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姓名称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称谓词,姓名,翻译方法
姓名称谓论文文献综述
黄佳铭,袁毅[1](2019)在《称谓词中姓名翻译的处理方法——以《高兴》中的姓名翻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称谓词作为交际的先导、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称谓词在折射交际中人际关系的同时,还反映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某种程度上是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的文化印记。称谓词中姓名的符号性作为称呼语最为明显,然而姓名的翻译常常给译者带来挑战。研究发现,姓名的翻译通常有叁种处理方法:1)涉及名人等专有名词性质的姓名,采用"约定俗成"的翻译方法;2)涉及文学作品中具有语用意义或者是具有明显性格特征的人物姓名,采用"意译法";3)涉及寻常普通大众或者是无特殊意义的人物角色的姓名,采用"音译法"或"汉语拼音法"。(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9期)
李延武[2](2016)在《俄罗斯人姓名称谓的演变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人姓名称谓由名字、父称和姓氏叁部分组成,此外还有绰号、笔名、艺名等其他称谓形式。俄罗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决定了其人名系统首先出现名字,然后是父称,最后是姓氏。这些称谓都有各自形成的历史原因,在使用上也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6年08期)
薛靓[3](2016)在《时代与称呼——“姓名/名+亲属称谓”一种新的称呼语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时代的发展,邻里之间的称呼发生了变化。以孩子为纽带的称呼语现象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这种现象是什么样子的?又是怎么产生的?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也在逐渐加快。所以人们对身边事物简化程度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例如:如果去买东西,大多数人会选择去超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因为在超市里人们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或需要的东西,选好后就可以付帐,这不同于以前在百货商店里(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6年03期)
任莎[4](2015)在《语言接触背景下汨罗方言中儿童姓名称谓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际过程中,方言与普通话接触渐趋频繁,二者相互影响,不可避免地使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产生变化。在汨罗方言词汇中存在一种传统儿童姓名称谓,即儿童的名加上“婆”一后缀。随着普通话的不断渗入,该儿童姓名称谓的使用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叁个方面的问题:(1)汨罗方言中儿童姓名称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影响该称谓使用变化的社会变量分布情况如何?(3)人们对儿童称谓语变化持何种态度?本研究以社会语言学语言接触理论为指导,以称谓语研究为基础,在汨罗本土抽取80人为调查对象,采取录音记录的手段,共收集了224条儿童姓名称谓实例,同时以调查问卷为补充,对儿童姓名称谓变化情况进行考察。最后借助GOLDVARB X和EXCEL(2007)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汨罗方言儿童姓名称谓的使用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儿童姓名称谓“名+婆”的使用逐渐减少,而普通话儿童姓名称谓“姓+名”和“名+名”的使用明显增多。“姓+名”和“名+名”的使用及扩散是称谓语自身发展和社会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从儿童姓名称谓的变化来看,将“名+婆”变为“姓+名”的变化最多,其次是由“名+婆”变为“名+名”。这种称谓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女性较男性更多地使用变化后的称谓;称谓变化更多发生在19-34年龄阶段,其中以学生使用变化后称谓的比例最高;说话者的受教育程度及交谈的语言环境对称谓语的影响相对较小。多数当地人对普通话中的儿童姓名称谓是接受的,他们认为变化后的称谓象征着社会与文化的统一且便于交流。其中以女性和学生的接受倾向更明显。方言儿童姓名称谓的使用变化是当地社会变化的一种折射。本研究为了解汨罗方言称谓,深入方言研究与保护提供了一定的视角。受作者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涉及调查对象的人数有待扩大,研究角度有待增加。(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5-06-04)
陈艳艳[5](2015)在《同位结构“姓名称谓+人称代词”与“人称代词+姓名称谓”的多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与姓名称谓常一起出现,构成同位结构用于指称会话中的参与者。这种同位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甲)姓名+人称代词;(乙)人称代词+姓名。他们在表达效果和话语功能上都与单纯的人称代词指称不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称代词+姓名”的形式,而较少研究“姓名+人称代词”。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整合,并结合大量语料的分析,全面建构二者的关系。对于二者的形成机制、功能差异作客观而全面的考察。本文试图借助前人时贤的研究成果,借鉴结构主义理论、语法化理论及认知语法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描写和比较、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人称代词与姓名称谓的同位结构进行探讨与研究。全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题部分,一共是叁个章节,第叁部分是结语部分。第一章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前人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角度、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第二章主要考察了第一人称代词“我”与姓名称谓同位结构两种形式的差异。综合运用了结构语法与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这两种形式在话语功能上表现出巨大差距的原因。“姓名称谓+我”是弱化说话者的主体地位,站在对方的角度自指的形式,由你及我,拉近了听说双方的距离,多用于“劝慰、感谢或寻求帮助”的场景,语气显得和缓亲近。“我+姓名称谓”首先强调“我”的自我中心,其后的“姓名称谓”则是强调“我”背后的权威性,在语用功能上则表现为“表强烈的确信语气”、“表达非中性量”、“非传递新情况”、“表达非预期信息”等,用于“发誓、保证、下决心、反驳、拒绝、夸耀”等会话情境。造成这两种形式表达功能的差异与说话者的移情有关。第叁章由于第二人称面对面指称的特殊性,“姓名称谓+你”容易与其同形形式“称呼+你”产生混淆。本章主要从称呼语与称谓的关系入手,排除“称呼+你”形式的干扰,分别对“姓名称谓+你”与“你+姓名称谓”两种形式的表达功能进行分析。“姓名称谓+你”主要用于现场性的对话中,表达对受话者尊敬感激之意,是说话者对受话者的一种积极评价。而“你+姓名称谓”既可以用于现场性的对话中也可以用于非现场性的对话中。这种功能上的反差是由于二者的指示性的不同造成的。“姓名称谓+你”具有强指示性,只能用于现场性的对话中,“你+姓名称谓”指示性较弱,没有这种强制性。在现场性的对话中,“你+姓名称谓”既可以表达积极的正面评价,也可以表达消极的负面评价。当说话者话语中表达对听话者的正面评价时,“你+姓名称谓”可以转化成“姓名称谓+你”,但由于礼貌度的限制,这种转换是十分有限的,“你+姓名称谓”的礼貌度较低,其话语功能更倾向于消极的负面评价。第四章第叁人称与第一、第二人称最多的不同是不能直接参与到对话中,他只能是对话内容的对象。在文本交际中,转述和直述问题对于“姓名称谓+他”和“他+姓名称谓”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姓名称谓+他”全部只出现在转述对话中的主语位置。二者的表达效果没有太大区别,都有表示“愤怒、敬畏、轻视”等话语功能。本文认为“姓名称谓+他”的唯主语位置是受结构等级的制约,功能上“姓名称谓+他”比“他+姓名称谓”更具有凸显话题的功能。从文本上讲,第叁人称叙述中“他+姓名称谓”更倾向于作者将自我置于“他”之上,句子的所言内容与作者叙述之间没有距离,所以相比只能出现在直述主语位置上的“姓名称谓+他”的移情度来得高。第五章总结全文内容,指出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谢明镜[6](2015)在《基于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姓名称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取名字是门学问,涉及众多知识,很有考究。本论文结合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知识,重点结合汉语语音知识,指出并分析了取名字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论证了字音的选择等对姓名称谓的影响。旨在引导人们能擅用一些专业汉语知识解决和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储备一定的汉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05期)
黄学周[7](2015)在《有趣的中西方姓名与称谓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名字被认为不仅是一个人的指代符号,还承载了家长的殷切希望。有人觉得名字取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运程。同样的,外国人名字含义也并非每个中国人所能明白,他们的名字也是反映了外国家长对子女传达的道德、审美、政治、哲学的丰富文化底蕴,具有令人羡慕的语言成分,同时也成为外国社会宏大背景的标签。此外,中西方交往中的称谓颇为讲究,中国繁琐,西方简略,中方的称谓许多在西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表达。这只是文化不同的反映,并不是要拼一个优劣,更不能互相排斥,而应遵循国际惯例而行。(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热娜古力·木哈热木[8](2014)在《《中亚地区女性问题研究汇总》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MTI的学生而言,学习翻译不仅要学习理论和方法,最重要的是从大量的翻译实践中,不断练习翻译技巧,总结翻译经验,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该论文是笔者以翻译中亚地区女性问题的英文社会资料过程中的实践为例,从译前准备,理论指导,案例分析和总结反思等方面阐述了译者对翻译实践的理性认识及实际操作技巧,进而对翻译活动作出总结与反思,以指导将来的翻译工作。姓名不仅是从群体中区分个体的标识码,也是一面反映民族历史文化的镜子。它既属于一种文化范畴,也是一种语言符号。而中亚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民俗风情,语言文字等于人名的关系密不可分,并构成了该地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随着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姓名翻译也必然会成为中亚地区文献翻译活动中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鉴于中亚地区特殊的历史地域及宗教文化特点,对该地区文献中所出现的姓名的翻译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全面的考虑。在翻译时,特殊的文化背景对姓名构成及发展的影响等都应该被译者列入考虑之内。姓名翻译与篇章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有所不同,针对中亚地区姓名翻译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正确地翻译该地区人物姓名时遵守基本及特殊的原则十分重要,而正确地译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姓名可以架构起民族之间良好沟通交流的桥梁。因此,在翻译中亚地区人物姓名时,必须全面分析并深入了解当地民族姓名的文化意义及内涵,才可以保证翻译结果的正确与严谨。在翻译过程中,本人对该地区人物姓名的特殊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翻译过程中,及时参考其他社会历史文献,在广泛搜集整理各学科尤其是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后,在遵循英文姓名翻译的原则及方法的前提下,对文献当中该地区人物的姓名进行了翻译。即便文献中大部分的姓名翻译都已完成,但笔者还是感觉到了姓名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诸多疑问和困惑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本人会继续关注并寻找有关姓名翻译的翻译理论,技巧以及相关文献,在广泛阅读,不断实践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寻找并确立对中亚地区人物姓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而本人的翻译结果必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与缺点,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9)
徐春宁[9](2013)在《中英姓名称谓特点及社会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姓名常被看作是人的第二张面孔,具有特殊的意义。人们日常谈话的主要内容也往往围绕着人来展开。因此姓名称谓语作为指代人的特殊符号,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姓名绝非仅是一种称呼人的符号,它蕴含了多种综合知识,更是折射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的掠影。了解中英姓名称谓语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对它们产生的影响,对了解一个文化,实现不同文化间顺畅的人际交流,促进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期刊2013年03期)
储泽祥,张言军[10](2013)在《“赵朴老”、“朴老”类姓名称谓形成的语用动因和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称谓语形式的选择反映使用者的特殊情感、对称谓形式区别度的考虑、诙谐幽默的表达风格以及对字音联想的避忌。而"赵朴老""、朴老"类特殊姓名称谓语的形式选择,使用者除了依据对称谓对象的尊敬度而决定是否选用敬称,还要考虑正式度和亲近度,称谓形式与正式度正相关,而与亲近度负相关。同时,在这类称谓形式中,姓氏具有比名字更大的正式度和亲近度效应。(本文来源于《当代修辞学》期刊2013年02期)
姓名称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俄罗斯人姓名称谓由名字、父称和姓氏叁部分组成,此外还有绰号、笔名、艺名等其他称谓形式。俄罗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决定了其人名系统首先出现名字,然后是父称,最后是姓氏。这些称谓都有各自形成的历史原因,在使用上也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姓名称谓论文参考文献
[1].黄佳铭,袁毅.称谓词中姓名翻译的处理方法——以《高兴》中的姓名翻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9
[2].李延武.俄罗斯人姓名称谓的演变形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
[3].薛靓.时代与称呼——“姓名/名+亲属称谓”一种新的称呼语现象[J].山海经.2016
[4].任莎.语言接触背景下汨罗方言中儿童姓名称谓的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5
[5].陈艳艳.同位结构“姓名称谓+人称代词”与“人称代词+姓名称谓”的多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谢明镜.基于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姓名称谓研究[J].才智.2015
[7].黄学周.有趣的中西方姓名与称谓差异[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8].热娜古力·木哈热木.《中亚地区女性问题研究汇总》翻译实践报告[D].新疆师范大学.2014
[9].徐春宁.中英姓名称谓特点及社会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
[10].储泽祥,张言军.“赵朴老”、“朴老”类姓名称谓形成的语用动因和原则[J].当代修辞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