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络合物,金属,双烯,卟啉,催化剂,光热,染料。
金属络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露,孙威,刘超[1](2019)在《同核铁系双金属络合物及其在均相催化体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合成化学的不断发展,开发高活性催化剂来活化一些惰性化学键或者惰性分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双核金属络合物作为一类特殊的催化剂展现出了不同于单核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双核过渡金属催化体系中,因两个金属中心存在协同作用而表现出了独特的催化活性。铁、钴、镍为第四周期第VIII族元素,也称为铁系元素。该类金属廉价易得且参与的催化反应种类繁多,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综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同核双金属铁系络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同时,对相关同核铁、钴以及镍催化剂在均相催化体系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裴立影,姬少斌,王霞霞,雷鑫乐,郭昌梓[2](2019)在《叁聚氰胺及其金属络合物对活性污泥功能菌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批式试验分别考察了叁聚氰胺(MA)、铜离子(Cu~(2+))及叁聚氰胺的铜络合物(MA-Cu~(2+))对市政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功能菌——硝化菌和聚磷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的活性表现出明显的"低促高抑"的现象; MA对功能菌的活性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当MA浓度为47.2 mg/L时,氨氧化速率和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分别下降了26.4%和16.9%,即MA对氨氧化菌的抑制程度比亚硝酸盐氧化菌大.同样浓度下,聚磷菌厌氧释磷速率和好氧吸磷速率分别下降了39.5%和79.7%.当MA-Cu~(2+)的络合比为1∶2(对应的MA和Cu~(2+)浓度分别为11.8 mg/L和6 mg/L)时,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活性分别下降了60.2%和5.8%,MA-Cu~(2+)络合物对氨氧化菌的抑制程度较单一Cu~(2+)和MA大,对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抑制程度较单一MA小.而MA-Cu~(2+)络合物对聚磷菌活性的抑制比单一MA大.(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武江艳[3](2019)在《基于吡啶偶氮胺类试剂—金属络合物电沉积构筑的纳米电化学传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众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将纳米材料用于电化学传感研究,并开展无机、有机及生物样品测定成为电分析化学研究热点。电沉积技术是纳米材料可控制备的有效手段。采用电沉积技术构筑高性能的电化学传感器,极大提高了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基于此,本论文以吡啶偶氮胺类试剂-金属络合物为电沉积前驱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沉积法成功构筑了基于纳米钯、纳米钴和纳米铜的叁类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能谱技术等对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法方法研究其构筑过程和传感性能,并建立了高灵敏检测水合肼(N_2H_4)、亚硝酸盐(NO_2~ˉ)、甲醛(HCHO)和过氧化氢(H_2O_2)的电化学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络合调控机制的纳米钴电化学传感研究(1)将玻碳电极(GCE)直接浸入含钴离子-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氯化钾(Co~(2+)-5-I-PADAT+0.1M KCl)的电解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纳米钴传感器CoNPs-5-I-PADAT/GCE。优化传感器构筑条件并研究N_2H_4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将5-I-PADAT引入纳米钴传感器的构筑中,所制备的CoNPs-5-I-PADAT/GCE在研究N_2H_4的电催化氧化时,其氧化峰电流比CoNPs/GCE提高了2倍,氧化电位降低了约0.25 V。该传感器在N_2H_4浓度在0.64μM~2150μM范围内,电流与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8μM(S/N=3);(2)采用滴涂法将2-(5-碘-2-吡啶偶氮)-2-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修饰在ITO导电面上,制得5-I-PADMA/ITO,将其浸入含钴离子的H_2SO_4溶液中,捕获溶液中的钴离子,之后通过循环伏安法,在电极的表面还原制备了纳米钴传感器CoNPs-5-I-PADMA/ITO。研究了N_2H_4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相比较单纯金属钴构置的传感器,加入络合剂5-I-PADMA后,构置的CoNPs-5-I-PADMA/ITO传感器对N_2H_4的检测性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定量检测N_2H_4的浓度为0.5μM~4μM,且应用于湖中N_2H_4的检测。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对照,结果令人满意;(3)将钯、钴离子混合溶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络合后,将其滴涂法修饰到ITO上,采用循环伏安法将钯、钴离子原位还原构筑了纳米钯-钴传感器Pd-CoNPs-5-Br-PADMA/ITO。研究该传感器对H_2O_2的电催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在0.12 M NaOH溶液中该传感器对H_2O_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活性,线性范围为0.1μM~2424μM,检出限0.05μM(S/N=3)。2、基于络合调控机制的纳米钯电化学传感研究(1)将ITO浸入含钯离子-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氯化钾(Pd~(2+)-5-Br-PADMA+0.1 M KCl)的电解液中,采用恒电位法成功构置了纳米钯传感器PdNPs-5-Br-PADMA/ITO。优化传感器构筑条件并研究了NO_2~-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将5-Br-PADMA引入纳米钯传感器的构筑中,所制备的PdNPs-5-Br-PADMA/ITO在研究NO_2~-的电催化氧化时,其氧化峰电流比PdNPs/GCE提高了2倍。该传感器在NO_2~-浓度在6.6μM~890μM和0.1μM~6.6μM范围内,电流与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8μM(S/N=3)。与其它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等优点;(2)采用滴涂法将钯离子-5-(5-氰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Pd~(2+)-5-CN-PADAT)络合物修饰在ITO上,采用循环伏安法构筑了纳米钯传感器PdNPs-5-CN-PADAT/ITO。在优化该传感器制备条件对其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HCHO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HCHO浓度在5μM~800μM范围内,电流与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8μM(S/N=3)。3、基于络合调控机制的纳米铜电化学传感研究采用滴涂法将铜络合物(Cu~(2+)-5-Br-PADMA)修饰到ITO上,通过循环伏安技术制备了纳米铜传感器(CuNPs-5-Br-PADMA/ITO),通过扫描电镜技术、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能谱技术对其进行了相关测试,研究了H_2O_2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0 PBS溶液中,该传感器对H_2O_2的还原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H_2O_2浓度在2.5μM~0.63 mM范围内,电流与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μM(S/N=3)。(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9-06-01)
宁国艳[4](2019)在《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制备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速生林北京杨(Populus beijingensis)为试材,硫酸铜为金属盐,乙二胺四乙酸二纳和酒石酸钾钠为双络合剂,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硫酸镍为催化剂,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利用真空浸渍法和基于活立木蒸腾作用的点滴注射法将前驱体溶液导入试材内部,制备新型的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赋予实体木材导电性能。测量不同工艺条件下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导电性能,确定最佳工艺,且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电子能谱仪(EDX)对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如下:1.利用真空浸渍法制备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实验中,木材增重率随着浸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重,体积电阻率随木材增重率的增重而趋于平缓,导电性能逐渐升高而后趋于平缓。当浸渍循环次数为5次,木材增重率达到81.6%,体积电阻率为2.449×103Ω·cm,导电性能最好。随着真空浸渍温度的升高,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体积电阻率逐渐降低,导电性能升高;当真空浸渍温度为60℃时,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体积电阻率达到2.309×103Ω·cm,导电性能最好。当真空浸渍温度高于60℃时,随着浸渍温度的升高,体积电阻率逐渐升高,导电性能降低。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升高,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体积电阻率降低,导电性能升高,当硫酸铜浓度为50g/L时,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体积电阻率达到2.229×103Ω·cm,而后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再增加,体积电阻率趋于平缓。当真空浸渍温度为60℃,浸渍循环次数为5次,硫酸铜浓度为50g/L时,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体积电阻率最低可达到3.023×103Ω·cm,导电性能最好。2.利用活立木蒸腾作用点滴注射法制备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中,随着活立木树段截取高度的上升,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体积电阻率先降低后升高,导电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截取的第二段试材中,体积电阻率达到4.33×106Ω·cm,导电性能最好。试材的体积电阻率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硫酸铜浓度为50g/L时,在截取的第二段试材中,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体积电阻率最低可达到4.33× 106Ω·cm,在活立木试材中导电性能最好。3.通过SEM、EDX、XRD和FTIR等表征手段表征通过真空浸渍法和点滴注射法制备的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结果发现,金属络合物在木材内部自催化还原成金属铜,基本元素C和O摩尔质量分数降低,被导入进去的金属铜和微量金属镍所替代,一部分金属粒子自成微团,一部分金属粒子与木材内部官能团如-OH、-C=O、-C-O等官能团发生化学结合。利用真空浸渍法制备的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导电机理,由于金属粒子在木材内部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层,金属粒子之间相互搭接,形成一个连续的网络结构,再结合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的叁种导电机理,通过分析可知,主要由导电通路理论解释,但同时也存在场致发射理论和隧道效应理论。利用活立木蒸腾作用点滴注射法制备的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导电机理,由于金属粒子含量低,通过外加电场,导电机理主要由隧道效应理论和场致发射理论解释。(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蕊[5](2019)在《硫代双烯型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热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视,并伴随温室气体排放的调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大。其中太阳能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薄膜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分支,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研发领域之一,最近随着材料、工艺的革新和不断研究发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作为染料敏化电池涂层的活性材料,感光染料性能的好坏对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近红外染料是经常使用的活性材料,有机染料硫代双烯型金属配合物是含有配位金属原子的络合物且在近红外区有较强的吸收,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及在近红外区域有强的吸收而被广泛应用。硫代双烯型金属配合物在近红外区的可吸收波段的范围比较大,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在改善络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同时,保障其具有稳定的光热稳定性,并最大程度利用近红外光,如何实现此目标是本研究的中心问题。为此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叁种硫代双烯型金属络合物,并考察了其光热稳定性能。为了探究影响硫代双烯型金属络合物的光、热稳定性因素,利用本课题组之前做过的两种硫代双烯型金属配合物,对影响硫代双烯型金属络合物光、热稳定性因素进行探究。在有机骨架、有机骨架的取代基、中心金属原子叁个方面进行对比,对络合物的光热稳定性能进行比较。对比中心金属原子不同、有机骨架不同、有机骨架的取代基不同的金属络合物,叁组物质进行对比,通过紫外光谱解析,有机骨架及其取代基的改变对于硫代双烯型金属络合物的UV最大吸收波长没有较明显的影响,中心金属原子不同对硫代双烯型金属络合物的UV最大吸收波长明显影响;通过热重解析,有机骨架和中心金属原子的变化都会引起硫代双烯型金属络合物的稳定性的变化,且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8)
李明龙,曹茜娴,由君,喻艳超,武文菊[6](2019)在《手性双恶唑啉金属络合物催化N-α,β-不饱和酰基化合物与C,N-二芳基硝酮的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Inda-BOX1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的两种缺电子烯烃与C,N-二芳基硝酮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反应均可得到4-位取代产物.其中N-丙烯酰基恶唑烷酮为亲偶极体时,反应的exo/endo选择性达到100/0,且exo产物的ee值高达97%; N-丙烯酰基-3,5-二甲基吡唑为亲偶极体时, exo/endo选择性为0/100,且endo产物的ee值高达98%.对亲偶极体及硝酮结构与反应选择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常加涛,徐宏建,陈款,徐书,郭瑞堂[7](2019)在《金属络合物液相催化脱除SO_2和NO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鼓泡反应吸收装置,研究不同金属络合物对燃煤电厂烟气中SO_2、NO络合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钴离子络合物溶液脱硝效率排序为EDTA-Co>蛋氨酸合钴>甘氨酸合钴>谷氨酸合钴,再生率排序为EDTA-Co>蛋氨酸合钴>甘氨酸合钴>谷氨酸合钴。对不同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后的脱硫、脱硝和再生性能进行比较,发现EDTA-Mn的脱硫、脱硝和再生性能优于EDTA-Fe、EDTA-Co。(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9年05期)
田俊强,张晓娟,操礼龙,魏义男[8](2019)在《Meso-四(对-甲基苯基)卟啉金属络合物的光电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Adler法合成Meso-四(对-甲基苯基)卟啉(TMPP),采用两步法合成Meso-四(对-甲基苯基)金属卟啉(TMPP-Mn/Fe/Co/Ni/Cu/Zn),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及光性能研究分析,并用循环伏安特性试验法进行电化学性质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9年04期)
刘蕊,王尚,高雪,张拓,张洪波[9](2018)在《金属原子对硫代双烯金属络合物光热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硫代双烯金属络合物的金属原子对化合物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长碳链的硫代双烯钴络合物的近红外染料,考察其光热性能,并与镍硫代双烯络合物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镍的络合物比钴的络合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染料与染色》期刊2018年06期)
李庆攀[10](2018)在《胺双酚类钴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丙交酯、丙烯酸叔丁酯聚合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发展可再生可降解的新型材料刻不容缓。聚丙交酯(PLA)和聚丙烯酸叔丁酯(PtBA)这些绿色环保并具有诸多用途的材料受到人们关注,而这些材料主要通过金属络合物催化聚合来制备。本文合成了4个胺双酚类配体及其钴金属络合物,运用~1H NMR以及元素分析进行鉴定,其中络合物1和4经过X-ray单晶衍射表征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将合成出的4种钴金属络合物应用于丙交酯的开环聚合中,研究表明该系列络合物均能高效引发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所得到的聚丙交酯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长,与理论分子量相接近,分子量分布较窄。此外,还尝试了在空气环境下用于丙交酯聚合反应,同样显示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将钴络合物1和4用于丙烯酸叔丁酯活性自由基分散聚合中,讨论了钴络合物,单体投料比,水醇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含量对分散聚合体系以及聚丙烯酸叔丁酯微球粒径的影响。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单体转化率可以达到90%,单体转化率的半对数随时间线性增长,由此说明钴络合物1和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丙烯酸叔丁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此外,经过优化反应条件,得到了稳定存在的乳液以及分散均匀,粒径均一的聚合物微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金属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批式试验分别考察了叁聚氰胺(MA)、铜离子(Cu~(2+))及叁聚氰胺的铜络合物(MA-Cu~(2+))对市政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功能菌——硝化菌和聚磷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的活性表现出明显的"低促高抑"的现象; MA对功能菌的活性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当MA浓度为47.2 mg/L时,氨氧化速率和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分别下降了26.4%和16.9%,即MA对氨氧化菌的抑制程度比亚硝酸盐氧化菌大.同样浓度下,聚磷菌厌氧释磷速率和好氧吸磷速率分别下降了39.5%和79.7%.当MA-Cu~(2+)的络合比为1∶2(对应的MA和Cu~(2+)浓度分别为11.8 mg/L和6 mg/L)时,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活性分别下降了60.2%和5.8%,MA-Cu~(2+)络合物对氨氧化菌的抑制程度较单一Cu~(2+)和MA大,对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抑制程度较单一MA小.而MA-Cu~(2+)络合物对聚磷菌活性的抑制比单一MA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络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露,孙威,刘超.同核铁系双金属络合物及其在均相催化体系中的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19
[2].裴立影,姬少斌,王霞霞,雷鑫乐,郭昌梓.叁聚氰胺及其金属络合物对活性污泥功能菌活性的影响[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3].武江艳.基于吡啶偶氮胺类试剂—金属络合物电沉积构筑的纳米电化学传感研究[D].延安大学.2019
[4].宁国艳.金属络合物改性木材的制备及其表征[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5].刘蕊.硫代双烯型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热稳定性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6].李明龙,曹茜娴,由君,喻艳超,武文菊.手性双恶唑啉金属络合物催化N-α,β-不饱和酰基化合物与C,N-二芳基硝酮的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J].有机化学.2019
[7].常加涛,徐宏建,陈款,徐书,郭瑞堂.金属络合物液相催化脱除SO_2和NO优化研究[J].热力发电.2019
[8].田俊强,张晓娟,操礼龙,魏义男.Meso-四(对-甲基苯基)卟啉金属络合物的光电性质研究[J].化工时刊.2019
[9].刘蕊,王尚,高雪,张拓,张洪波.金属原子对硫代双烯金属络合物光热稳定性的影响[J].染料与染色.2018
[10].李庆攀.胺双酚类钴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丙交酯、丙烯酸叔丁酯聚合中的应用[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