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马坪乡田家渡中学422400
摘要:多媒体设备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有利于优化初中化学课堂的效率,它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播放音频、视频、图片等,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提高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初中化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是从化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化学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优点:
1.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为他们的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运用多媒体,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通过多媒体与化学的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制作模拟在实验室不可让学生尝试的有毒的、危险的、爆炸的反应,以避免带来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煤气泄漏造成的危害、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水倒入浓硫酸中的不良后果、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等。
3.多媒体可以大大提高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和复习效果。复习课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复习的知识容量大。虽然我们不主张盲目扩大一节课的信息量,而应该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和时间,但对于某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它们在教材上处于不同章节,用传统的复习方法很难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上,则效果不好。这时候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复习课,其优点就非常明显了。由于多媒体可以同时对多种感官进行刺激,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突出了教学的直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多种感官同时加以刺激,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简化,使学生更加便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和知识的获取,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用一节课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复习完大量知识点。
二、突破教学难点、重点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最易被学生接受,能使学生从事物的现象中找出规律,形成正确的概念,因此合乎实际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对人获取知识极为重要。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而合乎实际的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直观的开始自己的认识过程。化学概念中关于微观概念,如分子、原子等微粒,肉眼看不到,感性材料也很少,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起来很抽象,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一定困难。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录像、投影、动画等把这些粒子变成形象的“实体”,使学生在和谐、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充分感知教材,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供了有效的素材,促进了大脑皮层各种联系的形成。
三、创设真实化情境
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试验,是对物质的再认识,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积极探索事物的心理意向,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激励等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就要注意课题和问题的趣味性。中学化学绪言课的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通过奥秘无穷、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创造思维潜能。这样既可开阔学生视野,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中,教师总是要创设一些情境,然后展开问题的探索。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习者兴趣,引起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一环。化学多媒体软件在内容组织上采用大量色彩鲜明的、活泼有趣的音像画面,使生动的情境真实化,其效果是语言讲解所无法比拟的。在做点燃氢气引发爆炸的演示实验中,利用多媒体把实验爆炸的全过程做成课件,让学生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再把重点讲解、抽象的东西简单化,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入门难、深入更难,学生要学好化学就需要有较强的数理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而多媒体教学利用自身的图文声像等优势可以将抽象的化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在优化教学情境、优化实验教学、扩大课堂信息量以及优化重点和难点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静《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周刊》,2012年,05期。
[2]许茂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