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视热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源,青藏高原,大气,水汽,低频,季风,厄尔尼诺。
视热源论文文献综述
张镇宏,蔡景就,乔云亭,简茂球[1](2019)在《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79~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热力学方程,本研究估算了大气视热源,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的异常与中国东部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以及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高原热源东、西部反相变化模态的重要性发生了年代际转变,表现为由1994年之前方差贡献相对小的第二变异模态变为1994之后方差贡献明显增大而成为第一主导变异模态。(2)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的东、西反相变化模态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存在年代际变化。1993年之前和2008年之后,高原大气视热源的异常分别仅与长江下游降水和长江中游降水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而在1994~2007年,其对长江流域及附近区域和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的影响显着,具体表现为,当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异常表现为东强西弱(东弱西强)时,长江中上游、江淮地区的降水偏多(少),华南地区降水偏少(多)。(3)高原大气视热源显着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主要是通过经高原上空发展加强的天气系统东移过程影响长江流域及附近地区的降水,以及通过垂直环流影响华南地区的降水。(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于浩慧[2](2018)在《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振荡及活跃度的年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集,NCEP/NCAR逐日、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和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日格点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的准双周活动、以及其活跃程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逐日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主要呈现全区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此空间形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季节内振荡现象明显,每年均存在以10-20天(准双周)为主周期的振荡现象,但方差存在显着年际变化。(2)源自东北亚西南向移动的中高纬度系统、源自菲律宾以东向西移动的低纬度系统都能够影响夏季高原大气视热源的准双周活动。不同区域的准双周活动系统在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峰(谷)值时移动至高原附近,并通过副热带地区的经圈环流产生相互作用。(3)以高原区域平均准双周大气视热源标准化方差来表征夏季其在高原区域内的准双周振荡强度(活跃度)。此指数在1979-2015时段内主要呈现年际变化,且受到多个海温关键区的共同影响,不同年份的主导影响因子不同。ENSO事件次年,高原准双周活跃度主要受到太平洋海盆内海温异常的影响;非ENSO事件次年,北大西洋叁极型海温异常是主导影响因素。(4)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活动的峰值谷值分别对应中国东部夏季季节内降水的湿位相和干位相。夏季高原视热源准双周活跃年,虽然中国东部夏季季节平均降水没有显着正负异常,但干湿位相转变次数多,这表明在夏季高原准双周活动强年,中国东部易出现“旱涝并存”和“旱涝急转”事件。(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过霁冰,徐祥德,施晓晖,徐杰[3](2012)在《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特征与中国西南春旱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5-2010年地面气象站积雪深度、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相关,异常指数与相关矢等计算方法,对2010年西南春旱区域性特征、青藏高原积雪视热源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西南春旱典型区域,获得了影响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青藏高原积雪视热源关键区。对高原积雪关键区积雪深度与该区域大气视热源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2月的视热源代表性最好。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2月大气视热源与后期西南严重春旱区降水的异常指数年际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积雪浅、整层大气视热源偏高,有利于西南地区春季出现干燥的偏北气流,导致我国西南地区春雨异常偏少。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视热源对我国西南春旱预测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2年04期)
简茂球,罗会邦,乔云亭[4](2004)在《亚澳季风区大气视热源的季节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950-2000年平均的亚澳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季节演变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亚澳季风区热带低纬的大气热源区随季节由冬到夏而自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在盛夏达到最北,强度也最强,并在春末与北半球中纬度的热源区汇合,到秋季开始南撤;东亚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冬夏型间转换的过度季节都较短,冬夏型间转换具有明显的突变性,而印度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冬季型维持时间明显比夏季型要长;亚澳季风区内大气热源的年较差以亚洲季风区的热源年较差最显着,澳大利亚北部次之。(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郭幼君[5](2000)在《北京一次大暴雨过程视热源和视减湿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高分辨 TBB亮温资料和逐 6小时一次的 NCEP/ 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 1 998年 7月 5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北京地区雨量分布不均是由于西部山区出现两次对流活动而东部平原地区仅为一次 ,TBB低值区右前方下沉区有利于其后部对流的发展 ;暴雨阶段视热源 ( Q1 )的视减湿 ( Q2 )局地变化项和平流项均非小项 ,两者具有反位相变化特征 ,垂直输送项是视热源和视减湿的主要贡献者 ;Q1 和 Q2 的高度 -时间演变与暴雨的出现是一致的 ,暴雨发生时段对应着 Q1 和 Q2 的高值区。视热源加热中心出现在 5 0 0 h Pa高度 ,而视减湿中心主要在70 0 h Pa附近。(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00年11期)
王启炜,丁一汇[6](1996)在《1982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视热源及视水汽汇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1982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逐月的视热源(Q1)及视水汽汇(Q2)进行了计算。发现视热源及视水汽汇的分布不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且在1982年这一强厄尔尼诺年,视热源及视水汽汇分布和强度也有相应的异常变化。在1982年5~6月,厄尔尼诺开始时,印度尼西亚表现为视热汇及视水汽源,而赤道中太平洋为较强的视热源及视水汽汇。随着ENSO事件的发展,这一现象有增强的趋势。赤道太平洋的强视热源及视水汽汇也进一步向东发展。南海、西太平洋副热带及赤道东太平洋等区域强视热源和强视水汇的垂直分布相差很大;在海洋区域多为对流性降水(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1996年02期)
智协飞[7](1994)在《北半球夏季风区大气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低频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6年5~9月ECMWF/WMO资料计算非洲季风区、印度季风区、南海季风区和副热带季风区的视热源(Q_1)和视水汽汇(Q_2)。结果表明非洲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Q_1、Q_2的准40天周期显着;南海季风区准双周振荡明显;副热带季风区盛行8天左右的周期;准40天周期振荡也是南海季风区和副热带季风区的重要信号,印度季风区Q_1、Q_2的准40天周期振荡比其他季风区的更为显着;非洲季风区Q_1振荡位相超前于Q_2振荡位相,其他季风区在夏季Q_1和Q_2振荡几乎呈同位相关系;对流层低层Q_2和纬向风的低频振荡在印度季风区和南海季风区呈纬向偶极子分布,当季风区低频季风活跃(不活跃)时,Q_2低频分量对应为潜热源(汇)或视水汽汇(源)。(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1期)
视热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集,NCEP/NCAR逐日、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和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日格点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的准双周活动、以及其活跃程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逐日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主要呈现全区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此空间形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季节内振荡现象明显,每年均存在以10-20天(准双周)为主周期的振荡现象,但方差存在显着年际变化。(2)源自东北亚西南向移动的中高纬度系统、源自菲律宾以东向西移动的低纬度系统都能够影响夏季高原大气视热源的准双周活动。不同区域的准双周活动系统在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峰(谷)值时移动至高原附近,并通过副热带地区的经圈环流产生相互作用。(3)以高原区域平均准双周大气视热源标准化方差来表征夏季其在高原区域内的准双周振荡强度(活跃度)。此指数在1979-2015时段内主要呈现年际变化,且受到多个海温关键区的共同影响,不同年份的主导影响因子不同。ENSO事件次年,高原准双周活跃度主要受到太平洋海盆内海温异常的影响;非ENSO事件次年,北大西洋叁极型海温异常是主导影响因素。(4)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活动的峰值谷值分别对应中国东部夏季季节内降水的湿位相和干位相。夏季高原视热源准双周活跃年,虽然中国东部夏季季节平均降水没有显着正负异常,但干湿位相转变次数多,这表明在夏季高原准双周活动强年,中国东部易出现“旱涝并存”和“旱涝急转”事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热源论文参考文献
[1].张镇宏,蔡景就,乔云亭,简茂球.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大气科学.2019
[2].于浩慧.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振荡及活跃度的年际变化[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3].过霁冰,徐祥德,施晓晖,徐杰.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特征与中国西南春旱的联系[J].高原气象.2012
[4].简茂球,罗会邦,乔云亭.亚澳季风区大气视热源的季节演变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5].郭幼君.北京一次大暴雨过程视热源和视减湿特征分析[J].气象.2000
[6].王启炜,丁一汇.1982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视热源及视水汽汇的分布[J].气候与环境研究.1996
[7].智协飞.北半球夏季风区大气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低频振荡[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