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啉论文_初红涛,陈嘉琪,马文辉,苏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吡唑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唑,氰化物,显色,烟酸,亚胺,苯基,不饱和。

吡唑啉论文文献综述

初红涛,陈嘉琪,马文辉,苏立强[1](2019)在《1,3,5-叁苯基吡唑啉的合成及其在亚光镀锡层制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1,3,5-叁苯基吡唑啉,并将其用作亚光镀锡的添加剂。结果表明:1,3,5-叁苯基吡唑啉具有一定的整平作用。在1,3,5-叁苯基吡唑啉0.3 g/L、甲基磺酸亚锡15.4 g/L、甲基磺酸(质量分数为70%) 40 mL/L、甲醛3 mL/L、DMF 10 mL/L、十二烷基硫酸钠0.5 g/L、电流密度2.0 A/dm~2、温度20℃、时间10 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的亚光镀锡层。另外,镀液具有较好的分散能力、覆盖能力和深镀能力。(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姬湄春[2](2019)在《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总氰化物影响因素的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总氰化物虽然操作简单,但氰化物的稳定性比较差,存在很多的干扰因素,文中从样品保存、预处理及显色等几个环节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污染防治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周扬,周鸣强,袁伟成[3](2019)在《有机催化的苄醇与吡唑啉酮亚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鸡纳碱衍生的双功能方酰胺为催化剂,催化苄醇与吡唑啉酮亚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以高达85%的收率和92%ee合成了12个结构新颖的含有吡唑啉酮骨架的N,O-缩醛类手性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 HR-MS(ESI-TOF)及X-ray表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于锦亮,豆静杰,杨宗义,张占国[4](2019)在《一种吡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唑啉酮是化工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介绍了以2-乙酰基丁二酸二甲酯为原料,通过与2,4-二磺酸苯基重氮盐缩合成腙,然后碱性闭环制得最终产物。对此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黄永兴[5](2019)在《异烟酸-吡唑啉酮法准确测定总氰化物实验条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质总氰化物的测定过程中实验条件的选择影响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采用行业标准HJ484-2009测定总氰化物,分析样品保存、样品预蒸馏、试剂配制、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及实验具体操作等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到较佳试验方法,为准确测定总氰化物提供试验基础和指导。(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8期)

冯书晓,汪小伟,王俊岭,谷广娜,马军营[6](2019)在《1-(2-苯并噻唑基)-5-(2-苯基-1,2,3-叁唑基)-3-芳基-2-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苯基-1,2,3-叁唑基-4-甲醛为原料,与苯乙酮或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生成相应的查尔酮;再与2-肼基苯并噻唑反应,合成了5个含1,2,3-叁唑基、苯并噻唑基的新型吡唑啉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27~444 nm,荧光强度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吴阿宾[7](2019)在《水中低浓度氰化物测定的SKALAR San++流动注射法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法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SKALAR San++流动注射法和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法测定水中氰化物进行方法比对,发现两者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SKALAR San++流动注射法采用在线测试、自动化程度高、且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在测定低浓度水样方面凸显更大优势。(本文来源于《福建分析测试》期刊2019年04期)

李加民,鲁祥,张洪彪,常笑[8](2019)在《新型庚酰基吡唑啉酮的合成及晶体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5(PMP)含氮五元杂环为母体,选取含7个碳的直链烃为取代基,采用Jensen合成法,合成出新型的吡唑啉酮衍生物1-苯基-3-甲基-4-庚酰基吡唑啉酮-5(HL).应用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组成测试,并将获得的单晶在单晶XRD衍射仪内进行结构分析,发现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c,晶胞参数a,b,c分别为0. 850 02(9),0. 840 90(9),2.223 6(2) nm,晶胞中独立原子的个数Z=4,品质因子S=1.082.同时运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索.(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任培星[9](2019)在《铜催化/促进下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唑啉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有机分子,由于其结构多样,生物活性显着,而被大量地应用于医学药物、农药、荧光增白剂、荧光探针、发光材料等不同领域,同时它们也是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有诸多合成吡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并且新的合成方法不断地被开发,传统的合成方法也不断地被改进。在本论文中,我们着重介绍了铜盐催化/促进下β,γ-不饱和腙类化合物串联/环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官能团化的吡唑啉类化合物。我们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并在最优条件下对底物的适用性进行了详细考察。我们相继实现了迭氮化、卤化(碘化、溴化、氯化)、硫氰化、硫化和硒化吡唑啉类化合物的构建。与此同时,我们也进行了机理的相关验证实验,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吡唑啉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以及合成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常用策略。在第二章中,我们通过铜盐促进的β,γ-不饱和腙类化合物的胺基迭氮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迭氮基吡唑啉类化合物。该方法通过串联的N-C/C-N键构建,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得预期化合物,并且产率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和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是一种适用性良好且方便地合成吡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在第叁章中,介绍了一种通过铜盐促进的β,γ-不饱和腙类化合物的胺基卤化/硫氰化反应,合成卤素基/硫氰基吡唑啉类化合物。同时,该类骨架还是有机合成和医药领域中有价值的结构单元。这种新颖的转化方法大大增加了吡唑啉类化合物进一步转化的可能性。在第四章中,我们实现了铜催化下β,γ-不饱和腙和二苯二硫醚/二苯二硒醚类化合物分子内/分子间的胺硫化/胺硒化反应。通过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硫/硒基的吡唑啉类化合物。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温和且不需要额外的氧化剂。特别重要的是该反应放大到克级规模时依然可以高效的进行。(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鹏飞,黄丹凤,杨天宇,邓周斌,王克虎[10](2019)在《高烯丙基酰肼氧化/卤胺环化串联反应合成吡唑啉类化合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了以N-碘代丁二酰亚胺(NIS)作为卤化试剂,通过高烯丙基酰肼化合物的串联氧化/卤胺环化反应合成吡唑啉类化合物.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添加剂,以良好的收率得到吡唑啉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吡唑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总氰化物虽然操作简单,但氰化物的稳定性比较差,存在很多的干扰因素,文中从样品保存、预处理及显色等几个环节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吡唑啉论文参考文献

[1].初红涛,陈嘉琪,马文辉,苏立强.1,3,5-叁苯基吡唑啉的合成及其在亚光镀锡层制备中的应用[J].电镀与环保.2019

[2].姬湄春.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总氰化物影响因素的剖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9

[3].周扬,周鸣强,袁伟成.有机催化的苄醇与吡唑啉酮亚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J].合成化学.2019

[4].于锦亮,豆静杰,杨宗义,张占国.一种吡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

[5].黄永兴.异烟酸-吡唑啉酮法准确测定总氰化物实验条件探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6].冯书晓,汪小伟,王俊岭,谷广娜,马军营.1-(2-苯并噻唑基)-5-(2-苯基-1,2,3-叁唑基)-3-芳基-2-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J].合成化学.2019

[7].吴阿宾.水中低浓度氰化物测定的SKALARSan++流动注射法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法比对[J].福建分析测试.2019

[8].李加民,鲁祥,张洪彪,常笑.新型庚酰基吡唑啉酮的合成及晶体性能表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任培星.铜催化/促进下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河北大学.2019

[10].李鹏飞,黄丹凤,杨天宇,邓周斌,王克虎.高烯丙基酰肼氧化/卤胺环化串联反应合成吡唑啉类化合物(英文)[J].有机化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吡唑啉酮金属配合物与DNA分子相互...吡唑啉与吡唑啉酮类吡唑啉与吡唑啉酮类-吡唑吡唑啉与吡唑啉酮类-5-吡唑啉酮吡唑啉与吡唑啉酮类吡唑啉与吡唑啉酮类

标签:;  ;  ;  ;  ;  ;  ;  

吡唑啉论文_初红涛,陈嘉琪,马文辉,苏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