析和生物成像中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8

[10].陈志超,刘顺,赖国松.基于酶功能化金纳米探针信号示踪的卡那霉素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C].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标签:;  ;  ;  ;  

核酸适配体探针论文-张李钰,刘瑞萍,杨颖,孙宏利,王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