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枯萎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桉树枯萎病,Fusarium,solani,RAPD,SCAR
枯萎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叶小真,杨泽慧,张清华,宋漳,陈全助[1](2019)在《桉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桉树枯萎病是桉树人工林中的重要枝干病害,一旦发生则对桉树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Fusarium solani是其主要病原之一。本试验通过RAPD标记技术,找到一条致病菌特异片段,对该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出特异性引物F9/R9,进一步优化扩增条件,并检测其灵敏度。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F9/R9能从桉树枯萎病菌F.solani扩增出一条大小为200 bp左右的特异条带,而其它8种参试菌株和对照均无条带产生。该引物最低可以检测到4×10~(-7) ng·μL~(-1)的病原菌基因组DNA,也能检测到单个孢子的存在。同时可从发病桉树枝干和带菌土壤中特异性检测到枯萎病菌F.solani。因此,利用特异性引物F9/R9对桉树枯萎病菌F.solani快速检测技术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可用于该病害早期诊断及检疫,对指导林农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进而限制病害扩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郑庆伟[2](2019)在《戊二醛可作为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土壤消毒剂》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重点实验室联合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采用含药培养基法,测定了棉隆、1,3-二氯丙烯、异硫氰酸烯丙酯、环氧丙烷、戊二醛、叁氯异氰尿酸和氯溴异氰尿酸7种土壤消毒剂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简称Foc4)的室内毒力,且(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郭谱胜,闻雅,杨帅,尤海霞,陈莎莎[3](2019)在《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翻转酶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威胁着中国的香蕉产业,其中‘热带4号’生理小种(Foc tropical race 4, FocTR4)危害最大。胞外水解酶与效应蛋白是Foc重要的致病因子,它的分泌与膜运输系统密切相关,而翻转酶通过调控膜上的磷脂平衡来参与膜运输系统的调控。本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翻转酶家族氨基酸序列为材料,比对鉴定到FocTR4的翻转酶家族,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蛋白进化树分析发现FocTR4具有5个翻转酶成员,分别位于4个亚组内,其中C亚组具有2个同源翻转酶。(2) FocTR4翻转酶家族C端磷脂转移酶功能域均为疏水性的,且相对保守。(3) FocTR4翻转酶家族除质膜定位以外,FocTR4DnfA与FocTR4DnfB还会定位于内质网,FocTR4DnfD还会定位于高尔基体。(4)在FocTR4和Foc1 (Foc race 1)翻转酶家族中,2个C亚组成员功能域区域发生了变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FocTR4翻转酶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它真菌翻转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21期)
荆玉玲,郭荣君,李世东[4](2019)在《黄瓜枯萎病菌菌际细菌种群变化的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菌际细菌存在于真菌与土壤发生强烈反应的狭小区域。在黄瓜连作土中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导致枯萎病菌菌际细菌种群组成发生变化。明确导致黄瓜枯萎病菌菌际细菌种群变化发生的原因,以及菌际细菌种群变化对黄瓜生长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对我们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理解连作导致黄瓜枯萎病发生加重的原因及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接种枯萎病菌处理(SCF)和未接种枯萎病菌处理的(SC)菌际细菌优势种Rhizobium sp.和Achromobacter sp.的丰度,设计了不同组合SCF-M和SC-M。采用生测法测定了Rhizobium sp.和Achromobacter sp.的单菌株菌悬液及其不同比例的混和菌液SCFM和SC-M对黄瓜生长和枯萎病发生的作用,结果表明:单菌株菌悬液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不显着,优势菌群组合SCF-M和SC-M影响黄瓜株高;单菌株对黄瓜枯萎病抑制作用较弱,不同比例细菌组合SCF-M和SC-M对黄瓜枯萎病的抑制作用不同。在96孔板中测定了菌际细菌对黄瓜根分泌物RE及单一碳源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葡萄糖的利用能力。26℃培养24h后测培养液的OD值,结果表明:Rhizobium sp.对上述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都比较强;在5种碳源中,Achromobacter sp.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最弱。为了进一步明确Foc侵染对菌际细菌种群变化的影响机理,我们采用Foc在根分泌物RE中的48h培养物模拟受到Foc侵染的根分泌物,在96孔板中分别测定了Rhizobium sp.和Achromobacter sp.单菌株菌悬液和不同比例的混和液接种于枯萎病菌Foc培养滤液和RE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26℃培养48h后,Rhizobium sp.和Achromobacter sp.在Foc滤液中的OD值均低于在RE培养液中的OD值,Rhizobium sp.降低了3.68倍,Achromobacter sp.降低了1.74倍。该结果与Foc接种土壤后菌际细菌Rhizobium sp.和Achromobacter sp.的变化动态一致,推测Foc对根分泌物的消耗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影响菌际细菌的生长。上述结果为揭示黄瓜连作土中枯萎病菌菌际细菌的种群变化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关峰,张景云,石博,万新建[5](2019)在《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及枯萎病菌胁迫下生理响应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6个来源不同的苦瓜品种为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菌鉴定其抗性强弱。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苦瓜品种苦瓜枯萎病发病程度出现较大差异,鉴定获得具有高抗枯萎病特性材料2份,高感材料18份,并进行苦瓜幼苗受到枯萎病菌胁迫后的生理响应差异分析。接种枯萎病菌后,抗性品种苦瓜叶片生理和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响应差异较大。抗性品种较感病品种表现为CAT、SOD、POD、PAL活性较强, MDA含量较低,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感病品种■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抗病品种则在侵染后期急剧上升。在枯萎病菌胁迫下苦瓜叶片在生理生化指标上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机制。(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杨扬,陈奕鹏,周维,蔡吉苗,王宝[6](2019)在《内生真菌HND5菌株抗香蕉枯萎病菌相关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簇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帚枝霉属内生真菌Sarocladium brachiariae HND5菌株具体的抑菌活性物质,在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抑菌活性物质合成基因簇进行定位,通过聚类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基因簇合成产物进行鉴定,并通过基因缺失突变构建及代谢组分析确定具体的抑菌活性物质。结果显示,HND5菌株共含有7个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NRPS)基因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簇29合成产物为噬铁素,基因簇30合成产物为类环孢霉素类抗菌多肽;系统发育树结合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基因簇30合成产物与已知环孢霉素结构差异大,为一个新型非核糖体多肽;将基因簇30 NRPS基因缺失突变后,HND5菌株丧失抑菌活性;同野生型菌株相比,基因簇30 NRPS基因缺失突变体缺失一个分子量为887.54 Da的多肽类物质。表明HND5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一个分子量为887.54 Da的新型类环孢霉素非核糖体多肽,基因簇30负责该多肽的生物合成。(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维,田丹丹,杨扬,韦弟,李朝生[7](2019)在《解淀粉芽孢杆菌G9R-3脂肽类化合物抑制香蕉枯萎病菌机理及防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G9R-3是从抗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健康植株根部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较强抑制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活性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开展其脂肽类化合物抑制香蕉枯萎病菌活性机理及防效评价研究,为利用该菌株大田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脂肽类化合物类型,采用Landy培养基发酵并使用大孔树脂抽提法提取菌株脂肽类物质,结合室内平板、台盼蓝染色、盆栽灌根接种进行活性检测与防效评价。[结果]该菌株产生的脂肽类化合物种类包括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泛革素Fengycin和伊枯草菌素iturins 3个种类。活性检测表明,当粗提物浓度为300μg/mL时对香蕉枯萎病菌Foc4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8.91%,孢子萌发抑制率达69.80%。室内盆栽防效评价试验表明,浓度为1 mg·mL~(-1) G9R-3脂肽类粗提物香蕉枯萎病防效可达76.53%。[结论]G9R-3产生的脂肽类化合物具有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潜力,其生防基质为破坏Foc4细胞膜并引起菌丝肿大和畸形,并抑制其孢子萌发。(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志祥,凌斌,严婉荣,曾向萍,肖敏[8](2019)在《辣椒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鉴别海南辣椒枯萎病病原,本研究用活体致病性测定、形态和分子鉴定等方法,对其病原进行了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从海南临高、海口等辣椒生产地采集病样,分离纯化。经致病性测定,分离物WC5-3、SY8-1、LG3-3和DYLJ-5为辣椒枯萎病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发现,4个分离物均为镰刀菌(Fusarium sp.)。进一步利用真菌ITS基因引物、镰刀菌特异性引物和轮枝镰刀菌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能扩增出510 bp大小的镰刀菌DNA片段,不能扩增出轮枝镰刀菌DNA片段。序列分析也表明: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且经镰刀菌Fu3/Fu4区序列分析明确了辣椒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辣椒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apsicum)侵染引起的一类植物真菌病害。(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9期)
王宝,杨扬,蔡吉苗,陈奕鹏,黄贵修[9](2019)在《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BEB33脂肽类化合物分析及对香蕉枯萎病菌拮抗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析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EB33的生防机理,检测了该菌株脂肽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利用基质协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该菌株脂肽类化合物的种类,评价了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FOC4)形态、镰刀菌酸合成的影响,以及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的生防潜力分析。结果显示,BEB33基因组中编码有surfactin、fengycin、iturin和bacillomycin D 4种脂肽类物质合成酶基因。使用M9培养基发酵能产生surfactin、fengycin和bacillomycin D 3种脂肽类物质;脂肽类粗提物可导致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细胞膨大,细胞膜穿孔,镰刀菌酸产量降低70%;并发现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在不同处理中,枯萎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7.67%、23.22%和36.56%,病情指数分别降低38.09、28.56和35.87。本文所获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该菌株进行香蕉枯萎病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琳,王强,袁仁文,张蕊,王静[10](2019)在《芥菜乙醇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芥菜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机理,以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为指示菌,以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0.5 g/mL为基准,设置0、0.25、0.5和1.0 g/mL共4种处理浓度,通过测定菌丝形态结构、菌液电导率、菌体丙二醛含量、细胞壁相关水解酶活性、呼吸代谢途径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还原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其抑菌机理。结果显示,1.0 g/mL芥菜乙醇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处理效果最好,其中,处理后病菌菌液的电导率明显增大,最大可达1.45 ms/cm,是对照组的1.57倍;丙二醛含量达3.16 mmol/g,为对照组的2.24倍;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最高,分别为10.57 U/g和14.16 U/g,较对照组分别显着升高了48.04%和17.80%,同时细胞壁降解,使细胞完整性受损;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最低,分别为7.33 U/mg和0.28 U/mg,较对照组分别显着下降了73.02%和47.17%;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的含量显着降低,分别为0.44 mg/g和5.34 mg/g,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60.71%和56.30%,呼吸能量代谢受阻,抑制菌体生长。表明芥菜乙醇提取物可有效防治西瓜枯萎病。(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枯萎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重点实验室联合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采用含药培养基法,测定了棉隆、1,3-二氯丙烯、异硫氰酸烯丙酯、环氧丙烷、戊二醛、叁氯异氰尿酸和氯溴异氰尿酸7种土壤消毒剂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简称Foc4)的室内毒力,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枯萎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叶小真,杨泽慧,张清华,宋漳,陈全助.桉树枯萎病菌Fusariumsolani分子检测技术研究[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2].郑庆伟.戊二醛可作为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土壤消毒剂[J].农药市场信息.2019
[3].郭谱胜,闻雅,杨帅,尤海霞,陈莎莎.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翻转酶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4].荆玉玲,郭荣君,李世东.黄瓜枯萎病菌菌际细菌种群变化的机理探讨[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关峰,张景云,石博,万新建.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及枯萎病菌胁迫下生理响应差异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19
[6].杨扬,陈奕鹏,周维,蔡吉苗,王宝.内生真菌HND5菌株抗香蕉枯萎病菌相关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簇的鉴定[J].植物保护学报.2019
[7].周维,田丹丹,杨扬,韦弟,李朝生.解淀粉芽孢杆菌G9R-3脂肽类化合物抑制香蕉枯萎病菌机理及防效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9
[8].赵志祥,凌斌,严婉荣,曾向萍,肖敏.辣椒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进化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9].王宝,杨扬,蔡吉苗,陈奕鹏,黄贵修.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BEB33脂肽类化合物分析及对香蕉枯萎病菌拮抗作用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10].刘琳,王强,袁仁文,张蕊,王静.芥菜乙醇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