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能[1]2004年在《优化安祖花规模化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祖花是我国近些年引进的一种名贵花卉植物,其花型奇特、花期持久、色彩丰富,深受人们青睐。但以传统的分株方法繁殖安祖花不仅繁殖速度慢、繁殖率极低,而且还受到季节的限制,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安祖花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前人尝试了采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来快速繁殖安祖花,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已报道的安祖花组培技术还未能达到工厂化培养的要求,特别是炼苗和移栽技术未能过关,另外,组培苗的病害也较为严重。本研究通过对离体培养中基本培养基、激素、糖类、pH值、光照、附加物、外植体等因素的探索,优化了安祖花快速繁殖体系,提高了愈伤诱导率和不定芽分化率;对安祖花进行移栽前药剂浸泡和炼苗处理,提高了移栽成活率,探讨了栽培过程中基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种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对安祖花栽培中出现的细菌性枯萎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运用链霉素抑制了病害的发生。其研究结果如下: 1 安祖花大规模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 在安祖花的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发现,将BA与2.4-D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BA或2.4-D效果要好,诱导率分别提高8%和30%左右。适当降低基本培养基中N元素的浓度可以提高愈伤诱导率,当NH_4NO_3与KNO_3降到250mg/L时,诱导率达到100%,比前人的研究提高15%左右。使用不同糖类,诱导率不同,使用30g/L蔗糖或葡萄糖诱导率均可达到100%,比使用麦芽糖高13%;而在愈伤质量上,用葡萄糖诱导的愈伤组织较大,质量较好。以无菌苗叶片、叶柄为外植体,不同品种诱导率均可达97%以上;而盆栽苗则以全展叶的叶柄和成熟叶的叶片为外植体最好。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改良MS+BA0.2(0.5,1.0)+2.4-D0.1+30g/L葡萄糖较好。 在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时,使用较高浓度的BA与NAA,分化率可达到91.7%,而通过使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可使分化率提高到96.1%。分化培养基以改良MS+BA2.5+NAA0.5+30g/L葡萄糖较好,分化率高,分化芽较多。 以腋芽增殖途径繁殖试管苗,培养基以改良MS+B ALO王NAA 0.1较好,增殖倍数达6.6,芽较长、基部愈伤少: 在安祖花试管苗继代增殖过程中,基本培养基对继代产生影响,在试管苗鲜重的增长率上,改良MS与MS之间具有极显着差异。椰乳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与不含椰乳的培养基之间差异显着。强光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光照强度为5500L况与2500Lx对试管苗鲜重增加率具有极显着差异。较适合的继代培养基为改良MS+BA(KT)2.。+NAAO.05+葡萄糖3。叭+椰汁100叭。在此继代培养基上,试管苗还能长出3一5条粗壮的根,可以不经生根直接进行移栽,简化了培养程序.2提高安祖花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的研究 在试管苗移栽前的处理中,多菌灵溶液浸泡处理比KNln04溶液处理效果要好,其中,多菌灵以0.2%处理20min较好,成活率达91 .1%,比KMno4溶液处理的要高12%。 揭膜炼苗对试管苗适应外界环境具有好处,揭膜5天成活率达到86%,揭膜7天以上,成活率达98%。移栽时带3条或3条以上的根对移栽苗生长时的株高、叶片数、根数均具有促进作用。 从株高、叶片数、根数方面综合考虑,移栽基质以椰子壳:泥炭土:珍珠岩为2:0.5:0.5为好。在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根数上,普通日光灯和植物生长灯之间没有显着差异。 护3新发现的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致病菌的初步鉴定与防治 从安祖花枯萎病病叶上分离和纯化,得到一株细菌,通过回接安祖花,发现此细菌为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的致病菌。此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通过BiologMicrostatinn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将此菌株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生物变种A(Pseudomonas put才da biovarA)。此菌对安祖花的危害未见有报道,因此,此菌为一种新发现的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的致病菌。 链霉素对此细菌的抑制作用比氯霉素要好,80mglL的链霉素即可完全抑制此细菌。通过用农用链霉素(1000万单位,149)配制成的0.15%的溶液进行试管苗移栽前的浸泡处理,最终成活率可以达到94.6%;对移栽苗进行灌根和叶面喷施,对病害的抑制具有较好的效果。
崔月羚[2]2006年在《花烛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国内外花烛离体培养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尚存在不足:如尚未归纳出完善、实用的离体培养操作程序;生产周期长;对各种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看法不一致;生产成本高昂;继代过程中细菌污染的困扰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花烛离体培养技术的发展。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花烛离体培养的快捷途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的技术,为建立完善、实用的离体培养操作程序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花烛(Anthurium andraoanum)材料A1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及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壮苗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低成本快速繁殖等技术。研究外植体、基本培养基类型、接种前灭菌处理方法、叶片生理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条件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的诱导率最高,污染率最低;诱导愈伤组织发生率及发生速度依次为:1/2MS培养基>MS>N6>B5>white,幼叶>中龄叶>老叶,近轴端>远轴端,不含叶缘叶片>含叶缘叶片;经HgCl_2灭菌处理的材料污染率较低,生长势最强。愈伤组织在1/2MS+6-BA 1.0mg/L+NAA0.2 mg/L中长势最好;在1/2MS+6-BA 2.0 mg/L+IBA0.1 mg/L中生长旺盛,不定芽健壮,可进一步生根培养;全面光照不利于愈伤组织形成,12小时光照下愈伤组织发生率最高;6mg/L庆大霉素对花烛试管苗细菌处理效果最好。研究继代次数、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及不定芽的诱导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五次继代培养愈伤组织产生芽的能力较强,不定芽质量较好;6-BA 1.0 mg/L+NAA 0.1mg/L诱导不定芽的分化率较高,生长健壮;MS是该阶段最优培养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蔗糖、活性炭对于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壮苗过程中缺一不可,6-BA0.3mg/L+NAA0.5mg/L对于壮苗过程最佳;生长素对于生根苗的生长是必需的;1/2MS培养基、2.0%的蔗糖、1/2MS+NAA0.3mg/L生根效果最佳。研究基质、温度、试管苗质量、季节对试管苗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烛苗在泥炭中生长好,成活率较高;壮苗移栽30d后成活率90%,弱苗只有55%,后来又有陆续死亡现象;3个月后,两种无菌苗株高和最大叶宽差异显着.简单设施条件下,4-9月份炼苗成活率最高,达到86%以上;1-3月、10-12月炼苗成活率较低。研究充分利用自然光、刻伤处理、不同碳源运用、瓶外生根法以及不定芽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等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利用自然光,仅阴天照光处理电力消耗比正常情况下低20%;进行刻伤处理的切块产生愈伤组织块数及不定芽分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切块;采用白砂糖30g、35g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增殖效果较理想,比使用蔗糖30g节约资金90%左右。对在试管中生根稍差的无菌苗,用2号生根粉5000倍液浸30min处理新根点发生较多,生长势旺盛.
罗筱玉[3]2012年在《红掌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l.)的3个品种(‘北京成功’、‘奥运粉俏’、‘红塔’)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系统研究了红掌工厂化育苗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红掌快繁技术的研究,对红掌离体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对外源激素的组合和浓度配比的选择以促进红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不定芽分化的条件、以及红掌试管苗进行生根诱导的技术。研究生长环境中光照条件对诱导红掌愈伤组织的影响。建立红掌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标准,完善红掌工厂化育苗的技术体系,对红掌工厂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克服和解决,为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结果如下:1、红掌外植体消毒的适宜方法是:首先采用流水冲洗,一般冲洗1h左右,冲洗后再进行灭菌处理,将冲洗过的外植体放入75%酒精中,浸泡时间一般在30s左右,然后将处理过的外植体放入0.1%HgCl2溶液中,浸泡时间:叶片8min,叶柄10min。再以无菌水反复冲洗4-5次。2、选择用展开2周的红掌叶片作为外植体,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形成。3、培养基的选择,基本培养基选择MS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的诱导比较适宜;培养基中使用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提高诱导效果,其配比和浓度:6-BA1.0mg/L+NAA0.15mg/L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形成效果为好。培养基中生长激素的配比和浓度为6-BA2.0mg/L+NAA0.2mg/L时,对诱导红掌不定芽产生的效果最佳。4、碳源的选择以葡萄糖为适宜,葡萄糖浓度以30g/L用于诱导红掌愈伤组织形成效果最好。5、生长环境中光照条件,红掌愈伤组织诱导的光照模式:散射光10001x,进行光照14h,黑暗培养10h;暗培养不利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且对不定芽分化诱导也有不利影响。6、在进行芽分化诱导中,红掌愈伤组织质量对芽分化有很大的影响,发生芽分化强的愈伤组织质量比较好,结构紧密。愈伤组织质量对愈伤组织形成诱导倍数影响不大。7、红掌的生根诱导培养,使用培养基,以MS+NAA0.5 mg/L培养基,对生根诱导效果最佳,生根率基本可达100%。8、试管苗移栽时,将组培苗在培养室中培养8d,在大棚培养6d,然后再把瓶盖打开加入少量水进行炼苗3d。经这样预处理的苗即可节省成本,成活率又是最高的。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在叁明地区5月份气候条件和红掌长成商品的时间最适合红掌组培苗移栽。
参考文献:
[1]. 优化安祖花规模化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D]. 蔡能. 湖南农业大学. 2004
[2]. 花烛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D]. 崔月羚.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3]. 红掌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D]. 罗筱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