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偏心距增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偏心,系数,混凝土,型钢,偏压,效应,火灾。
偏心距增大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薛素铎,张超,王广勇[1](2017)在《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火灾后偏心受压型钢混凝土(SRC)中长柱的试验结果,对经历火灾全过程的偏心受压SRC柱偏心距增大系数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极限曲率为参数,推导了考虑高温作用影响的火灾后偏心受压型钢混凝土长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公式,基于已有试验结果,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建议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便于计算,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高立堂,王都,王万敏[2](2016)在《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选取4种偏心距,按照两种加载角度,对受火1 h后的8根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常温下的静力加载试验。由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含钢量较高,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矩形截面,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矩,并与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为火灾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表明:1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在X、Y两方向抗侧刚度不同导致两方向柱中挠度不同;2矩形柱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差值与矩形柱η的比值均在10%以内,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其中比值绝对值最大为9.901 8%,出现在BL6的Y方向,其余比值均在5%以内。(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高立堂,李凌敏,杨超,蔡维沛[3](2016)在《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在8根受火1 h后的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常温静力加载试验的基础上,测其侧向变形曲线,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1,然后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矩形截面并与异形柱的η2进行比较。为火灾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表明:通过比较,除DL5的偏心距增大系数相差较大以外,其余计算出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比较接近,相差均在10%以内;DL5—DL8异形截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要小于矩形截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最大值为10.47%出现在DL5的Y肢方向,表明对于受火后的异形柱来说,双向偏心受压的加载方式更为不利。(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6年09期)
陈永亮,陈孔令,夏支贤[4](2015)在《连续刚构高墩横向计算偏心距增大系数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典型高墩连续刚构桥,采用两种方法,对高墩横向计算偏心距增大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按照规范方法分析工程实例,然后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考虑P-Δ效应,求解该工程实例。随后,对规范结果和数值结果加以比较,并分析差异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5年04期)
尼颖升,徐栋[5](2014)在《长柱偏心距增大系数及有侧移时的计算长度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桥梁规范中长柱偏心距增大系数及其计算长度的规定较为单一,文中采用有限元程序,考虑结构的双重非线性,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常规约束下独立长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及柱发生侧移后的计算长度,并分别将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有限元解与现行桥梁规范简化公式解比较,将计算长度的有限元解与欧美规范、所推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有限元解均小于桥规的规范解,一端固结一端铰接与两端固结的长柱发生侧移后计算长度有增大趋势,分别大于常规约束下构件的0.7L和0.5L。长柱发生侧移后计算长度与美国桥梁规范、欧洲规范及所推公式计算结果相近,与美国建筑规范相差较大。所推公式对于有侧移长柱的计算长度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4年02期)
孔祥娅,孔祥松,周宏业,霍素彦[6](2012)在《考虑二阶效应的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柱的工作机理,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BAQUS对不等肢L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柱受力及变形进行模拟分析,选取一种长细比和一种相对偏心距、变化四种荷载角,根据对长柱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结果,讨论了考虑二阶效应的不等肢L形截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给出了不等肢L形截面长短柱的划分界限。(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6期)
马筱欢[7](2012)在《钢筋混凝土长柱偏心距增大系数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偏心距增大系数是钢筋混凝土长柱承载力分析的重要参数。该文考虑混凝土材料弹塑性阶段的实际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长柱截面弯矩增大系数。分析了偏心距增大系数在弹性和塑性阶段的变化趋势及机理。(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2年11期)
陈佳弟[8](2012)在《钢筋混凝土Z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Z形截面柱在我国住宅建筑中已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其受力性能研究还不够完善,各种成果和数据也很有限。因此,在目前的工程界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针对Z形截面柱的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对七根钢筋混凝土Z形截面柱在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压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揭示了其受压破坏形态和影响其承载力和侧向弯曲变形的主要因素。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试验构件进行了模拟计算,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二者吻合较好。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相对长细比和相对偏心距对Z形截面柱侧向弯曲变形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得到了Z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回归公式,并与规范公式进行了对比,认为规范公式也可用于Z形截面柱的设计。(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2-05-01)
伍二发,李显潮[9](2011)在《关于偏心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的偏心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η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探讨。(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1年11期)
刘晓红[10](2008)在《轻骨料混凝土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轻骨料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偏心距增大系数η计算公式在应用方面有待于完善的问题,采用全过程理论分析并考虑二阶弯矩的影响,得出了在不同端弯矩下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控制截面处截面曲率φ、侧向挠度f与相应的η值。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认为采用全过程理论分析计算η合理可行,可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08年05期)
偏心距增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选取4种偏心距,按照两种加载角度,对受火1 h后的8根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常温下的静力加载试验。由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含钢量较高,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矩形截面,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矩,并与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为火灾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表明:1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在X、Y两方向抗侧刚度不同导致两方向柱中挠度不同;2矩形柱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差值与矩形柱η的比值均在10%以内,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其中比值绝对值最大为9.901 8%,出现在BL6的Y方向,其余比值均在5%以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心距增大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薛素铎,张超,王广勇.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研究[J].建筑科学.2017
[2].高立堂,王都,王万敏.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6
[3].高立堂,李凌敏,杨超,蔡维沛.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J].钢结构.2016
[4].陈永亮,陈孔令,夏支贤.连续刚构高墩横向计算偏心距增大系数探讨[J].中外公路.2015
[5].尼颖升,徐栋.长柱偏心距增大系数及有侧移时的计算长度确定[J].中外公路.2014
[6].孔祥娅,孔祥松,周宏业,霍素彦.考虑二阶效应的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
[7].马筱欢.钢筋混凝土长柱偏心距增大系数弹塑性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
[8].陈佳弟.钢筋混凝土Z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探讨[D].浙江工业大学.2012
[9].伍二发,李显潮.关于偏心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
[10].刘晓红.轻骨料混凝土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