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载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天线,测量,无源,系统工程,双星,相控阵,蝶形。
机载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锋[1](2019)在《机载卫星通信天线稳定平台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卫星通信系统在飞机上的机动性相对较高,飞机的姿态是在不断改变的,因此比较复杂。飞机在转弯的时候,很容易使得通信天线方位角发生变化,飞机出现横滚和俯仰的时候,也会使通信天线的俯仰角改变,因此为让机载卫星通信链路更加稳定,设计相关平台是极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机载卫星通信天线的外部稳定方式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坐标系。(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张悦[2](2019)在《机载小型圆极化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天线产生全向圆极化辐射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4个耦合弧的小型化、低剖面全向圆极化天线。该天线的水平极化分量由4个外弧产生,垂直极化分量由装载在圆盘上的探针产生。因此,耦合弧和馈电探针的辐射场共同实现全向圆极化辐射。其中,外弧末端的4个短路通孔,可实现天线的小型化。此外,通过在外弧内加载4个内部耦合弧,可以进一步减小天线的尺寸。通过仿真计算、制造并测量一个工作于L波段的天线单元,天线外形尺寸为0.16λ_0×0.16λ_0×0.03λ_0(λ_0是工作频率下的自由空间波长),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VSWR≤2)为13 MHz(1 429~1 442 MHz)。在该工作频带中,轴比小于2.4 dB,最大增益达到1.01 dBi。(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李继[3](2019)在《无人机载有源相控阵天线一体化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适用于某无人机平台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并阐述了该天线结构的总体设计,针对天线T/R组件热流密度较高的特点进行了热方案设计及热仿真,针对平台的恶劣振动条件,介绍了抗振动冲击设计并进行了振动仿真,同时介绍了电磁兼容设计及叁防设计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19年08期)
张志端,李思敏,曹卫平,王定雄,孙成杰[4](2019)在《加载辐射体异形机载天线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规蝶形天线存在尺寸较大的问题,结合天线宽带加载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机载蝶形天线宽频带和小型化的思路,设计了一种工作在200~400 MHz频段,在蝶形主辐射体侧边加载小辐射体的机载天线。采用FR4介质印制板对天线辐射体以及馈电巴伦制作,同时采用金属背腔,实现天线单向辐射特性。天线仿真与测试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该天线具有67%的相对带宽(VSWR≤2),增益≥4 d B。(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苗玲[5](2019)在《机载无源相控阵天线结构轻量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雷达天线发展迅速,已从传统机械扫描天线发展为相控阵天线以及更为先进的机相扫天线。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及电子设备集成度的提高,天线已经成为雷达系统中组成最为复杂、重量占比最大的单元,因此天线的轻量化设计是雷达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某机载无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组成复杂,结构紧凑,单元间距小,重量指标要求严格,结构设计难度大。文中介绍了该天线结构设计中采取的轻量化措施,包括结构布局、模块化设计、复合材料的应用等,并通过力学仿真及环境试验,对天线轻量化设计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天线结构设计满足产品力学环境要求,设计合理,对相关产品的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余驰,杨超,张钢峰[6](2019)在《面向任务场景基于模型的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任务场景的分析是全面梳理和构建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使用环境和要求的基础。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研发思路和流程与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分析相结合。不同任务场景下的系统利益攸关者识别、需求捕获和定义分析,将为系统功能分析、任务切换、系统设计综合提供顶层的系统设计输入。运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对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需求、功能、架构和综合进行了建模与分析,能够支持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技术研究和项目研制。提出了一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有效运用建议,对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应用有积极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5)
吴硕才,徐雷,张莉萍,李大双[7](2019)在《机载卫星双星天线运动碰撞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载卫星双星天线运动碰撞问题,提出一种碰撞检测算法。首先提出扫掠体包围盒对双星天线摆臂进行包络,从而简化了双星天线的弧形障碍物几何模型;其次,针对传统方法不方便求解空间直线与曲线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问题,提出运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几何基元中心线段最短距离的运动碰撞检测算法。最后,对双星天线进行数学建模,运用MATLAB对双星天线运动碰撞检测算法进行数值计算,并用ADAMS对数值计算过程进行虚拟样机仿真,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从而为双星天线运动路径规划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胡劲松,王健,郭琳,朱军[8](2019)在《机载天线动态变形实时测量与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精度机载天线结构变形对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天线动态变形实时测量并补偿的方法。针对该机载天线的高角度、实时、测量空间狭小的测量要求和难点,提出了采用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应变测量的方法,同时对该测量方法的原理、搭建过程进行了说明,并通过测试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实时获得机载天线由于风载、温度等造成的结构动态变形,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天线的电性能畸变的实时补偿。(本文来源于《电子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李宝鹏,李进杰,高伟亮,赵智品[9](2019)在《机载雷达天线罩机械损伤对电性能影响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雷达罩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可能会对其电性能发挥产生影响。文中分析了雷达罩常见的机械损伤类型及成因,介绍了雷达罩常见电性能参数,建立了雷达罩蒙皮脱落与线性划伤模型,利用电磁仿真法对不同蒙皮脱落半径和线性划伤长度雷达罩的透波率、天线增益、天线方向图等参数变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雷达罩实地测试法,所提方法经济实用,天线罩损伤模型有效可行,仿真结论对雷达罩机械损伤对电性能影响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陆德坚,马天瑞,朱琨,张群涛[10](2019)在《无人机载天线场型测量系统研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广播电视、基站及雷达等大型发射天线发射场型测量的需求,研制了基于无人机搭载场强探头的天线场型测量系统,采用了无人机搭载叁轴全向电场探头,该探头可抑制电机干扰;该系统应用于某短波广播天线场型的测量,测量到了天线远场的水平天线方向图和垂直天线方向图,与该天线的理论计算场型很好的吻合。(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5-19)
机载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天线产生全向圆极化辐射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4个耦合弧的小型化、低剖面全向圆极化天线。该天线的水平极化分量由4个外弧产生,垂直极化分量由装载在圆盘上的探针产生。因此,耦合弧和馈电探针的辐射场共同实现全向圆极化辐射。其中,外弧末端的4个短路通孔,可实现天线的小型化。此外,通过在外弧内加载4个内部耦合弧,可以进一步减小天线的尺寸。通过仿真计算、制造并测量一个工作于L波段的天线单元,天线外形尺寸为0.16λ_0×0.16λ_0×0.03λ_0(λ_0是工作频率下的自由空间波长),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VSWR≤2)为13 MHz(1 429~1 442 MHz)。在该工作频带中,轴比小于2.4 dB,最大增益达到1.01 dBi。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载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锋.机载卫星通信天线稳定平台的实现[J].通讯世界.2019
[2].张悦.机载小型圆极化天线设计[J].无线电工程.2019
[3].李继.无人机载有源相控阵天线一体化结构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9
[4].张志端,李思敏,曹卫平,王定雄,孙成杰.加载辐射体异形机载天线的设计[J].无线电工程.2019
[5].苗玲.机载无源相控阵天线结构轻量化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2019
[6].余驰,杨超,张钢峰.面向任务场景基于模型的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分析[C].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7].吴硕才,徐雷,张莉萍,李大双.机载卫星双星天线运动碰撞检测算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8].胡劲松,王健,郭琳,朱军.机载天线动态变形实时测量与补偿方法[J].电子机械工程.2019
[9].李宝鹏,李进杰,高伟亮,赵智品.机载雷达天线罩机械损伤对电性能影响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19
[10].陆德坚,马天瑞,朱琨,张群涛.无人机载天线场型测量系统研制及应用[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