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论文-欧坚莲,黄帆,欧欣格,孙小龙,陈飞盛

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论文-欧坚莲,黄帆,欧欣格,孙小龙,陈飞盛

导读:本文包含了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强对流天气,统计分析,潜势预报,梧州市

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欧坚莲,黄帆,欧欣格,孙小龙,陈飞盛[1](2018)在《梧州市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05~2016年梧州市强对流天气个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各类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并使用MICAPS软件计算统计各类强对流天气物理量参数值,总结出一些物理量参数值在各类强对流天气的分布区间,确定强对流天气类型判断阈值,为梧州市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气象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4期)

王铁岩,曹洋,张嘉雪[2](2018)在《吉林省西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整理分析近五年吉林省西部强对流天气个例的基础上,采用"接近度"原则,对吉林省西部2015-2017年4-10月95次雷暴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叁类强对流天气,应用每天4次3km*3km吉林省WRF中尺度数值模式逐日实况计算的热力、动力、能量、水汽等对流参数,采用15天滑动平均方法,得到的各类强对流发生邻(临)近大气的温湿和动力特征,即各类强对流发生前大气所表现的普遍状态(条件)。用预报大气状态与历史个例分析得到的强对流天气发生邻(临)近大气的普遍状态的接近程度来度量强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以各类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参数特征值相对历史同期气候基态的差异性和自身稳定性为评价指标,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技术对对流参数进行了权重分配,制作强对流天气落区潜势预报,并结合雷达预警指标,建立吉林省西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平台。(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叶东[3](2018)在《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分析及潜势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对流天气是一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产生的天气现象,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影响的区域小且分散,突发性强,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常造成巨大灾害,对此类天气的预报预警不够精准,因此开展强对流天气预测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新乡地区2005-2016年强对流天气集中发生时段(5-9月份)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以及分辨率为1.0°′1.0°的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天气学诊断和统计学方法,对新乡地区近12年以来的强对流天气个例进行研究,对强对流天气进行天气学分型,研究不同天气形势下强对流天气的高低空配置以及物理量配置条件,每种类型的强对流天气各找出一次典型个例,分别对找出的个例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归纳总结出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特征以及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1)新乡地区的强对流天气,按照高低空形势可分为四种类型:(I)槽后西北气流型、(II)华北冷涡型、(III)槽前西南气流型、(IV)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2)雷暴大风在新乡地区发生频次比较高,西北部山区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3种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频次在新乡地区都偏高;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空间分布呈现西北多东南少的特点;2005年以来雷暴大风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而短时强降水则体现出缓慢增加的态势;短时强降水在主汛期期间(7-8月)出现频次最多;雷暴大风在9月份出现较少,其他月份比较平均;冰雹天气主要出现在6-7月份。短时强降水每天出现的时刻呈现明显的双峰值数据结构特征,峰值出现在04-08时和16-21时,出现最多的时次是05时。而雷暴大风和冰雹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值结构特征,在每日的傍晚前后出现频次最多。(3)四类强对流天气形势下200hPa常有急流出现,新乡地区位于急流轴的北侧辐散区域;强对流天气大气层结常出现上层干冷空气迭加下层的暖湿空气的情况,低槽、辐合线和地面冷空气是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触发机制。(4)四种类型的强对流天气在近地面均存在假相当位温的大值区,II型和IV型θse均值比其他类型强对流更大。从分布的形态来看,强对流多发区一般处于PW的大值区,4种类型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靠近新乡地区西北部的等值线密集带中,强对流天气常发生在干湿空气交汇的地方,且靠近冷空气活动的路径一侧。水汽通量的辐合中心一般位于900hPa以下,IV型的水汽通量均值12g.hPa~(-1).cm~(-1).s~(-1),I型水汽通量均值5 g.hPa~(-1).cm~(-1).s~(-1)。I型水汽主要集中在850hPa以下,而II型、IV型水汽集中带延伸到500hPa到600hPa附近。II型在水汽的垂直输送方面更强。(5)I型和IV型辐合上升运动中心主要位于900hPa以下的近地面,II型和III型上升运动中心则在800hPa以上。I型的垂直上升速度更大,III型和IV型中低层的辐合程度更强。四类强对流天气在200hPa附近存在较强的辐散中心,中低层存在辐合中心,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大气环流配置,能够产生抽吸作用,使上升运动更强,从而使得强对流天气快速发展。(6)在中低层出现正的垂直螺旋度大值中心是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条件之一,正的垂直螺旋度中心与强对流天气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IV型强对流天气垂直螺旋度的指标特征不如其它叁种类型明显。(7)新乡地区西北部近地面吹偏南风时,迎风坡山前容易产生地形辐合,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偏南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凝结释放潜热,释放出的潜热能又对上升运动的发展提供能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豫北地区特别是太行山东侧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对保障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3-01)

斯琴,王佳津,荀学义,包福祥[4](2016)在《基于T639对流参数的内蒙古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内蒙古地区2011—2014年汛期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强对流天气的基础上,利用T6391°×1°逐3 h的数值模式产品计算物理量,选取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较好的敏感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通过权重分析建立未来0~12 h强对流天气及落区的潜势预报方程,并确定判别不同强对流天气的阈值。通过对2013年8月进行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平均TS评分为0.35;不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平均TS评分为0.51;3种强对流天气预报中对冰雹预报效果不理想,但对大风及短时强降水预报效果好。(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6年05期)

徐娓,龙妍妍,张苏,干全[5](2013)在《广汉机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8—2010年6—8月共9个月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消空法筛选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物理量因子和指数。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在系统性天气过程影响下K指数、沙氏指数(SI)、700hPa假相当位温(θse(700))和地面24小时变温(△T24)对广汉机场12小时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谌志刚,王婷,汪瑛,冯业荣[6](2011)在《广东省后汛期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7—2008年两年7—10月广东后汛期强对流天气出现时的雷达资料、对应的GRAPES模式资料以及地市台站上报的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实况,把瞬时大风>17.2 m·s~(-1)、冰雹、龙卷作为强对流发生的依据,对上述数据进行整理。根据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中尺度模式的输出GRAPES资料,结合雷达CAPPI数据,计算单体的各层风速、温度、湿度、有效位能等环境特征量,将单体特征和模式计算的单体环境场要素以及强对流发生实况,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后汛期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程,据此对发生于广东省后汛期强对流天气(如雷雨大风、冰雹和龙卷风)进行0~1小时临近预报。用预报成功率(POD)、虚假警报率(FAR)和关键成功指数(CSI)衡量方法的预报性能。共有5540个有效样本参与回归计算,31个因子中有12个引入了回归方程,建立的预报方程在阈值取为0.26时,得到的预报成功率POD为0.73,虚假警报率FAR为0.61,关键成功指数CSI为0.338,各项指标均要好于前汛期预报性能;从实际的预报能力来看,在后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中,后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得到的空报率和漏报率都要低于前汛期,预报效果较好,可用于广东后汛期的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中。(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1年08期)

徐为进,吕冬红,沈利峰,刘方,王海青[7](2009)在《东北冷涡南落型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005—2008年4—6月Micaps资料,查找500 hPa东北有冷涡,500 hPa和700 hPa江苏境内为大片的西北气流,当天午后到夜里出现强对流天气的若干典型个例,借助Micaps系统通过对一些个例的物理量资料分析,得出它们共同的发生强对流天气的机理;同时还分析得出诊断该类对流天气的不太适合使用的物理量和较适合使用的物理量;并分析个例的大气探空层结曲线,得出它们的对流层结与其它类型的区别,并剖析它们的一日转变情况;同时用Q矢量锋生函数方法分析,发现低层强锋生区域与强对流天气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锋生函数正值中心区域常出现个别站龙卷或大范围冰雹。(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09年05期)

梁明珠,向华,盛琼[8](2009)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供的丰富预报场资料开发多种物理量场和对流指数场。根据各种物理量和对流指数的物理意义对其进行"配料"和概率集成,从而确定强对流的发生概率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性高,对强对流潜势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9-10-14)

梁明珠,向华,盛琼[9](2009)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供的丰富预报场资料开发多种物理量场和对流指数场。根据各种物理量和对流指数的物理意义对其进行"配料"和概率集成,从而确定强对流的发生概率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性高,对强对流潜势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第六届长叁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09-09-19)

王龙,王楠[10](2009)在《陕西首次发布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龙 通讯员王楠报道 近日,陕西省气象局正式对外发布“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 ,并将其纳入常规短时预报服务考核范围,这在陕西省尚属首次。   陕西气候条件复杂,特别是频繁发生的强对流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此,陕西省气象局坚(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09-06-02)

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整理分析近五年吉林省西部强对流天气个例的基础上,采用"接近度"原则,对吉林省西部2015-2017年4-10月95次雷暴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叁类强对流天气,应用每天4次3km*3km吉林省WRF中尺度数值模式逐日实况计算的热力、动力、能量、水汽等对流参数,采用15天滑动平均方法,得到的各类强对流发生邻(临)近大气的温湿和动力特征,即各类强对流发生前大气所表现的普遍状态(条件)。用预报大气状态与历史个例分析得到的强对流天气发生邻(临)近大气的普遍状态的接近程度来度量强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以各类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参数特征值相对历史同期气候基态的差异性和自身稳定性为评价指标,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技术对对流参数进行了权重分配,制作强对流天气落区潜势预报,并结合雷达预警指标,建立吉林省西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1].欧坚莲,黄帆,欧欣格,孙小龙,陈飞盛.梧州市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8

[2].王铁岩,曹洋,张嘉雪.吉林省西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3].叶东.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分析及潜势预报研究[D].兰州大学.2018

[4].斯琴,王佳津,荀学义,包福祥.基于T639对流参数的内蒙古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初探[J].干旱气象.2016

[5].徐娓,龙妍妍,张苏,干全.广汉机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

[6].谌志刚,王婷,汪瑛,冯业荣.广东省后汛期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J].气象.2011

[7].徐为进,吕冬红,沈利峰,刘方,王海青.东北冷涡南落型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分析[J].气象科学.2009

[8].梁明珠,向华,盛琼.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研究[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2009

[9].梁明珠,向华,盛琼.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研究[C].第六届长叁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2009

[10].王龙,王楠.陕西首次发布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N].中国气象报.2009

标签:;  ;  ;  ;  

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论文-欧坚莲,黄帆,欧欣格,孙小龙,陈飞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