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绿色素论文-郭凌云,舒阳

茶绿色素论文-郭凌云,舒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茶绿色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茶绿色素,提取,清除自由基

茶绿色素论文文献综述

郭凌云,舒阳[1](2015)在《茶绿色素的提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几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茶绿色素的得率、化学组成、色相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方法分别用95%乙醇经常温浸泡、热水提取、超声波提取及微波提取茶绿色素,采用常规方法分析该色素化学组成及色相,试剂盒检查其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与其他几种提取方法相比,微波提取茶绿色素的得率、色素中叶绿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7.02%、8.92%;该色素所含茶多酚、总黄酮、氨基酸含量也相对较高;微波提取色素的绿度最高,为-27.63,亮度(40.21)仅略低于常温提取色素的亮度(40.29);该色素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活性也较高,分别仅略低于热水提取色素的清除活性,但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微波提取茶绿色素不仅得率高、色相好,且该色素清除自由基活性高,是茶绿色素提取的最佳方法。(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黄晓敏,郭雅玲[2](2010)在《茶绿色素的提取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荼绿色素(TGP)是从茶鲜叶或绿茶中提取制备的一种天然色素,色素主体成分为叶绿素,为一种天然优良营养保健色素,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提取方法上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微波萃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的研究应用。(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0年06期)

钟世荣,吴士业,冯治平[3](2010)在《茶绿色素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茶绿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绿色素的光谱特性在663nm为特征吸收峰;茶绿色素对热较稳定;金属离子K+、Na+、Zn2+、Cu2+、Mg2+、Ca2+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Al3+、Fe2+和Fe3+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或破坏作用;pH对该色素的影响明显,在弱酸性条件下(pH=5~6)稳定性较好;光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苯甲酸钠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该色素抗氧化性较弱,抗还原性较强。(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0年03期)

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袁华芳[4](2009)在《黑茶茶绿色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提法从黑茶中提取茶绿色素,采用光谱法测定了黑茶中茶绿色素的含量,通过实验研究了最佳分析条件,本法的回收率为101.32%~109.1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28%.(本文来源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陈文伟,贾振宝,黄光荣,蒋家新,倪银茜[5](2009)在《茶绿色素微胶囊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临安低档绿茶为原料,提取茶绿色素,以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并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茶绿色素微胶囊包埋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微胶囊包埋条件为:芯壁比1∶6,壁材麦芽糊精14.5%,蔗糖酯0.8%,进口温度160℃,进料量53mL/min,最佳条件下茶绿色素包埋率为88.53%,微胶囊产品中叶绿素含量为5.65mg/g。(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09年05期)

陈红艺[6](2008)在《新型茶绿色素锌的制备及生物活性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茶绿色素(Tea Green Pigment,TGP)作为茶叶加工的副产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绿色素经过结构改造,既增强了稳定性,又有较好的水溶性,使之具有着色剂和锌制剂的双重作用。随着茶树的大量种植,必然会出现大量的茶叶副产物。本文研究茶绿色素锌(Tea Green Pigment Zinc,TGPZ)的制备条件,及对其结构、性质、及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茶绿色素锌的生物利用度和补锌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茶绿色素的制备和性质、结构及稳定性研究(1)、以茶鲜叶的4、5叶为原料,通过在不同的提取条件对比,得出提取率是:微波>加温>超声波>常温;(2)、经过测定茶绿色素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和黄酮类的含量以及对·OH自由基和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得出在茶绿色素的修改改性过程中,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尤其是茶多酚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茶绿色素锌中含量仅分别为脂溶性茶绿色素的32.27%,56.46%。这些活性成分的减少,所以茶绿色素锌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比脂溶性茶绿色素下降了66.38%,茶绿色素锌中的锌离子增强了SOD酶活力,故这两者清除O_2~-·自由基能力相当;(3)、经过色值分析,得出茶绿色素锌要比脂溶性的茶绿色素绿色值要高,且稳定好;(4)、紫外可见和红外扫描显示,茶绿色素锌相对脂溶性茶绿色素其紫外可见吸收峰是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红外光谱中3417 cm~(-1)出现一个宽峰和在996.76cm~(-1)出现一个较强的吸收峰是叶绿酸中代入金属盐的标志。2茶绿色素锌的生物活性功能的研究(1)、以无机锌(ZnSO_4)为参照,茶绿色素锌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108.4%,茶绿色素锌的吸收速度Ka比ZnSO_4慢,但吸收峰比ZnSO_4高,故可知茶绿色素锌有缓释作用及降低动物体内锌的消除速率。(2)、茶绿色素锌的不同剂量补锌试验,可知SZC2组的补锌效果最好,得出茶绿色素锌补锌有提高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增强机体抗氧化性和增加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使血清和脾脏组织TC和TG值升高及使肝脏中TC和TG值降低。(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马士成,于海宁,沈生荣[7](2007)在《茶绿色素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茶绿色素是目前茶叶深加工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茶绿色素的组成,概述了绿茶加工、贮藏过程中茶绿色素降解的机理,探讨了茶绿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对影响茶绿色素稳定性的金属离子、光照、温度、pH值、食品添加剂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茶绿色素研发趋势。(本文来源于《茶叶》期刊2007年01期)

杨晓萍,李书魁,黄远[8](2006)在《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锌代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四因素二次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对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的锌代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得率最大的因素为锌代时间,其次为ZnSO4浓度、锌代温度、及锌代溶液pH值,其最佳制备工艺为溶液pH调至3.0,在72.8℃,用21.5%的ZnSO4溶液锌代89.6 min,TGP-2产品得率可达0.69%。(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杨晓萍,李启炎,牟敦兰[9](2006)在《3种茶绿色素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热、酸、碱、光、金属离子及常用添加剂处理,对3种茶绿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脂溶性茶绿色素TGP稳定性差,易受热、光、酸、碱、氧化剂的影响,水溶性茶绿色素稳定性好。相比较而言,TGP2较TGP1光稳定性好,受H2O2的影响小,于色素溶液中添加维生素C更有助于TGP2的稳定;同时TGP2兼有补锌的作用,因而茶绿色素TGP2确为一种性能十分优良,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王玉[10](2005)在《茶绿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叶是世界叁大传统饮料之一,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茶业的发展,茶叶深加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茶绿色素提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是目前茶叶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茶绿色素的提取对提高低档茶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及满足人们对天然、健康饮食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茶鲜叶、杀青叶以及干茶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适合茶绿色素提取的原料以及茶绿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茶绿色素的性质做了研究,最后做了茶绿色素对茶汤增色作用的研究。本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适于茶绿色素提取的材料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杀青叶是茶绿色素提取的最佳原料。以杀青叶为原料,影响茶绿色素提取的各因素的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醇茶比>温度>时间。2.茶绿色素最佳浸提参数研究。茶绿色素的最佳提取参数最优水平组合为A4B2C4D4,即:100%的乙醇、4.5mL:1g的醇茶比、75oC水浴浸提25min,浸提效果最佳,提取率为31.50%,比以往的的文献报道26.10%提高了20.69%。茶绿色素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有效成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3茶绿色素性质研究。茶绿色素在430nm和663nm处有两个特征吸收峰。茶绿色素对热较稳定;对可见光不稳定,可见光对茶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特别明显;茶绿色素在pH为5~6最为稳定;K+、Na+、Mg2+、Ca2+、Zn2+、Cu2+对茶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Al3+能使茶绿色素产生少量黄色沉淀;Fe2+、Fe3+能立即使茶绿色素产生黑褐色沉淀。4茶绿色素对茶汤增色作用的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绿色素的添加量、茶汤的pH值以及可见光是影响茶汤色泽的叁个主要因素。产生最佳茶汤色泽的条件为茶汤pH值5.5、茶叶绿素的添加量为2.0mg/L以及避光贮藏。(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5-10-01)

茶绿色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综述了荼绿色素(TGP)是从茶鲜叶或绿茶中提取制备的一种天然色素,色素主体成分为叶绿素,为一种天然优良营养保健色素,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提取方法上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微波萃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的研究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茶绿色素论文参考文献

[1].郭凌云,舒阳.茶绿色素的提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

[2].黄晓敏,郭雅玲.茶绿色素的提取及应用[J].福建茶叶.2010

[3].钟世荣,吴士业,冯治平.茶绿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

[4].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袁华芳.黑茶茶绿色素的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5].陈文伟,贾振宝,黄光荣,蒋家新,倪银茜.茶绿色素微胶囊化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9

[6].陈红艺.新型茶绿色素锌的制备及生物活性功能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7].马士成,于海宁,沈生荣.茶绿色素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J].茶叶.2007

[8].杨晓萍,李书魁,黄远.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锌代工艺优化研究[J].茶叶科学.2006

[9].杨晓萍,李启炎,牟敦兰.3种茶绿色素稳定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

[10].王玉.茶绿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标签:;  ;  ;  

茶绿色素论文-郭凌云,舒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