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于Ac重子强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低能态(S波和P波)的∧c的性质在理论上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释,它们的量子数基本上已经确立。近几年来,实验上发现了更多的高激发态的∧c,这就使得人们对于这些高激发态∧c的量子数的确立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实验限制,这些高激发态的量子数并没有明确的测量。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确立它们的量子数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解释这些重子态,还可以理解重子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作为一个唯象模型,3P0模型在计算强子的强衰变的方面获得了很好的结果。在本文的第二章中,详细地介绍关于3P0模型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并且简单地讨论了计算中参数的选取对结果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经列入国际粒子数据组(Particle Data Group,PDG)上的含有一个粲夸克∧c重子有:Ac(2286)+、Ac(2595)+、Ac(2625)+、Ac(2765)+(或∑c(2765)+)、Ac(2860)+、Ac(2880)+和∧c(2940)+。对于基态∧c(2286)+的JP量子数,包括实验和理论在内的大量文献都表明了其属于1S波的JP=1/2+。对于∧c(2595)+和∧c2625)+的量子数,所有文献的结论也都相同。然而,对于其它的∧c重子,Ac(2765)+(或∑c(2765))、Ac(2860)+、Ac(2880)+和Ac(2940)+的JP量子数在不同文献中都有着不同的结果。并且我们发现,所有利用3P0模型研究强子强衰变的文献中,没有一篇文献系统地研究过所有的已经发现的激发态∧c重子。因此,系统地计算激发态∧c重子的强衰变,确定它们的JP量子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的第三章在3P0模型框架下,系统地计算了PDG上所有激发态∧c重子可能作为1P波、1D波和2S波重子态的强衰变宽度,并且算出了相关衰变道的分支比。基于计算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c(2595)+和Ac(2625)+很有可能是1P波粲重子,且JP量子数分别为1/2-和3/2-;对于∧c(2765)+(或∑c(2765))本文只计算了其为∧c粲重子的衰变,计算结果表明∧c(2765)+有可能是2S波∧c激发态。由于实验数据的缺乏,对于Ac(2765)+是否为1D波中某一个态还不能确定;Ac(2860)+可能为1P波粲重子,也有可能是1D波粲重子,同时计算了∧c(2860)+作为 1D 波时的衰变分支比率R=Γ(∑c(2520)++,0π)/Γ(∑c(2455)++,0π)=2.8。如果将来在实验上测量这个比率,将有助于人们去分辨∧c(2860)+到底为哪个量子态;Ac(2880)+很可能为1D波粲重子,且本文计算的衰变分支比率R=Γ(∑c(2520)++,0π)/Γ(∑c(2455)++,0π)=0.35与实验结果十分接近;Ac(2940)+可能为1P波或1D波粲重子,由于实验数据的匮乏,还不能判断是1P波还是1D波。在不同的重子态下,衰变分支比率R=Γ(∑c(2520)++,0π.)/Γ(∑c(2455)++,0π.)有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将来的实验对这些分支比的测量有助于科研人员去分辨∧c(2940)+到底是1P波还是1D波。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郭静静
导师: 张爱林
关键词: 强衰变,模型,粲重子
来源: 上海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
单位: 上海大学
分类号: O572.34
DOI: 10.27300/d.cnki.gshau.2019.000484
总页数: 63
文件大小: 2520K
下载量: 14
相关论文文献
- [1].B_((S))→J/ΨP(V)衰变分支比[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2].BESⅢ上ψ(3686)→X(p■)?衰变的Monte Carlo研究[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3].两种衰变分支比的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 2010(04)
- [4].BESⅢ上粲介子半轻衰变D_s~+→K~(0)e~+ν_e和D_s~+→K~(*0)e~+ν_e的蒙特卡罗研究[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8(01)
- [5].J/ψ衰变到■K_S~0Λ和K_S~0Σ~+的模拟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6].基于β衰变能谱测量探索确定~(137)Cs衰变分支比的方法[J]. 物理与工程 2019(02)
- [7].标准模型中的稀有半轻子衰变B_s→K■~+■-[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3(03)
- [8].TC2模型下新物理效应对衰变B→ππ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9].北京谱仪-Ⅲ上粲重子Λ_c~+半轻子衰变Λ_c~+→Λe~+ν_e和Λ_c~+→Λμ~+ν_μ的蒙特卡罗研究[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6(02)
- [10].TC2模型下新物理效应对衰变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1].QCD因子化方法研究TC2模型下衰变B→πK的新物理效应[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2].QCD因子化方法研究TC2模型下衰变B→ππ的新物理效应[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8(03)
- [13].VEPP-2000 e~+e~-对撞机上用CMD-3探测器测量e~+e~-→ηπ~+π~-和e~+e~-→ωπ~+π~-的截面(英文)[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6(06)
- [14].Eu原子4f~76p_(3/2)ns自电离衰变分支比和弹射电子角分布[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