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云(广西桂平市第五中学广西桂平537200)
摘要:语言教育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的指导。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特点,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0-134-01
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摸索,英语教学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把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去,这样英语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工作经验,探讨教育心理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供同仁参考。
一、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厌学怕学,主要缘于他们没有端正学习动机,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他们学英语的动机不是为了提高自身运用英语的能力,而是想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高考英语分数,以便考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然而,高中英语的词汇短语、句型结构、语法特征等知识,这些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分析及运用,使一些英语学习意志原本就脆弱的高中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厌倦、自暴自弃。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拥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厚兴趣及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随着当今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英语已成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认知、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中国欲更好地融入世界,就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并有一定英语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故,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深入到英语学习环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效果如何,不仅与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关系密切,而且与学生的心理个性差异息息相关。教育心理学认为,因个体成长环境与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不同的个人不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即个性差异。通常而言,性格开朗、自信心强、认真负责的学生英语成绩好于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学生的成绩。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善谈、反应迅速,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知识摄入与实践机会。消极、悲观、恐惧、自卑等不良性格则会给英语学习带来消极影响。针对高中学生中存在的个性差异,英语教师应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有些学生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有些学习相对缺乏;有些学生擅长阅读而听力薄弱;有些学生分析能力较强;有些学生记忆力较好等等。这就需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特点,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的场合引导学生发挥其个性中积极的一面,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任务。如应用情景表演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要把性格外向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搭配在一组,让外向型的学生带头,领着其他同学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在做题时,可以多让性格内向及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去完成。只有把握住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三、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实现师生互动教学
英语课堂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活动的质量决定着英语教学的质量。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要求英语教师要加强创新研究,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高中英语课堂更加活跃高效。如适时引入“游戏”,不断融入“音乐”以及经常插入“故事”都是活跃课堂的有效方法,学习喜欢的才是最有效的,否则只会出现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规划者、控制者。因此,教师在设计“互动”活动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激发学习者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在接近真实情景的交际活动中感受到真实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尽量避免仅仅为了学习和巩固某一语言点而设计的那种人为的交际,当语言成为传递学习者感兴趣信息的媒介时就会刺激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互动教学过程中新输入的内容必须要同学习得到的已有知识相关联,将新旧知识结合而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强化长进记忆和使用能力,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四、树立教师人格魅力形象,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
英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展现出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有研究表明,英语教师品德越高尚,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英语教师人格魅力就越大,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英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英语教师的作风和意志等心理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故,英语教师应重视塑造人格魅力形象,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如树立“学者”形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渊博的百科知识,并且与时俱进;树立“亲者”形象。教师要爱学生,尊重、宽容、平等地善待他们,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让学生容易亲近;树立“严者”形象。教师还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对学生的严要真挚而理智、有内敛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度”和“内驱力”。英语教师注重多与学生沟通,成为他们的严师益友。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使情感成为一种力量。
总之,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具备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交流.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淑萍.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J].学周刊,2011,(06):22.
[2]李凤敏.浅谈教育心理学与英语教学[J].世纪桥,2010,(1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