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苷元论文-杨棣华,梁文能

黄酮苷元论文-杨棣华,梁文能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酮苷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蒲黄,产地,槲皮素

黄酮苷元论文文献综述

杨棣华,梁文能[1](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蒲黄药材中3种黄酮苷元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蒲黄药材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3种黄酮苷元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采用Hypersil BDS-C18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 4%磷酸溶液(50∶50,V/V),流速为1. 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蒲黄药材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40. 12~1 002. 89 ng(r=1. 000 0),21. 70~542. 42 ng(r=0. 999 9),59. 90~1 497. 38 ng(r=1. 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 45%,94. 08%,99. 11%,RSD分别为2. 49%,1. 25%,1. 32%(n=6)。不同产地蒲黄中3种黄酮苷元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广西桂林产最高,槲皮素为0. 372 1 mg/g,山柰素为0. 417 3 mg/g,异鼠李素为1. 702 8 mg/g;内蒙古包头和宁夏固原产相对较低。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蒲黄药材中3种黄酮苷元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19期)

曾艳,张建刚,门燕,裴雯雯,杨建刚[2](2019)在《β-葡萄糖苷酶表征及其在大豆异黄酮苷元制备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异黄酮苷元是大豆异黄酮发挥生理活性作用的关键成分。β-葡萄糖苷酶对大豆异黄酮糖苷的降解可以有效富集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本研究利用基因挖矿技术获得4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系统中进行异源表达,并对所得重组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比较,从中筛选获得高催化性能的β-葡萄糖苷酶(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苟赟,赵石磊,刘石生[3](2019)在《酶法提高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浓度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利用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处对豆浆进行水解处理,将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为游离型苷元。选大豆为原料,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考察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叁个因素对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选取不同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因素3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028 U/5 mL,反应时间1.64 h,反应温度53.82℃,在此条件下制得豆浆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明显提高。测得大豆苷元(De)、黄豆黄素(Gle)、染料木素(Ge)的浓度分别为39.434±1.410μg/m L、4.626±0.462μg/m L、45.851±2.098μg/m L。而大豆苷元(De、)黄豆黄素(Gle)、染料木素(Ge)浓度的响应面预测值分别为40.905μg/m L、4.263μg/m L、48.441μg/m L,测定值与模拟值接近。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能明显提高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含量。(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李伟,杜洁,张小英,戴伟杰,黄早成[4](2019)在《不同来源酱油渣中大豆异黄酮苷元成分分析及抗炎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研究酱油渣来源大豆异黄酮苷元物质组成和生理活性,试验对不同来源酱油渣脱脂前后大豆异黄酮苷元进行成分分析,并以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酱油渣脱脂前后不影响大豆异黄酮苷元种类(p>0.05),且公司②酱油渣大豆异黄酮苷元总量显着高于其他公司(p<0.01)。经水洗、乙酸乙酯萃取以及中性氧化铝吸附后,公司②酱油渣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达到30.35%±1.34%。纯化后公司Ⅱ大豆异黄酮苷元能显着降低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的NO、TNF-α、IL-1β和IL-6,最高抑制率分别为80.65%、75.94%、78.52%和85.84%(p<0.01),具有极显着抗炎效果。本项目初步研究不同来源酱油渣大豆异黄酮苷元组成和抗炎活性,对酱油渣大豆异黄酮苷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芦增增,王慧,张秀雨,裴珊珊,郭广娅[5](2019)在《银杏叶黄酮苷元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银杏叶黄酮苷元的成分、活性、制备、检测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05期)

赵石磊,何旭,王爱珠,刘石生[6](2019)在《酶法提高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橡胶籽β-葡萄糖苷酶对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的影响。试验表明,响应面优化水解反应的最佳组合为:加酶量4.34 U/5 mL,反应时间2.50 h,反应温度44.98℃。根据最佳水解工艺,测得的大豆苷元(De)、黄豆黄素(Gle)、染料木黄酮(Ge)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633±1.71, 6.212±0.53和54.337±2.11μg/m L。(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1期)

刘静波,陈晶晶,王二雷[7](2018)在《黄酮苷元类化合物制备技术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酮苷元部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位点,黄酮苷元比结合型糖苷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等功能活性,且更易于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长期以来,我国植物黄酮的利用形式仍以附加值极低的粗产品为主,对黄酮苷元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明显不足,从而造成了黄酮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概述近年来国内外黄酮苷元类化合物的制备技术及其功能活性研究,拟为开发高活性的黄酮苷元类保健食品或药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吴海涛,韩东岐[8](2018)在《聚酰胺树脂纯化富集沉香叶中主要黄酮苷元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沉香叶中4种主要的黄酮苷元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沉香叶中主要的黄酮苷元成分芫花素、芹菜素、羟基芫花素和木犀草素为对照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结果 60~100目聚酰胺树脂为纯化沉香叶4种主要黄酮苷元的最优聚酰胺树脂类型,最佳工艺为,上样流速2BV·h~(-1)(柱体积Bed Column,简称BV),上样液浓度0.09mg·m L~(-1),最大上样量为100BV(178.4mg),最佳洗脱剂为30%乙醇除杂,50%乙醇洗脱,洗脱体积为24BV,50%乙醇洗脱段4种黄酮苷元平均纯度为51.37%,达到中药有效部位要求,4种主要黄酮苷元成分总提取率高达84%。结论为后期合理提取纯化富集沉香叶中黄酮苷元类成分的药用资源提供了工艺参考。(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8年01期)

朴向民,于营,Sin-Hee,Han,Sang-Won,Lee,王英平[9](2017)在《桔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总多酚和黄酮苷元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PPH和ABTS 2种方法研究了桔梗不同部位及其茶叶制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总多酚和黄酮苷元的含量,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桔梗资源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桔梗叶片相对其他部位部表现非常强的抗氧化能力,有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原料加以利用。而桔梗的花、茎与根皮也表现了相对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及多酚含量;桔梗叶片绿茶的DPPH、ABTS自由基消除率,多酚及黄酮苷元含量均高于红茶,因此选择和饮用不同种类的茶叶可能带来不同的健康效应;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两个主成分解释了试验数据的95%,而总方差中约80.6%的贡献率来自第一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中的ABTS、DPPH与木犀草素的载荷系数较大,因此ABTS、DPPH及木犀草素3个指标可有效地揭示桔梗不同部位的各成分含量差异。(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胡君茹,姜华[10](2017)在《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镰形棘豆黄酮苷元高、中、低剂量组(336、168、84 mg/kg)和盐酸左旋咪唑组(25 mg/kg),每组10只。镰形棘豆黄酮苷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黄酮苷元;盐酸左旋咪唑组灌胃左旋咪唑25 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5%吐温-80溶液,共10天。第8天开始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共3天。采用酶免仪分别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4、8、10(IL-1、IL-2、IL-4、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L-4、IL-10、TNF-α、IFN-γ的含量,观察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各剂量组能有效升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和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镰形棘豆黄酮苷元能够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7年11期)

黄酮苷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豆异黄酮苷元是大豆异黄酮发挥生理活性作用的关键成分。β-葡萄糖苷酶对大豆异黄酮糖苷的降解可以有效富集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本研究利用基因挖矿技术获得4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系统中进行异源表达,并对所得重组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比较,从中筛选获得高催化性能的β-葡萄糖苷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酮苷元论文参考文献

[1].杨棣华,梁文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蒲黄药材中3种黄酮苷元含量[J].中国药业.2019

[2].曾艳,张建刚,门燕,裴雯雯,杨建刚.β-葡萄糖苷酶表征及其在大豆异黄酮苷元制备中应用[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3].苟赟,赵石磊,刘石生.酶法提高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浓度的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9

[4].李伟,杜洁,张小英,戴伟杰,黄早成.不同来源酱油渣中大豆异黄酮苷元成分分析及抗炎活性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9

[5].芦增增,王慧,张秀雨,裴珊珊,郭广娅.银杏叶黄酮苷元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2019

[6].赵石磊,何旭,王爱珠,刘石生.酶法提高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2019

[7].刘静波,陈晶晶,王二雷.黄酮苷元类化合物制备技术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8

[8].吴海涛,韩东岐.聚酰胺树脂纯化富集沉香叶中主要黄酮苷元的工艺[J].海峡药学.2018

[9].朴向民,于营,Sin-Hee,Han,Sang-Won,Lee,王英平.桔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总多酚和黄酮苷元含量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7

[10].胡君茹,姜华.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7

标签:;  ;  ;  ;  

黄酮苷元论文-杨棣华,梁文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