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临床治疗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临床治疗

于辉(黑龙江省宾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宾县150400)

【中图分类号】R656.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146-02

【关键词】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duodenalstumpdisruption,DSD)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胃大部切除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的发生率在0.44%~5.6%之间,病死率在15%~70%之间,平均30%。

一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常发生于手术后3~6d,也有延迟至术后12d者。其症状因残端破裂大小、有无腹腔引流而异。患者术后开始几天一般情况恢复良好,多在术后3~6d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很快扩展到整个腹部,满腹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可以有双肩发酸、直肠刺激症状和尿潴留等,患者因腹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随着病情发展可有高热、脉搏细速等全身中毒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黄疸。

若十二指肠破裂口很小或腹腔引流通畅者,体征多局限于右上腹,或右侧腹部,且全身症状也较轻。

二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临床症状及腹膜炎体征。如首次手术时曾置腹腔引流者,可见引流管有胆汁流出,有时胆汁亦可从腹壁切口渗出。如怀疑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但引流处无胆汁时,可给患者口服亚甲蓝,常使引流液显示蓝色,对本病诊断很有帮助。另外,如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到胆汁性液体,则诊断可以确定。口服造影剂流入腹腔可以确诊,B超检查可发现右上腹或右膈下有积液。

三治疗

治疗应根据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口大小,症状发生的时间及体征的严重程度,予以不同处理。

1.残端破裂口小,症状出现晚(术后5~6d),腹膜炎体征局限,又有腹腔引流者,只需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输入襻空肠内压力),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适当使用抗生素。

2.残端破裂口大,症状出现早(术后2~3d),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及全身中毒症状者,治疗应包括三个方面:有效的局部处理;控制感染;维持患者的营养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局部处理:主要有充分引流腹腔,解除输入襻梗阻,减少肠液排出和保护皮肤。所有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对首次手术时已有腹腔引流管者,往往诊断较早,腹腔炎症状局限,因此一般不需手术治疗,只需持续负压吸引,如引流通畅,即可有效地防止炎症扩散。若残端破裂已向切口穿破,且无明显腹膜炎表现者,可拆除切口部分缝线,经此插入双套管做持续负压吸引,同时注意保护伤口,避免伤口周围皮肤被肠液侵蚀糜烂。一般经2~4周引流后可以自愈。首次手术未放置引流管,而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且腹膜炎严重者,必须立即手术。手术时应尽量吸尽腹腔内渗液,如局部已粘连封闭,可不必勉强寻找瘘口,仅于肝下放置双套管引流即可。若能找到瘘口者,可经瘘口插入橡皮管(头端开侧孔),一般插入5~8cm即可,同时肝下放置双套管引流。如残端瘘口大,全身情况尚佳且局部炎症水肿较轻者,将十二指肠残端游离后,取远端空肠以Roux-en-Y吻合套住瘘口,可避免消化液丢失,炎症也可控制。

因输入肠襻过长而发生扭转者,应切除扭转肠管,行空肠端端吻合,将胃管插至胃肠吻合口下减压。如因胃肠吻合口处输入襻悬吊而引起梗阻,应在输入、输出襻间行Braun吻合,以解除梗阻。

(2)控制感染: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后,必将发生腹腔内感染或脓肿形成,因此必须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并经常做腹腔引流液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长期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反复做血培养,并经常检查脓肿的好发部位,如瘘管周围、膈下、盆腔、右结肠旁沟、髂窝和肠间等处,以便尽早发现残余脓肿,及时予以切开引流。有的患者虽然存在腹腔内残余脓肿,但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对这些患者应特别注意。

(3)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发病开始阶段,高流量的残端瘘,应精确记录24h出入量,必要时测量瘘口排出液的化学成分及血清钾、钠、氯、钙、镁等电解质,进行血气分析,并及时补充调整。若24h瘘管引流液超过1500~2000ml时,仅依靠静脉输液常难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此时,如消化道功能已恢复者,可考虑经胃管将瘘管引流液回输,但应注意收集引流液的容器保持低温,以免细菌繁殖,引流液呈脓性者不可回纳,否则可引起肠炎或腹泻,回输时应小量多次,使患者无不良反应。

(4)营养支持:由于这类患者往往病程迁延,消耗明显,因此维持营养、促进瘘管愈合与降低死亡率直接有关。营养支持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包括全胃肠外营养与经肠道营养,必要时做空肠造口补充营养。

经上述治疗后,如病情趋向稳定,肠功能恢复,引流畅通及炎症控制者,即可拔出胃管,试以口服饮食。开始宜少量多餐,如患者很好耐受,且瘘口引流并不增加者,可逐渐增加摄入量。如引流量增多,则可改为要素饮食。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所形成的肠外瘘在3~6个月后仍不能愈合时,多数存在输入襻空肠不全梗阻,需再次手术处理,术前应做X线检查或纤维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手术时可将Roux-en-Y式失功空肠襻与瘘口部做端端吻合,同时切断迷走神经,预防溃疡复发,效果较好。

四讨论

术前如患者营养状况不佳者,应予纠正。治疗溃疡可采用不旷置十二指肠的手术方式,胃溃疡可选用毕I式,十二指肠溃疡可选择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或迷走神经切断加半胃切除毕I式。必须做毕Ⅱ式胃切除时,可按具体情况选用下述方法处理十二指肠残端。

1.十二指肠残端Roux-en-Y内引流术(duodenalstumpRoux-en-Yinternaldrain-age),在胃肠吻合口以下20~30cm处切断空肠,将远端空肠与十二指肠残端做端端内翻缝合,临床效果良好,动物实验已证实,即或造成输入襻空肠梗阻时,这种术式不会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渗漏。

2.若溃疡瘢痕严重,关闭困难时,可采用Bancroft溃疡旷置术。但该术式操作费时、出血多、可残留死腔、血肿感染、血循环障碍等,导致残端破裂,笔者所在医院改进了这一术式,即在分离窦部黏膜前,先于幽门远侧以肠钳暂时阻断幽门部血流,以便在无血情况下分离黏膜,有利于彻底止血、消灭死腔;或在幽门近侧1.5~2cm处切断胃,然后在幽门远侧用粗丝线间断全层交锁褥式缝合6~8针,逐一结扎后剥离并剪除幽门窦部黏膜,再用丝线间断缝合幽门浆肌层即可。

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大出血而残端难以关闭者,可采用Nissen法在直视下处理溃疡出血点。在幽门前3~4cm处切断胃,并于幽门前方中点沿肠轴全层切开幽门,切断幽门环,直达十二指肠第一部1~2cm处,剥除幽门瓣黏膜后止血,将十二指肠前壁全层和十二指肠后壁缝合;再用细丝线间断缝合十二指肠前壁浆肌层和幽门浆肌瓣,最后剪除多余的幽门浆肌瓣,并再次和十二指肠前壁做间断缝合,外面盖以大网膜加强残端。

标签:;  ;  ;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临床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