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芳(河北省涿州市范阳中路57号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275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317-02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输液室投诉原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2年7月输液室投诉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8年间共发生7例投诉事件,原因涉及药物不良反应、收费、服务态度及护理差错等方面。结论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改进护理服务措施,减少或避免投诉的发生,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关键词】输液室投诉对策
护理投诉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在医院接受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而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一种行为[1]。我院门诊输液室面向除儿科之外的各科室,涉及面广,患者流动性大。本文对2004年4月~2012年7月发生的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
1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室负责白天的输液、打针以及灌肠的工作,属独立科室,设输液椅20个,床位6张,在编护士3人,合同护士2人,平均输液40人次,高峰季节60人次,平均输液2~3代,打针人次25人次,灌肠1人次。12起投诉均是患者或家属通过口头及电话这两种方式进行投诉,主要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1例,护理收费1例,护士服务态度2例,患者及家属原因2例,漏打针1例。
2原因分析
2.1护士因素
2.1.1告知不详,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能及时、详尽的告诉患者及家属,以至于出现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时,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实例:患者,男,63岁,输还原型谷胱甘肽组液,不到一半时,出现呼吸发憋、气促等不良反应,经抢救后患者症状缓解。患者还是投诉到医务科。
2.1.2实例:患者和其家属下午来输液,护士开票让家属去交费,家属说上午的护士曾说过,上午交的费包括下午的输液费,经查,不包括。护士坚持让家属去交费,不去反而投诉到医务科,说输液室收费不合理。医务科让护士长调查、解决,护士长向其解释清楚后,又投诉护士态度不好。
2.1.3实例:患者来输液7天,同时打针3天,结果护士每天只给病人输液,没有打针,病人投诉到医务科。
2.2患者及家属因素
有2例:静脉穿刺成功后,粘贴胶布时,有气泡从输液管过滤网处进入血管,病人及家属不满,担心有生命危险,护士解释无效,投诉到护士长。
2.3取药人员因素
实例:护士和患者及家属一起清点药品时,发现有一种过期了,家属直接投诉到副院长。
3对策
3.1输液前,和病人及家属一起阅读药物说明书,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使患者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2]。可以将常用药物说明书做成宣传板,钉在输液室病人及家属易读的位置,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出现遗忘时可以参考相关内容[3]。部分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轻微的症状,一般会认为是正常反应,所以会有所疏忽[4]。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请勿离开输液室,并且在输液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舒服的情况立刻通知护理人员,全面及时的处理[5]。
3.2遇到患者及家属有疑问时,一定要慢下来,认真对待,仔细核实。即使护士自己一点儿错误都没有,也不能有丝毫态度不好。输液室是患者就医过程中最后一站,患者容易把各环节中的不满情绪带到输液室[6],如收费问题、排队等候时间长等。同时,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最前线,是医疗投诉的易发地,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护理投诉的发生[7]。
3.3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查对是老生常谈的事情,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查对,实行多人、多环节查对,包括接治疗单、摆药、配药、输液、巡视,每个环节均有签名。双向查对,由操作者询问病人姓名,病人答出后,操作者核对。特殊病人查对,对聋哑、吐词不清、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等病人,护士接治疗单后,先将病人安置于离治疗室近,便于核对、观察的坐席上,再在治疗单上标明特殊病人,并向治疗护士交代病人情况,治疗护士在接单护士的引领下携配好的药至病人处,除核对输液卡外,再辅以病例核对、家属核对等两种以上核对方式[8]。
3.4医疗收费是一个全社会性的问题,门诊护理医疗收费过高也是护理投诉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需要从政府、医院到患者的共同参与加以改善[9]。逐步达到病人及家属一个满意的、心理上能够接受的价格标准。
3.5对患者提出的质难和过激的言行,护士应当心平气和地进行解释、安慰,减少护患之间的敌对情绪。与患者的家属加强沟通解释,并注意沟通语言的艺术性,过程中要注意善于倾听,尽量化解护患矛盾和分歧[10],争取把事态控制在萌芽之时。
护理工作平凡、琐碎、繁杂,都是一些细小事情的重复,即使做到极致也不会惊天动地,但有一点疏忽却容易引起不满或纠纷,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护理服务质量特别是一些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满意度[11]。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得体的仪容仪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稳定的心态,处处从患者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12]。从投诉中查找出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投诉的防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陈梅.利用护理投诉信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J].护理研究,2004,18(10A):1771.
[2]徐芳芳.我院门诊药房1817例退药情况分析.中国医学药学杂志,2008,26(8):1030-1031.
[3]刘晓燕,吴向阳.13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措施.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2):68-70.
[4]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多少.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13-14.
[5]赵万华.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成都:四川省卫生厅,2007:15-16.
[6]赖碧娟,胡芳,杨友菊.急诊科输液区护理投诉54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120.
[7]李素珍.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0,05:91.
[8]黄亚兰.墨菲定律在输液室风险管理中的警示作用[J].护理研究,2012,26(7):1993.
[9]刘敏.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淮海医药,2011,29(2):174.
[10]王兴荣.加强门诊护理管理的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4.
[11]杨亚利.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1,10:181.
[12]吴志琴,付艳.门诊采血患者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