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华章张晓莉萧峰(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寿光262700)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133-02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肠化生表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HP转阴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丹参饮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ghicgastritis,CAG)临床以上以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是指肠外组织黏膜上皮在病理情况下转变为肠黏膜上皮及腺上皮。两者相伴而生为癌前病变。目前,西医对本病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优势明显。近年来,我们应用中医药选取60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寿光市中医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消化科门诊和病房住院患者,依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8-75岁,平均(56.65±2.78)岁;病程2-20年,平均9.8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4岁,平均(58.22±2.33)岁;病程1-20年,平均10.6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临床表现
入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如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嗳气嘈杂、食欲减退、大便泄泻或便秘、消瘦乏力,舌质淡胖或淡紫、边有齿痕,舌苔白厚或黄厚或兼腻苔,胃镜示:胃粘膜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度萎缩呈灰白色,色泽深浅不一,皱襞变细、平坦。病理显示:不同程度的固有膜内炎性细胞侵润,腺体萎缩,数目减少以及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3治疗方法
治疗组:清半夏12g黄芩9g黄连6g干姜9g党参10g甘草6g丹参30g木香10g砂仁6g大枣3枚生姜3片。
将上述药物加水400ml浸泡1小时,煎30分钟,取汁200ml一煎,加水200ml取汁100ml二煎混合,分早晚2次饭后1小时服用。
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普鲁卡因VB12颗粒,并根据不同症状,选用莫沙比利等对症治疗。
所有患者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电子胃镜,HP,病理学检查等变化情况。
4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标准如下: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度;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5治疗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卡方=3.84*P<0.05
2)治疗前后肠化生疗效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抗HP比较
HP转阴率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6讨论
慢性胃炎为常见病、多发病,病势缠绵,胃黏膜肠化生的出现则是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反应,H?pylori感染、吸烟、高盐饮食是最常被提及的致病因素。现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已得到公认。中医无胃炎、肠上皮化生病名,但根据其“痞、胀、痛”等症状,可将本病归为“痞满、胃痛”等范畴。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恣食生冷、饥饱不匀,引起脾胃虚弱,功能失调,运化失司,中焦升降失调,致寒湿痰浊阻滞中焦,久之形成瘀血阻络之势。正如王清任所言:“血管无气,必停滞而瘀”,叶大士亦言:“初病在气,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与治血当然也”。瘀、痰互结阻于中焦,进一步耗伤脾胃之气,加重气(阳)虚痰瘀的病理基础,形成本虚标实的复杂局面成为临床难治之症。因而,我们以半夏泻心汤调理中焦气机,丹参饮行气活血化瘀,两方合用进行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组成,是治疗痞满的经典方,“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方中半夏、干姜辛散开结;与党参、甘草、大枣配伍升补清阳;黄连、黄芩苦降以泄其浊阴,辛开苦降,补泻兼施,上下复位,中气得和,则痞满消除。丹参饮乃《时方歌括·卷下》方。方中重用丹参、重在化瘀,配伍檀香、砂仁意在行气,是为血瘀气滞之脘腹疼痛而设。研究表明[1]活血化瘀药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从而促使腺体萎缩的逆转。与檀香、砂仁相配,通行胸腹气血瘀滞,治疗脘腹疼痛,诸药相合,既可健脾行气,运化中焦;又针对气滞日久引起的瘀血以活血化瘀,气行血运。我们将方中檀香易木香,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增强本方理气醒脾之功。临床实践证明,本方较好的逆转了腺体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向荣,潘卫三,胡军.丹参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0,31(8):附112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