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海论文-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

黄东海论文-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东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油气勘查战略领域,南黄海中—古生界

黄东海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1](2019)在《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为己任,持续开展了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与黄东海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大体分为海域及邻区沉积盆地对比研究、中国海域区域评价战略研究和黄东海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3个阶段。先后主持编制了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动态)形势图,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动态分析和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战略研究、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①海域油气资源早期评价技术和沉积盆地深部地震探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②中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下一步的调查与勘探方向包括:新层系、近海天然气、富生烃凹陷潜山油气藏、南海深水油气、南海生物礁和非常规天然气;③明确了南黄海盆地的基底性质、海相盆地地层层序和构造区划、侏罗纪前陆盆地特征、海相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④明确了东海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层序、盆地结构和两期盆地性质、"大东海"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⑤发现了南黄海古生界古油藏。上述成果和认识为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胡春,陈岩,杨桂朋,纪崇霄[2](2019)在《2017年春季黄东海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TPTZ(2,4,6-叁吡啶-s-叁嗪,C_(18)H_(12)N_6)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17年春季南黄海和中国东海海水中的溶解态单糖(MCHO)、多糖(PCHO)及总糖(TCHO)的浓度,对比了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海水中MCHO、PCHO和TCHO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黄海表层海水中碳水化合物浓度高于东海。通过对南黄海B断面和东海P断面的调查发现,B断面MCHO、PCHO和TCHO分布趋势总体为近岸高、远岸低,表层高、底层低,而P断面由于受到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和黑潮的综合影响,MCHO、PCHO和TCHO未表现出与B段面相似的分布特征。对E2站位的周日变化观测结果显示,MCHO、PCHO和TCHO的高值主要集中在12:00-18:00时段,低值区段主要集中在4:00-8:00时段,PCHO和TCHO呈线性正相关,MCHO与PCHO没有相关性,但是MCHO的浓度高峰滞后于PCHO的浓度高峰,这可能是由于PCHO被分解,断裂糖苷键释放MCHO所致。(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党晓岩,伍玉梅,樊伟,崔雪森,周为峰[3](2019)在《黄、东海Chl a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根据2003—2015年的叶绿素a浓度及海表温度、风速、光合有效辐射等环境资料的月平均数据,结合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黄、东海主要环境因子对9个生态特征区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对黄、东海生态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可得:黄、东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由大到小排列为长江口、台州列岛邻近海域、黄、东海交界处海域、东海南部,且外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小于近岸。叶绿素a浓度在黄、东海交界处海域外海与海表温度极显着负相关,在长江口与光合有效辐射显着正相关,在长江口外海与风速极显着负相关,在台州列岛与风速显着负相关,在南麂列岛与海表温度显着负相关,在福建近海与海表温度极显着负相关,在东海南部与风速极显着正相关,在黄、东海交界处的最相关环境因子有待增加其他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精细化研究每个生态代表性区域的最显着相关环境因子,能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S1期)

赵越,于仁成,孔凡洲,张清春,耿慧霞[4](2019)在《黄、东海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海和东海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边缘海,复杂的海洋环流和丰富的陆源物质输入共同影响着海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了解黄、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15年8—9月期间,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形态学观察等方法,调查了该海域微型真核藻类、微微型真核藻类、聚球藻(Synechococcus)、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以及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组成、丰度与分布情况,并基于浮游植物种类和丰度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别,黄海海域微型浮游植物丰度高于东海,而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低于东海,原绿球藻主要分布在东海海域。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分布状况与海域环境特征密切相关。夏季黄海海域相对封闭,受黄海冷水团控制,表层海水中高丰度的微型真核藻类主要出现在冷水团西侧边缘锋面区。东海海域受到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水向岸入侵的强烈影响,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出现硅藻赤潮,而原绿球藻呈现出自外海向近岸输送的分布态势。相关结果可望为进一步探讨陆源物质输入和邻近大洋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4期)

沈家葳,赵亮,王思佳,李亚贤[5](2019)在《黄、东海二甲基硫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分析及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已发表的2005~2015年的文献数据,讨论了黄、东海表层二甲基硫(DMS)和叶绿素a(Chl-a)浓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夏季DMS和Chl-a浓度高于冬季;由南至北,年均DMS和Chl-a浓度逐渐升高,且四季间的差异变大.黄、东海表层海水DMS和Chl-a、温度的统计分析表明,春、夏季Chl-a和DMS浓度存在指数关系,而冬季Chl-a和DMS浓度则存在线性关系;不同Chl-a水平下,温度对DMS浓度的影响存在差异.黄、东海表层DMS浓度与Chl-a浓度及温度的多元统计模型结果显示:DMS浓度随着Chl-a浓度增加而增加;在中心温度为21.31℃的温度区间内,DMS浓度较高,且Chl-a浓度越高,这个温度区间越窄.(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任成喆[6](2019)在《黄东海颗粒物/沉积物中的氨基糖及其对有机质溯源和降解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架边缘海是海洋有机质循环极为活跃的区域,在全球碳循环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南黄海、长江口及东海作为研究区域,对不同季节的183个水体颗粒物和84个表层沉积物中四种氨基糖,以及有机碳、氮、叶绿素a进行了分析,对水体异养细菌进行了计数,首次研究了氨基糖在黄东海的分布及组成特征,并利用氨基糖及相关生化和水文参数对研究区域有机质来源,活性和降解状态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有机质来源,活性和降解状态的因素,并估算了细菌有机质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结果和认识:(1)浮游生物和细菌是南黄海和长江口水体颗粒物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其相对贡献在不同海域和季节时空差异明显。初级生产力水平是影响颗粒物中有机质来源和活性的关键因素,具有较高初级生产力或发生藻华的区域,颗粒物中具有较高的葡萄糖胺/半乳糖胺比值(GlcN/GalN)和碳、氮归一化含量(%AS-OC、%AS-N),指示颗粒有机质较强的浮游生物来源特征,而同时较高的胞壁酸(Mur)含量还表明了较高的新鲜细菌有机质含量,指示了颗粒有机质整体构成较为新鲜,活性较高,降解程度较低。而初级生产较低的区域,其颗粒物中较低的GlcN/GalN、%AS-OC、%AS-N和Mur共同指示了颗粒有机质中新鲜生物来源有机质的减少,有机质整体活性降低。此外,近岸沉积物的再悬浮可能显着降低颗粒有机质含量并影响其来源特征。根据胞壁酸估算,新鲜细菌有机质对研究海域颗粒有机碳的贡献率平均可达29%。南黄海颗粒态氨基糖含量为2.1~128.4 nmol/(mg dw),其中葡萄糖胺和半乳糖胺平均占95%以上,甘露糖胺和胞壁酸则不足5%。初级生产力相对较高的春季,典型断面颗粒物中GlcN/GalN平均为8.1±3.7,%AS-OC和%AS-N分别为11.0±6.2%和10.2±6.0%,指示了颗粒有机质具有较为明显的浮游生物来源。初级生产力相对较低的秋季,颗粒物中GlcN/GalN平均为5.1±2.0,%AS-OC和%AS-N分别为5.8±2.9%和7.4±3.5%,指示了颗粒有机质中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动物的贡献减弱。根据Mur估算,春季和秋季新鲜细菌有机质对南黄海典型断面颗粒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为33.8±18.4%和28.1±18.9%,说明细菌是南黄海颗粒有机碳的重要贡献者。秋季相比于春季,随着初级生产力的降低,颗粒有机质中浮游生物和新鲜细菌的贡献都出现降低,指示了其活性较高的组分比例减小,有机质的整体活性降低。颗粒有机质中碳氮比在秋季有所升高,也指示了秋季比春季颗粒有机质具有更高的降解程度。南黄海近岸站位尽管具有平均最高的叶绿素a含量,但其颗粒有机碳和GlcN/GalN却没有明显的高值,可能是受到沉积物再悬浮过程的影响,使其有机质来源和含量具有一定沉积物的特征。长江口附近海域颗粒态氨基糖含量为1.2~107.0 nmol/(mg dw),其中葡萄糖胺和半乳糖胺平均约占95%。长江口 CJ断面近岸的初级生产力在春季较高而秋季较低,从春季到秋季,近岸颗粒物中GlcN/GalN从大于3降至小于3,%AS-OC也出现降低,指示了其颗粒有机质从浮游生物和细菌的混合来源向细菌来源为主进行转变,而秋季升高的%AS-N及水体较低的溶解氧则表明其颗粒有机质在秋季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降解,但降解程度不高。长江口 CJ断面外海一侧的初级生产力在春季较低而秋季较高,从春季到秋季,其颗粒物中GlcN/GalN从小于3到大于8,%AS-OC和%AS-N也从小于3到大于5,表明其颗粒有机质来源从细菌向浮游生物转变。根据Mur估算,春季和秋季新鲜细菌有机质分别占长江口典型断面颗粒有机碳10.8±3.7%和40.5±19.1%,表明细菌对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具有较大贡献,且秋季的贡献更为明显。秋季外海浮游生物和细菌有机质贡献同时升高,表明其有机质的组成相比于春季更为新鲜,其生物可利用性更高。(2)与颗粒物相比,黄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葡萄糖胺/胞壁酸和氨基糖的碳、氮归一化含量较低,指示了其降解程度整体高于颗粒物,但由于氨基糖相较于总有机质表现为相对富集的状态,因此沉积物有机质的降解处于初级阶段,仍具有较高活性。细菌有机质同样是黄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新鲜细菌有机质对研究海域沉积有机碳的贡献率平均为21.5%。上层水体有机质的沉降对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和降解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水深较浅的近岸区域。泥质区相比于非泥质区其有机碳、氮含量更高,但其与有机质的来源和降解程度没有绝对关系。东海泥质区比非泥质区有机质中几丁质成分更高,有机质更新鲜,而黄海泥质区则比非泥质区有机质中有更多的低活性细菌残体,其整体降解程度更高。南黄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氨基糖含量为0.18~8.25 nmol/(mg dw),其中葡萄糖胺和半乳糖胺平均约占95%。在南黄海典型断面,GlcN/GalN在两个季节所有站位均小于2,指示了细菌是南黄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外海泥质区相比于近岸非泥质区其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含量更高,体现了粒度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泥质区沉积物胞壁酸含量同样较高,但其在有机碳中的含量却较低,指示了泥质区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并非来自新鲜细菌有机质的贡献。表层沉积物中较高的%AS-OC和%AS-N表明有机质已产生一定程度的降解,但由于中等活性的氨基糖相比于总有机质仍然相对富集,因此沉积物总有机质的降解可能处于初期至中期水平。泥质区更高的GlcN/Mur则指示了其有机质的降解程度比近岸非泥质区更高。根据较低的GlcN/GlcN推测外海泥质区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可能来源于降解程度较高的细菌有机质的贡献。根据胞壁酸估算,南黄海典型断面表层沉积物中较为新鲜的细菌有机质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在春季和秋季分别为28.2±8.6%和21.7±8.7%,季节差异不大。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氨基糖含量为0.48~7.23 nmol/(mg dw),其中葡萄糖胺和半乳糖胺约占95%。GlcN/GalN在两个季节所有站位均小于2,说明细菌是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近岸泥质区相比于远岸非泥质区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同时其GlcN/GalN和胞壁酸含量也更高,表明了泥质区有机质中含有更多的几丁质及新鲜细菌有机质。尽管GlcN/GalN表明了有机质主要为细菌来源,但表层沉积物中%AS-OC和%AS-N却高于细菌中的特征值(分别为3.65±1.66%和4.49±1.98%),说明有机质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同时,近岸泥质区比远岸非泥质区具有较低的GlcN/Mur,说明泥质区中有机质比非泥质区更新鲜。秋季相比于夏季,东海泥质区水体叶绿素a含量降低,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含量下降,同时GlcN/GalN略有降低,Mur含量升高,说明夏季水体沉降至表层沉积物的有机质在秋季逐渐转变为细菌有机质,并且这种来源的变化在生产力较高的近岸更为明显,表明近岸水体颗粒物的沉降对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夏季水体叶绿素a含量较高,其与沉积物中的胞壁酸具有正相关关系,而秋季水体叶绿素a含量较低,其与沉积物中胞壁酸的相关性消失,同样说明水体颗粒物沉降对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影响。根据胞壁酸估算,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较为新鲜的细菌有机质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在春季和秋季分别为13.1±6.4%和28.5±17.9%,具有秋季高于春季,近岸泥质区高于远岸非泥质区的特征。沉积物与颗粒物相比,其较低的GlcN/GalN表明其有机质主要为细菌来源,而颗粒物中较高的GlcN/GalN则表明其有机质具有更高的浮游生物来源。沉积物中指征有机质来源的氨基糖指标如GlcN/Mur和%AS-OC,%AS-N受到更多的降解过程影响而升高,从而在指征来源时与GlcN/GalN等不易受降解影响的指标相矛盾,说明了表层沉积物整体的降解程度高于水体颗粒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刘清河[7](2019)在《黄、东海交界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底栖桡足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年9月和12月对黄、东海交界海域共计20个站位进行小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采样调查。对调查海域内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底栖桡足类的群落结构和形态分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共鉴定出以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的16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其它类群依次为底栖桡足类、动吻类、多毛类、双壳幼体、介形类等。9月航次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1758±759)ind./10 cm~2,线虫占总丰度的95.6%,;平均生物量为(1216.4±464.7)μg·dwt./10 cm~2,线虫占55.26%;12月航次平均丰度为(2011±1471)ind./10 cm~2,线虫占95.6%;平均生物量为(1143.0±755.0)μg·dwt./10 cm~2,线虫占67.28%。2)研究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可以划分为近岸群落和外海群落两个生物类群。ANOSIM检验结果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在季节间(9月和12月)并无显着差异。CLUSTER划分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组,组I主要由近岸站位构成,组II主要由外海站位组成。其中近岸组小型底栖动物群落表现出高丰度值、低多样性特征,外海站位表现出低丰度值特征。BIOENV分析表明,水深、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砂含量以及沉积物Zn含量等环境要素组合能够较好的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群落间的差异。3)长江口外的上升流和低氧会导致该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增加,多样性下降。9月航次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最大值出现在长江口上升流和低氧重合区,且该海域内海洋线虫所占比例增加,桡足类和其它类群所占比例下降。上升流会导致该海域水体初级生产力增加,为小型底栖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低氧则遏制了大型底栖动物以及对低氧敏感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桡足类等)的生存,减小了小型底栖动物被捕食的压力,有利于海洋线虫的生存。4)黑潮入侵会导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在其入侵路线上增加。在各断面分布上,除D1站位外,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最高值均出现在60 m等深线附近,该分布特征与黑潮在东海的入侵路线吻合,推测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增加与黑潮入侵密切相关。黑潮入侵所导致的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增加以及其所携带的溶氧可能是造成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增加的重要原因。此外,黑潮水常年稳定的温、盐特质,能够减少季节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小型底栖动物的生存和繁殖。5)研究发现了Haloschizopera属2个新种,Haloschizopera cheni sp.nov.和Haloschizopera sheni sp.nov.;Heteropsyllus属1新纪录种;Zosime属1新纪录种。研究海域内共计鉴定底栖猛水蚤80余种,6类幼体,隶属于17科,36属。其中粗毛猛水蚤科(Miraciidae)种类最多,包含10属18种。此外,本研究还对Haloschizopera属进行了重新描述,并建立了该属分种检索表。6)研究海域底栖猛水蚤群落主要可以划分为近岸群落和外海群落两个类群。CLUSTER划分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底栖猛水蚤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组,其中组I和组II主要由离岸站位组成,组III主要由近岸站位组成(BS除外)。与组I和组II相比,组III在丰度和物种多样性上是均显着低于组I和组II。近岸环境压迫如人类活动干扰、污染、低氧等可能是造成该区域猛水蚤丰度和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BIOEVN分析表明,水深和底层盐度是影响猛水蚤群落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李亚楠[8](2019)在《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小清河及黄、东海的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山东省小清河和黄、东海区域的沉积物和水体为研究对象,以小清河中的多环芳烃、卤代阻燃剂这两种典型有机污染物以及黄、东海区域中卤代阻燃剂为目标物,分析了其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有机污染物从河流到海洋的迁移输送过程,评估了解小清河和黄、东海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揭示了洋流作用下河流对海洋污染物的输入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该区域污染物的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河流和海洋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可能来自于地表径流物质的输入、人类活动的直接排放、大气沉降和污染物的降解等,另外污染物还可以通过大气的长距离输送和气-水界面交换而进入到海洋。河流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染物会随着河流迁移并最终汇入海洋,导致海洋成为一些污染物主要的汇。污染物在进入海洋后引起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是影响我国海洋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小清河流域多环芳烃和卤代阻燃剂的研究表明:(1)多环芳烃(PAHs)和卤代阻燃剂(HFRs)在小清河沉积物和水体中分布较广泛,沉积物和水体中的Σ_(15)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17.15-3808 ng/g dw(平均浓度为988.7 ng/g dw)、10.40-337.3 ng/L(平均浓度为89.63 ng/L);沉积物中的ΣHFRs浓度范围为3.663-232.9 ng/g dw。(2)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主要是以4环和5环为主,水体中的主要以2环和3环为主。沉积物中卤代阻燃剂的组成主要是以十溴二苯乙烷(DBDPE)和十溴联苯醚单体(BDE209)这两种十溴产品为主,水体中DPs和DBDPE这两种物质占主要部分。(3)从小清河源头到河口站位,多环芳烃和卤代阻燃剂这的浓度及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多环芳烃,河流段沉积物和水体的污染程度高于河口、海湾的样品;而对于卤代阻燃剂,从河口到莱州湾的沉积物卤代阻燃剂浓度普遍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潍坊和莱州湾临岸溴系阻燃剂生产地的陆源排放所造成的。河口沉积物中卤代阻燃剂浓度较高可能与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滞留效应有关。点源排放是影响这两种有机污染物浓度及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总之,小清河多环芳烃和卤代阻燃剂这两种污染物的污染程度都处于较严重的水平。黄海卤代阻燃剂污染程度高于东海的。沉积物中ΣPBDEs和BDE209的浓度范围分别是0.3-108.5 pg/g dw(平均浓度为20.4 pg/g dw)和1.1-924 pg/g dw(平均浓度为127pg/g dw);ΣaBFRs和DBDPE的浓度范围分别是n.d.-293 pg/g dw(平均浓度为60.2 pg/g dw)和n.d.-9460 pg/g dw(平均浓度为1700 pg/g dw)。水体中BDE209和DBDPE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1-35.68 pg/L和n.d.-199.11 pg/L。沉积物卤代阻燃剂分布特征为:沉积区高,沉积区外低;水体中卤代阻燃剂分布特征为:近岸高,远岸较低。这两种环境介质均以DBDPE和BDE209为主要污染物,说明该海域卤代阻燃剂的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十溴联苯醚的应用和排放,这与我国卤代阻燃剂市场工业品的使用状况一致。我国溴系阻燃剂最大的生产地位于莱州湾附近的潍坊海滨经济开发区,受山东半岛沿岸流的携带,黄河入海泥沙在冬季能穿过莱州湾、渤海海峡,进入黄海,在黄海沉积区沉积。由于水动力条件(受山东半岛沿岸流、黄海沿岸流和黄海暖流形成的气旋式涡旋控制)以及河流物质的输入,黄河泥沙在向黄海传输的过程中吸附莱州湾高浓度的阻燃剂,在渤海沿岸流和黄海沿岸流的作用下,泥沙与阻燃剂共迁移共沉积,最终传输到北黄海和南黄海。(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梅洁[9](2019)在《我国黄东海区海洋捕捞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海洋捕捞业发展迅速,为推进我国"蓝色粮仓"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形势日益严峻。黄东海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区,在我国海洋捕捞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黄东海区海洋捕捞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不断增大,海洋捕捞总产值逐年增加,但作业范围大多仍局限于海洋捕捞资源过度利用的近海区域,海洋渔业资源日渐衰竭、海洋渔政管理困难,过度捕捞禁而不止,近海海域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已不容忽视。在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重要准则的现代海洋渔业战略背景下,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远洋捕捞、完善立法,加强渔政管理、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减轻捕捞压力、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黄东海区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郭瑜璇[10](2019)在《渤、黄、东海悬浮物传输过程和机制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渤、黄、东海是世界上悬浮物浓度最高的陆架海区之一,河流输入众多,底质类型多样,悬浮物的分布和输运过程不仅控制着海底地形地貌演化,同时也对海洋生物、环境、沿岸基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新南威尔士大学泥沙模式UNSW-sed结合MASNUM海洋数值模式,加入理查森数计算底摩擦,同时考虑了波流对底层沉积物的影响,并将悬浮物对海水密度的影响加入其中,研究模拟了渤、黄、东海2008年4月~2012年12月悬浮物的输运过程。悬浮物浓度分布的模拟结果与“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的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分布形态与数量级基本一致。本研究获得如下认识:悬浮物浓度高值区集中在黄河口、渤海湾和莱州湾沿岸、山东半岛沿岸和苏北浅滩至长江口附近,冬季分布范围最广,夏季分布范围最小,春、秋季为过渡时期。悬浮物分布受风速季节性变化影响。水深较浅海域风速对悬浮物浓度影响较为明显,水深较深或风速变化周期较短时,风速对悬浮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较弱。夏季渤海海峡悬浮物输运受到黄海冷水团控制,表底层水团形成跃层,限制了底部的高浓度悬浮体向上输运;冬季则受到黄海暖流控制。成山头周围悬浮物的输运冬季受黄海暖流影响,夏季受黄海冷水团影响。苏北沿岸和长江口的悬浮物输运主要受风驱动沿岸流的影响。模拟的2012年渤、黄海间,南、北黄海间以及黄、东海之间的悬浮物年净通量分别是232×10~6t、631×10~6 t和709×10~6 t,输运方向分别为由渤海向黄海、由北黄海向南黄海和由黄海向东海输运。渤海向黄海的悬浮物输运主要时期在春季,主要输运通道为老铁山水道和登州水道;北黄海向南黄海的悬浮物输运主要时期在晚秋至冬季,主要通道在123.6°E以西;黄海向东海的悬浮物输运主要在冬季的绝大部分区域。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泥质区及苏北浅滩存在再悬浮沉积物。来自山东半岛泥质区的再悬浮沉积物在鲁北沿岸流作用下向南输运。现有计算条件下,本研究数学模型具有最优的详细程度,定性结果较为可信,但由于计算效率限制,模式的设定没有考虑河流实际悬浮物输入量、海底底质类型以及全部主要分潮,定量结果需要进一步计算和更多资料的验证。(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4-01)

黄东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TPTZ(2,4,6-叁吡啶-s-叁嗪,C_(18)H_(12)N_6)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17年春季南黄海和中国东海海水中的溶解态单糖(MCHO)、多糖(PCHO)及总糖(TCHO)的浓度,对比了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海水中MCHO、PCHO和TCHO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黄海表层海水中碳水化合物浓度高于东海。通过对南黄海B断面和东海P断面的调查发现,B断面MCHO、PCHO和TCHO分布趋势总体为近岸高、远岸低,表层高、底层低,而P断面由于受到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和黑潮的综合影响,MCHO、PCHO和TCHO未表现出与B段面相似的分布特征。对E2站位的周日变化观测结果显示,MCHO、PCHO和TCHO的高值主要集中在12:00-18:00时段,低值区段主要集中在4:00-8:00时段,PCHO和TCHO呈线性正相关,MCHO与PCHO没有相关性,但是MCHO的浓度高峰滞后于PCHO的浓度高峰,这可能是由于PCHO被分解,断裂糖苷键释放MCHO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东海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2].胡春,陈岩,杨桂朋,纪崇霄.2017年春季黄东海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19

[3].党晓岩,伍玉梅,樊伟,崔雪森,周为峰.黄、东海Chla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赵越,于仁成,孔凡洲,张清春,耿慧霞.黄、东海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

[5].沈家葳,赵亮,王思佳,李亚贤.黄、东海二甲基硫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分析及建模[J].中国环境科学.2019

[6].任成喆.黄东海颗粒物/沉积物中的氨基糖及其对有机质溯源和降解的指示[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7].刘清河.黄、东海交界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底栖桡足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8].李亚楠.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小清河及黄、东海的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

[9].梅洁.我国黄东海区海洋捕捞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10].郭瑜璇.渤、黄、东海悬浮物传输过程和机制的数值模拟[D].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19

标签:;  ;  ;  ;  

黄东海论文-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