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酞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电池,吸收光谱,亚胺,微孔,单线,酰氯。
亚酞菁论文文献综述
徐倩[1](2019)在《亚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兴的有机多孔材料,共轭微孔聚合物以其独有的π-共轭骨架和纳米孔等优势在分子设计方面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亚酞菁(SubPc)是由叁个异吲哚单元构成的14-π电子的共轭大环,呈非中心对称的近平面锥形结构,具有芳香性、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等性质。因此,这种新型功能材料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目前,基于亚酞菁的多孔聚合物的报道较少。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类新型基于亚酞菁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对其结构、多孔性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初步探索了材料的应用性能。主要研究内容概述如下:1.通过钯催化的stille偶联反应,以多溴代的亚酞菁单体为构建单元,分别与2,5-双(叁甲基锡)噻吩和5,5-双叁甲基锡-2,2'-联噻吩反应制备了基于噻吩单元的亚酞菁共轭微孔聚合物SubPc-ThP1和SubPc-ThP2。比表面积分别为179 m2g~(-1)和152 m2g~(-1),孔径集中分布在2.4 nm和2.6 nm。由于多孔性和光捕获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聚合物表现出不同的碘吸附能力及光敏化性能。与SubPc-ThP2相比,SubPc-ThP1对气态碘及有机溶剂中的碘表现出可观的捕获能力。在353 K时,碘蒸汽的吸附量为203 wt%;在碘/环己烷溶液中,吸附容量达139.8 mg/g,对碘的去除率达到41.0%。另外,SubPc-ThP1作为光敏剂,在690 nm光照30 min后,单线态氧捕获剂的吸收峰被淬灭了90%左右。2.选择叁卤代和四卤代亚酞菁分别与1,4-二乙炔基苯通过钯催化的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反应,合成两种不同轴向取代的亚酞菁共轭微孔聚合物SubPc-P1和SubPc-P2。SubPc-P1和SubPc-P2比表面积分别为434 m2g~(-1)和106 m2g~(-1),孔径主要为2.8 nm和3.4 nm。由于多孔性、富含N等杂原子及在可见光区较强的光捕获能力使得两聚合物可以作为碘吸附剂和光敏剂生成单线态氧。相对于SubPc-P1(280wt%),SubPc-P2具有较高的碘捕获能力。在353 K条件下,碘蒸汽的吸附量高达306.6wt%;在环己烷溶液中,吸附容量达440.9 mg/g,去除率达97.7%。另外,SubPc-P1作为光敏剂可更高效的产生单线态氧。在690 nm光照5 min后,可以使单线态氧捕获剂90%左右的吸收峰完全淬灭。(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彭索萍[2](2019)在《亚酞菁及其衍生物光伏性能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太阳能电池是被研究得最为广泛且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新能源技术。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转化效率最高、商业化范围最广的太阳能电池。但是,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成本高、质量重、使用不方便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硅太阳能电池的缺点,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用于研究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亚酞菁进行了改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的内容:(1)由于亚酞菁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子特性,已被实验工作者和计算化学家们广泛研究。实验上,已有通过轴向、边缘、中心取代或环扩张等方法来改变亚酞菁的光学和物理性质。在第3章的工作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新的金属取代(硼原子的中心取代)亚酞菁(MSubPC,M=Fe,Co,Ni,Cu和Zn),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它们的光伏性能。该系列在气相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中的优化结果表明它们是化学稳定的。我们还预测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为了探索该系列是否可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我们以这些金属化合物为给体,富勒烯(C60)为受体建模,并模拟其光伏性质。结果表明,由于FeSubPC/C60和CoSubPC/C60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强光子吸收和相对高的开路电压而具有很大的潜力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此外,MSubPC/C60系列的bed构型,即由金属-碳键合而成为一系列新的给-受一体的稠合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子特性。(2)亚萘酞菁(SubAPPC)是具有六元核心扩展的亚酞菁的衍生物,其在可见区域具有宽的吸收范围并且具有成为新的光电材料的巨大潜力。然而,中心扩环如何影响硼亚酞菁氯的电子和光学性质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第4章的工作中,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别研究了具有一个,两个和叁个六元环的不同亚萘酞菁分子(SubAPPCs)。我们计算了叁个分子的弛豫能,电子结构,紫外-可见光谱和激子结合能,并使用经验方程粗略预测了SubAPPCs/C60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结果表明,随着扩展环数的增加,平面性,吸收峰的波长和HOMO能量逐渐增大,而开路电压和弛豫能的趋势则相反。我们还发现具有叁个六元环的亚萘酞菁分子具有很大的潜力成为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因为它具有最小的激子结合能和弛豫能,并且在可见区域具有强的吸收强度。(3)亚酞菁因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和电子特性而被广泛研究,且边缘取代对亚酞菁的光伏性质具有显着的影响。SubAPPC是具有一个六元环核心扩展的亚酞菁衍生物,边缘取代对它的光伏性质和几何结构的影响尚未被报道。在第5章工作中,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探索了给电子基团(-C(CH_3)_3、-CH_3)、吸电子基团(-Cl、-NO_2)和两者的组合(-CH_3、-Cl)取代SubAPPC的边缘氢原子对它性质的影响。我们计算了这个系列分子的前线轨道能量、静电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使用经验方程粗略预测了SubAPPCs/C60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结果表明,给电子基团对其电子的分布、HOMO、LUMO、静电势及开路电压影响不大,但是吸电子基团对体系的HOMO、LUMO、静电势及开路电压影响比较大,并且吸电能力越强,影响越明显。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个系列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对于未改性的分子,普遍发生红移。其中-NO_2取代的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较宽的吸收光谱,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宋盛容[3](2019)在《亚酞菁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光探测器在有机光电子器件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实现从紫外区到红外区的准确探测。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有机光探测器的活性层,具有价格低廉,可在分子层面上调节修饰,能应用于柔性器件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旨在开发具有光探测性能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合成了一系列轴向苯氧基及其衍生物取代的亚酞菁。用邻苯二甲腈为原料合成了8种化合物RPhO-BsubPc,其收率为15.74%-62.92%,其中产率最高的是BrPhO-BsubPc,最低的是ClPhO-BsubPc。用四氟苯酐作原料,合成了6种化合物RPhO-BsubPcF_(12),其收率为11.08%-58.45%,其中产率最高的是BrPhO-BsubPcF_(12),最低的是ClPhO-BsubPcF_(12)。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质谱等手段对合成的物质进行了确证。研究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溶剂为二氯甲烷(DCM),乙酸乙酯(EA),丙酮(Acetone)时,RPhO-BsubPc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7-565 nm。RPhO-BsubPcF_(12)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6-572 nm。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测试结果显示:RPhO-BsubPc(H4-H11)的HOMO能级值处于-6.19-5.98 eV之间,LUMO能级值处于-4.11-3.97 eV之间。RPhO-BsubPcF_(12)(H12-H17)的HOMO能级值处于-6.24-6.12 eV之间,LUMO能级值处于-4.20-4.12 eV之间。化合物H4-H17的热失重温度均在265℃以上,说明它们都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制备了基于亚酞菁BrPhO-BsubPc的有机光探测器,并对其进行了光电性能测试,明暗电流比为1.2*10~4,比探测率为1.68*10~(12)Jones。合成的亚酞菁化合物在有机光探测器件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2-01)
郑绍辉,陈雪[4](2018)在《基于亚酞菁的有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结构性能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酞菁有机小分子是一个非常有潜力并被广泛研究的有机太阳能给体材料。本文中,我们系统研究了亚酞菁分子的排列堆积方式和亚酞菁/C70的不同构型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了构型对基态电子结构,吸收光谱,和开路电压有重大影响。本文为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2018第二届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6-23)
崔国意,李卓,王晨,聂艳,马晓迅[5](2018)在《亚酞菁/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以亚酞菁(SubPc)为光敏剂,利用化学修饰法合成系列不同质量配比的TiO_2-SubPc(Br)纳米复合材料,以提高TiO_2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可见光下研究TiO_2-SubPc(Br)光催化剂对酸性及碱性有机染料(甲基橙、亚甲基蓝、酸性品红和溴酚蓝)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加入敏化SubPc(Br)的TiO_2光催化剂对4种有机染料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ω(TiO_2)∶ω(SubPc(Br))=25∶1的TiO_2-SubPc(Br)光催化剂降解效果最为显着,对酸性品红和溴酚蓝的降解率分别可达到97%和99%。(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杭昊,童辉,王利祥[6](2017)在《以亚酞菁为核的苝酰亚胺星型分子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苝酰亚胺(PDI)具有大共轭平面结构,高电子亲和能和较宽的太阳光谱响应范围,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设计。然而PDI分子之间过强的聚集性能导致了混合膜大范围的聚集结构,从而使得器件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具有锥形结构的亚酞菁(Sub Pc)分子作为中心核,合成了非富勒烯星型受体Sub Pc-3PDI,与聚合物给体PTB7-Th共混制备了体异质结器件。结果表明亚酞菁中心核有效减弱了PDI片段间的堆积,正置器件效率达2.3%(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H:光电功能高分子》期刊2017-10-10)
赵鲁阳[7](2016)在《新型手性亚酞菁、酞菁的设计合成、理论模拟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化合物不仅在生命过程中不可替代,在不对称合成与催化、手性分子材料等手性相关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手性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对手性机理的理解和新型手性结构的创造。酞菁、亚酞菁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大环共轭结构的多吡咯分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电、磁性质,易于进行化学修饰和性能调控。对酞菁和亚酞菁赋予结构上的手性使得它们在紫外一可见光谱区域显示出强烈的光学活性,在手性自组装、手性光学器件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设计合成了新颖的手性酞菁和亚酞菁,研究了其结构与光谱性质之间的关系,还探讨了其光学活性产生机理。以下五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联二萘酚连接的手性亚酞菁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迄今与手性亚酞菁相关的研究非常有限,己报导的手性亚酞菁化合物均呈现内在手性特征。本章工作以叁氯化硼为模板,用(R)-和(S)-2,2’-联二萘酚连接的邻二氰基苯环叁聚合成了手性联二萘酚连接的亚酞菁。用核磁共振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圆二色谱、磁圆二色谱、元素分析及电化学对新手性亚酞菁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圆二色谱的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证明新化合物具有完全的诱导光学活性。2、内在手性与诱导手性共存的亚酞菁的合成与研究传统手性共轭分子体系或者仅有内在手性,或者仅有诱导手性,这是由于合成上的刚难,无法在共轭体系中构造手性单元。本章工作将手性联萘单元直接与亚酞菁共轭体系并联,形成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亚酞菁类似物(R/S)-1,同时具有内在手性和诱导手性的特征。(R/S)-1与传统手性亚酞菁相比光学活性有显着提升,并通过理论模拟得以阐释其机理。这一新型手性亚酞菁类似物为构造具有强光学活性的手性材料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对这些材料在手性器件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3、新型手性ABBB型不对称酞菁的亚酞菁扩环合成、光谱性质和电化学性质本章工作合成了一例新型手性ABBB型不对称苯并[b]联萘[2,1-e1’,2’一朗[1,4]二酚氧基[2,3-6]酞菩锌配合物Zn[Pc(AB3)],通过活化的手性联萘基团连接的前驱体与亚酞菁作用,使亚酞菁扩环而得到。所得酞菁的一对手性对映体通过电子吸收光谱、圆二色谱、磁圆二色谱和电化学测试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其中化合物的圆二色谱在整个测试波长范围具有清晰的信号,这是酞菁生色团被手性联萘基团诱导产生的,是诱导光学活性的最直接的表现。4、氮杂亚卟啉和亚酞菁的周边氢饱和效应与147r电子离域路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本章工作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氮杂亚卟啉和亚酞菁两个系列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这些化合物分别是SubPz、SubPz-1H、SubPz-2H、SubPz-3H、 SubPc、SubPc-1H、SubPc-2H和SubPc-3H。计算结果表明周边氢饱和使得氮杂亚卟啉分子原来的中心π1414电子体系被逐渐调整为π1314或π1214体系,使氮杂亚卟啉和亚酞菁的芳香性大幅降低。共轭体系的改变使分子稳定降低,分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和电子吸收光谱发生相应的变化。5、纯八极矩氮杂卟啉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本章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精细设计了具有纯八极矩的四(叁蝶烯)氮杂卟啉系列分子化合物,分别是ZnTTPz(CH3)8I8、ZnPTTPz(CH3)8I8、 ZnNTTPz(CH3)8I8、ZnTTPz(OCH3)8(OCF3)8、ZnPTTPz(OCH3)8(OCF3)8 ZnNTTPz(OCH3)8(OCF3)8、ZnTTPz(OCH3)8(CN)8、ZnPTTPz(OCH3)8(CN)8和 ZnNTTPz(OCH3)8(CN)8,它们都具有比偶极矩分子更好的各向同性。对这些分子的尺寸、取代基推拉电子效应对二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影响做了详细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6-03-29)
郭荣荣[8](2014)在《亚酞菁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酞菁相比酞菁少一个异吲哚啉单位,它的分子结构是由叁个异吲哚啉围绕一个中心硼原子所形成的锥形非平面结构。亚酞菁因其结构中存在14π电子共轭体系,所以具有良好的芳香性、化学稳定性、非线性光学性质。另外,亚酞菁外围苯环上的氢原子及与轴向硼原子相连的卤素原子都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这就为亚酞菁的结构修饰提供了可能。.锂/亚硫酰氯电池是众多化学电源中的一种,它具有使用温度范围广、能量密度大、贮存寿命长、开路电压高等许多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军事、通信等众多领域。但电压滞后使其实际电压远远小于理论电压,这严重限制了锂/亚硫酰氯电池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亚酞菁作为催化剂,以达到提高其放电电压或延长放电时间的目的。本文利用4-硝基邻苯二甲腈及苯酚类物质合成4种前驱体,然后在无水无氧条件下,使前驱体与叁溴化硼发生缩合反应分别合成3种单核亚酞菁和1种双核亚酞菁。并通过还原硝基亚酞菁制备外围为氨基的亚酞菁。在此基础上,选择7种苯酚类物质对上述5种亚酞菁的轴向进行取代,合成5个系列35种亚酞菁,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等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对所制备的亚酞菁化合物进行电化学及循环伏安测试,测试过程在模拟电池中进行。由测试结果可知:(1)轴向取代基中带有酯基、羧基、醛基、氨基的一般催化效果较好。(2)循环伏安显示了其催化过程中存在两步不可逆的电子转移。(3)亚酞菁的催化性能受外围取代基及轴向取代基的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30)
张泱泱,申剑冰,姚成[9](2014)在《一种新型亚酞菁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动物活体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氨基邻苯二腈、无水ZnCl2、叶酸等为原料,经固相合成法制备了叁取代氨基亚酞菁锌(NH2-Sub-PcZn),进一步通过酰胺反应合成了叶酸修饰的叁取代氨基亚酞菁锌(FA-Pc)。采用MTT方法评价了NH2-Sub-PcZn、FA-Pc以及四取代氨基酞菁锌(NH2-Pc-Zn)对Hela细胞的毒性,毒性试验表明,加入2 mg/mL FA-Pc,Hela细胞的抑制率超过60%;同时研究了FA-Pc的活体成像特性,近红外荧光成像结果表明,FA-Pc定向聚集在裸鼠的肿瘤肝肾部位且可以稳定12 h。因此说明FA-Pc可用于活体肝癌的选择性成像。(本文来源于《生物加工过程》期刊2014年02期)
宋超[10](2013)在《亚酞菁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锂/亚硫酰氯电池作为化学电源的一种,凭借其开路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贮存寿命长、自放电低以及工作范围宽等优点在诸多领域均有应用,但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放电电压滞后和放电时间短问题却制约其进一步的应用。亚酞菁分子是由处于外围的叁个异吲哚啉以及中心的硼原子组成的、分子空间立体结构具有一定程度弧面的、近似轴向压缩了的叁角锥型大环化合物;亚酞菁广义上可认为是酞菁的同系物,但其不同于酞菁的轴向活性基团和空间立体构型使其具备更好的结构修饰性和潜在的催化活性。碳纳米管凭借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优异的导电性能,在电池材料领域应用广泛且技术日臻成熟。本文首先利用市售或合成的前驱体通过无水无氧条件制备不同外围取代基的4种亚酞菁化合物;在此基础上,选择8种对位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苯酚类化合物分别对所合成的亚酞菁在轴向位置进行化学修饰;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所有36种化合物进行表征。此外,选择4种轴向氨基取代亚酞菁与多壁碳纳米管进行键合;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所合成材料进行表征。将所有合成的亚酞菁及亚酞菁键合碳纳米管化合物作为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剂,进行模拟电池条件下的放电性能测试,还对部分亚酞菁化合物进行了模拟电池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测试。综合实验结果显示:(1).所有亚酞菁键合碳纳米管化合物和绝大部分亚酞菁化合物作为催化剂都能够-定程度的延长锂/亚硫酰氯电池放电时间,其中碳纳米管轴向修饰[(外围)叁硝基]亚酞菁、[(轴向)4-氨基苯氧基][(外围)叁硝基]亚酞菁、[(轴向)4-羟基苯氧基]亚酞菁和[(轴向)4-氨基苯氧基][(外围)叁(α-萘氧基)]亚酞菁的性能最好,可使放电时间分别延长57.41%,38.90%,35.91%和28.68%。(2).亚酞菁化合物的催化过程存在两步不可逆的电子转移。(3).亚酞菁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受其外围和轴向基团的共同影响,两种基团的电子性质相互制约;而基团的体积因素亦不可忽视。(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3-06-30)
亚酞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太阳能电池是被研究得最为广泛且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新能源技术。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转化效率最高、商业化范围最广的太阳能电池。但是,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成本高、质量重、使用不方便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硅太阳能电池的缺点,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用于研究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亚酞菁进行了改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的内容:(1)由于亚酞菁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子特性,已被实验工作者和计算化学家们广泛研究。实验上,已有通过轴向、边缘、中心取代或环扩张等方法来改变亚酞菁的光学和物理性质。在第3章的工作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新的金属取代(硼原子的中心取代)亚酞菁(MSubPC,M=Fe,Co,Ni,Cu和Zn),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它们的光伏性能。该系列在气相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中的优化结果表明它们是化学稳定的。我们还预测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为了探索该系列是否可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我们以这些金属化合物为给体,富勒烯(C60)为受体建模,并模拟其光伏性质。结果表明,由于FeSubPC/C60和CoSubPC/C60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强光子吸收和相对高的开路电压而具有很大的潜力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此外,MSubPC/C60系列的bed构型,即由金属-碳键合而成为一系列新的给-受一体的稠合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子特性。(2)亚萘酞菁(SubAPPC)是具有六元核心扩展的亚酞菁的衍生物,其在可见区域具有宽的吸收范围并且具有成为新的光电材料的巨大潜力。然而,中心扩环如何影响硼亚酞菁氯的电子和光学性质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第4章的工作中,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别研究了具有一个,两个和叁个六元环的不同亚萘酞菁分子(SubAPPCs)。我们计算了叁个分子的弛豫能,电子结构,紫外-可见光谱和激子结合能,并使用经验方程粗略预测了SubAPPCs/C60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结果表明,随着扩展环数的增加,平面性,吸收峰的波长和HOMO能量逐渐增大,而开路电压和弛豫能的趋势则相反。我们还发现具有叁个六元环的亚萘酞菁分子具有很大的潜力成为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因为它具有最小的激子结合能和弛豫能,并且在可见区域具有强的吸收强度。(3)亚酞菁因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和电子特性而被广泛研究,且边缘取代对亚酞菁的光伏性质具有显着的影响。SubAPPC是具有一个六元环核心扩展的亚酞菁衍生物,边缘取代对它的光伏性质和几何结构的影响尚未被报道。在第5章工作中,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探索了给电子基团(-C(CH_3)_3、-CH_3)、吸电子基团(-Cl、-NO_2)和两者的组合(-CH_3、-Cl)取代SubAPPC的边缘氢原子对它性质的影响。我们计算了这个系列分子的前线轨道能量、静电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使用经验方程粗略预测了SubAPPCs/C60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结果表明,给电子基团对其电子的分布、HOMO、LUMO、静电势及开路电压影响不大,但是吸电子基团对体系的HOMO、LUMO、静电势及开路电压影响比较大,并且吸电能力越强,影响越明显。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个系列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对于未改性的分子,普遍发生红移。其中-NO_2取代的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较宽的吸收光谱,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酞菁论文参考文献
[1].徐倩.亚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2].彭索萍.亚酞菁及其衍生物光伏性能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9
[3].宋盛容.亚酞菁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4].郑绍辉,陈雪.基于亚酞菁的有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结构性能理论研究[C].2018第二届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5].崔国意,李卓,王晨,聂艳,马晓迅.亚酞菁/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杭昊,童辉,王利祥.以亚酞菁为核的苝酰亚胺星型分子受体[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H:光电功能高分子.2017
[7].赵鲁阳.新型手性亚酞菁、酞菁的设计合成、理论模拟与性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
[8].郭荣荣.亚酞菁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4
[9].张泱泱,申剑冰,姚成.一种新型亚酞菁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动物活体成像研究[J].生物加工过程.2014
[10].宋超.亚酞菁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