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实用漆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用漆器,传统,创新,现代设计理念
实用漆器论文文献综述
米晓瑶[1](2018)在《谈实用漆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漆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凝聚着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也传承着我国伟大的民族文化精神。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漆艺,是时代赋予漆艺从业者的新命题。通过对我国和日本食用漆器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我国食用漆器的发展稍显滞后。我国现代食用漆器要想取得新的发展,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漆文化氛围,为漆艺提供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食用漆器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不断完善产品自身设计;最后我们还应在食用漆器的市场化上多下功夫,优化生产方式,找准市场定位,使食用漆器逐步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食用漆器的蓬勃发展不仅是漆艺回归生活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传统漆艺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围绕我的毕业设计进行阐述,这次漆艺实践,是我对现代食用漆器设计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我对传统漆艺现代化转变的一次探索和思考。本文第二部分我以漆艺在食用漆器中的应用为论题,用叁个部分加以系统地论证,分析当前我国以及日本食用漆器的发展现状,从比较中寻找出我国食用漆器发展的新方法和新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易雅明,陈翼湘[2](2017)在《汉代实用漆器与陶瓷的造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设计出了大量优秀的手工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而陶瓷在发展过程中承载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晚期,人们过上的了稳定的生活,对生活用具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的通过烧制粘土制出了陶瓷。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提升,对实用漆器与陶瓷造型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实用漆器与陶瓷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满足人们视觉与使用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汉代实用漆器与陶瓷的造型比较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7年08期)
孙佳[3](2016)在《用设计研发唤回传统漆艺的活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巴蜀就是天然大漆的主要产地,成都更是中国漆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造就了成都漆器工艺这朵艺术奇葩。成都漆艺又名“卤漆”,最早可上溯至商周时代。作为中国四大漆艺之一,成都(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6-02-19)
罗文娟,周莹莹[4](2015)在《漆器的审美与实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漆的国家,距今约有几千年的历史。直到商代之后,中国的漆器继续发展,漆器不仅对古代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古代人群创造了生活工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需求的增长,漆器不仅以实用性为主,审美性也开始发展起来,在本文中,结合传统漆器和现代漆器的实用和审美进行探讨和创新,给漆器的形式融入了新鲜的艺术魅力。引领了漆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新思想。(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5年11期)
翁纪军[5](2015)在《大漆归来——论漆器的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漆的应用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思维的物化体现。在漫长的漆器艺术发展历史中,漆器尽管在很多情况下以日用器皿的形式呈现,但本质上它的财富象征意义和文化象征意义远超过它实用性,因此,今天漆器艺术的发展可以从古代漆器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找到可资借鉴的模式,同时充分与当下社会结合,才是现代漆艺的发展之道。漆的应用与中华先民的思维模式漆器已经有了7000多年的历史了。漆是如何被发现的,它又与中华先民的思维模式有着怎样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回到漆与漆器的原点进行关照,从而对现代漆器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中华文明史上,被称之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在学(本文来源于《上海艺术家》期刊2015年04期)
祝赟鹏[6](2013)在《明清时期漆器的实用与审美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明清时期漆工艺发展的角度,梳理漆器应用的范围及审美价值体现,深入剖析我国明清时期漆工艺制作的精髓,以期为我国当代漆艺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3年10期)
吴映月[7](2010)在《战国秦汉与宋代实用漆器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秦汉和宋元明是中国古代漆器繁荣的两个鼎盛时期,本文旨在通过对战国秦汉和宋代的外部环境、商业市场、生活方式、材料与工艺技术及造物思想五个角度的比较研究,探寻中国古代实用漆器造物设计的核质。(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期刊2010年02期)
吴映月[8](2006)在《宋代实用漆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漆器第二个鼎盛期的始点,实用漆器的发展在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宋代实用漆器的器型特征、制胎工艺、髹饰工艺、装饰和款识等内部器物特征和影响其发展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生活方式和审美风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断代研究,梳理出宋代实用漆器的整体发展脉络和其造物设计的核心精神,论证了实用漆器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存在的现实意义,并对中国现代实用漆器的发展探索有益启示。本文跳离了工艺美术“只见器物不见人”的传统研究思路,把宋代实用漆器还原到整个环境系统中,分析器物内外因素的动态转化与深层的规律核质。历时性与共时性同时推进,如阐述了中国实用漆器的发展简史、中国漆器髹饰工艺的演进、中国漆器款识的演变等;微观横向比较与宏观纵向比较相统一,如对宋代官营与民间漆器手工业生产的横向比较,对宋代漆器与同时代的瓷器、金银器、玉器的横向比较;对中国古代漆器的两个鼎盛期战国秦汉和宋代的纵向比较等。论文以大量详实的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为依据,结合实地考察调研和专家访谈,以历史观的角度全面和深入地论述宋代实用漆器。中国现代实用漆器的发展正处于萎靡困境,在现代的生活语境与市场竞争的大浪中浮摇不定。借鉴宋代实用漆器的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实用漆器将向实用与审美的统合发展,在适应与创新中不断更进,于多种经营方式和现代营销策略的多维探索中充分体现本土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6-05-01)
王玮[9](2004)在《现代实用漆器的特质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现代实用漆器所使用材料——大漆的特性出发,通过讨论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的必要性和现代实用漆器实用性的审美价值,指出现代实用漆器在设计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期刊2004年03期)
王永胜[10](2003)在《实用又好看的云南彝族漆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漆器是我国一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具有色泽明亮,光彩夺目,防腐、耐酸、耐碱等特性,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并重。不同民族的漆器具有各自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漆器艺术绚丽多彩,精彩(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03/09/30)
实用漆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设计出了大量优秀的手工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而陶瓷在发展过程中承载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晚期,人们过上的了稳定的生活,对生活用具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的通过烧制粘土制出了陶瓷。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提升,对实用漆器与陶瓷造型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实用漆器与陶瓷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满足人们视觉与使用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汉代实用漆器与陶瓷的造型比较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用漆器论文参考文献
[1].米晓瑶.谈实用漆器[D].山西大学.2018
[2].易雅明,陈翼湘.汉代实用漆器与陶瓷的造型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7
[3].孙佳.用设计研发唤回传统漆艺的活力[N].中国文化报.2016
[4].罗文娟,周莹莹.漆器的审美与实用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
[5].翁纪军.大漆归来——论漆器的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J].上海艺术家.2015
[6].祝赟鹏.明清时期漆器的实用与审美价值研究[J].美术大观.2013
[7].吴映月.战国秦汉与宋代实用漆器比较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
[8].吴映月.宋代实用漆器研究[D].清华大学.2006
[9].王玮.现代实用漆器的特质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
[10].王永胜.实用又好看的云南彝族漆器[N].中国民族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