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裸质粒注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质粒,心肌,基因治疗,内皮,基因,血管,疗法。
裸质粒注射论文文献综述
丁大有,汤晓闯,许松山[1](2014)在《一种同时表达两种HGF异构体裸质粒肌肉注射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品为一种能同时表达两种HGF异构体(HGF_(728)和HGF_(723))的裸质粒,由于异构体的协同作用,使表达产物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能起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平滑肌迁移但不引起其增殖,从而可起到血管生成作用,同时在调节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方面也起到重要功能。临床中拟采用局部肌肉注射的方式,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周(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07-27)
吕金钢,李久纯,巴彩凤,王光川,苏荣健[2](2009)在《犬黑素皮质素受体-4裸质粒注射促进小鼠肥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犬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对小鼠肥胖的影响。[方法]3次尾静脉高压注射pcDNA3.1-myc-His/A-MC4R质粒,RT-PCR成功验证小鼠体内犬MC4R表达后,适时监测每只小鼠的体重,同窝小鼠相互对照,利用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用脂肪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小鼠皮下脂肪细胞变化。[结果]试验得出,小鼠体重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饲养时间相同、相互对照组的每一组小鼠脂肪细胞直径对比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犬MC4R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为犬MC4R调节肥胖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15期)
刘亮明,罗杰,张吉翔,郭宏兴,邓欢[3](2006)在《裸质粒流体力学注射法-基因治疗研究的利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源基因在动物活体组织的有效表达是基因治疗研究的基础.同时,作为一种疾病治疗方法,安全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基因治疗研究的角度,介绍了流体力学注射法的概念、器官靶向性、目的基因在靶器官内的转染效率、安全性和转染机制,以及该方法在疾病模型动物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等等.总之,流体力学注射法以其高效、安全的肝靶向性活体基因转染、简单便捷的操作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基因治疗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06年28期)
黄国明,李庚山,朱刚艳,赖亦木,张宏祥[4](2004)在《兔心肌内注射人心房钠尿肽基因裸质粒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评价心肌内注射人心房钠尿肽 (h ANF)基因裸质粒 (p CR3.h ANF)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方法 :家兔2 0只开胸后用微量注射器将 80 0 μg的 p CR3.h ANF(实验组 ,n=16 )或 p CR3(对照组 ,n=4 )平均注射至左室前壁的四个部位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Southern杂交和放射免疫测定 (RIA) ,检测 h ANF基因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 h ANF基因在心肌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 (P<0 .0 1) ,且在第 30天达到高峰 ;肝、肺、肾组织中无 h ANF基因表达 (均 P>0 .0 5 ) ;兔心肌 m RNA的表达与 h ANF的表达显着相关 (r=0 .819,P<0 .0 1)。结论 :h ANF基因裸质粒心肌内注射是一安全、有效的转导途径。(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04年02期)
赵志敬[5](2004)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裸质粒经心内膜心肌内注射治疗猪心肌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己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CHD的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去除CHD的发病因素——冠状动脉狭窄,所以,CHD的手术治疗得以广泛开展。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如多支或远端冠状动脉的弥漫性病变以及闭塞支远端血管细小者)存在手术禁忌症,因此,一些学者设想能通过输入外源性促血管生长因子来刺激缺血区小血管的生长和侧支循环的形成,从而治疗心肌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其强大的促血管生长能力和作用位点的广泛性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蛋白质治疗价格昂贵、半衰期短且极不稳定,因而近期的国内外研究均尝试以VEGF基因对心肌缺血进行治疗。虽然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实基因治疗具有不错的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亟需明确,其中包括:基因治疗的安全性、新生血管网的实效性和稳定性以及生血管因子种类、目的基因载体及基因运载方式的最佳选择等。本实验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涉及VEGF特定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载体的构建、特定运载方式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实效性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目的 1.构建VEGF基因与EGFP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pIREsZ一EGFP一hvEGF165,对离体与在体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进行转染,以确定VEGF基因与EGFP基因的表达状况; 2.在体内、外实验中,对NOGA电机械标测系统位置、距离及容量测量的精度进行测定,并分析该方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的相关性; 3.利用NOGA电机械标测系统区分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 4.评价NooA心内膜注射导管pIRESZ一EGFp一hVEGF165质粒转染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 1.以基因克隆法构建PIRESZ一EGFP一hvEGF165真核共表达载体,采用小量酶切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以脂质体法介导目的基因转染离体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以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法转染在体心肌组织;采用Rl’- pCR、Westem一blotting、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分别检测hVEGF165基因与EGFP基因在心肌细胞与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2.应用NOGA电机械标测系统对体外己知的点、线、容积进行重复测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可重复性和准确性;以NOGA电机械标测系统和左心室造影系统同时测定某些心功能指标,以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通过动脉内球囊导管以冠状动脉内栓塞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以统计学方法分析梗死前、后的NOGA标测值。 3.通过NOGA电机械标测系统以心内膜注射导管进行心肌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内质粒转染,观察质粒转染前后血液学指标、超声心动图以及NOGA标测结果的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了解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处死动物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明确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生成情况和缺血局部心肌细胞的结构、功能状况。实验结果 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明,hVEGF165基因片段己成功克隆到载体质粒pIREsZ~EGFp内;将构建好的真核共表达质粒p仅EsZ一EGFp七vEGF165和空载质粒pIREsZ一EGFP转染离体和在体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后,发现上述细胞内均有EGFP的表达,离体内皮细胞和离体心肌细胞的EGF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8%和3.43%;VEGF的阳性表达仅存在于真核共表达质粒组的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内,离体内皮细胞和离体心肌细胞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8%和4.39%;Rl:PCR检测发现,在体心肌组织内vEGF mRNA水平明显升高,应用Westem一bfotting可检测到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2.NOGA电机械标测系统的体外位置、距离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在0.3%刁.8%之间,体外容积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5%,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尸>.05),其可重复性和准确性都很高;NOGA电机械标测图像与左心室造影图像非常接近,两者的容量测定值差异<8%(尸>.05),其容积测定数值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二0.95,;二0.93,:=0.96;尸<0.01):在AMI前、后,NOGA电机械标测获得的单极电压 (呱加lar卯tential,Upv)值分别为1 1 .6士2.3 mV和4.9士l.ZmV,下降了58%,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尸<0 .001);在AMI前、后,NOGA电机械标测测得的双极电压(bipolar potential,Bpv)值分别为5.6士2.1 mV和2.2士1.omV,下降了60%,两组间有显着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性差异(P<0.001);在AMI前、后,局段线性缩短率(l inear localshortening,LLs)的数值分别为1 3 .3士2.1和5.9士1.3,下降了56%,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尸<0.001)。 3.质粒注射后,实验组与空载质粒组的WBC计数、SGOT、SGPT、LDH和CPK系列测定值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与注射前相比也没有显着性差异(尸>0.1);术后早期(3一7天),hVEGF165真核共表达质粒组血清VEGF蛋白水平虽略有升高,但与本组注射前及转染空载质粒组注射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尸>0.05)。 4.HE染色可见hVEGF165真核共表达质粒组新生小血管的数目明显高于空载质粒组,在梗死边界区,前者平均每个高倍视野中的毛细血管数目为35.78士4.9个,而后者约为10.9士5.1个,两组间有(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4-04-01)
王留义,孙威,陈明哲,王宪[6](2003)在《人前胰岛素原基因裸质粒DNA肌肉注射可显着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补充胰岛素已用于实验性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本研究构建了含有重组人前胰岛素原基因的裸质粒DNA载体(pCMV-IN),将其肌肉注射人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糖尿病C57小鼠体内,并辅以电穿孔方法,以获得在体胰岛素转基因治疗。该质粒载体表达的胰岛素mRNA,可通过RT-PCR方法在转基因局部的骨骼肌组织中检测到。在接受pCMV-IN注射的糖尿病小鼠中,血浆胰岛素水平显着升高,达到了未注射STZ的正常对照小鼠的水平,且胰岛素的表达可持续至少35 d。pCMV-IN质粒注射转基因治疗显着降低了糖尿病小鼠在第7至35 d的血糖水平,其下降幅度约6 mmol/L;转基因治疗也显着降低了严重糖尿病小鼠的死亡率,其第6周时的死亡率由100%降为37%。结果表明,直接肌肉注射含入前胰岛素原基因裸质粒可获得胰岛素的有效表达,显着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并降低严重糖尿病小鼠的死亡率。裸质粒注射胰岛素转基因治疗有望成为IDDM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陈少萍,顾洪,边长勇,秦永文,张国元[7](2001)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裸质粒DNA心肌注射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循环形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 VEGF)裸质粒 DNA直接心肌注射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取缺血边缘区以先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h VEGF1 6 5和真核载体 pc DNA3的 DNA分别多点心肌注射。给药后 4周先行大鼠冠状动脉造影 ,再取材分别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染色和 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 :给药后 4周冠状动脉造影示治疗组左室造影剂聚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SMA染色示治疗组新生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 ;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治疗组 VEGF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 :pc DNA3/ h V EGF1 6 5裸质粒 DNA心肌注射能转染心肌细胞并持续表达至少 4周 ,促进了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形成(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01年08期)
裸质粒注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犬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对小鼠肥胖的影响。[方法]3次尾静脉高压注射pcDNA3.1-myc-His/A-MC4R质粒,RT-PCR成功验证小鼠体内犬MC4R表达后,适时监测每只小鼠的体重,同窝小鼠相互对照,利用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用脂肪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小鼠皮下脂肪细胞变化。[结果]试验得出,小鼠体重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饲养时间相同、相互对照组的每一组小鼠脂肪细胞直径对比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犬MC4R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为犬MC4R调节肥胖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裸质粒注射论文参考文献
[1].丁大有,汤晓闯,许松山.一种同时表达两种HGF异构体裸质粒肌肉注射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C].第九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4
[2].吕金钢,李久纯,巴彩凤,王光川,苏荣健.犬黑素皮质素受体-4裸质粒注射促进小鼠肥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
[3].刘亮明,罗杰,张吉翔,郭宏兴,邓欢.裸质粒流体力学注射法-基因治疗研究的利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
[4].黄国明,李庚山,朱刚艳,赖亦木,张宏祥.兔心肌内注射人心房钠尿肽基因裸质粒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J].心脏杂志.2004
[5].赵志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裸质粒经心内膜心肌内注射治疗猪心肌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
[6].王留义,孙威,陈明哲,王宪.人前胰岛素原基因裸质粒DNA肌肉注射可显着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英文)[J].生理学报.2003
[7].陈少萍,顾洪,边长勇,秦永文,张国元.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裸质粒DNA心肌注射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循环形成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