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成性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受体,蛋白,激动剂,半胱氨酸,谷氨酸,食管。
组成性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肖胜杰[1](2013)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组成性活性突变体的构建和功能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L-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突触神经递质,通过与谷氨酸受体(glutamate receptor, GluR)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神经细胞中存在两类谷氨酸受体,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其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调节突触传递和神经元兴奋性作用,广泛参与学习、记忆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mGluR在体内受到非常精密的调控,其过度激活或抑制都会引起各种神经性疾病,因此,研究mGluR的组成性激活并筛选出mGluR组成性活性突变体为进一步的GPCR激活机制研究、调控和药物筛选创造了条件。本研究基于mGluR的半胱氨酸富集区(cysteine rich domain, CRD)与该受体的激活有直接联系,研究证实,mGluR的CRD区存在的四对二硫键是该受体VFT区和HD区之间变构偶联所必须的,同时mGluR2二聚体CRD区半胱氨酸形成的二硫键断裂或重新生成可导致受体的组成性激活。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它亚型mGluR的二硫键分布,在其它亚型mGluR的CRD区引入突变位点得到14个突变体,通过分子生物学检验,本研究构建的14个mGluR突变体均能够正确表达。同时,ELISA实验结果显示,除mGluR1C524A外,其它13个mGluR突变体均能够在细胞膜上表达。在IP3功能检测中,没有配体(Glutamate)结合的mGluR4C502A等10个突变体的IP3积累量和激活后的野生型mGluR的IP3积累量相差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mGluR4、mGluR5、mGluR6、mGluR7、mGluR8与mGluR2的CRD区具有类似的结构和激活机制, mGluR1的CRD区虽然在序列上和其他亚型非常接近,但其结构和功能存在较大差异。mGluR4C502A、mGluR4H523C、mGluR5C512A、 mGluR5T533C、 mGluR6C512A、 mGluR6H533C、 mGluR7C523A、mGluR7T544C、mGluR8C516A、mGluR8H537C具有组成性活性。本研究为全面揭示不同亚型mGluRs的激活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助于后期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可为高效反向变构剂的筛选提供条件。(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1-01)
Baloucoune,Guillaume,Antoine,肖胜杰,蒋明,皮振钧,黄思罗[2](2012)在《GPCRs组成性活性的研究进展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GPCRs是体内最大的蛋白质亚家族,其活性涉及体内绝大部分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进程。研究表明,GPCRs或其突变体能在无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自发产生部分甚至完全活性程度的生理活性,称之为组成性活性。据此研究者提出了GPCRs激活过程中存在多个中间激活态的观点,从而丰富了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经典模型,并使组成性活性突变体(constitutive active mutant,CAM)成为研究GPCRs的新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组成性活性的研究历程,以及近年来利用CAM的方法研究GPCRs的结构、激活机制和活性调节的历程和进展,和体内组成性活性突变的成因和与疾病的关系,以及CAM在研究药物作用机理和新药研发中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2年19期)
孙洪良,郑建全[3](2007)在《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受体中家族成员最多的一大类,其活性涉及体内绝大部分的生理功能,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是主要的药物作用靶标。研究表明,GPCR及其突变体在缺乏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能自发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在活性,即GPCR的组成性活性(constitutiveactivity);其相应的反向激动剂与GPCR结合能降低受体的组成性活性,在药物治疗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愈来愈多的实验表明,GPCR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的研究具有广阔和实际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受体学说领域和药物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药学分册)》期刊2007年01期)
王新华[4](2006)在《Stat3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癌中的组成性激活及RNA干扰技术阻断其活性的体内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信号转导和调控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些肿瘤信号传导通路集中于有限的几个核转录因子,成为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最终开关。新近发现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在人类大量肿瘤中被持续激活并异常调节细胞,在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演进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目前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的一个热点。 Stat3信号通路在接受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号刺激后被磷酸化激活,活化的Stat3蛋白(p-Stat3)进入细胞核中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特异的DNA原件相结合,调控一些控制细胞基本生理功能的基因转录,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肿瘤血管生成。在生理情况下,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暂时的,并处于严密调控之中,而在各种致瘤信号的刺激下,Stat3被持续活化,恒定地存在于细胞核中,调控目标靶基因的转录,参与细胞的恶性转化,称为Stat3的组成性激活。Stat3信号将来自各种途径的肿瘤性酪氨酸激酶信号进行整合,进而通过对下游靶基因如CyclinD1、c-myc、Bcl-xL、VEGF、Survivin及MMP等的转录激活作用,促进肿瘤的增殖和浸润转移,因此与肿瘤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已证实在多种不同类型肿瘤中阻断Stat3信号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生长受抑,因此以Stat3为靶点的肿瘤基因治疗仅通过阻断Stat3一种蛋白,就可达到阻断其上游和下游诸多致癌因子和致癌基因的作用,较单纯针对某个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治疗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和更高的应用价值,为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候选靶目标。 食管鳞癌中是否存在Stat3肿瘤信号传导通路,Stat3肿瘤信号传导通路的(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6-05-20)
Musch,A.,Rabe,C.,Paik,M.-D.,张诗峰[5](2005)在《肝细胞癌TGF-β受体表达的改变——一种组成性活性TGF-βI型受体突变体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Background/Aim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CC) often show resistance to the effect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This study focuses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is resistance to explore ways to overcome it. Methods: Transcrip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TGF-βtype I and type II receptors (TGF-βRI/RII) were analyzed in clinical HCCs and the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s HuH-7 and HepG2. HuH-7 cells were transiently and stably transfected with a constitutively active TGF-βRI mutant (CATGF-βRI). Resulting growth kinetics, integrin expression, invasiveness, TGF-β-mediated activation of human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 (PAI-1) promoter and Smad expression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In clinical HCCs, there was less TGF-βRII (6/10 cases) and more TGF-βRI (8/10 cases) protein expression detectable in tumor compared to adjacent liver tissue. In HuH-7 cells, TGF-βRII expression was likewise decreased. Cells transiently transfected with CA TGF-βRI exhibited strong TGF-β-related PAI-1 promoter activation. Stably transfected cells showed an attenuated response of the PAI-1 promoter, but increased Smad7 expression. Proliferation of stable clones was decreased. There was no change in integrin expression or invasiveness. Conclusions: Decreased TGF-βRII protein expression might cause TGF-βresistance in a subset of clinical HCCs. Stable transfection with CA TGF-βRI reverses this in HuH-7 cells without increasing invasiveness.(本文来源于《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期刊2005年09期)
杨润琳,潘飞燕,袁俊,郭仕英,张宏霞[6](2005)在《肝癌细胞BEL-7402中STAT3的组成性活性及对细胞迁移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s,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是JAK-STATs信号途径中一类重要的DNA结合蛋白,其异常表达和活化与多种肿瘤相关。本文研究发现,在肝癌细胞BEL-7402中STAT3具有组成性活性,能够持续地磷酸化,并转移入细胞核中行使功能。同时,我们成功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STAT3野生型(WT)/突变体(CYF)融合质粒,将其转入细胞,以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了融合蛋白的活性;通过测定绿色荧光为标记的细胞迁移距离的方法证实,过表达野生型STAT3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迁移有促进作用,而突变体STAT3能够降低癌细胞的迁移。(本文来源于《实验生物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组成性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GPCRs是体内最大的蛋白质亚家族,其活性涉及体内绝大部分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进程。研究表明,GPCRs或其突变体能在无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自发产生部分甚至完全活性程度的生理活性,称之为组成性活性。据此研究者提出了GPCRs激活过程中存在多个中间激活态的观点,从而丰富了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经典模型,并使组成性活性突变体(constitutive active mutant,CAM)成为研究GPCRs的新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组成性活性的研究历程,以及近年来利用CAM的方法研究GPCRs的结构、激活机制和活性调节的历程和进展,和体内组成性活性突变的成因和与疾病的关系,以及CAM在研究药物作用机理和新药研发中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成性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肖胜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组成性活性突变体的构建和功能检测[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Baloucoune,Guillaume,Antoine,肖胜杰,蒋明,皮振钧,黄思罗.GPCRs组成性活性的研究进展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
[3].孙洪良,郑建全.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
[4].王新华.Stat3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癌中的组成性激活及RNA干扰技术阻断其活性的体内外研究[D].郑州大学.2006
[5].Musch,A.,Rabe,C.,Paik,M.-D.,张诗峰.肝细胞癌TGF-β受体表达的改变——一种组成性活性TGF-βI型受体突变体的效应[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
[6].杨润琳,潘飞燕,袁俊,郭仕英,张宏霞.肝癌细胞BEL-7402中STAT3的组成性活性及对细胞迁移影响的研究[J].实验生物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