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粱红色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粱,红色素,色素,层析,稳定性,自由基,糖苷。
高粱红色素论文文献综述
向明锋,罗璇,沈瑞敏,邓凯[1](2018)在《小曲酒酿造废水中高粱红色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大孔树脂耦合硅胶柱层析法对小曲酒酿造废水中的高粱红色素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大孔树脂和硅胶层析柱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一级纯化选择HPD600型大孔树脂,吸附容量为2BV,吸附液pH值为7,吸附速率为3BV/h,除杂水用量为5BV,洗脱剂为体积分数80%的乙醇,洗脱剂用量为2BV,洗脱速率为6BV/h;二级纯化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4∶1(V/V),目标收集液为2~3BV段的流动相收集液;经两级纯化后得到高粱红色素纯度达90%,废水中高粱红色素的回收率达67.2%。(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8年04期)
申科敏,胡晓琴,韩春[2](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粱红色素中两种化合物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HPLC-双波长法测定高粱红色素中槲皮素-7-葡萄糖苷和芹菜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前处理提取溶解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色谱峰保留时间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定性。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进样量20μL,选择486 nm(槲皮素-7-葡萄糖苷)和333 nm(芹菜素)两处波长同时检测,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质量浓度在10.2~408.0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2μg/m 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3%~102.8%,RSD为1.6%~3.9%(n=6)。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稳定性好,能满足高粱红色素中槲皮素-7-葡萄糖苷和芹菜素同时测定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吴露,王祥荣[3](2014)在《高粱红色素在锦纶纤维上的染色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天然染料高粱红在锦纶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有效控制其上染过程、预测染色效果、指导染色工艺的优化,用高粱红色素进行染色吸附动力学研究,选择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高粱红色素在锦纶织物上的染色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其染色动力学参数,并探讨电解质和表面活性剂对高粱红在锦纶织物上染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粱红色素在锦纶织物上的染色过程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且上染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半染时间却随之有所减少;电解质的加入降低了高粱红的上染速率和平衡上染量,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上染速率和平衡上染量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王金亭[4](2012)在《天然高粱红色素研究与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粱红色素是从高粱壳中提取异黄酮半乳糖苷,是一种安全、无毒天然食用色素,具有很强抗氧化活性;高粱红色素主要成分为5,4'–二羟基异黄酮–7–O–半乳糖苷和5,4'–二羟基–6,8–二甲氧基异黄酮–7–O–半乳糖苷。目前,以低浓度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高粱红色素方法主要有:碱溶酸沉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高粱红色素可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染色剂等。该文参考近年最新研究成果,综述高粱红色素提取工艺、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应用价值,对加强该色素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12年11期)
李传欣,张宏宇,李景林[5](2012)在《不同原料颜色对高粱红色素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高粱壳为原料提取高粱红色素,对其理化性质分析比较,可知黑壳色素提取率为5.2%,色价45,耐热性能好,色调为紫褐色,色泽较暗;红壳色素提取率为3.1%,色价32,色调为红棕色,色泽较亮。(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2年16期)
刘博,吴琼[6](2010)在《超声波辅助萃取高粱红色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高粱壳中提取高粱红色素,通过超声波预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高粱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频率20-25 kHz,功率100 W,每次30 s,间隔10 s,超声波输出总时间20 min,固液比1:8,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 h,乙醇浓度75%,最大提取率为15.36%。较传统的乙醇提取法高6.83%。(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吕玉璋,张宏宇,李韬,李存[7](2010)在《高粱红色素的开发及利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高粱红色素的主要成分及性质,高粱红色素在食品、医药、印刷业等领域的利用现状,高粱红色素的应用市场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高粱红色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学刊)》期刊2010年06期)
张宏宇,吕玉璋,李韬[8](2010)在《高粱红色素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乙醇提取高粱红色素的提取方法,研究了该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用65%的乙醇在料液比为1:5(g/mL)的条件下60℃时浸提4h的效果最好。色素稳定性研究表明色素对光稳定性好,耐热性能在85℃内较稳定。(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0年03期)
朱耀华,杨建雄,代斌[9](2009)在《高粱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粱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了高粱红色素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还原力,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高粱红色素对DPPH.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能很好地清除O2-.和.OH,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见高粱红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除作为色素使用外,也可作为抗氧化剂使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陈金娥,刘丽琴,张海容[10](2009)在《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条件下高粱红色素特征吸光值变化的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光照、温度、pH、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蔗糖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表明:糖溶液、光照对其影响较小;在不同的pH条件下稳定性不同;金属离子中Ca2+、Na+、K+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并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Al3+和Zn2+对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Cu2+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或破坏作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对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09年01期)
高粱红色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HPLC-双波长法测定高粱红色素中槲皮素-7-葡萄糖苷和芹菜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前处理提取溶解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色谱峰保留时间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定性。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进样量20μL,选择486 nm(槲皮素-7-葡萄糖苷)和333 nm(芹菜素)两处波长同时检测,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质量浓度在10.2~408.0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2μg/m 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3%~102.8%,RSD为1.6%~3.9%(n=6)。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稳定性好,能满足高粱红色素中槲皮素-7-葡萄糖苷和芹菜素同时测定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粱红色素论文参考文献
[1].向明锋,罗璇,沈瑞敏,邓凯.小曲酒酿造废水中高粱红色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8
[2].申科敏,胡晓琴,韩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粱红色素中两种化合物含量[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7
[3].吴露,王祥荣.高粱红色素在锦纶纤维上的染色动力学[J].纺织学报.2014
[4].王金亭.天然高粱红色素研究与应用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2
[5].李传欣,张宏宇,李景林.不同原料颜色对高粱红色素理化性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2
[6].刘博,吴琼.超声波辅助萃取高粱红色素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
[7].吕玉璋,张宏宇,李韬,李存.高粱红色素的开发及利用现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
[8].张宏宇,吕玉璋,李韬.高粱红色素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0
[9].朱耀华,杨建雄,代斌.高粱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0].陈金娥,刘丽琴,张海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