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词义,概念,认知,构词法,言语,汉语,委婉。
转喻性论文文献综述
金江,魏在江[1](2019)在《转喻性与体验性:构式压制的两个维度——以动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式压制是构式语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体现了一种有别于固化思维的认知方式,从而具有转喻性和体验性。从其体验性与转喻性深入剖析了构式压制的机制和限制,并以动词为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构式压制实质的讨论与研究,发现构式压制是基于体验,通过转喻手段,改变了构式的凸显状况,重新分配凸显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杨芳梦[2](2018)在《概念整合视域下《师傅越来越幽默》转喻性习语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语这一语言形式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同时这也赋予习语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形式上,习语往往由几个字组成,分为成语,俗语,格言,俚语等。传统语言学把习语看作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认知视角下的习语研究关注习语的可拆分及可分析性,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促进习语形成及引发读者认知习语的两个机制(Lakoff,1987:130)。本文的关注点是认知动机为转喻的习语,也称为转喻性习语,从转喻机制入手研究习语的理解及翻译。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其作用是丰富文章的艺术性。转喻并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模式。所谓认知模式,即获取及处理信息的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有某些相似或不同的认知模式。认知模式之间的共性为转喻在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提供了可能性,而认识模式之间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读者对同一转喻的理解存在差异。译者需要采用适当的翻译原则,将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转喻概念准确地体现在译文中。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整合一般涉及四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及一个合成空间(Fauconnier及Turner,1997:87)。两输入空间向类属空间投射并反映其共同的抽象结构,类属空间规定两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并将两输入空间中的成分有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并通过“组合”,“完善”及“精致”叁过程产生新创结构(Fauconnier及Turner,2002:48)。所谓“组合”即从两输入空间投射到整合空间的成分被组合在一起,所谓“完善”即运用背景信息对组合的成分进行完善,所谓“精致”即对“完善”步骤中处理过的成分进行精致加工。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师傅越来越幽默》是收录在他同名小说集中的中篇小说之一。本文参考的译本为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先生的英译本。葛浩文先生是着名的中国文学英译翻译家,其翻译了多达叁十多位作家的六十多本小说,且为莫言小说主要的英译者。本文是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以莫言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葛浩文译本为语料,分析了应用概念整合理论研究转喻性习语英译的可行性及解释力,探讨了概念整合理论关照下《师傅越来越幽默》中转喻性习语英译的原则及启示。案例分析及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应用于《师傅越来越幽默》中转喻性习语英译的研究并且对《师傅越来越幽默》中转喻性习语的英译分析有很好的解释力。对于译出语及译入语读者均可理解的转喻性习语,其英译可以采用直译的原则。对于在译出语及译入语中存在不同理解的转喻性习语,其英译原则为采用译入语特有喻体。对于译出语独有的转喻性习语,其英译原则为直接翻译原文的含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袁琳琳[3](2016)在《汉语转喻性数字成语意义建构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成语研究关注成语的意义建构中的认知过程,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本研究以成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究汉语成语的意义建构,旨在探讨转喻性数字成语的认知过程,研究问题包括转喻性汉语数字成语规约转喻义的建构是怎样的、其在线动态意义的建构是怎样的,并讨论数字在成语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功能和特点。研究从《汉语成语大辞典》中提取335条汉语转喻性数字成语,用概念转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其意义建构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语料,发现汉语转喻性数字成语的规约义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转喻机制和认知隐喻机制。其规约转喻义的建构,根据成语词条的转喻特点,呈现叁种转喻模式建构:基本转喻模式,多重转喻模式,转喻隐喻模式。通过概念转喻理论分析发现,语料概念转喻类型呈现部分与整体关系转喻比例为74.9%,部分与部分关系转喻为25.1%,缩减转喻、范畴与特征关系转喻成语所占比例较大,为解释数字成语生成过程中汉集体主义文化的理据性提供证据。同时,受语料多种认知机制参与意义建构、语境影响意义建构、成语意义的非组合性及构式成语数字组合的非转喻性等因素影响,概念转喻理论对于转喻性成语意义建构分析存在局限。其次,通过分析语料动态意义的建构,发现概念整合理论探索现实语境中汉语成语动态意义建构的有效性,补充概念转喻理论局限。语料动态意义建构呈现四种基本整合网络进行:非并列转喻成语整合网络,并列转喻成语整合网络,基于转喻非并列成语整合网络,基于转喻并列成语整合网络。研究发现,汉语转喻性数字成语通过截搭和整合构词,动态意义建构以认知转喻机制为基础,并根据语境及成语的认知机制类型建构不同网络类型,包括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整合关系的压缩则与成语内部认知机制相关呈现。最后,研究根据认知分析发现部分成语中数字参与转喻机制运作,包括包含数字式略语“数词+特征词”结构的成语、符号指称型成语、数字代词化成语以及数字修饰转喻成分的成语。数字在成语的整合网络中呈现数字意义扩展的一般特点。数字双双的组合产生固定构式,对转喻单元意义建构无关,对成语整体意义建构有所影响。同时,数字在汉语转喻性成语中的作用亦与中国文化,特别是数字的文化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代生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及叁、四、五、六等数字独特的文化内涵。研究将数字和转喻作为界定,细化了汉语成语理解的认知过程研究,为探讨数字在成语构词中的作用,文化沉淀,以及其与转喻思维的关系、数字构式意义整合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尹化玲[4](2016)在《委婉语的转喻性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委婉语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它能让话语更加礼貌、得体,从而有利于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就中英委婉语的转喻性生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转喻是委婉语的重要生成途径。委婉语充分利用了事物的邻近性原则,同时突显了事物的某一方面。它是用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来代替直接、粗俗和令人不快的表达方式,以达到礼貌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尹化玲[5](2016)在《身势语的转喻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身势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它能在人际交往中辅助或代替口头语言实现成功交际,甚至能达到口头语言所无法传递的特殊交际效果。身势语能在人际交往中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是因为身势语具有转喻性特征。本文将从转喻性思维角度对身势语进行探讨,旨在揭示身势语的转喻性理据,以为人们理解身势语提供一种新的角度。(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尹化玲,黄菲[6](2014)在《英语转类构词法转喻性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类构词是构词法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英语中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叁大主要词类的相互转化。事件域认知模型和转喻认知机制是英语转类构词的认知理据。一个事件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包括各种事体、动作及其特征和分类信息等。在同一认知域中,这些组成要素呈层级性分布,且他们之间具有邻近性的特点。由于转喻机制的存在,那些凸显、易感知的部分可以指代整体或其他部分;凸显的整体也可以指代部分。英语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就是在同一认知域中呈层级性分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或组成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指代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龚从贵[7](2014)在《小议词汇的转喻性与隐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转喻和隐喻的角度,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指出在词汇教学中,重视对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对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极有帮助。(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4年02期)
郭嘉蓓,曾晓辉[8](2012)在《词义转喻性及隐喻性扩展对ESL词汇认知的启示——以一词多义face义项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喻和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方式,转喻是以邻近关系为基础的以部分代整体,隐喻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以多义词"face"为例,从认知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分析ESL的词汇认知,通过对转喻和隐喻认知理论的简要阐述,结合face这个多义词的词典义项分析和语境义项分析,阐明了其对于ESL词汇认知和教学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黄碧蓉,于睿[9](2011)在《人体词语词义转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身体被作为一种基质用于认识和体验世界,历经几千年这种"体认"世界的过程,表身体各部位的人体词语的意义被赋予厚重的隐喻性和转喻性。本文分4类情形探讨人体词语词义的转喻性,即人体词语转指人、转指长度单位、转指人体相应部位的特征或功能以及转指人体部位相应的动作行为,对其词义转喻性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由于转喻操作的便利性,人体词语词义的转喻性是一个极其突显的特征,无论共时还是历时,均须予以关注。(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1年04期)
刘云飞[10](2010)在《脚本的转喻性识解差异与误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行为转喻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使用言语行为脚本中的边缘成分指代整个脚本是引起误解的主要原因;该观点将说话人用来传递脚本成分的话语作为主要因素分析误解的产生。从受话人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误解产生于受话人对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的在线识解过程;产生误解的更深层原因是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和受话人在线构建的脚本之间存在不对应关系;说话人使用的话语只是现实语境的一部分,无论该话语是否传递边缘成分都可以产生误解。在受话人构建脚本的过程中,转喻认知机制贯穿始终,同时认知背景、个人语用因素以及现时语境亦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转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语这一语言形式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同时这也赋予习语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形式上,习语往往由几个字组成,分为成语,俗语,格言,俚语等。传统语言学把习语看作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认知视角下的习语研究关注习语的可拆分及可分析性,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促进习语形成及引发读者认知习语的两个机制(Lakoff,1987:130)。本文的关注点是认知动机为转喻的习语,也称为转喻性习语,从转喻机制入手研究习语的理解及翻译。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其作用是丰富文章的艺术性。转喻并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模式。所谓认知模式,即获取及处理信息的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有某些相似或不同的认知模式。认知模式之间的共性为转喻在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提供了可能性,而认识模式之间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读者对同一转喻的理解存在差异。译者需要采用适当的翻译原则,将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转喻概念准确地体现在译文中。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整合一般涉及四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及一个合成空间(Fauconnier及Turner,1997:87)。两输入空间向类属空间投射并反映其共同的抽象结构,类属空间规定两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并将两输入空间中的成分有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并通过“组合”,“完善”及“精致”叁过程产生新创结构(Fauconnier及Turner,2002:48)。所谓“组合”即从两输入空间投射到整合空间的成分被组合在一起,所谓“完善”即运用背景信息对组合的成分进行完善,所谓“精致”即对“完善”步骤中处理过的成分进行精致加工。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师傅越来越幽默》是收录在他同名小说集中的中篇小说之一。本文参考的译本为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先生的英译本。葛浩文先生是着名的中国文学英译翻译家,其翻译了多达叁十多位作家的六十多本小说,且为莫言小说主要的英译者。本文是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以莫言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葛浩文译本为语料,分析了应用概念整合理论研究转喻性习语英译的可行性及解释力,探讨了概念整合理论关照下《师傅越来越幽默》中转喻性习语英译的原则及启示。案例分析及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应用于《师傅越来越幽默》中转喻性习语英译的研究并且对《师傅越来越幽默》中转喻性习语的英译分析有很好的解释力。对于译出语及译入语读者均可理解的转喻性习语,其英译可以采用直译的原则。对于在译出语及译入语中存在不同理解的转喻性习语,其英译原则为采用译入语特有喻体。对于译出语独有的转喻性习语,其英译原则为直接翻译原文的含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喻性论文参考文献
[1].金江,魏在江.转喻性与体验性:构式压制的两个维度——以动词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杨芳梦.概念整合视域下《师傅越来越幽默》转喻性习语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袁琳琳.汉语转喻性数字成语意义建构的认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4].尹化玲.委婉语的转喻性生成机制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5].尹化玲.身势语的转喻性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6].尹化玲,黄菲.英语转类构词法转喻性机制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龚从贵.小议词汇的转喻性与隐喻性[J].科技与企业.2014
[8].郭嘉蓓,曾晓辉.词义转喻性及隐喻性扩展对ESL词汇认知的启示——以一词多义face义项分析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2
[9].黄碧蓉,于睿.人体词语词义转喻性研究[J].外语学刊.2011
[10].刘云飞.脚本的转喻性识解差异与误解[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