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秸秆覆盖论文-岳雨

免耕秸秆覆盖论文-岳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耕秸秆覆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地,免耕栽培,节本增收,黄金玉米带,土壤质量,生物性状,免耕播种机,技术信息,东北地区,农民合作社

免耕秸秆覆盖论文文献综述

岳雨[1](2019)在《解宏图:坚持50年 推广一亿亩》一文中研究指出每年有近1/3的时间在外,每一次从沈阳出发“巡点”走遍58个示范基地的行程近3000公里,被农民朋友称为“扎根田间地头的中科院专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解宏图。从2007年开始研究并推广“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本文来源于《沈阳日报》期刊2019-06-10)

李瑞平,罗洋,谢瑞芝,郑洪兵,王浩[2](2019)在《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田机械与化学除草效果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机械除草效果,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别设计机械除草、化学除草2种除草方式,调查、分析了玉米和大豆田杂草种类和数量、土壤温度、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田机械除草后虽然杂草株数减少,但是杂草密度仍为36.50株/m~2和28.25株/m~2,分别是化学除草的8.1倍和4.5倍。玉米机械除草提高5 cm土壤温度0.75℃,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降低高温期(6月26日~7月19日)10 cm土壤温度0.57℃和0.69℃,降低15 cm土壤温度1.03℃和1.27℃。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产量分别较化学除草降低29.0%和38.0%,净利润分别降低4 372.5元/hm~2和4 317.6元/hm~2。在本试验条件下,机械除草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化学除草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胡颖慧,时新瑞,李玉梅,邵广忠,孟祥海[3](2019)在《秸秆深翻和免耕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深翻和免秸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逐年加重玉米茎腐病发生;丝黑穗病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较秸秆深翻减轻丝黑穗病危害;玉米螟的危害随还田年限增加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增加玉米产量,但在病虫害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出现减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马明生,郭贤仕,柳燕兰,王磊,董博[4](2019)在《西北旱地小麦全生物降解地膜与秸秆周年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旱地小麦绿色覆盖与节本增效生产需求,从选地整地、合理施肥、选用良种、覆膜覆土、休闲期秸秆覆盖、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系统总结提出了旱地小麦全生物降解地膜与秸秆周年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姜国明[5](2019)在《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目前在东北推广的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主要是以秸秆还田且覆盖地表,免耕播种,配以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深松机疏松土壤的新的玉米种植技术。(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9年02期)

宋丹[6](2018)在《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黑土是世界公认的肥沃土壤,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由于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黑土地,在作物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黑土流失、耕地地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以及土壤贫瘠化、酸化、盐碱化和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辽宁省及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粮食安全。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保护黑土地的有效措施。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发的秸秆还田新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18年12期)

刘忠双,边立新,毛同艳,张淑兰,魏海良[7](2018)在《玉米杂交种庆单6号的选育、推广及秸秆集行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杂交种庆单6号是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以自选系庆系46为母本、自选系庆系4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007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0年来,良种良法配套推广,随着其秸秆集行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的成熟,其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到2017年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800万亩,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9期)

葛佳颖,鲁长根[8](2018)在《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推技术 大小麦免耕直播稻草覆盖还田》一文中研究指出1.技术原理概述该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前,套播大小麦;在水稻收获后,将秸秆粉碎或整秆直接均匀覆盖在已套播的大小麦上,通过自然降雨、光照、土壤湿度和微生物菌作用以及施肥、调节碳氮比、灌溉、中耕覆土、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使秸秆充分分解腐熟为作物所利用。该技术具有作业质量好、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之一。2.技术流程(本文来源于《新农村》期刊2018年08期)

董智,邓林军,董俊,侯志研[9](2018)在《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探讨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对辽西半干旱区春玉米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对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降低环境代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托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阜新旱作农业区免耕定位试验(2016-2018),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计数方法,在不同量秸秆覆盖(0,3000kg/hm2,6000kg/hm2,9000kg/hm2)条件下,研究了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农田土壤CO2和N2O综合温室效应与排放强度;【结果】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第一年对玉米的产量影响不显着,但有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产的趋势,增产幅度为2.9%-9.3%;在秸秆覆盖还田第二年,全量秸秆覆盖(相当于9000 kg/hm2)还田显着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增产达35%,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产的趋势更加明显。各处理土壤CO2排放在拔节期追肥后第7d出现排放高峰,表现为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CO2排放通量峰值较无秸秆还田增加445-1125 mg/(m2·h),而后土壤CO2排放逐渐降低。不同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有一定的差异,各处理在拔节期追肥后第3d出现第1次排放峰值,秸秆还田处理的排放通量显着高于无秸秆还田,其中覆盖量在9000 kg/hm2较无秸秆覆盖的排放通量增加211μg/(m2·h)。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各处理土壤CO2累积排放量显着提高,较无秸秆还田增加112%-128%,同时,秸秆覆盖还田还显着增加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较无还田处理增加62%-161%;【结论】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在辽西半干旱区具有显着的增产效应,但有增加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势,加强且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免耕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为粮食绿色高效生产及全球气候变暖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07)

腾珍珍,袁磊,王鸿雁,刘亚军,张钟文[10](2018)在《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尿素来源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与垂直运移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量化常规垄作和免耕不同量秸秆覆盖处理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尿素氮来源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垂直运移特性和淋失风险,于2016年在连续运行9年的长期免耕定位试验基地上设置田间原位~(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垄作(RT)、免耕无秸秆覆盖(NT-0)、免耕33%秸秆覆盖(NT-33)、免耕67%秸秆覆盖(NT-67)和免耕100%秸秆覆盖(NT-100)。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和抽雄期,0~20 cm和20~40 cm土层尿素来源NO_3~--N的累积量显着高于尿素来源的NH_4~+-N,尿素来源NO_3~--N占所施入尿素氮的比例在苗期最高,各个处理相应土层的平均值分别为24.0%和17.4%。玉米成熟期,0~100 cm土壤剖面中残留的尿素来源的矿质氮96%以上是NO_3~--N,约有7%左右的尿素氮以NO_3~--N的形态垂直运移至80~100 cm土层中,其对相应土层总的土壤NO_3~--N库的贡献比例达50%以上,说明当季作物施入氮肥的淋溶损失风险较高。与常规垄作处理相比,免耕67%和100%秸秆覆盖处理降低了尿素来源NO_3~--N在深层土壤剖面的残留,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免耕秸秆覆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机械除草效果,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别设计机械除草、化学除草2种除草方式,调查、分析了玉米和大豆田杂草种类和数量、土壤温度、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田机械除草后虽然杂草株数减少,但是杂草密度仍为36.50株/m~2和28.25株/m~2,分别是化学除草的8.1倍和4.5倍。玉米机械除草提高5 cm土壤温度0.75℃,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降低高温期(6月26日~7月19日)10 cm土壤温度0.57℃和0.69℃,降低15 cm土壤温度1.03℃和1.27℃。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产量分别较化学除草降低29.0%和38.0%,净利润分别降低4 372.5元/hm~2和4 317.6元/hm~2。在本试验条件下,机械除草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化学除草效果更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耕秸秆覆盖论文参考文献

[1].岳雨.解宏图:坚持50年推广一亿亩[N].沈阳日报.2019

[2].李瑞平,罗洋,谢瑞芝,郑洪兵,王浩.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田机械与化学除草效果比较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19

[3].胡颖慧,时新瑞,李玉梅,邵广忠,孟祥海.秸秆深翻和免耕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4].马明生,郭贤仕,柳燕兰,王磊,董博.西北旱地小麦全生物降解地膜与秸秆周年覆盖免耕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9

[5].姜国明.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9

[6].宋丹.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情况[J].中国农技推广.2018

[7].刘忠双,边立新,毛同艳,张淑兰,魏海良.玉米杂交种庆单6号的选育、推广及秸秆集行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8

[8].葛佳颖,鲁长根.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推技术大小麦免耕直播稻草覆盖还田[J].新农村.2018

[9].董智,邓林军,董俊,侯志研.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C].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10].腾珍珍,袁磊,王鸿雁,刘亚军,张钟文.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尿素来源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与垂直运移过程[J].土壤通报.2018

标签:;  ;  ;  ;  ;  ;  ;  ;  ;  ;  

免耕秸秆覆盖论文-岳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