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530000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城乡建设也开启了新局面,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正加速向城乡协调建设转变,乡村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概念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在全国部分省市先期开展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工作。由于缺乏规范指导,该类型规划的编制实践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以东兴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探索乡村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思路,以期为同类型的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东兴

1引言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建设也开启了新局面。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正加速向城乡协调建设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更加迫切,美丽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和向往的家园。规划建设好广大农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是“十三五”时期的迫切任务,也是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乡村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普遍关注。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和管理,对乡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推进作用。但是,乡村地区的规划编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区域协同的规划思维,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就村论村”“就规划区论规划区”的现象发生;二是公众参与不彻底,在村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村民及公众作用相对有限;三是各类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因其宏观性难以有效指导乡村建设;四是过于关注空间整体形象的塑造,实用性较差,难以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五是诸多规划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缺乏有效衔接[1]。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类型,是在新型城乡关系视角下,统筹县域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设施配置、风貌特色和建设管理等问题,构建以乡村为核心的规划框架,探索符合乡村实际、指导性强和实施性强的规划理念、编制办法和实施策略等,实现乡村规划的改革和创新[2]。

编制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协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指导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东兴市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2.1基本概况

广西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与越南接壤,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总面积590平方公里。截止2017年,东兴市下辖东兴、江平、马路三镇,31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东兴镇。全市户籍总人口14.96万人,常住人口15.92万人,其中村庄总人口88117人。

2.2乡村发展特征

(1)经济发展特征

2017年,东兴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471元,明显高于周边上思、凭祥、宁明、扶绥、合浦、灵山、浦北等县(市),亦远高于自治区11325元的平均水平。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缓慢,农业经济对市域整体经济发展贡献较低,单纯发展农业很难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比重较2013年呈下降趋势,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播种面积亦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空心化程度加剧。

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但尚未实现有效整合,乡村旅游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旅游未有效促进民富。

图12011-2017年东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长率

(2)空间分布特征

东兴市的地形地貌极具特色,为“北山南平海滩涂”结构。农村居民点则主要集聚在南部平缓区域及低丘缓坡区域,沿黄竹江、江平河、罗浮江、北仑河以及防东一级公路、省道312、省道325分布,整体呈现依水而聚、沿路建设的特征。

图2村镇分布现状图

(3)人口发展特征

东兴市村庄规模的大小、人口多少、人口密集度等与村庄所处的地形地貌条件、交通条件等密切相关。沿海一带的村庄规模较小,交通通达性较好,人口密集度高,而以山林地为主的村庄则面积较大,交通通达性相对较差,人口密集度低,人口较分散。这样的村庄分布特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村的社会经济水平,沿海的村庄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山区村庄的收入则较低。

表1东兴市各城镇行政村平均规模一览表(2017年)

表2东兴市各城镇村庄人口密度一览表(2017年)

表3东兴市各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一览表(2017年)

3东兴市域乡村规划建设实践

3.1技术路线

规划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秀美、富裕、幸福、魅力”的美丽乡村为目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梳理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以行政村为分析单元,统筹规划东兴市域乡村体系、用地、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乡村风貌、环境整治等方面内容,以传承传统乡村特色、重构现代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图3东兴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技术路线图

3.2乡村体系

在科学预测乡村人口流动趋势的基础上,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综合运用分区、分级、分类的空间方法,协调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统筹建立县域乡村空间体系。

(1)分区:结合现状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条件,将东兴市乡村划分为滨海旅游区、边关边贸区、山地养生区和丘陵田园区4个产业经济分区,确定各类型分区的开发建设与控制引导的内容、要求和措施。

(2)分级:根据各村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潜力,规划将31个行政村划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两个层级。通过村庄分级,确定未来村庄的建设发展梯队结构,并结合经营乡村理念,强调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在产业发展、设施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差异化的发展思路。

(3)分类:随着东兴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村庄的发展模式也明显地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化,村庄所承担的职能也日趋多样性,从单一的集体农业经济模式转换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也日趋加快。规划基于东兴市各村庄的基础条件、经济结构和主要产业等因素综合考虑,将村庄划分为四种职能类型,城镇服务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农业型,由发展条件优越的村庄组成合适的职能等级,明确其在镇域和市域范围内所承担的主要职能,促进各村之间在职能上的相互联系和补充,以取得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村镇整体的最佳效益。

3.3产业发展

把握产业引领作用,深度挖掘村庄发展动力源泉,充分利用东兴市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按照“一村一品”和“一屯一品”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姑娘”红薯、中草药(石斛、牛古大力等)、香茅等种植产业,培育壮大对虾、青蟹、京岛海鸭蛋优势特色养殖业。

(2)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版。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提升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如东兴京岛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名贵香料种植示范区等,实现全市各镇各行政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全覆盖。

(3)发展滨海乡村休闲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抓住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机遇,拓展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品牌,推进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东兴市边海乡村旅游带。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重点引进并扶持大型电商物流旅游项目,搭载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推广东兴特色产品,实现快递物流、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村村全覆盖。

3.4设施统筹

聚焦道路交通、供水、污水、电力、通信、能源、垃圾处理、防灾等基础设施领域,实现重要设施建设安排全覆盖。同时,着力解决现状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置体系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合理、建设用地不足且不平衡的问题,借鉴日本生活圈的经验,根据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与活动距离,以不同生活服务圈的服务半径、服务规模为依据,将东兴市域划分为居民点基本生活圈-一次生活圈-二次生活圈-三次生活圈,对教育、医疗、商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分级控制,促进服务设施利用集约化。中心城(三次生活圈)考虑对市域范围的服务供给,配置更高等级的广域综合服务设施;马路镇(二次生活圈)考虑对镇域范围的服务供给,配置较高等级的综合性服务设施。中心村(一次生活圈)考虑对周边自然村的服务供给,配置一般的公共服务设施。基层村(基本生活圈)考虑村庄基本生活需求。

3.5乡村风貌

乡村地区特有的乡土风貌不仅是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有别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为了展现乡村传统格局和风貌多样性,避免“千村一面”,规划在综合考虑东兴市城镇发展、资源分布、民族文化传统、现状村庄风貌等因素的基础上,强化对乡村地域的风貌引导,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将东兴市乡村地区划分为滨海风光风貌区、边关风情风貌区、山地特色风貌区、内陆民俗风貌区等四个风貌区进行分区管控,提出差异化的风貌管控要求,建设有乡愁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

图4乡村风貌分区规划图

3.6村庄整治

根据《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结合东兴市乡村人口状况、交通便利程度、特色资源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东兴市政府与各部门对市域村庄的综合评价,规划将东兴市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三种类型进行建设。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因地制宜确定整治内容和深度,指导改善村容村貌。

4结语

新形势新背景下,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规划类型,突破现有乡村规划的局限性,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践行新型城镇化理念、构筑新型城乡关系、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东兴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在乡村体系、产业发展、设施配套、风貌塑造和村庄整治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希望为同类型的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许新宇,许书凝,李杰,张连舜.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思考——以山东省临沂市乡村建设规划实践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12).

[2]蒋万芳,袁南华.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编制方法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6).

[3]程瑶,苏丹,石大志.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思路探讨——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6).

[4]朱查松,王德,马力.基于生活圈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仙桃为例.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

标签:;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