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闻传播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传播法,传播学
新闻传播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洪易[1](2018)在《论述新闻传播法律制度构建的一部优秀教材——评《新闻传播法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繁荣发展,新闻传播学研究日渐得到强化和深入,新闻传播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传播语境中随之产生了许多的新的法律问题,新闻传播法律制度的构建也不断完善和创新。由孙旭培主编的《新闻传播法学》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它研究了传播学语境下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东西方新闻法的历史演变基础上,探讨了新闻传播语境(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8年11期)
田春燕[2](2017)在《新闻传播视域下旧时科举制度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认为,科举制度自创立以来就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从新闻传播角度来看,科举制度客观上带动了全国消息的交流与传播,主要表现在培养了传播者,扩大了受众范围,充实了传播内容,创新了传播渠道并最终增强了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7年03期)
阳海洪[3](2016)在《新闻传播事业、制度和观念的有机结合——评张昆教授《外国新闻传播史》》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6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领衔主编的教材《外国新闻传播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是其多年来在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与教学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晶,具有体例新、内容丰和论述深叁大特点,堪称近年来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和教学领域的一大力作。一、体例新。对于一本新闻传播史教材而言,如何进行体例编排无疑是(本文来源于《新闻与写作》期刊2016年12期)
傅冕[4](2016)在《高校推行新生班主任助理制度的探索与思考——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选拔班主任助理辅助班主任开展新生教育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新闻传播学院在实践中不断对"新生班主任助理制度"进行探索与思考,在工作开展中,班主任助理起到了显着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6年17期)
傅瑜[5](2015)在《浅谈中国之新闻传播保密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密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新闻出版保密制度的产生及相关规定、保密制度产生的原因、现行保密规定的疏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5年14期)
徐焱[6](2015)在《论新闻传播法律制度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移动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新闻传播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国的新闻事业也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与此同时,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我国的根本大法的《宪法》到地方颁布的出版规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新闻传播的法律体系,尤其是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透露,中央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定《新闻传播法》,这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法律制度的构建增强了信心。虽然目前新闻传播领域的法律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着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外部法律环境不成熟、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的权利需要保障时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监管媒体的行政部门以个人主观判断向媒体发号施令;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媒体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现象层出不穷。在笔者看来,要想调整好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依靠一部《新闻传播法》的制定和颁布就能完全解决也不现实,只有构建出完善的新闻传播法律制度才能新闻传播活动走向正轨。单纯从新闻传播立法的角度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新闻界及法学界的专家就开始联手研究制定方案,当时中央政府也曾组织研究新闻立法,但是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新闻立法还只是停留在研究上。由于一些根本性的问题目前难以一下子解决,业内人士对新闻立法怎么“立”还有争论。在笔者看来,与其坐等立法,不如就现有的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一个梳理,分析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制度构建的现状与问题,从而探讨构建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制度的未来发展走向,毕竟,完善的新闻传播法律制度是我国新闻传媒行业走向良性发展根本保证。(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5-04-01)
田野[7](2014)在《1945~1949年中华民国新闻传播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国时期的新闻传播制度分为两个阶段,在从民国初期到抗战胜利的这一阶段中,其有着优秀的历史贡献,在推翻盘踞千年的封建主义以及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传播作用。而在1945~1949年,却由于错误的领者逐渐的走向了消亡。本文主要研究了其最后的几年间的政策以及行动,并分析了其最终失败的必然原因。(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4年12期)
刘晨[8](2014)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法律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应用领域也非常普及,无论说农村还有城市都带来了即为方便的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此同时个新闻单位也通过网络来实现新闻快速的网络传播,为广大的网络应用者提供了快速浏览的新通道,应用和传播更为迅速,在网络新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相关问题,本文就网络新闻的传播相关法规加以简单分析。(本文来源于《网友世界》期刊2014年15期)
刘晗,龚芳敏[9](2014)在《优化预答辩制度提升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由于生源质量和培养条件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同部委高校、东部高校相比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通过预答辩制度的设置,以及对预答辩功能定位、程序设置、审核要点和结论使用的优化,使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其探索示范意义明显,可供其他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杜大力[10](2014)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新闻传播制度的初始设计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播制度的建立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这套制度的初始设计思想。马恩和列宁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列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并在苏联的现实条件下开展制度创新,对这种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新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其可贵之处在于不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样仅在形式上允诺广大劳动者个人具有言论出版自由,而是考虑从实质上也就是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来真正保障这种自由的实现,从而使劳动者免受资本的困扰侵袭而真正享有言论出版自由。今天看来,无论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新闻出版事业改革,还是对于为垄断资本所困扰、深陷"窃听门"丑闻的西方资本主义传媒真正摆脱危机,这些初始设计思想都具有深刻的启示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新闻传播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认为,科举制度自创立以来就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从新闻传播角度来看,科举制度客观上带动了全国消息的交流与传播,主要表现在培养了传播者,扩大了受众范围,充实了传播内容,创新了传播渠道并最终增强了传播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闻传播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洪易.论述新闻传播法律制度构建的一部优秀教材——评《新闻传播法学》[J].新闻.2018
[2].田春燕.新闻传播视域下旧时科举制度的影响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7
[3].阳海洪.新闻传播事业、制度和观念的有机结合——评张昆教授《外国新闻传播史》[J].新闻与写作.2016
[4].傅冕.高校推行新生班主任助理制度的探索与思考——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6
[5].傅瑜.浅谈中国之新闻传播保密制度[J].新闻研究导刊.2015
[6].徐焱.论新闻传播法律制度构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7].田野.1945~1949年中华民国新闻传播制度研究[J].今传媒.2014
[8].刘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法律制度研究[J].网友世界.2014
[9].刘晗,龚芳敏.优化预答辩制度提升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
[10].杜大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新闻传播制度的初始设计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