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山系论文-陈俪心,冉江洪,罗概,和梅香

凉山山系论文-陈俪心,冉江洪,罗概,和梅香

导读:本文包含了凉山山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型哺乳动物,分布范围,最适分布区域,气候变化

凉山山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俪心,冉江洪,罗概,和梅香[1](2019)在《凉山山系大熊猫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1970年代以来凉山山系的4次大熊猫调查数据,在凉山山系大熊猫稳定分布的6个县(除第一次调查仅有南部4个县外,其余叁次调查均包含6个县),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评估了大熊猫分布范围和最适分布区域在40年间(1970-2010年代)的变化趋势;同时初步探讨了大熊猫分布变化与气候因子、森林覆盖和人为干扰的关系,并特别关注了气候因子与大熊猫分布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1)凉山山系大熊猫分布范围面积缩减后有一定恢复,但未恢复至最初水平。全部6县的大熊猫分布范围面积在30年间(1980-2010年代)缩减了12%,南部4县的大熊猫分布范围在40年间(1970-2010年代)缩减了56%。具体而言,大熊猫分布范围在山系的东部、东南部持续缩减,西部和南部缩减后又回扩,北部发生扩增,中部基本稳定。大熊猫分布范围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向山系的西北方向移动。1980-2010年代,大熊猫分布范围中心从E103.184327°、N28.720979°移动至E103.11977°、N28.750651°;大熊猫出现点中心从E103.25439°、N28.668156°移动至E103.07659°、N28.724862°。大熊猫分布范围在垂直方向上整体向高海拔地带移动。1980-2010年代,大熊猫分布范围的海拔中值从2523 m升至2580 m;大熊猫出现点的海拔中值从2411 m升至2872 m。以四次调查大熊猫分布范围的合并范围作为大熊猫分布基线,面积为4758.17 km2,保护区保护了37.27%的大熊猫分布基线。1970-1980年代,大熊猫最适分布区域(即分布适宜指数DSI≥0.4的区域)在西部越西县消失。1980-2010年代,凉山山系大熊猫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大熊猫最适分布区域在水平方向上向西北方向移动,最适分布区域中心从E1103.312971°、N 28.618804°移动至E103.045594°、N28.723855°。大熊猫最适分布区域在垂直方向上向高海拔地带移动,1980-2010年代,最适分布区域的海拔中值从2320 m移向了2882 m。(2)1980-2013年凉山山系的气候经历了显着的线性变暖。1980-2010年代,研究区域年均温中值上升0.51℃;年降水量中值减少157.99 mm。研究区域东部和低海拔地带的年均温最高、年均温升幅最大;东部、南部和低海拔地带的年降水量最低,南部年降水量降幅最大。1970年代以来,凉山山系的森林退化显着。森林面积减少了446.81km2,超过71%的森林丧失发生在大熊猫分布基线以内,尤其是中西部和中高海拔地带的森林覆盖率大面积下降。1970年代以来,凉山山系的主要道路数量不断增加,在大熊猫分布基线的中部增加明显。2000年代以来,大熊猫分布基线内的人类活动总干扰点大幅下降。总干扰点数量减少51%,其中采伐干扰的减幅最大(87%),而放牧增加了28%,成为目前数量最多的干扰类型。(3)在大熊猫分布缩减的区域,森林覆盖率最高,但年均温最高;在分布扩增的区域,森林覆盖率低于缩减区域,但年均温更低;人类活动干扰密度和主要道路分布在缩减和扩增区域无明显差别。各个时期大熊猫分布范围内的年均温无显着变化,保持相对稳定。大熊猫最适分布区域向更凉更湿润、人为干扰更少、森林覆盖率下降但退化程度不太严重的区域移动。综上所述,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的分布变化同时受到多个环境因子的影响,但主要与气候变暖变干有关,在局部区域的某段时间内,森林丧失和人为干扰也会影响大熊猫分布。本研究结果与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多度下降的事实均表明了凉山山系大熊猫仍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因此,未来应加强对凉山山系气候变化的监测;对大熊猫分布基线以内的森林植被加强保护与恢复,加强对人为干扰特别是放牧活动的管控。本研究通过分析40年的观测数据丰富了较长时间尺度上濒危物种分布变化的研究案例,表明近40年的气候变化已影响到大熊猫的分布,为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凉山山系和全国大熊猫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濒危大型哺乳动物的分布变化驱动力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李程[2](2019)在《人为干扰下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影响,其种群数量曾一度下降。但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的数量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该结果表明我国数十年的大熊猫保护工作成效显着,也正是如此世界自然保护区联盟(IUCN)将其从“濒危”降级为“易危”。然而,这一决定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了,但其仍面临严重的人为干扰(如放牧和采伐)。人为干扰是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生存及其栖息地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人为干扰下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变化的评估对野生动物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对凉山山系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两种不同类型(距保护区较近的永红乡和距保护区较远的高卓营乡)社区的居民进行了家庭基本经济情况和是否进行了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干扰活动(如放牧、采笋)的访谈和对比,了解不同类型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情况。此外对影响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人为干扰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量化的研究很少见。为填补这一知识空缺,我们以凉山山系为例,利用全国第叁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中的人为干扰因子(即放牧,采伐,耕种,割竹打笋,采药,道路建设),环境因子(即森林覆盖,海拔,坡度)和大熊猫GPS位点数据来评估大熊猫栖息地的适宜性和空间利用变化情况、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及人为干扰随时间变化的分布特征。最后由于凉山山系的保护区大都设立时间较早,以前的保护区功能区划是依据当时的主要保护对象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粗略的确定,而时代在发展,很多因素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的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是否合理是需要根据保护区的各种现实因子进行综合评估,以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为此,本文以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保护区现有功能区划进行了评估,以探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社区调查的结果表明:(1)永红乡的家庭总收入明显比高卓营乡低;(2)永红乡有多种人为干扰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采笋,伴有少量的挖药和放牧,采笋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高卓营乡仅有采笋活动且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大,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3)对于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如退耕还林、天保工程、轮息采笋、禁止放牧等),两个乡的社区居民大部分都了解政策的名称、目的等,而且对有关的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比较满意。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时空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大熊猫第叁次调查(2001年)到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2012年)期间,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稳定(1014.2km~2)和增加(173.9km~2)的面积较大,仅有少量面积的栖息地适宜性降低(0.3km~2)。人为干扰变量在MaxEnt模型结果中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贡献值从第叁次(93.6%)到第四次(59.5%)调查时大幅下降,尤其是采伐的贡献值大量减少(78%-19%)。而环境变量的贡献百分比大幅增加(6.4%-40.5%),其中植被覆盖呈最大幅度的增长(2.7%-14.2%)。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从第叁次到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大熊猫空间利用的区域在逐渐向外扩张。但令人担忧的是,人为干扰仍然广泛分布在大熊猫栖息地内,尤其是一些人为干扰因素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贡献值在增加。例如,从第叁次到第四次大熊猫种群调查的放牧贡献值从1.4%上升到13.1%,表明对放牧亟需加强管理。对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评估结果显示,现有功能区划对大部分大熊猫活动的区域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但在缓冲区的北部和南部有一些大熊猫活动的痕迹点,建议纳入核心区;此外放牧的大部分痕迹点位于核心区,其他人为干扰(如采笋、采药等)主要分布在缓冲区和实验区,很少分布在核心区,因此需要加强并重视对核心区内的放牧管理。本文中使用的方法同样可用于评估人为干扰对其他物种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和梅香,陈俪心,罗概,古晓东,王戈[3](2018)在《凉山山系大熊猫和黑熊适宜生境预测及重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同域物种的分布格局及重迭状况对物种的区域整合保护管理及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及长期野外调查数据,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了凉山山系两种同域分布的熊科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适宜生境,基于适宜生境预测结果,分析了两个物种的生境需求因子、生境破碎化现状及重迭状况。结果显示:(1)大熊猫和黑熊的适宜生境分布格局相似,主要分布在凉山山系的山脊地带,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1,383.84km~2和2,411.49km~2;(2)两个物种的适宜生境都较为破碎,且存在一些隔离分布区,相较而言,黑熊适宜生境的连通性要优于大熊猫;(3)两个物种生态位重迭度较高(D=0.654, I=0.901),适宜生境重迭面积为958.29 km~2,分别占大熊猫和黑熊适宜生境总面积的69.25%和39.74%;(4)两个物种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和响应表现出了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性在于对两个物种生境分布影响最大的两个因子均为距居民点距离和海拔;差异性在于对大熊猫生境分布影响次之的因子是植被类型和最冷季均温,而黑熊的是年最大EVI指数和距道路距离。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两个物种,应加强对人类干扰的控制和植被的恢复,对栖息地实行连通管理,并建立多物种保护规划。(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8年11期)

陈俪心,和梅香,王彬,谭进波,黄耀华[4](2018)在《基于MaxEnt模型的凉山山系珙桐种群适宜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珍稀物种的分布特征是物种濒危等级评定和保护策略制订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分布于凉山山系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包括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种群的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珙桐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300m的中山地带;在水平方向上珙桐基本分布在凉山山系东坡的小凉山地区.珙桐总分布面积为1832.446km2,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为958.448km2,次适宜生境面积为873.998km2.刀切法检验结果及限制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珙桐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季节性变异系数、海拔、最冷月最低温、最冷季降水量、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到居民点距离.本文建议应加强对凉山山系保护区外的大面积珙桐生境的保护及关键连接区域的恢复,以促进山系内珙桐资源的增长和生境的连接.(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杨萃,马光,孟秀祥,徐宏发[5](2011)在《凉山山系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样线法对位于四川凉山山系的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夏季利用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利用生境样地(n=44)和非利用样地(n=209)的生境变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风顶保护区的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的郁闭度(32.4%±1.9%)、灌木盖度(27.1%±2.4%)及竹子盖度(40.8%±3.0%)均显着小于对照样地(郁闭度,50.5%±1.0%;灌木盖度,39.7%±1.2%;竹子盖度,59.1%±1.0%)(P<0.01),其海拔(2762.16m±12.63m)也显着低于非利用样地(2777.80m±11.21m,P<0.05),而对照样地的基底岩石面积(1.5%±0.4%)显着少于利用样地(18.3%±1.6%),此外,凉山林麝夏季喜好利用位于中坡位(72.7%)的45°以上的坡地(36.4%),对平坡有回避趋向。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凉山林麝生境选择起重要作用的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4%,第1主成分为植被因子(由竹子高度、植被类型和灌木盖度构成),林麝夏季选择针阔混交林(11.4%)和针叶林(88.6%)中的具有一定灌木盖度(27.1%±2.4%)和竹子高度(1.76m±0.08m)的生境;第2主成分为地形因子(由海拔和坡度构成),林麝夏季选择一定海拔的坡地生境;第3主成分为水热因子(由水源和坡向构成),选择选择距离水源较近的东南坡生境为栖息地;第4主成分为生境基底(由倒木树桩密度和竹子盖度构成),选择具有一定倒木树桩和竹子盖度的生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范隆庆,董岚,张顺林,冉江洪,岳碧松[6](2010)在《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栖息地景观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种群的结构和分布.利用"3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以凉山山系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野外调查资料和ETM影像为数据源对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山系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356798.4hm2,占研究区面积的29%;因栖息地受各种长短期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其适合大熊猫栖息的面积为177157hm2,占栖息地总面积的49.65%;大熊猫主要栖息的寒温性针叶阔叶混交林面积最大,斑块连接性最好,平均斑块面积最大为75.67hm2,构成景观基质;相比之下,温性落叶阔叶灌丛、竹林景观破碎严重,平均斑块分维数仅为1.02和1.03;虽然强烈的人类活动使栖息地景观丰富度高,不同景观类型离散分布且形状平整,但山系景观整体趋于完整,破碎化不严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类活动和现有公路的运行,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就会被分割成5块,大熊猫灭绝的风险就会加大,因此亟需加强该区域的保护管理力度.图3表7参18(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腾克,曾宗永,冉江洪,曾涛[7](2009)在《凉山山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75年、1990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本资料,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在景观类型和景观整体两个水平上分析了凉山山系近30年来的景观结构变化,并探讨了景观格局变化的可能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从1975年到2000年,凉山山系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1)森林斑块面积大量减少,农田斑块面积增加明显;2)各类型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增加.人类进行的开垦农田、砍伐森林、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是造成山系内景观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这种变化对凉山山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张顺林,冉江洪,唐明坤,杜蓓蓓,杨青[8](2008)在《凉山山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分布区景观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0~2001年对凉山山系主山脊7个县小熊猫野外分布调查数据,利用"3S"技术对凉山山系小熊描分布区进行了确定,估算出分布区面积为219055hm2,占山系研究区域面积17.8%。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化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小熊猫分布区景观格局的组成、各类型斑块特征、不同类型斑块间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栖息地景观边缘褶皱程度低,趋于平整,景观丰富度大;森林斑块间的结构连通性较好,各类型斑块聚集度较高。小熊猫生境内部破碎化程度较低,森林结构连接程度高,有适宜生境面积为160249.5hm2,占分布区面积的73.15%,生境中存在3个脆弱区域,特别是美姑-峨边公路通过的椅子垭口区域需要引起极大的关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8年10期)

朱印酒[9](2005)在《凉山山系大熊猫、小熊猫及林麝的生境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2004年4∽8月在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随机样方法对那里的大熊猫、小熊猫和林麝的栖息地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4个生态因子(海拔、坡向、坡位、坡度、植被类型、植被演替类型、乔木层郁闭度、林下草灌丛盖度、倒木和树桩密度、基底岩石面积比、竹子密度、竹子高度、距最近水源距离、人为干扰)的主成分分析(PCA),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1) 大熊猫生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地表、人为干扰、空间、隐蔽程度、水源、植被等方面。大熊猫喜欢选择坡度平缓、林下草灌丛不多、地面岩石少的地域活动,坡度平均值是14°,林下草灌丛盖度平均值是45%,基底岩石的平均比例是15%。大熊猫的活动区域尽量远离人类干扰,平均海拔达2819m,中坡位,郁闭度较高(57%)的原生林,距最近水源距离为139m。 (2) 小熊猫生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水源、植被、空间、岩石、隐蔽、地表等方面。小熊猫喜欢选择距水源较近(148m),原始针叶林,北坡,基底岩石面积小,地表草灌丛盖度适中(33%)的区域活动。 (3) 林麝生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人为干扰、坡向、倒木和树桩密度、基底岩石面积比等方面。林麝喜欢选择远离人类干扰、位于中坡位的大风顶原始林中活动,坡向为西、北坡向,平均值为231°,倒木和树桩的密度平均值为17%,基底岩石面积比的平均值为18%。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大熊猫的119个和小熊猫的90个样方数据以比较大熊猫和小熊猫生境选择的异同。两种熊猫生境选择的相同点主要是:中坡位,原生针叶林,人为干扰小,基底岩石比较少,距离水源都很近,竹子的高度上没有差异。不同点:大熊猫生境的海拔、林木的郁闭度、草灌丛盖度以及竹子密度都较小熊猫的大,大熊猫喜欢坡度平缓的山坡,而小熊猫则喜欢相对坡度较陡的山坡。关键词:大熊猫,小熊猫,林康,凉山山系,生境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05-05-01)

方盛国,冯文和,张安居,李绍昌,余健秋[10](1997)在《凉山山系、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同位素标记大熊猫DNA指纹探针F2ZGP96060801,比较检测了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随机个体的DNA指纹图,获得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如下:(1)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随机个体的平均谱带数分别是33.14和28.25条;平均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43和0.48;平均杂合率分别是57%和52%。(2)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各自群体内部个体之间DNA指纹的相似系数分别是0.68和0.72。将两个山系并为一个大群体后,随机个体的平均谱带数为30.53;平均等位基因频率为0.36;个体之间DNA指纹的相似系数为0.58;平均杂合率上升至64%。(3)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42,两山系之间已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大熊猫以分布的山系为群体单元时,个体之间遗传相似性高,遗传多样性贫乏;若群体单元扩大到两个山系时,个体之间遗传相似性下降,遗传多样性明显上升。此结果初步表明:大熊猫作为一个物种,遗传多样性可能不是很贫乏,但各个山系内的大熊猫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贫乏程度是相当严重的。(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凉山山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影响,其种群数量曾一度下降。但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的数量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该结果表明我国数十年的大熊猫保护工作成效显着,也正是如此世界自然保护区联盟(IUCN)将其从“濒危”降级为“易危”。然而,这一决定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了,但其仍面临严重的人为干扰(如放牧和采伐)。人为干扰是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生存及其栖息地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人为干扰下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变化的评估对野生动物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对凉山山系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两种不同类型(距保护区较近的永红乡和距保护区较远的高卓营乡)社区的居民进行了家庭基本经济情况和是否进行了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干扰活动(如放牧、采笋)的访谈和对比,了解不同类型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情况。此外对影响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人为干扰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量化的研究很少见。为填补这一知识空缺,我们以凉山山系为例,利用全国第叁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中的人为干扰因子(即放牧,采伐,耕种,割竹打笋,采药,道路建设),环境因子(即森林覆盖,海拔,坡度)和大熊猫GPS位点数据来评估大熊猫栖息地的适宜性和空间利用变化情况、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及人为干扰随时间变化的分布特征。最后由于凉山山系的保护区大都设立时间较早,以前的保护区功能区划是依据当时的主要保护对象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粗略的确定,而时代在发展,很多因素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的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是否合理是需要根据保护区的各种现实因子进行综合评估,以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为此,本文以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保护区现有功能区划进行了评估,以探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社区调查的结果表明:(1)永红乡的家庭总收入明显比高卓营乡低;(2)永红乡有多种人为干扰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采笋,伴有少量的挖药和放牧,采笋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高卓营乡仅有采笋活动且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大,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3)对于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如退耕还林、天保工程、轮息采笋、禁止放牧等),两个乡的社区居民大部分都了解政策的名称、目的等,而且对有关的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比较满意。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时空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大熊猫第叁次调查(2001年)到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2012年)期间,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稳定(1014.2km~2)和增加(173.9km~2)的面积较大,仅有少量面积的栖息地适宜性降低(0.3km~2)。人为干扰变量在MaxEnt模型结果中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贡献值从第叁次(93.6%)到第四次(59.5%)调查时大幅下降,尤其是采伐的贡献值大量减少(78%-19%)。而环境变量的贡献百分比大幅增加(6.4%-40.5%),其中植被覆盖呈最大幅度的增长(2.7%-14.2%)。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从第叁次到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大熊猫空间利用的区域在逐渐向外扩张。但令人担忧的是,人为干扰仍然广泛分布在大熊猫栖息地内,尤其是一些人为干扰因素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贡献值在增加。例如,从第叁次到第四次大熊猫种群调查的放牧贡献值从1.4%上升到13.1%,表明对放牧亟需加强管理。对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评估结果显示,现有功能区划对大部分大熊猫活动的区域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但在缓冲区的北部和南部有一些大熊猫活动的痕迹点,建议纳入核心区;此外放牧的大部分痕迹点位于核心区,其他人为干扰(如采笋、采药等)主要分布在缓冲区和实验区,很少分布在核心区,因此需要加强并重视对核心区内的放牧管理。本文中使用的方法同样可用于评估人为干扰对其他物种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凉山山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陈俪心,冉江洪,罗概,和梅香.凉山山系大熊猫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2].李程.人为干扰下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时空动态变化特征[D].西华师范大学.2019

[3].和梅香,陈俪心,罗概,古晓东,王戈.凉山山系大熊猫和黑熊适宜生境预测及重迭分析[J].生物多样性.2018

[4].陈俪心,和梅香,王彬,谭进波,黄耀华.基于MaxEnt模型的凉山山系珙桐种群适宜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杨萃,马光,孟秀祥,徐宏发.凉山山系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1

[6].范隆庆,董岚,张顺林,冉江洪,岳碧松.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格局[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

[7].腾克,曾宗永,冉江洪,曾涛.凉山山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张顺林,冉江洪,唐明坤,杜蓓蓓,杨青.凉山山系小熊猫(Ailurusfulgens)分布区景观格局[J].生态学报.2008

[9].朱印酒.凉山山系大熊猫、小熊猫及林麝的生境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5

[10].方盛国,冯文和,张安居,李绍昌,余健秋.凉山山系、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比较分析[J].兽类学报.1997

标签:;  ;  ;  ;  

凉山山系论文-陈俪心,冉江洪,罗概,和梅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