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流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流,东亚,暴雨,山东半岛,尺度,切变,气候学。
环流型论文文献综述
郑凤琴,曾鹏,罗小莉,廖国莲[1](2019)在《广西区域霾过程高低空大气环流型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0—2015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广西80个地面气象站资料,采用Lamb-Jenkinson方法对广西区域霾过程的大气环流进行分型,并探讨高低空环流型配置与区域霾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地面东南风型、高空西风型时,广西出现霾过程的频率最高;地面东风型配合高空西风型对年霾过程的贡献最大,地面东南风型配合高空西风型主要出现在冷暖气流转换的春季、地面低压型配合高空高压脊型出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加强、地面处于弱低压环境场的夏季、地面东风型配合高空西风型出现在环流稳定平直的秋季、地面东风型配合高空高压脊型出现在环流经向度明显增强的冬季,霾过程具有冬季多发、夏季少发的特点。近36年来,地面东风型配合高空高压脊型是广西霾过程呈偏多趋势的主导环流型。(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林廷坤,洪礼楠,黄争超,王雪松,蔡旭晖[2](2019)在《北京市秋冬季大气环流型下的气象和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北京市2013~2018年秋冬季(即当年11、12月和次年1、2月份)11种环流型的地面和垂直气象特征,归纳出5类大气环流条件,探讨了不同环流型下北京地区的大气传输规律以及环流型与北京PM_(2.5)污染之间的关系.在5类大气环流条件中,第I类(含北(N)、东北(NE)环流型,天数占比28%)和第II类(含西北(NW)、反气旋(A)环流型,占33%)有利于传输扩散,以西北风为主,风向较稳定,风速大,边界层高度高;第III类(含东(E)环流型,占7%)传输扩散条件居中,边界层内以东南风为主,风向变化大,风速中等;第IV类(含西南(SW)、西(W)、南(S)3种环流型,占12%)和第V类(含东南(SE)、均压(UM)、气旋(C)3种环流型,占20%)均不利于传输扩散,边界层内以偏南风为主,风速较小,边界层高度低,低层逆温较强,第IV类近地面风向较稳定,而第V类则风向变化大.不同环流型下气团传输至北京的路径存在差异,对北京空气质量产生潜在影响的周边地区随之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型与北京市秋冬季PM_(2.5)污染紧密关联,SW、UM、C、S和W是北京地区最易发生PM_(2.5)污染的环流型(平均污染发生频率>75%,平均重度以上污染发生频率>42%),而在N、A、NE和NW环流型下污染发生频率最低.研究期间,PM_(2.5)污染极端严重的月份存在UM环流型占比显着增加的共同特点,而PM_(2.5)污染水平最低的月份N环流型占比增加近一倍.此外,PM_(2.5)污染变化相对于环流型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林子伦,郭丽娜,郭飞燕,赵传湖,马艳[3](2019)在《山东半岛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型及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6年华东地区106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数据和再分析资料,分析引起山东半岛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型及其与前期下垫面因子(海温和土壤湿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当孟加拉湾出现西南风异常,日本列岛以南和贝加尔湖西南侧地区分别呈反气旋和气旋式环流异常时,加强了向山东半岛的水汽输送,配合区域大气上升运动异常最终导致山东半岛夏季降水偏多;反之,当孟加拉湾出现西北风异常,日本列岛以南和贝加尔湖西南地区分别呈气旋和反气旋式环流异常时山东半岛降水偏少。2)孟加拉湾和北太平洋中部关键区的对流层整层位势高度与下垫面海温自春季持续至夏季存在显着正相关,当两个地区的整层位势高度均呈正异常时,分别对应夏季孟加拉湾的强西风气流和日本列岛以南的反气旋环流异常。3)区域土壤湿度异常引起的感热和潜热通量异常,可能是引起贝加尔湖关键区位势高度和山东半岛局地对流异常的原因:贝加尔湖西南地区土壤湿度偏大时,其上空对流层位势高度为负异常;山东半岛地区土壤湿度偏大时,其上空对流层大气出现异常上升运动。4)利用关键区春季下垫面因子(海温和土壤湿度)建立山东半岛夏季降水的统计预测模型,留一交叉检验的距平同号率达到75%。这些结果可为山东半岛夏季降水预测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陶云,陈艳,段长春,任菊章,何华[4](2018)在《云南省1981—2013年降雪过程气候特征及环流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云南124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逐日天气资料和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降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大气环流以及物理场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降雪天气过程总变化趋势呈显着减少,平均减少0.6次/10 a,通过了95%的显着性检验.昆明降雪最早出现在11月,最晚出现在3月,集中于12月和次年1月.最长连续降雪时间是5 d,最短为1 d,大部分为2~3 d.(2)云南降雪过程受中高纬度和低纬度系统的共同影响,并与地面及近地面上的系统也密不可分.从500 h Pa环流系统看,北脊南槽型是造成云南省冬春季雨雪天气最主要的环流型.南支槽是产生云南大范围雨雪天气的重要系统之一;近地面的切变线天气系统也是云南省冬春季发生大范围雨雪天气的重要系统;地面冷空气的南下影响是云南省大范围雨雪灾害天气发生的必要条件.(3)云南降雪天气过程主要分北脊南槽型、北横槽有南支槽型和北横槽无南支槽型.(4)3种降雪型在水汽输送、热力及动力条件存在一定异同.3类降雪过程均有充沛的水汽从云南西侧和南侧输送至云南境内,为降雪过程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不同之处则是有南支槽的降雪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洋面,而无南支槽的降雪过程水汽来自较远的阿拉伯海地区.3类降雪过程云南境内均处于高温高湿的热力条件下,在冷空气入侵的抬升作用下易产生强降雪(雨).横槽型冷空气强度较北脊型强,影响云南的冷空气位置更偏南偏西.3类降雪过程的上升运动在强度和位置上有所不同,也决定了强降雪(雨)区域的大小和强度.(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翁佳烽,周静,周义昌,李厚伟[5](2018)在《肇庆市切变线暴雨的精细化时空分布及其环流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肇庆市2008—2017年近10年20个典型切变线暴雨过程的降水量资料,通过EOF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分布雨型的环流背景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 EOF展开方法表明肇庆切变线暴雨前3个特征向量累积方差贡献比例为93. 6%。(2)切变线暴雨过程出现频率最多的3种分布雨型为:全市一致偏多(少)型(南部变率高于北部)、南多(少)北少(多)型、南北多(少)中部少(多)型。(3)第1模态最大正负相关的2个典型个例环流场特征的主要区别在于高空槽南伸位置和切变线移动路径以及西南气流的强弱;第2模态的区别在于切变线南压滞留的位置和时间差异;第3模态区别在于切变线是否断裂为东西两段以及低层风速风向辐合区域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8年05期)
艳艳,缪育聪,郭建平[6](2018)在《北京地区夏季强降水的环流型及探空型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强降水天气不仅受到大的环流尺度的强迫,还受到对流层局地的热力结构的影响,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利用北京地区2008-201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无线电探空以及NECP再分析数据分析了主导北京地区夏季强降水的主导环流型和探空特征。利用T模态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北方地区850h Pa高度场进行分析,得到了主导北京地区夏季强降水的叁种环流类型(图1),其主要特征是850h Pa高度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环流,对流层低层主要由东南风主导。这样的特征有利于南部的水汽向北输送。在局地尺度上,受到大的环流的影响,近40%的强降水天气和"细管型"探空(图2)有关种探空主要和南部的水汽输送相关。此外,有25%和21%的强降水分别和"上膛的枪"型和"倒V"型探空有关(图2)。从降水强度和降水持续时间的角度上分析可知,LG型探空对应着高的强度和大的CAPE值,TT和IV型探空对应着长的降水持续时间和高的可降水量(图3和图4)。本文中对强降水出现时的环流和探空角度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对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5 研究生论坛》期刊2018-10-24)
彭莉莉,谢傲,罗伯良,张超,戴泽军[7](2018)在《湖南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环流型与暴雨落区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6年湖南省内88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根据区域持续性暴雨定义,统计分析了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特征及其与首日暴雨落区配置关系.结果表明:(1)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有两槽一脊、两槽两脊、两脊一槽、纬向波动、台风低压和多涡旋型6类;(2)区域持续性暴雨主要发生在6、7月,其次是5、8月,4月和9月发生概率较小,各类环流型区域持续性暴雨日发生累计频次空间分布特征各异;(3)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类内500hPa中高纬具有相似共性,均有利于持续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至湖南,但因低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形态配置不同,低层850hPa西南季风北伸范围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持续性暴雨过程首日暴雨落区南北、东西空间差异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周佰铨[8](2018)在《基于大尺度环流型的我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归因及情景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淮流域是我国强降水高频发生区域之一,且暴雨的致灾性更高,更易造成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针对该区域的降水变化,从热力和动力因子两方面进行人类活动影响的归因研究以及在稳定态升温情景下的预估研究均是目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一种新兴的数据挖掘方法-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方法,将影响我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动力因子-大尺度环流型以5×4的输出节点分为20种型。进而分析了各环流型的频率及持续性特征的长期变化及其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的关系,并定量评估了动力及热力因子对降水变化的贡献。在检验了模式对环流型各特征量模拟效果的基础上,运用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气候归因系统HadGEM3-A输出的两套不同强迫下的试验探究了人类活动对上述影响降水变化的大尺度环流型出现形式的可能影响。最后,运用CESM模式输出的稳定态和瞬变态的1.5℃和2℃升温情景下的模拟结果,从影响降水的动力和热力因子以及总的降水变化叁个方面对不同升温情景下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总结如下:各环流型主要体现出了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中纬度低槽等关键环流系统的活动。典型的环流型主要包括EAP遥相关型,单个阻高影响型,单个低槽影响型,热带气旋影响型和副高偏北偏弱型。这些环流型因关键系统位置及强度的不同导致水汽输送强度及辐合位置也不同,从而在江淮流域产生了落区及强度均不同的降水。整体而言,EAP型环流型和单阻高影响型产生的江淮流域降水强度较强,而副高偏北偏弱型以及热带气旋影响型的降水相比气候态则少的多。根据各环流型控制下的降水相对气候态的多少可将环流型划分为干型、湿型和平均型。湿型和平均型的频次有显着增多趋势,而干环流型频次却呈显着减少趋势。湿型和平均型的逐年总频次和江淮流域夏季区域平均降水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49。而且,大多数环流型频率的变化与其控制下的江淮流域夏季总降水的变化均是同向的,即对总降水的变化起的均是正贡献。湿环流型的年平均及最长持续时间呈显着变长的趋势且越来越趋向于以更长持续时间的形式出现,而干环流型的持续性特征恰好相反。湿环流型变多且持续时间更长而-干环流型变少且持续时间变短为降水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越发有利的条件,是造成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的重要原因。对比ERA再分析资料,HadGEM3-A和CESM模式模拟的环流型间频率的差异幅度偏大。对于干湿及平均型中任意一类环流型,两个模式对环流型频率的模拟均既有偏高,也有偏低。两个模式对各环流型年平均和年最长持续时间的模拟均倾向于偏长,尤其是CESM模式。两个模式与ERA再分析资料得到的环流型间转换概率的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说明对环流型间转换的可能形式及概率大小的模拟效果均很好。对于环流型各特征量在1961-2013年的统计分布,两个模式的集合平均都倾向于低估极端值以及去掉离群值后的范围和上下四分位的范围,而模式各成员在这方面展现了更高的技巧。此外,除了少数几个环流型,两个模式模拟的与ERA再分析资料得到的环流型频次均属于同一种概率分布,而且集合成员模拟的概率分布的离散度基本均能将由再分析资料得到的概率密度分布包含在内。虽然CESM模式在环流型频次的年际变化及集合成员离散度的表现上不佳,但CESM和HadGEM3-A模式在对1980年前后两时段间变化的方向和幅度以及选定干湿环流型总频次的变化趋势及概率分布的模拟中表现一致很好。所以,对于注重变化趋势及长期变化方向和幅度的气候变化归因及预估研究,HadGEM3-A和CESM模式的可靠性很高。对于1980年前后两时段,动力因子引起的降水变化在各环流型间的正负分布不仅与总降水变化更一致,而且幅度明显比热力因子及动力和热力共同作用引起的降水变化幅度更大。总的来说,动力因子对总降水变化的贡献达到了 50.26%。不管是在1980-2013年还是1994-2013年,ALL强迫试验得到的环流型各特征量的平均绝对误差的概率分布明显要比NAT强迫试验得到的平均绝对误差的概率分布更靠近0,尤其是在1994-2013年。再者,对于选定干湿环流型频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概率分布在1994-2013相对1961-1980年的移动,ALL强迫试验模拟与ERA再分析资料均是一致的,而NAT强迫试验却不一致。而且,在1994-2013年,ALL强迫试验下选定干湿环流型频率的概率分布相对NAT强迫试验分别有往频率更小和更大方向的明显偏移。在1994-2013年,若以该时段ERA再分析资料中选定干湿环流型频次的平均值作为阈值,在该阈值下选定干湿环流型事件的重现期将分别延长和缩短,风险系数则分别为0.34([0.29 0.39])和1.29([1.191.37])。环流型频率变化在两种强迫下的差异证明了人类活动改变了影响江淮流域降水的相关环流型的出现方式,使得干湿两类环流型的频次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增强。在稳定态升温情景下,随着升温动力和热力因子的响应均是阶梯式的。而瞬变态情景下,动力因子在升温到1.5℃时有明显调整,但对额外的0.5℃升温却没有明显响应。热力因子影响的平均降水变化在瞬变态1.5℃升温时既有增多也有减少,升温到2℃时却又均有明显的增多。在各升温情景下,动力因子的变化均表现为干环流型减少而另外两类环流型增多,均是有利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增多的。热力因子影响下平均型和湿环流型控制下的平均降水在稳定态情景下明显比瞬变态情景下更多,而对于干环流型正相反。在稳定态和瞬变态的升温情景下,江淮流域夏季平均降水均出现了阶梯式的增加,瞬变态情景下的增加幅度均略小。而且,稳定态情景下降水从当前气候态到1.5℃升温时的增加幅度更大,而瞬变态情景下1.5℃到2℃升温之间的变化幅度更大。从降水变化的区域特征来看,稳定态和瞬变态升温情景下江淮流域夏季平均降水及一日最大降水量均在长江及以南增加的幅度更大,而在江淮流域西北部增加幅度较小,甚至在瞬变态1.5℃情景下西北部的降水是减少的。瞬变态的情景倾向于将稳定态的1.5℃和2℃情景下江淮流域夏季强降水强度及风险的增加预估的较低,却倾向于将0.5℃额外升温导致的强度及风险的增加预估的偏高。此外,0.5℃额外升温在稳定态情景下导致的平均及一日最大降水量的增多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而在瞬变态情景下则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东南沿海。(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6-01)
李淑萍[9](2018)在《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型及其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地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区之一,其夏季降水期对应我国东部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时期,也是政府和公众气候服务关注的焦点。大气环流是地面旱涝与外强迫因子之间的桥梁,外强迫因子通过大气环流间接影响地面旱涝状况,因此,本论文主要聚焦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型,研究了东亚大气环流型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以期为我国东部夏季旱涝预测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分析了东亚-太平洋(EAP)型年代际及年际变化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然后提出了新的东亚大气环流型,并系统分析了东亚大气环流型发生与维持对我国东部夏季总降水量及不同强度等级降水的影响。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EAP型异常中心强度与位置在1984/1985年发生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1961-1984年El Ni?o衰减较快,春季热带印度洋(TIO)海温增暖且其表面为显着异常偏南风,增强了海洋表面蒸发,使得春季TIO暖海温异常在夏季减弱;夏季,TIO海温偏暖较弱,对西北太平洋对流活动抑制作用较弱且异常下沉中心位置偏东,使得EAP型异常中心位置偏东。在1985-2013年El Ni?o衰减较慢,春季TIO增暖明显,西北太平洋为显着冷异常,热带西北太平洋至北印度洋为显着的东风异常,减弱了TIO表面蒸发,有利于夏季TIO暖海温异常发展与维持,对西北太平洋对流活动抑制作用较强且异常下沉中心较1961-1984年位置偏西,导致EAP型异常中心位置西移。(2)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变化主要表现为叁种环流型:EAP型,贝加尔湖与鄂霍次克海偶极子(BLOS)型及中国东部与鄂霍次克海北部反位相(ECNOS)型。在EAP型正位相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显着偏多,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冷,南方地区气温偏暖。在El Ni?o衰减年夏季,TIO暖海温异常激发向东传播的Kelvin波,抑制西北太平洋对流活动,从而激发EAP型。在BLOS型正位相年,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少,东北地区气温显着偏冷。春季巴伦支海北部海冰异常激发从格陵兰海附近沿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向东传播波作用通量,有利于BLOS型的形成。在ECNOS型正位相年,东北地区降水显着减少,气温显着偏暖。亚洲中纬度春季融雪偏早,使得夏季土壤湿度偏干、气温偏高,而亚洲高纬度春季融雪偏晚,夏季土壤湿度偏湿、气温偏低,两者之间的热力差异有利于ECNOS型形成。(3)夏季东亚中纬度环流型主要表现为:单极子(MOP)型、南北偶极子(NSD)型和东西偶极子(EWD)型。MOP型正位相持续日数增加使得长江中下游降水显着偏多,而在MOP型负位相发生频次高异常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减少尤为明显。NSD型正位相发生频次与持续日数增加使得东北地区降水显着偏多,且其发生频次高异常年,华南地区降水显着偏少;对于NSD型负位相,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主要与该环流发生频次增加有关,而该环流型持续日数增加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偏多。EWD型正位相持续日数较长年,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于该环流型发生频次高异常年;EWD型负位相发生频次与持续日数增加导致东北降水偏多,且在该环流型发生频次高异常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显着偏少。这表明东亚中纬度不同环流型发生频次与持续日数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不同。(4)在MOP型正位相发生日数偏多年,对流层低层气温增暖与对流层低层可降水量减少使得东北和华北小雨降水显着偏少,而长江中下游中雨和大雨降水显着偏多;MOP型负位相发生日数增加主要使得长江中下游中雨和大雨降水显着减少。在NSD型正位相发生日数偏多年,对流层低层气温偏冷且对流层低层可降水量偏多,两者共同作用有利于东北小雨降水偏多,而长江中下游中雨与大雨降水带相比于MOP型正位相较窄;NSD型负位相发生日偏多年,东北地区对流层低层气温增暖且对流层低层可降水量减少使得小雨降水偏少,并且长江中下游地区中雨和大雨降水显着偏少。EWD型正位相发生日数偏多年,东北和华北小雨和中雨降水减少与对流层低层可降水量减少密切相关,而华南地区中雨和大雨降水显着偏多;对于EWD型负位相发生日数偏多年,东北地区小雨降水偏少主要是由于对流层低层气温增暖造成的,同时华南西部至长江中下游中到大雨降水显着偏少。(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小雨[10](2018)在《基于客观大尺度环流型分类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季西北太平洋,低层环流的变化是控制热带气旋生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西北太平洋上的低层大尺度环流型对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影响值得研究和讨论。本文利用全球再分析数据,热带气旋最佳路径等资料,通过一套客观分类方法对1979-2013年5-10月西北太平洋上796个热带气旋生成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进行了分型。利用统计、资料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五种主要大尺度环流型的气候特征及在其控制下TC频数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初步给出了可能的物理成因。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用大尺度环流型的客观分类方法将台风生成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分为五类:季风切变型SL、季风辐合型CR、季风涡旋型GY、东风波型EW和已有热带气旋生成诱发的罗斯贝波扰动PTC。其中SL环流型下生成的台风数最多,占比达到42%,GY最少,与季风有关环流型(SL+CR+GY)下总共生成了约67%的台风,其下TC多生成在西北太平洋西部、东南部及中国南海地区,东北地区生成则非常少。EW环流型下生成16%的TC,主要生成在120°E以东,在中国南海生成最少。PTC环流型下生成了 12%的台风,最多生成在西北太平洋东南和西南区域,150°E以西生成的TC明显减少,尤其在中国南海,没有TC生成,这与成熟TC的Rossby波频散向东南方向发散有关。各环流型的气候场分布则较好的解释说明了各自的位置分布特征。(2)通过对季风相关环流型和PTC环流型下的TC数与总TC频数做11a滑动相关,得到假设季风槽和PTC的异常会引起总的TC频数的异常。异常年份各环流型下TC的生成数的变化,异常年份5-10月总的合成850 hPa环流场的变化,各环流型下的合成850 hPa环流场变化及要素差值场都进一步证实此假设。在TC频数异常多值年,季风槽增强,SL、CR、PTC环流型特征更加明显,其下生成的TC也明显增加,TC沿着季风槽位置大多生成在西北太平洋西南和东南区域。TC频数异常低值年,季风槽明显减弱,东风增强,SL、CR、PTC环流型特征减弱,其下生成的TC明显减少,由于季风槽位置西移北抬,TC大量生成在西北太平洋西北及西南区域。(3)通过对比季风相关环流型下生成的TC数与总的TC数时间序列,发现1998年前后,两者的相关性发生了突变,相关系数大幅增加,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PTC环流型下TC生成数的年代际变化间接造成的。1979-1997年和1998-2013年两个阶段PTC的850 hPa环流合成及各要素差值场都证实两阶段PTC环流型的确存在差异且解释说明了各自的TC生成位置分布。(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环流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北京市2013~2018年秋冬季(即当年11、12月和次年1、2月份)11种环流型的地面和垂直气象特征,归纳出5类大气环流条件,探讨了不同环流型下北京地区的大气传输规律以及环流型与北京PM_(2.5)污染之间的关系.在5类大气环流条件中,第I类(含北(N)、东北(NE)环流型,天数占比28%)和第II类(含西北(NW)、反气旋(A)环流型,占33%)有利于传输扩散,以西北风为主,风向较稳定,风速大,边界层高度高;第III类(含东(E)环流型,占7%)传输扩散条件居中,边界层内以东南风为主,风向变化大,风速中等;第IV类(含西南(SW)、西(W)、南(S)3种环流型,占12%)和第V类(含东南(SE)、均压(UM)、气旋(C)3种环流型,占20%)均不利于传输扩散,边界层内以偏南风为主,风速较小,边界层高度低,低层逆温较强,第IV类近地面风向较稳定,而第V类则风向变化大.不同环流型下气团传输至北京的路径存在差异,对北京空气质量产生潜在影响的周边地区随之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型与北京市秋冬季PM_(2.5)污染紧密关联,SW、UM、C、S和W是北京地区最易发生PM_(2.5)污染的环流型(平均污染发生频率>75%,平均重度以上污染发生频率>42%),而在N、A、NE和NW环流型下污染发生频率最低.研究期间,PM_(2.5)污染极端严重的月份存在UM环流型占比显着增加的共同特点,而PM_(2.5)污染水平最低的月份N环流型占比增加近一倍.此外,PM_(2.5)污染变化相对于环流型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流型论文参考文献
[1].郑凤琴,曾鹏,罗小莉,廖国莲.广西区域霾过程高低空大气环流型影响分析[J].气象科技.2019
[2].林廷坤,洪礼楠,黄争超,王雪松,蔡旭晖.北京市秋冬季大气环流型下的气象和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9
[3].林子伦,郭丽娜,郭飞燕,赵传湖,马艳.山东半岛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型及影响因子分析[J].海洋气象学报.2019
[4].陶云,陈艳,段长春,任菊章,何华.云南省1981—2013年降雪过程气候特征及环流型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翁佳烽,周静,周义昌,李厚伟.肇庆市切变线暴雨的精细化时空分布及其环流型特征[J].广东气象.2018
[6].艳艳,缪育聪,郭建平.北京地区夏季强降水的环流型及探空型特征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5研究生论坛.2018
[7].彭莉莉,谢傲,罗伯良,张超,戴泽军.湖南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环流型与暴雨落区关系[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8
[8].周佰铨.基于大尺度环流型的我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归因及情景预估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8
[9].李淑萍.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型及其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8
[10].张小雨.基于客观大尺度环流型分类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