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结核论文-霍永超,沈生军,徐尚胜,王春伟,白生录

骨关节结核论文-霍永超,沈生军,徐尚胜,王春伟,白生录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关节结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关节腔注射,骨关节结核,症状改善

骨关节结核论文文献综述

霍永超,沈生军,徐尚胜,王春伟,白生录[1](2019)在《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经关节腔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采用关节腔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骨关节结核并伴有脓肿症状病患,均给予吡嗪酰胺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异烟肼片、利福平片口服,实施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注射用药为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加用注射用糜蛋白酶,在治疗一个月后观察恢复效果及不同诊断方式下改善率。结果观察组引流量增长程度及C-反应蛋白、血沉下滑程度均远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脓液改善率、CT改善率、B超改善率分别为80%、75%、77.5%,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腔注射治疗对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可起到显着疗效,可帮助改善脓液状态,降低炎性程度,尽快消除脓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张柳,蔡培,周晶晶,马瑜婉[2](2019)在《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资料完整的骨关节结核患者的X线、CT以及磁共振叁种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并对比X线、CT以及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X线检查确诊率为54.5%,CT检查确诊率为72.7%,磁共振检查确诊率为95.5%,磁共振检查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与CT检查,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X线、CT检查,磁共振检查对于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诊断确诊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显着,值得研究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徐烨,王小中[3](2019)在《T细胞斑点试验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SPOT.TB应用于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T-SPOT.TB、ESR、结核抗体等方法的检验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研究T-SPOT.TB对骨关节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骨关节结核组抗原A(ESAT-6)和抗原B(CFP-10)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8%和72.4%;T-SPOT.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7%、85.2%、88.8%、82.7%、85.7%,均显着高于结核抗体和血沉;通过ROC曲线分析,T-SPOT.TB抗原A和抗原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9(95%CI:0.806~0.933)和0.881(95%CI:0.819~0.944),截断值分别为5.5和4.5,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79.4%和85.0%,特异度分别为88.7%和85.3%。结论 T-SPOT.TB在骨关节结核感染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徐烨[4](2019)在《T细胞斑点试验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关节结核(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关节、滑膜和脊柱等引起的骨关节疾病,可在病变处附近及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等。骨关节结核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诊断不明,从而造成误诊、漏诊,进而延误治疗导致患者骨关节畸形,甚者导致有的脊柱结核患者脊柱后凸或者神经压迫性截瘫,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骨关节结核患者至关重要。结核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是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中的一种,是利用结核特异性抗原体外刺激特异性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再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γ-干扰素从而判断是否有结核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在结核感染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T-SPOT.TB在肺结核、肺外结核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较多,在骨关节结核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T-SPOT.TB应用于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价值,研究它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等,以及与其他常规结核诊断方法的比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宜春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并确诊为骨关节结核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及80例非结核骨关节炎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分析各组的一般临床资料、T-SPOT.TB、ESR、结核抗体检测等指标,并将几种方法的检验诊断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研究T-SPOT.TB对骨关节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68例骨关节结核患者、80例非结核骨关节炎患者以及60例健康对照者叁组的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淋巴细胞总数、CRP以及ALP在非结核骨关节炎组、骨关节结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骨关节结核组淋巴细胞总数、Hb与非结核骨关节炎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骨关节结核组抗原A(ESAT-6)和抗原B(CFP-10)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8%和72.4%,抗原A、抗原B阳性斑点数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结核骨关节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T-SPOT.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为82.7%、85.2%、88.8%、82.7%、85.7%,均显着高于结核抗体和血沉,联合抗原A和抗原B检测能显着提高诊断准确率。5.通过ROC曲线分析,T-SPOT.TB抗原A和抗原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95%CI为0.806~0.933)和0.881(95%CI为0.819~0.944),Cutoff值为5.5和4.5,对应的灵敏度是79.4%和85.0%,特异度为88.7%和85.3%。结论T-SPOT.TB在骨关节结核感染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梁俊卿[5](2019)在《Tollip及TLR4在骨关节结核患者外周静脉血的异常表达及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结核病人外周静脉血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和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重组人Toll样蛋白相互作用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oll Interacting Protein,Tollip)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含量表达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Tollip及TLR4含量表达差异在骨关节结核病人免疫应答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30例骨关节结核患者(胸椎结核11例,腰椎结核14例,膝关节结核5例);同期选取30例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百色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正常组)。对两组分别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ollip蛋白和TLR4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ollip蛋白和TLR4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的Tollip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Acid,mRNA)和TLR4mRNA含量表达差异。比较两组间含量表达差异。结果:骨关节结核组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TLR4 mRNA和Tollip mRNA结果为: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平均为21.537±0.823,TLR4ΔCt10.622±1.447,Tollip mRNA相对表达量平均为21.453±1.211,Tollip mRNAΔCt 10.694±1.391。健康体检组为: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平均为21.457±0.470,TLR4ΔCt为10.617±1.389,Tollip mRNA相对表达量平均为21.573±0.707,Tollip mRNAΔCt 10.452±1.546,算出骨关节结核组与健康体检组的各项值分别为TLR4 average t=0.462、TLR4ΔCt t=0.014、Tollip average t=0.477、TollipΔCt t=0.637.TLR4 average P=0.646、TLR4ΔCt t=0.989、Tollip average t=0.635、Tollip 1ΔCt t=0.527,其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骨关节结核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蛋白和Tollip蛋白阳性率的均数和加减标准差为:TLR4为1.40±0.63、Tollip 5.38±1.99。健康体检组为:TLR4为0.40±0.26、Tollip 1.40±0.53,TLR4阳性率t为-10.588,Tollip阳性率t为-8.075。TLR4阳性率P值为0.000,Tollip阳性率为0.000,均小于0.05,提示骨关节结核组TLR4蛋白和Tollip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结核组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LR4蛋白、Tollip蛋白表达水平,发现骨关节结核组中TLR4蛋白数量较健康体检组多,同时亮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骨关节结核组中Tollip蛋白和健康体检组相比数量较多,亮度也较亮。同样还发现骨关节结核组中TLR4蛋白为高亮度红色荧光的巨噬细胞中Tollip蛋白区域蓝色荧光亮度明显较暗,而TLR4蛋白为暗亮度红色荧光的巨噬细胞中Tollip蛋白区域蓝色荧光亮度明显较亮。结论:本研究揭示骨关节结核患者在感染结核后TLR4蛋白和Tollip蛋白表达可增高。本研究初步探讨了骨关节结核患者外周静脉血中巨噬细胞表面TLR4过度异常表达并可能存在Tollip负反馈调控作用的关系,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来源于《右江民族医学院》期刊2019-03-04)

陈浩全,曾嫚妮[6](2019)在《干扰素-γ、人类白细胞抗原-G、结核抗体联合检测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周血特异性T细胞IFN-γ(TB-IGRA)和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G(HLA-G)、结核抗体联合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住院并手术诊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215例,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分为骨关节结核患者121例和非结核骨关节疾病患者94例,采用ELISA法检测结核特异性T细胞IFN-γ和s HLA-G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m HLA-G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抗体,观察各指标及3项联合检测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单指标检测抗TB-IGRA、s HLA-G、m HLA-G、结核抗体对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86. 77%、70. 24%、66. 94%、63. 63%;特异度分别为60. 63%、72. 34%、70. 21%、80. 85%;4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度为88. 42%,特异度为85. 10%。结论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方面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而外周血特异性T细胞IFN-γ和HLA-G有较高敏感性,4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显着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骨关节结核的误诊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李脚根[7](2018)在《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分析在骨关节结核中应用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择取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50例展开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CT及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分析磁共振、CT及X线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磁共振诊断的确诊率为96. 00%,CT和X线检查的确诊率分为为74. 00%、46. 00%,磁共振检查明显比CT和X线检查的确诊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临床诊断骨关节结核采用磁共振检查效果佳、敏感性高,可将骨关节结核情况有效反映,在骨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治中可发挥出显着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8年08期)

梁俊卿,农峰,高子然,涂振阳,姬志祥[8](2018)在《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15、MCP-1和TGF-β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5)、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阐明IL-15、MCP-1和TGF-β与骨关节结核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7例骨关节结核患者(观察组)和68名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血清IL-15、MCP-1和TGF-β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并比较其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叁者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结果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15、MCP-1和TGF-β表达量分别为(52.99±14.47)pg/ml、(224.64±47.06)pg/ml和(181.78±30.78)pg/m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2.74±10.21)pg/ml、(166.10±27.61)pg/ml和(120.66±30.88)pg/ml,两组间IL-15、MCP-1和TGF-β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IL-15、MCP-1、TGF-β分子水平之间均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在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中,IL-15、TGF-β和MCP-1含量升高,可能提示骨关节结核免疫过程的发生,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磊[9](2018)在《儿童四肢骨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儿童四肢骨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个月~14岁儿童经过手术治疗,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断相结合明确诊断为四肢骨关节结核患儿40例的临床资料和检测影像学资料,所有的患儿均进行过影像学检查,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均采用盲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影像学的特点和异同,盲法的使用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进行,最终通过对比讨论得到最终的诊断结果。结果:本次40例骨关节结核患儿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共有56个关节病变受累,其中受累最多的关节是髋关节,其次是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对比CT、MRI、DR影像学表现结果,叁种影像学方法在显示关节间隙宽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CT在显示病变晚期死骨形成方面较其余两种方法的明显优势,MRI显示受到感染的骨关节骨头破坏、骨髓病变、滑膜病变、关节积液减少、关节周围脓肿形成有明显的优势,但是DR在显示死骨方面比MRI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是诊断儿童四肢骨关节结核的基础,CT与MRI是诊断该病的有效辅助方法。MRI在诊断早期骨关节破坏及周围软组织受累程度和范围更有诊断价值,是儿童四肢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的较好影像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23期)

韩娜,张晨钰,刘凡平,王栋,刘亚涛[10](2018)在《糜蛋白酶脓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糜蛋白酶脓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中接收的90例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都实施常规抗结核治疗后,参照组注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在脓腔内注入糜蛋白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着的效果,糜蛋白酶脓腔注射治疗比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糜蛋白酶脓腔注射治疗可有效治疗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的症状,治疗效果显着,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8年10期)

骨关节结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资料完整的骨关节结核患者的X线、CT以及磁共振叁种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并对比X线、CT以及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X线检查确诊率为54.5%,CT检查确诊率为72.7%,磁共振检查确诊率为95.5%,磁共振检查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与CT检查,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X线、CT检查,磁共振检查对于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诊断确诊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显着,值得研究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关节结核论文参考文献

[1].霍永超,沈生军,徐尚胜,王春伟,白生录.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经关节腔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张柳,蔡培,周晶晶,马瑜婉.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徐烨,王小中.T细胞斑点试验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4].徐烨.T细胞斑点试验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9

[5].梁俊卿.Tollip及TLR4在骨关节结核患者外周静脉血的异常表达及机制探讨[D].右江民族医学院.2019

[6].陈浩全,曾嫚妮.干扰素-γ、人类白细胞抗原-G、结核抗体联合检测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7].李脚根.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

[8].梁俊卿,农峰,高子然,涂振阳,姬志祥.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15、MCP-1和TGF-β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8

[9].王磊.儿童四肢骨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10].韩娜,张晨钰,刘凡平,王栋,刘亚涛.糜蛋白酶脓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结核合并脓肿疗效观察[J].名医.2018

标签:;  ;  ;  

骨关节结核论文-霍永超,沈生军,徐尚胜,王春伟,白生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