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论文_卢欣,郑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氢原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氢原子,原子,电离,分子物理学,动力学,近似,阿伦。

氢原子论文文献综述

卢欣,郑华[1](2019)在《基于变分法求解氢原子的径向波函数和能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变分法求解量子力学中氢原子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推导,运用Mathematica软件辅助计算最优的试探波函数和相应的能级,并与由合流超几何函数(Kummer函数)所给出的氢原子能级分布与径向波函数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9年11期)

[2](2019)在《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氢原子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氢原子来改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掺磷多晶硅(poly-si)薄膜的性能。科学家们相信,在掺磷多晶硅层中,氢原子可以被操纵用来提高钝化接触结构的质量,因而他们将氢原子应用于电池的表皮层,这一层的厚度比人类的头发薄1000倍,能发出非常独特的光。研究人员很快意识到,氢原子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光的特性——它能"提供被用来了解皮层内部情况的信息。"科学家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应用材料与界面科学评论》上。报告中写道,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廖明斌,付明,凌振忠[3](2019)在《QH-0906氢原子焊枪的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使用的氢原子焊枪QH-0906由于零配件选材和结构上的问题,导致在加工中易出现漏电漏气现象,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直接影响了掌尖敷焊的焊接质量。通过对焊枪的喷嘴、手柄、电极夹、以及输入气管等零配件逐一进行改进,研制出安全更可靠、操作更便利的氢原子焊枪。(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许天旱,赵典典,宋海洋[4](2019)在《氢原子对非对称Σ5晶界α-铁力学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单轴拉伸载荷下,界面旋转角度和氢原子浓度对含有非对称倾斜Σ5晶界的双晶α-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原始BCC相转变为亚稳态FCC相,再进而转变成新BCC相的过程来实现的,且该变形机制不依赖于氢原子的浓度.氢原子的引入使得双晶α-铁在塑性变形过程中,BCC-FCC的相变更容易发生,但在塑性变形后期氢原子阻碍了FCC相向BCC相的转变.此外,双晶α-铁的峰值应力随着氢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然,杨帆[5](2019)在《一种针对氢原子频标长稳测量的修正阿伦方差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稳定度是氢原子频标内部噪声随机起伏程度的定量描述。文章阐述了阿伦方差作为频率稳定度时域表征的原因,分析了频率漂移对氢原子频标长期稳定度测量的影响,针对此问题,介绍了一种修正的阿伦方差算法。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频率漂移率,定量反映输出频率的漂移规律,并在阿伦方差理论公式的基础上扣除频率漂移引入的系统差。以守时实验室实测时差数据对修正算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修正算法能有效地扣除频率漂移的影响,可应用于氢原子频标的长期稳定度测量中。(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李明怡[6](2019)在《CH_3CH_2OCH_2CH_3,CHF_2CF_2OCH_2CF_3和CF_3CH_2OCH_3与NO_3自由基的氢原子提取反应及后续降解反应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H_3CH_2OCH_2CH_3,CHF_2CF_2OCH_2CF_3,CF_3CH_2OCH_3与NO_3自由基的反应是形成烷基自由基和硝酸的一种重要的来源。本文主要对采用BHandHLYP方法结合6-311G(d,p)基组对气相NO_3自由基引发的CH_3CH_2OCH_2CH_3,CHF_2CF_2OCH_2CF_3和CF_3CH_2OCH_3的夜间反应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详细研究,并采用相对准确的CCSD(T)法计算单点校正。标题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均表明在-OCH_2-位点发生反应是主要的反应途径,通过对比CH_3CH_2OCH_2CH_3,CHF_2CF_2OCH_2CF_3与NO_3自由基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表明由于氟原子的加入降低反应活性。通过计算标题反应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以及C-H键键离解能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通过对于CH_3CH_2OCH_2CH_3和其同分异构体CH_3OCH_2CH_2CH_3与NO_3自由基在293±2 K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对比分析表明,对称性越高,醚类的反应速率越快。确定了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氢原子提取产物的形成机理对于确定CH_3CH_2OCH_2CH_3,CHF_2CF_2OCH_2CF_3,CF_3CH_2OCH_3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其大气寿命和持久性至关重要。通过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和小曲率隧道修正计算得到的所有速率常数与有限的实验数据基本一致。在200-400 K温度范围内,标题反应速率常数拟合为叁参数阿仑尼乌斯公式表达式:k_1=2.64×10~(-33)T~(6.41)exp(-1143.86/T)k_2=2.83×10~(-34)T~(6.43)exp(-3123.53/T)k_3=1.08×10~(-15)T~(0.61)exp(-3002.26/T)为了全面CH_3CH_2OCH_2CH_3,CHF_2CF_2OCH_2CF_3和CF_3CH_2OCH_3在不同地区夜间迁徙所受的影响,我们评估了它们在NO_3自由基浓度范围为5×10~8-2×10~9 molecule cm~(-3)的大气寿命。标题反应的产物自由基CH_3CHOCH_2CH_3,CF_3CHOCF_2CHF_2和CF_3CHOCH_3自由基在O_2和NO气体的存在下,进一步氧化成有机亚硝酸酯,亚硝酸酯存在两种途径发生反应,可以异构化成有机硝酸酯或者降解生成烷氧自由基CH_3C(O)HOCH_2CH_3,CF_3C(O)HOCF_2CHF_2和CH_3C(O)HOCF_3和NO_2。通过对烷氧自由基的后续降解的机制以及其热力学的研究,确定生成一系列的有机硝酸酯,而对于有机硝酸酯的研究有助于评估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这项工作提供了对叁种醚夜间氧化反应和降解机制的深入了解。(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Dong-Mei,Yan,Cong,Xiao,陈加荣[7](2019)在《协同的十钨酸酯光——氢原子转移催化和镍催化实现强C(sp~3)-H键的芳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有机化合物中普遍存在着sp~3杂化的C-H键,对其直接和选择性的官能化仍然是长期以来具有挑战性的反应。在最近发表于Nature的一篇文章中,MacMillan及其同事展示了协同的十钨酸酯光—氢原子(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9年02期)

谭语诗[8](2019)在《圆偏振激光场下激发态氢原子电子电离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散射过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散射过程的研究在了解微观粒子结构和运动规律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理论研究上主要通过叁重微分散射截面了解散射过程中的信息。电子碰撞原子的过程称为(e,2e)反应,氢原子的(e,2e)反应是散射过程中最简单的一种,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入激光场后的(e,2e)反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这对于等离子物理、化学反应、核聚变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光场下(e,2e)反应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圆偏振激光场中电子离化激发态氢原子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激光场选用弱场。计算过程以薛定谔方程为基础,利用一级玻恩近似条件,使用合流超几何函数、贝塞尔函数辅助,选取适当的波函数描述入射电子、靶原子、散射电子和碰出电子。通过计算得出叁重微分散射截面具体表达形式。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改变散射角度、有效电荷数、碰出电子能量,利用Mathematica绘制出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图像,分析激光场下各物理量对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通过绘制出的二维图像发现,靶原子为氢原子?_(200)态时,binary峰随散射角度、碰出电子能量、有效电荷数的增加,峰值的变化情况是减小的,峰的位置发生了偏移。靶原子为氢原子?_(210)态时和考虑斯塔克修正的情况下,binary峰都发生了分裂,增大散射角度、碰出电子能量、有效电荷数时,分裂的两个峰受到抑制,峰值明显降低,峰的位置发生了明显改变。(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4-01)

孔雪莲,张贵忠,汪天庆,丁欣,姚建铨[9](2019)在《由动态Stark效应诱导的氢原子涡旋动量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强场近似方法,对处于两个具有时间延迟的圆偏振激光场中氢原子的涡旋状光电子动量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两个延时激光脉冲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电离阈值,从基态经由两个不同的通道跃迁到连续态,产生的电子波包之间会发生干涉。模拟结果表明,所产生的光电子动量涡旋的旋向与两脉冲的偏振方向有关,涡旋臂的数目与激光载波频率有关。动态Stark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强场现象。若在电离发生的同时考虑动态Stark效应,将会观察到动量涡旋的扭曲。对顺时针的动量涡旋及其扭曲进行分析,发现扭曲现象是由动态Stark效应引入的附加相位的时间非线性特性引起的。(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郭志坚,孙乾[10](2019)在《氢原子在少周期强激光场中阈上电离的干涉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强场近似结合时间窗函数的方法,计算了氢原子在少周期强激光场中阈上电离的二维动量谱,并与利用Coulomb-Volkov近似结合时间窗函数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在长程库仑势作用下,周期内干涉及周期间干涉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二维动量谱中的扇形结构条纹。通过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方法,计算了氢原子在不同脉宽下的二维动量谱,发现二维动量谱中除了周期内干涉和周期间干涉条纹,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条纹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是由再散射电子波包形成的。(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2期)

氢原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氢原子来改善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掺磷多晶硅(poly-si)薄膜的性能。科学家们相信,在掺磷多晶硅层中,氢原子可以被操纵用来提高钝化接触结构的质量,因而他们将氢原子应用于电池的表皮层,这一层的厚度比人类的头发薄1000倍,能发出非常独特的光。研究人员很快意识到,氢原子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光的特性——它能"提供被用来了解皮层内部情况的信息。"科学家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应用材料与界面科学评论》上。报告中写道,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氢原子论文参考文献

[1].卢欣,郑华.基于变分法求解氢原子的径向波函数和能级[J].大学物理.2019

[2]..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氢原子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J].云南电力技术.2019

[3].廖明斌,付明,凌振忠.QH-0906氢原子焊枪的改进设计[J].江汉石油科技.2019

[4].许天旱,赵典典,宋海洋.氢原子对非对称Σ5晶界α-铁力学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9

[5].张然,杨帆.一种针对氢原子频标长稳测量的修正阿伦方差算法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19

[6].李明怡.CH_3CH_2OCH_2CH_3,CHF_2CF_2OCH_2CF_3和CF_3CH_2OCH_3与NO_3自由基的氢原子提取反应及后续降解反应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7].Dong-Mei,Yan,Cong,Xiao,陈加荣.协同的十钨酸酯光——氢原子转移催化和镍催化实现强C(sp~3)-H键的芳基化[J].科学新闻.2019

[8].谭语诗.圆偏振激光场下激发态氢原子电子电离的叁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9

[9].孔雪莲,张贵忠,汪天庆,丁欣,姚建铨.由动态Stark效应诱导的氢原子涡旋动量分布[J].光学学报.2019

[10].郭志坚,孙乾.氢原子在少周期强激光场中阈上电离的干涉效应[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论文知识图

(a)~(d)二氧化碳分子吸附高岭石表面...煤分子中有机氮的主要形态(据文献[43...3.1.1 在 5ns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硫代嘌呤甲基转移酶催化的甲基转移反...第一次平衡(a)与第二次平衡(b)的...一7ab方向上氢键将双核单元连成的二维层

标签:;  ;  ;  ;  ;  ;  ;  

氢原子论文_卢欣,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