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基论文_李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骆宾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端木,东兴,小说,司马,春天,文学馆,女性。

骆宾基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19)在《骆宾基:与黑土地的不解情缘》一文中研究指出走进现代文学馆二〇一七年六月十九日,是骆宾基(本名张璞君)先生的百岁诞辰。这一天,中国作协在现代文学馆举办骆宾基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走进现代文学馆,迎面是一幅巨大招贴,晚年骆宾基的照片与我们相对。时间真快,我认识骆宾基先生是在一九八四(本文来源于《贵阳日报》期刊2019-07-14)

吕腾崟[2](2019)在《骆宾基《北望园的春天》语境义补阙》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骆宾基的描写对象和战时背景有文史补充的价值。在《北望园的春天》这部小说中,骆宾基从小人物日常生活、人物心理着墨,一方面以反讽手法表达了个人、群体、时代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处处通过反讽照见作者、读者、文本、世界之间的相互慰藉,最终引发了文本内外的共鸣。"北望园的春天"令作者逃避,但通过语境义的补阙,这一时间段每每又在日后令作者向往不已。(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9年06期)

张海艳[3](2019)在《浅析骆宾基笔下的女性悲剧意识——以《老女仆》《红玻璃的故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是作为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一员,骆宾基在文坛上的重视程度就明显不及萧红、萧军等人,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骆宾基多写抗战文学,对于战争的描写,他没有直接的进行批判或者歌颂,而通过战争年代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物来间接地反映这个时代。1942年创作的《老女仆》1943年《红玻璃的故事》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展现了在战争背景下被忽视的小人物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和妇女解放道路进行了探索。(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7期)

肖然方[4](2019)在《骆宾基现代小说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骆宾基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1949年之前,从叁十年代中期步入文坛,到四十年代进入高峰。从以《边陲线上》《混沌初开》为代表的长篇着作,到《东战场别动队》《一个倔强的人》《乡亲——康天刚》等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大上海的一日》等,骆宾基在这一时期撰写创作了大量贴近现实、脍炙人口的作品。骆宾基的文学创作建构起丰富的文学世界,在其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叙事内容可主要分为叁个方面,即珲春叙事、移民叙事和抗战叙事。骆宾基现代小说的珲春叙事以边陲小镇珲春为叙事空间,呈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书写,体现了北方小城具有多民族融合的独特性。东北作家骆宾基以流亡者的身份进行小说创作,在珲春叙事中表达了深切的怀乡意识,使珲春叙事超越了表层空间叙事的意义,形成了更加深刻的主题意蕴。骆宾基现代小说的移民叙事,包括“闯关东”移民叙事和跨国移民叙事,具体指向对不同移民的生存状况、命运境遇的叙写。在“闯关东”移民叙事中对于山东移民群体的描写,体现了移民是在历史洪流中做出的命运抉择,同时注重表现山东移民对归乡的渴盼,“闯关东”移民叙事对于深入了解闯关东历史文化提供了参考。跨国移民叙事包括对朝鲜移民、白俄移民的关注。骆宾基现代小说的抗战叙事则是涵盖在骆宾基建国前的大部分作品之中,从处女作《边陲线上》,到1940年发表的《罪证》,再到1947年出版的短篇集《北望园的春天》,抗日主题奠定了骆宾基战争叙事的主要基调,也揭露了战争中暴露出的种种黑暗,体现出骆宾基对残酷现实的反抗批判意识和勇于直击民族悲惨命运的现实主义精神。战争叙事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现了对平民日常生活的书写,深层次探讨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形成了对抗战主题的超越,极大地丰富了骆宾基现代小说中战争叙事的文学内涵。骆宾基现代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体现在多种叙事视角的运用和气氛的渲染。在创作道路上的不停探索使骆宾基的创作风格并不单一,在其现代小说叙事中运用儿童叙事视角和客观理性的第叁人称叙事视角,展现出作者的艺术个性和人文关怀,形成了多种风格交织的表达。在骆宾基的小说创作中珲春叙事、移民叙事和抗战叙事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叁种叙事内容相互交织,形成文本题材的多维性和深刻性,构成了东北地域文学中的“珲春—移民—抗战”立体文本,在东北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05)

石健[5](2019)在《众声喧哗觅“春踪”——重读骆宾基《北望园的春天》》一文中研究指出骆宾基的小说《北望园的春天》,在众声喧哗的叙事手法中,交织着对情感的体验、对艺术功用的探讨、对世态人情的剖析。在对"春天"意象的营造中,充分折射出作家本人的心路历程。围绕骆宾基研究,还有值得探讨的当今文化建设问题。(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毕玮琳,王法权,田婕[6](2017)在《书写时代风云的文学大家》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着名作家,从珲春走出的骆宾基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骆宾基先生光辉的一生,11月15日,珲春市举行了骆宾基雕像揭幕仪式,以此来寄托家乡人民对骆宾基先生的敬仰之情。从抗战初年开始走上文坛的骆宾基先生,一生中颠沛流离历经波(本文来源于《吉林日报》期刊2017-12-09)

王亚惠[7](2017)在《论骆宾基写作中的男权意识和女性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骆宾基小说中常常会出现女性形象的抒写,他将女性世俗性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写得细致入微。在传记《萧红小传》中,骆宾基更是以充沛的情感投入,写了女作家萧红一生所受的男权压制。但骆宾基在洞察了女性的深刻悲哀之后,仍未能摆脱男权思想,他的文学创作中仍隐匿着男权文化。(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7年20期)

士方[8](2017)在《我与骆宾基的交往》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放以后,有两位老作家爆了"冷门",不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而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领域一鸣惊人。一位是沈从文,他终止了文学创作,写出了煌煌巨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位就是骆宾基。(本文来源于《海内与海外》期刊2017年07期)

文洁若[9](2017)在《“姜步畏,又是你!”》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年》是骆宾基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姜步畏(他的小名是连儿,步畏这个名字是上学时级任[注:现在称为班主任]郎一松教师临时给他起的),出生在位于中国、苏联、朝鲜交界的珲春。他父亲姜青山来自山东,靠经商发了财。由于受骗而破产,只好经营两宗“占荒地”来维持生活(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7-06-26)

李北京[10](2017)在《骆宾基桂林文化城时期小说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骆宾基分别于1940年和1942年两次来到桂林,居住时间近叁年。而此时的桂林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一跃而成为当时中国大后方名噪一时的“文化城”。在桂林文化城时期,骆宾基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这些小说不仅代表着骆宾基整个创作生涯中的最高成就,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属上乘之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小说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桂林文化城的诸多影响。本文在细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桂林文化城是如何影响骆宾基的小说创作以及桂林文化城诸因素与骆宾基的小说创作间的关系。论文分叁个部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以“场域”的角度切入,主要从桂林文坛的混乱、骆宾基的文人交游和外国文学的译介等方面来论述桂林文化城对骆宾基小说创作的影响。桂林文化城在骆宾基来桂林之时正处于繁荣时期,然而,桂林文化城的繁荣并不等于桂林文坛的繁荣,桂林文坛反因各种因素而呈现出混乱的局面,这种混乱让骆宾基从艺术观念、小说题材、创作精神等方面采取了反抗文坛的姿态。桂林文坛虽混乱,但与骆宾基志趣相投的文人很多,骆宾基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影响,仅在创作方面就形成了自觉的读者意识和竞争意识,值得注意的是,骆宾基的读者意识与一般意义上的读者意识不同,一般意义上的读者意识正如接受美学理论家所言,它往往参与到创作的过程当中,而骆宾基的读者意识常常用在创作之前,他主要通过与友人讲故事的形式把将要写的小说或小说素材讲给不同的人听,然后根据不同人的反映在创作之前就在脑海中修改多遍。此外,文化城中的文学译作在小说风格、人物气质等方面也对骆宾基的创作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但即使如此,也只能说这些影响对骆宾基而言只是流,而不是源。与第一部分侧重文化环境相比,第二部分更侧重于桂林的自然环境对骆宾基创作的影响。具体从桂林的雨和山两个方面对骆宾基小说的气氛、结构、人物走向和创作主体的心态等展开论述。桂林雨的特色主要是连绵不断,这个特征与时代气息融合后深深地渗透在骆宾基的小说之中,形成沉闷与寂静等充满象征意味的小说气氛。桂林的雨往往伴随着阴天,这种阴雨天气在骆宾基的小说中常常起到连接两个明显对立的世界的作用,使骆宾基的小说结构在整体上趋向了统一。桂林的山多是各山并立,拔地而起,互不相连,这种独特的形象常常给人以寂寞之感,这种寂寞感与骆宾基在桂林的心态十分契合,这份契合深深影响着骆宾基的创作。此外,桂林这个山城还具有封闭的特征,这种封闭性渗透在小说中的空间、人物的情绪等方面,作为反抗,骆宾基的小说人物往往选择出走以逃离这种封闭性带来的压抑。第叁部分主要论述骆宾基桂林文化城时期的生命体验与小说创作间的关系。桂林文化城时期,骆宾基的生命体验相当丰富,但与小说创作密切相关的则是恋爱体验、战争体验及由各种生命体验综合而成的对个体生命的体悟。生命体验作为最独特的感受,它如何进入创作领域将考验着骆宾基构建艺术审美的能力。骆宾基不仅把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恋爱体验和战争体验融入到了小说对色彩的运用之上,而且还把桂林文化城时期对生命的体悟渗透在“停顿”的手法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停顿”原是戏剧常用的手法,但骆宾基通过改造与创新等手段把它应用在小说中,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瞬间或长时间的静默等方式制造或短或长的时空,在时空中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又蕴含时代自身的逻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骆宾基不仅有把生命体验转化为艺术审美的能力,而且堪称一绝。(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骆宾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40年代,骆宾基的描写对象和战时背景有文史补充的价值。在《北望园的春天》这部小说中,骆宾基从小人物日常生活、人物心理着墨,一方面以反讽手法表达了个人、群体、时代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处处通过反讽照见作者、读者、文本、世界之间的相互慰藉,最终引发了文本内外的共鸣。"北望园的春天"令作者逃避,但通过语境义的补阙,这一时间段每每又在日后令作者向往不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骆宾基论文参考文献

[1].李辉.骆宾基:与黑土地的不解情缘[N].贵阳日报.2019

[2].吕腾崟.骆宾基《北望园的春天》语境义补阙[J].参花(下).2019

[3].张海艳.浅析骆宾基笔下的女性悲剧意识——以《老女仆》《红玻璃的故事》为例[J].北方文学.2019

[4].肖然方.骆宾基现代小说叙事研究[D].延边大学.2019

[5].石健.众声喧哗觅“春踪”——重读骆宾基《北望园的春天》[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6].毕玮琳,王法权,田婕.书写时代风云的文学大家[N].吉林日报.2017

[7].王亚惠.论骆宾基写作中的男权意识和女性悖论[J].芒种.2017

[8].士方.我与骆宾基的交往[J].海内与海外.2017

[9].文洁若.“姜步畏,又是你!”[N].中国艺术报.2017

[10].李北京.骆宾基桂林文化城时期小说创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骆宾基--图1骆宾基--图2骆宾基--图3骆宾基--图4《东北作家近作集》《困兽记》的封面图

标签:;  ;  ;  ;  ;  ;  ;  

骆宾基论文_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