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衍生金融工具概念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1](2016)在《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别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原则,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作为其计量的唯一标准。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本质使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更具不确定性,信息质量是否可靠成为公允价值运用的最大约束。从规范市场、健全会计准则、提高人才素养等宏微观层面优化公允价值的运用环境,对于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至关重要。
洪心欣[2](2015)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经济自从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快速发展,逐步实现经济国际化。国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衍生金融工具是必然的产物,为了避免金融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方法及形式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当前经济起到一定分析作用。本论文阐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衍生金融工具在解决会计的问题上,对解决金融危机产生一定作用,但本身也有很多问题,阐述其常见问题,并提出其解决措施,为金融经济做出贡献。
张桃梨[3](2013)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固定利率逐渐被浮动利率取代、全球金融贸易化以及石油危机,这些因素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从而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自其产生以来,就被人们用来规避风险、投机套利等,它一方面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由于操作不当也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伴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一系列的文件就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相继出台,用来对其相关会计问题来进行规范。另外,我国财政部也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有四条与金融工具有关,即第22、23、24、37号,这四条准则分别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进行了规定。尽管衍生金融工具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会计问题的研究相对来说也比较滞后,并且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所以,有必要对其相关会计问题进行研究。面对变化多端的金融市场以及多样化的衍生金融工具,我们当下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出比较规范的会计准则,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促进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创新,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进行说明。第二部分界定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学和金融学概念、特点及分类,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三、四、五部分别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披露方面的问题。第六部分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以促进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发展。
施瑶[4](2012)在《套期会计在我国期货市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近来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动,市场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下波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期货套期来规避其商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的变动风险,期货成为了我国众多衍生工具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套期工具。随着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逐渐增多,对其进行规范的会计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财政部已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24号准则对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由于其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参考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结合我国的具体经济形势做出修改,因此并不完全适合于我国的套期保值业务,我国上市公司对套期会计准则的应用并不多见,其应用存在着执行难度大、适用范围小等问题。本文将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期货套期的角度,结合套期会计在我国期货市场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深入的分析期货套期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个人的见解,提出改善套期会计在期货市场中应用情况的一些建议,以期有针对性的为提高我国套期会计的实用价值做出一些贡献。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期货套期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列举国内外有关套期会计的一些代表性文献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有关期货套期会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期货套期保值的概念、期货套期会计的定义和有关期货套期的基本会计规范,其中有套期关系的指定、套期活动有效性的判断、套期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规定,为后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并提出我国期货套期活动中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第三、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本部分以2009年——2011年我国运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对期货套期会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套期会计的运用范围、套期有效性测试、套期会计的信息披露等方面来进行说明,之后指出套期会计在我国期货市场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本部分将以第三、四部分为基础,讨论在套期会计应用存在众多问题的情况下,套期会计是否应该继续存在。若应该继续存在,应该对其采取哪些改进措施。第六部分为结束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对套期会计在期货市场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虽然套期会计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操作复杂、适用性不强,但若取消套期会计,将无法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的使用。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提高套期会计的实际应用价值提出个人的意见,包括:提高套期会计的适用范围、简化套期会计的核算、加强会计人员对在期货市场中运用套期会计核算的理解,以期对套期会计在日后的应用有所帮助。笔者认为,套期会计的改进方向应该是原则化和简单化,相信随着套期会计的不断改进,其实用价值必定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会为我国企业成功规避风险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王珏[5](2012)在《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金融工具会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金融工具问题上密切配合,共同应对难题,做了许多扎实的基础性工作,包括金融工具确认、计量、披露、减值、套期会计、公允价值相关理论以及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制定等问题。其中以IASB在2009年11月12日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IFRS9的发布将对所有在IASB准则趋同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各国积极反馈意见。由于需要协调的项目非常多,2010年11月,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在《我们改革金融工具会计的工作正在完成》文中强烈暗示IFRS9还存在很多未决的问题,原定的生效日期2013年1月1日显得不太合适,IASB有可能在2011年6月30日之前修改(延后)IFRS9生效日期。IFRS9的一个最大变化在于金融工具的分类和会计计量问题,IFRS9中提出了按照主体的商业模式和现金流量模式分类金融工具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金融工具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又向前迈进一步。我国金融工具目前采用成本计量为基础的混合计量模式。由于我国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达成了持续趋同路线,国际上IFRS9关于金融工具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会对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理论和实务造成很大影响,未雨绸缪,研究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问题意义重大,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将对我国下一步改进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起到导向性作用。文章总体写作目标定位在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上。针对IFRS9倡导的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的计量模式,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验证的方法,提出我国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计量模式选择策略以及进一步完善历史成本基础下混合计量模式、适时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发展的相关建议。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方面,从经济学角度界定会计计量模式的本质,会计计量模式属于一种制度和公共产品,目的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所以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需要考略特殊的制度背景;会计计量模式由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要素构成,币值稳定的前提下,作为计量基础要素的计量属性的选择主要决定了计量模式的种类,本文主要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和成本计量基础的选择;并从概念框架中的会计目标理论、信息质量理论、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以及会计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我国与国际上的在影响金融工具计量模式选择的各个因素的差别以及适用于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实际数据分析方面,按照非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业分别描述了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重点分析了我国如果采用IFRS9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的计量模式预期产生的经济后果。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手工调整财务报表数据方式,按照IFRS9的规定将上市公司各项金融工具重分类,观察可能会对财务报表数据产生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和实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路径。首先,在指导思想上,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国情和市场环境;其次,在总体思路上,综合考虑市场发达程度、财政承受能力、计量技术、人员素质以及监管体系等因素,我国目前宜继续保持金融工具成本计量为基础的混合计量模式,谨慎的扩大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再次,在具体路径安排上,以制定一套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为着力点,包括制定理论基础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技术保障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有选择的接受IFRS9的基础上制定我国金融工具计量以及披露准则;最后,完善环境建设和监管体系建设等配套措施,配合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发展和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应用。
林海涛[6](2011)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风险与风险管理》文中指出回顾三十年来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可以发现,虽然其中不乏波折起伏,但是总体上说中国的金融改革始终是围绕放松管制、培育市场化运行机制、消除金融抑制、提升金融效率展开的。尤其在加入WTO后,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显着加快,金融管制逐步放松,金融服务业愈加开放,金融监管也逐渐和国际接轨。在这一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逐渐由政府保护和指导下的行政机构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独立承担风险和经营风险的金融企业。面对由此带来的种种风险,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界定、度量、管理和防范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必答题,特别是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会出现哪些新的风险,哪些风险是银行应该承担的,哪些风险是可以进行管理的,如何确定最优的风险管理水平,如何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转移和对冲,从而提升银行的价值。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商业银行业来说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依据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着重在金融开放和自由化的宏观背景下考察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全面分类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造成的主要风险,研究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倾向的变化规律;其次,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缺乏对各类风险进行统一管理与控制的理论基础及工具的现状,就建立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工具和风险对冲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第三,从资本结构和资本预算的角度考察商业银行的最优风险管理策略,从模型出发,阐明决定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各种因素;最后,对商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具——金融衍生品的外部监管和风险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自由化进程,沿着利率、汇率、金融管制、资本流动、市场准入、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等各个方面向前推进,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是否会促使商业银行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为此,本文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视角:市场准入的放松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理论分析的结果显示,金融自由化进程对商业银行承担和经营风险的行为是一个正向激励的作用,在随后进行的实证研究的结果更充分地支持了这一结论。第二,金融衍生品是商业银行用来管理“可管理的风险”的主要工具,它帮助商业银行从过去的消极、被动地回避风险转变为现在的积极、主动地转移或重新组合风险,不同类型的风险能够被“解捆”和分离,单独定价和重新包装,并进行交易。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对风险的偏好和容忍程度精确地调整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风险特性,从而达到最优的风险配置水平。本文同时也指出,虽然金融衍生品具有风险管理职能,但是其自身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来源,必须从市场建设和制度完善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加强对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第三,商业银行是否存在最优风险管理水平?如果存在,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现有的针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均将银行的风险水平视为外生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种种理论和工具。这些研究忽略了商业银行本身作为经营风险者的角色,如果一味地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商业银行的盈利从何而来,甚至商业银行有否存在的必要?针对理论研究的不足,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最优风险管理水平的确定因素:首先,借鉴Froot和Stein(1998)构造的一个动态的最优化模型,引入投资新的金融产品(或者资产)这一变量作为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因素,从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的角度考察厌恶风险的银行在金融自由化中的最优风险管理策略;其次,为了更为符合现实,引入“财务危机”和“财务危机成本”,考察风险中性银行的最优风险管理策略,发现商业银行最优风险管理水平的决定因素。第四,商业银行为什么要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依据哪些原则?在现实中,商业银行能够进行更为多样化的投资,同时面临各种类型的风险。这时,商业银行的最优风险管理策略就不能仅仅考虑单一的风险因素,还必须考虑到各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要从整体、全局的角度制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这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收集、组织结构设置和业务流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多种风险的存在,商业银行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择最优的风险水平,还应该注重风险的配置效率。具体来说,就是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出发,确定哪些风险是应该承担的风险(核心风险),哪些是应该规避的风险(非核心风险),前者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超额利润,后者就如同投资于一个零或者负值NPV的项目上。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全面风险管理。第五,无数次的银行危机证明,仅仅依靠银行自身的自律意识和内部风险管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业风险过度累积行为,还必须加强外部的监管。次贷危机后实行的巴塞尔协议Ⅲ将重点放在了外部监管的完善上,通过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保护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顺利运行。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可能有:1)在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形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金融自由化与创新、国际货币体系、衍生产品等角度,深入地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金融风险的现实成因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阐述。2)对商业银行在金融管制放松后的风险承担倾向进行了较为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确实会改变银行谨慎的经营作风。3)在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框架基础上,提出了“最优风险管理水平”的概念,指出了影响这一水平的决定因素。这一结论说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并不仅仅是银行自身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而应该上升到资本结构决策和资本预算的高度。
王飞[7](2011)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论文的结论是:尽管存在非完备性,但围绕效率建设目标,创设并实施合意制度,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论文的展开逻辑是:首先是考察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生发展历史,从理论上论证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及其实现;其次分析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非完备性;再次是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论述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非完备性的深层原因;最后是设计合意制度,促使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改进。第一章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文献综述,包括衍生品市场公平性与合法性、资产组合理论、定价与交易策略等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重点所形成的理论成果。论文也综述了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相关的金融创新、与基础市场关系、风险管理、监管相关理论。第二章论述全球金融衍生品发生发展概况。作者对金融衍生品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金融衍生品实质上是基于货币、债券、股票、外汇、价格、指数等基础资产波动性之上的金融买卖合约,并对金融衍生品进行了分类。论文在考察了全球金融衍生品漫长的发生发展的历程后,从交易场所、标的资产、产品类型、国家和区域发展四个角度论述了当代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状况和特点。第三章论述、证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帕累托最优存在性及与实现有关的三个问题。第一,作者论述了为什么要把帕累托最优作为衡量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的标准的理由,指出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与实体经济市场效率具有同质性,其效率对实体经济具有正的外部性,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衍生品效率作用的领域也具有时变性。第二,阐释了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内涵,在定义了帕累托最优、竞争均衡、完备性市场后,作者从如下两个角度论证了三者是等价的:市场能通过完全的自由价格竞争实现瓦尔拉斯均衡和帕累托最优、完备的资本市场能够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交易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在这一部分,作者也论述了帕累托最优的生产条件、交换条件、生产—交换条件和竞价实现的相关理论。第三,作者把帕累托效率理论运用到金融衍生品领域,定义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帕累托最优概念,在本章第一节回顾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社会福利函数、阿罗不可能定理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只要创设出合意性的制度规避掉效率标准中偏好完全相反的第3和第7项、采用能形成社会个人偏好完全一致状态或大多数一致状态的政策措施,金融衍生品市场便会形成社会无差异曲线,因而金融衍生品市场能无限地逼近帕累托最优状态。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的实现问题,作者构建了“三叶草”模型,围绕效率建设目标,搞好三个系列的制度安排:规范公开透明的公平制度、风险可控的安全制度、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协整发展制度。第四章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深化及非完备性表征。作者首先论述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所历经过的蓬勃发展、清理整顿、规范发展、快速发展四个创新演进阶段,在总结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利率类、外汇类、权益类、资产支持类结构衍生产品结构改善特点后,作者创设、定义了衡量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深化的两个重要指标——金融衍生化率、金融衍生相关率,并运用现有数据计算出2008年中国金融衍生化率为0.0797、金融衍生相关率为0.3984。其次,与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作者指出中国金融衍生品存在四大非完备性表征:机构保守,产品单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的理性启蒙、形成机理、计量模型理解不深不透;金融衍生品尚未成为各行业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的金融利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效率不高。第五章分析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缺失,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剖析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在总结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套期保值功能正常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初见成效、投资效应初步显现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宏观经济功能发挥尚不充分三个方面。紧接着,作者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造成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非完备性:一是毕竟中国衍生品市场制度演进过程不长;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是中国衍生品市场内生交易成本和外生交易成本均高;四是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在政府手中有碍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第六章是论述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改进的路径选择。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建设金融衍生品市场产业集群,增进规模效应。因为机构投资者在价值链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非金融企业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在产业集群建设中尤其是要培育中国本土的投行、对冲基金和CTA;注重金融人才等保健因子建设,形成上、下游产业良性互动的格局。二是遵照“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产品开发路径,开发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衍生工具。三是引进并斟酌使用灵敏度(希腊值)度量模型和风险价值度(VaR)度量模型,强化风险管理。四是制定《衍生品交易法》,发挥各类监管主体的作用,按照风险预留、信息披露、全面系统、符合法律与公共利益、注重监管效率等五个原则对衍生品市场发展适度和审慎监管。五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强化开放合作,促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夏睿[8](2009)在《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给传统会计带来四大难题:(1)对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形成了冲击。一般认为,衍生金融工具引发的相关会计要素界定问题难以为传统会计要素理论所包容;(2)在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进行修订之前,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确认存在理论上的缺陷;(3)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难以取舍,计量模式存在颇多争议;(4)传统的财务报告披露模式难以及时充分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事实上,上述问题已经引起国际会计界的普遍关注。国际上比较有权威的会计组织和团体,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已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来讨论和发布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会计问题研究成果。我国会计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投入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中去,但大多理论仅局限于对确认、计量、报告等问题概念上粗略的探讨。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新准则”)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更完善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在新准则下,把对衍生金融工具问题的争论,最终都落脚到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内容上,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在更高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发挥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促进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助于加快中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协调化进程,有效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与作用,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内容是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问题分析。论文首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由于衍生会融工具具有区别于传统会计对象的特征,如高杠杆性,价值波动性、收益不确定性等,它的出现对现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所依附的各项核心观念提出了挑战。第三章详细分析衍生金融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问题,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异同,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信息披露等问题。第五章讨论有关套期会计的处理问题。第六章把落脚点放在新准则上,分析了目前新准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准则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王川[9](2009)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一方面加速了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贸易,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虽然,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是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但是,由于它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吸引了大量企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导致了大量投机现象的产生,给市场甚至是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潜在风险。为了使衍生金融工具在发挥投资工具作用的同时,不给经济带来严重损失,深入探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展开论述,主要研究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形成,并从会计的角度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成因及对策。本文的研究共分6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概括地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并简单提出了全文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用演绎的方法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知识,主要从理论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有关内容作系统分析。主要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这是本文的认知部分;第三部分主要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的概念,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特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分类及成因,结合实证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测量进行了分析与应用,并对已有的VaR模型进行了完善;同时结合案例深入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第四部分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会计问题做了探讨。主要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信息披露以及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给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风险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对策。采用归纳法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完善,以及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建设方面谈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对策。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研究结论与展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
吴颖贤[10](2009)在《从衍生金融工具视角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表明从财务会计角度看,衍生金融工具是由传统金融工具衍生而来的一种投资工具。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受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巨大冲击,因而有必要被重新认识,并在会计实务中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对衍生金融工具概念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衍生金融工具概念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 |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完善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公允价值计量实施条件 |
(二)健全会计准则的约束机制 |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
(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内容 |
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问题 |
1.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模式 |
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三、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1. 建立健全市场体制 |
2.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
3.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理论 |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理论 |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
2.2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
2.3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
2.3.1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 |
2.3.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
2.3.3 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
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 |
3.1 初始确认 |
3.1.1 初始确认的时点 |
3.1.2 初始确认的标准 |
3.2 终止确认的标准 |
3.3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的思考 |
3.3.1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的会计确认原则的冲击 |
3.3.2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的思考 |
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 |
4.1 初始计量 |
4.2 后续计量 |
4.3 计量属性概述 |
4.3.1 计量属性的种类 |
4.3.2 比较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
4.4 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最佳选择 |
4.4.1 公允价值的定义 |
4.4.2 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
4.4.3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优点 |
4.5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 |
5 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 |
5.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一般原则 |
5.2 分析 FASB 和 IASB 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 |
5.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5.3.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应披露的基本内容 |
5.3.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应用一一股指期货 |
5.4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问题的思考 |
5.4.1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披露的冲击 |
5.4.2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问题的思考 |
6 促进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建议 |
6.1 加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 |
6.2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的外部环境 |
6.3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
6.4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监控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套期会计在我国期货市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期货套期会计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有关期货套期会计的基本理论 |
2.1 期货套期与期货套期会计概念界定 |
2.1.1 期货套期的概念 |
2.1.2 期货套期的风险 |
2.1.3 期货套期会计的概念 |
2.2 期货套期会计规范概述 |
2.2.1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
2.2.2 期货套期会计的应用条件 |
2.2.3 期货套期有效性评价 |
2.2.4 期货套期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
2.2.5 期货套期的信息披露 |
2.3 期货套期会计的特殊问题 |
2.3.1 期货套期与期货投机会计处理上的区别 |
2.3.2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会计计量问题 |
3 套期会计在我国期货市场中的应用现状 |
3.1 期货套期的应用范围 |
3.2 期货套期会计的应用范围 |
3.3 期货套期有效性测试 |
3.4 套期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
3.4.1 套期关系的划分 |
3.4.2 会计科目设置 |
3.5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3.5.1 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披露现状 |
3.5.2 现金流量套期损益情况披露现状 |
3.5.3 相关风险的披露现状 |
4 套期会计在我国期货市场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套期会计在期货市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套期会计的适用范围不广 |
4.1.2 套期有效性测试不规范 |
4.1.3 套期会计确认与计量不规范 |
4.1.4 期货套期信息披露不规范 |
4.2 原因分析 |
4.2.1 套期会计应用范围不广原因分析 |
4.2.2 套期有效性测试不规范原因分析 |
4.2.3 套期会计确认与计量不规范原因分析 |
4.2.4 套期会计披露不规范原因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会计核算角度 |
5.1.2 信息有用性角度 |
5.2 完善套期会计在期货市场中应用的建议 |
5.2.1 扩大套期会计的适用范围 |
5.2.2 提高套期会计的应用质量 |
5.2.3 改进套期会计的信息披露要求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写作动机 |
1.1.1 写作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动机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贡献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工具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研究综述 |
2.1.1 反对金融工具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研究综述 |
2.1.2 支持金融工具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研究综述 |
2.1.3 简要评述 |
2.2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研究综述 |
2.2.1 “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研究 |
2.2.2 支持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研究综述 |
2.2.3 反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研究综述 |
2.2.4 简要评述 |
2.3 金融工具混合计量模式的研究综述 |
2.4 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内涵界定 |
3.1.1 金融工具的概念界定 |
3.1.2 会计计量模式的概念界定 |
3.1.3 会计计量模式的本质——从经济学视角分析 |
3.1.4 计量基础的选择与计量模式的种类 |
3.1.5 小结 |
3.2 会计计量对象特征与会计计量模式选择 |
3.2.1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适用性特征比较 |
3.2.2 计量对象特征与计量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3.2.3 小结 |
3.3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计量模式选择 |
3.3.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 |
3.3.2 会计目标对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 |
3.3.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 |
3.3.4 要素计量对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 |
3.3.5 小结 |
3.4 环境因素与会计计量模式选择 |
3.4.1 政治法律因素 |
3.4.2 经济发展因素 |
3.4.3 科学技术因素 |
3.4.4 文化教育因素 |
3.4.5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4.1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历史沿革 |
4.1.1 早期金融企业会计规范的沿革(1978-2001) |
4.1.2 衍生金融工具表内确认与计量的发展(1997-2006) |
4.1.3 公允价值计量初登历史舞台(2006) |
4.1.4 对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改革的评述 |
4.2 IASB对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
4.2.1 IASB金融工具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 |
4.2.2 IASB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模式的努力 |
4.2.3 对IASB金融工具计量模式选择的评述 |
4.3 FASB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
4.3.1 FASB金融工具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 |
4.3.2 FASB金融工具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
4.3.3 对FASB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评述 |
4.4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
4.4.1 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因素的国际比较 |
4.4.2 国际上金融工具从四分类到两分类的根本原因分析 |
4.4.3 国际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对我国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现状以及趋同影响预测 |
5.1 非金融行业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现状描述 |
5.1.1 公允价值计量项目情况分析 |
5.1.2 成本计量项目情况分析 |
5.1.3 存在问题分析 |
5.2 金融行业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现状描述 |
5.2.1 保险业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情况分析 |
5.2.2 银行业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情况分析 |
5.2.3 证券业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情况分析 |
5.2.4 存在问题分析 |
5.3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国际趋同预期的经济后果 |
5.3.1 IFRS9提出的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新变化 |
5.3.2 两分类后计量模式变化带来的总体影响 |
5.3.3 两分类的预期经济后果——基于年报数据的调整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与趋同路径安排 |
6.1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
6.1.1 指导思想:金融工具计量模式的选择需密切联系实际环境 |
6.1.2 总体思路:保持混合计量模式,谨慎推进公允价值计量 |
6.2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路径安排——建设准则体系 |
6.2.1 完善理论基础,分理想—环境层次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
6.2.2 建立技术保障,规则导向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
6.2.3 选择性接受IFRS9,修订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准则 |
6.2.4 规范和增加披露,完善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披露》准则 |
6.3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配套措施 |
6.3.1 多举并措,推进环境建设 |
6.3.2 规范监管工作,加大监管力度 |
6.4 本章小结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风险与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商业银行及风险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
2.1 金融风险理论与银行风险管理 |
2.2 金融自由化与银行风险 |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
第三章 金融自由化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
3.1 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 |
3.2 银行业市场开放与商业银行风险倾向 |
3.3 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倾向 |
3.4 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倾向的实证研究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金融衍生品的应用 |
4.1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职能 |
4.2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分析 |
4.3 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状况 |
4.4 在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中发展金融衍生品的思路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最优风险管理水平 |
5.1 资本结构、银行价值和最优的风险对冲水平 |
5.2 财务困境、杠杆比率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
第六章 单一风险管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转变 |
6.1 风险分配与风险配置效率 |
6.2 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 |
6.3 从法国兴业银行丑闻看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七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外部监管 |
7.1 银行业的外部监管 |
7.2 金融衍生品的外部监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历史纷争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论文的框架 |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研究重点和研究成果综述 |
一、衍生品市场公平性与合法性研究 |
二、20 世纪40-60 年代的资产组合理论研究 |
三、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的定价与交易策略研究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相关文献综述 |
一、金融衍生品与基础市场关系文献综述 |
二、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创新文献综述 |
三、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
四、金融衍生品监管文献综述 |
第二章 金融衍生品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的定义和分类 |
一、金融衍生品的定义 |
二、金融衍生品的分类 |
第二节 国外金融衍生品发展概况 |
一、二十世纪前金融衍生品产生过程 |
二、当代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状况和特点 |
第三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帕累托最优存在性及实现 |
第一节 效率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建设的首要标准 |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的同质性、外部性、时变性 |
二、与经济效率有关的三个概念:经济效率标准、社会福利函数和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状态与竞争均衡、完备性市场等价 |
一、帕累托最优、竞争均衡、完备性市场的定义 |
二、帕累托最优、竞争均衡、完备性市场等价机理 |
第三节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竞价实现 |
一、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
二、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般均衡和完备性市场通过竞争价格得以实现 |
第四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及评价指标 |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定义 |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的存在性 |
三、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竞价实现 |
第四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金融深化及非完备性表征 |
第一节 中国衍生品市场发展与金融深化 |
一、中国衍生品市场在管制中创新演进 |
二、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品结构改善及金融深化 |
第二节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表征 |
一、机构保守,产品单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不够 |
二、风险意识不强,对金融衍生品风险作用、风险形成机理、风险计量模型应用失当 |
三、金融衍生品尚未成为各行业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的金融利器 |
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效率不高 |
第五章 非完备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缺失及制度缺陷 |
第一节 非完备性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功能发挥不全 |
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经济功能发挥基本正常 |
二、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宏观经济效应发挥尚不充分 |
第二节 非完备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制度缺陷原因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
一、中国衍生品市场制度演进过程不长 |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三、中国衍生品市场内生交易成本和外生交易成本均高 |
四、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在政府手中有碍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
第六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的制度重构——帕累托改进 |
第一节 建设金融衍生品市场产业集群,增进规模效应 |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产业集群价值增值过程:基于价值链角度 |
二、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尤其是要培育投行、对冲基金和 CTA |
三、健全产业集群建设的保健因子 |
第二节 开发新产品,促进交易所转型 |
一、探索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品开发路径 |
二、促进交易所逐步由会员制转向公司制 |
第三节 引进风险计量模型,强化风险管控 |
一、金融衍生品风险度量的一般方法:希腊值模型、VaR 模型 |
二、斟酌使用灵敏度度量模型和风险价值度度量模型 |
第四节 制定《衍生品交易法》,对衍生品市场发展适度监管 |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难点 |
二、发挥各类监管主体在衍生品市场监管方面的作用 |
三、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衍生品监管的主要趋势 |
四、审慎制定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原则 |
五、制定《衍生品交易法》,在统一监管中规范金融衍生品市场 |
第五节 强化开放合作,促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水平 |
一、积极“走出去”,勇敢参与国际竞争 |
二、谨慎“请进来”,提升国内衍生品市场开放水平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会计准则研究综述 |
第二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规范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
一、 关于历史成本的有用性 |
二、 公允价值是否增加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 |
三、 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增加企业的风险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一、 金融学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二、 会计学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第二节 衍生金融工具核算的范围 |
第三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
第四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提出 |
一、 会计确认的难点 |
二、 会计计量的难点 |
三、 会计披露的难点 |
第三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难点 |
二、 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 |
三、 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会计确认问题 |
第二节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 |
一、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难点 |
二、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确定 |
三、国际上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问题的规定 |
四、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会计计量问题 |
第三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 |
一、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难点 |
二、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原则 |
三、 国际对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
四、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
第四章 专题研究——套期会计处理 |
第一节 套期行为的会计处理 |
一、 套期行为的定义 |
二、 套期关系的指定 |
三、 套期有效性的评价 |
四、 套期会计的核算 |
五、 套期会计信息的披露 |
第二节 套期会计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
一、 目前实施的套期会计的状况 |
二、 套期会计存在的问题 |
三、 套期会计存在的必要性 |
四、 套期会计的发展前景 |
第五章 关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建议 |
第一节 我国金融工具的发展情况 |
一、 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情况 |
二、 金融类衍生工具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一、 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 新会计准则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 |
第三节 关于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建议 |
一、 重构财务会计要素,合理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 |
二、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务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
三、 完善相关会计准则 |
结束语 |
附录Ⅰ FASB和IASC相关准则的比较 |
附录Ⅱ FAS133与IAS39套期会计核算举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图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2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背景 |
2.1.1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国际背景 |
2.1.2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 |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性 |
2.3 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
2.3.1 远期合约 |
2.3.2 期货交易 |
2.3.3 期权合约 |
2.3.4 互换合约 |
2.4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学定义 |
2.4.1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 |
2.4.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定义 |
2.4.3 FASB 与IASC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比较分析 |
2.5 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 |
3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 |
3.1 风险理论概述 |
3.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成因 |
3.2.1 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在风险因素 |
3.2.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 |
3.2.3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企业影响因素 |
3.3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分类 |
3.4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测量 |
3.4.1 风险测量理论 |
3.4.2 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 |
3.4.3 VaR 模型的评价 |
3.5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特性 |
3.5.1 风险损失金额巨大 |
3.5.2 隐蔽性 |
3.5.3 复杂性 |
3.5.4 影响范围广 |
3.6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案例研究 |
3.6.1 事件背景 |
3.6.2 事件始末 |
3.6.3 风险分析 |
4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相关会计问题 |
4.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基础作用 |
4.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导致的风险问题 |
4.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导致的风险问题 |
4.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导致的风险问题 |
4.5 内部会计控制失控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
5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的会计对策 |
5.1 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准则 |
5.1.1 强化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标准 |
5.1.2 完善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标准 |
5.1.3 制定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标准 |
5.2 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
5.2.1 优化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
5.2.2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预警机制 |
5.2.3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中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评估、计量和监测 |
5.2.4 重视衍生金融业务的外部监管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相互关系 |
5.3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降低道德风险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个人简历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从衍生金融工具视角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
二、传统财务会计受到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影响 |
(一) 对会计披露的变化 |
(二) 对会计确认的变化 |
(三) 对会计计量的差异 |
(四) 对会计要素定义的变化 |
三、传统财务会计应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有效途径 |
(一) 调整会计原则 |
(二) 改造会计报表 |
(三) 采取多重计价基础 |
(四) 重构财务会计要素 |
四、结论 |
四、对衍生金融工具概念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J]. 陈婷.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J]. 洪心欣. 商, 2015(16)
-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D]. 张桃梨.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0)
- [4]套期会计在我国期货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 施瑶.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5]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D]. 王珏.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6]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风险与风险管理[D]. 林海涛. 南京大学, 2011(08)
- [7]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 王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D]. 夏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D]. 王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从衍生金融工具视角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再认识[J]. 吴颖贤. 财会研究,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