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属论文_刘萍,毛智超,陈萍,孟宪亮,李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虾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对虾,基因,幼体,拉丁文,序列,分子,现状。

对虾属论文文献综述

刘萍,毛智超,陈萍,孟宪亮,李健[1](2016)在《哈氏仿对虾mtDNA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及与仿对虾属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Long-PCR技术获得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922 bp,共包含13个编码蛋白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编码基因和1个非编码的控制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编码蛋白基因的排列方式与泛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完全一致,nad2基因的变异程度最高,而cox2基因最为保守。利用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16S rRNA基因共检测出1种单倍型,不存在多态性位点;COI基因共检测出7种单倍型,6个多态性位点。COI基因片段比16S rRNA基因片段变异丰富,更适于哈氏仿对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一致,结合形态学分析表明,哈氏仿对虾是仿对虾属独立的分支,与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亨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ungerfordi)亲缘关系较近。根据COI基因片段的遗传距离推测出仿对虾属的大致分化时间发生在中新世末期至上新世早期。(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11-02)

毛智超,段亚飞,刘萍,李健,陈萍[2](2016)在《哈氏仿对虾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与仿对虾属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调查研究哈氏仿对虾浙江象山群体的种质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状况,采用PCR扩增获得哈氏仿对虾线粒体DNA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分别对其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16S r RNA基因片段的T、C、A和G的含量分别是35.76%、19.48%、26.74%和17.88%;COⅠ基因片段的T、C、A和G的含量分别是35.36%、12.68%、30.54%和21.43%;A+T含量显着高于G+C含量。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为558 bp,共检测出1种单倍型,没有多态性位点;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88 bp,共检测出7种单倍型,6个多态性位点。COⅠ基因片段比16S r RNA基因片段变异丰富,更适于哈氏仿对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太一致,结合形态学分析表明,哈氏仿对虾是仿对虾属独立的分支,与细巧仿对虾和亨氏仿对虾种类亲缘关系较近。根据COⅠ基因片段的遗传距离推测出仿对虾属的大致分化时间发生在中新世末期至上新世早期。(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刘帅,李墨非,叶嘉,王亚,王春琳[3](2012)在《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探讨对虾属(Penaeus)物种系统发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对虾属(Penaeus)的设置及其相互亲缘关系一直是分类学争论的焦点,利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及COI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的方法,以长臂虾科的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为外群,对对虾属的6亚属23种对虾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经ClustalX多重比对和MEGA4.0软件分析,得到种间序列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最大简约(MP)系统树。结果表明:分子系统学数据支持Perez F等将对虾属的6个亚属提升为属级阶元的观点。囊对虾属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沟对虾属(Melicertus)的深沟对虾(Melicertus canaliculatus)之间的16S遗传距离只有0.007,而且COI遗传距离仅有0.065,比深沟对虾与同为沟对虾属的其他虾类遗传距离还小,说明囊对虾亚属(Marsupenaeus)和沟对虾亚属之间亲缘关系较近。另外美对虾亚属的褐美对虾(Farfantepenaeus aztec-us)和巴西美对虾(Farfantepenaeus brasiliensis)之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遗传距离仅为0.012,但是与其他同亚属的虾类遗传距离相对较大,推测美对虾亚属(Farfantepenaeus)中的虾类根据亲缘关系远近和地理分布可以分为2大类群:墨西哥湾类群和南美洲类群。可以为对虾属的6个亚属的分类问题及演化提供一定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2年05期)

陈世杰,郭明忠,杨火盛[4](2006)在《统一采用对虾属、种名称辑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内外水产科技工作者和水产专业刊物登载的学术论文,为便于统一称呼和采用对虾属、种名称,根据Perez Farfante与Kensley的《世界对虾类和樱虾类》专着[1],以及我国甲壳类分类学研究专家刘瑞玉先生提出对虾类(属)学名的改变和统一的建议和(本文来源于《福建水产》期刊2006年01期)

徐琰[5](2005)在《中国近海仿对虾属分子系统演化和近似种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仿对虾属Parapenaeopsis Aclock,1901隶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科,是热带亚热带浅海近岸区最常见的中小型对虾类。全世界已记录 20 种,其中 19 种分布在印度和太平洋; 大西洋仅有 1 种。我国近岸海域共发现 7 种。仿对虾属所有种都可食用,有些种产量很大,在浅海捕虾渔业中占一定地位,特别是哈氏仿对虾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Miers, 1878)为东海和南海的重要经济种;细巧仿对虾在南海(广东)产量也很大。长期以来,哈氏仿对虾和近似种刀额仿对虾究竟是两个有效种还是同一个种研究者持不同意见。刘瑞玉指出有长 S 剑形额角的哈氏仿对虾雄体为性成熟前的个体,有短额角的被定为刀额仿对虾的雄体是性成熟的个体,性成熟蜕皮是额角由长变短,所以应将 Parapenaeopsis cultrirostri(sAlcock,1906)作为 P. hardwickii 的同物异名,认为后者雄体的额角存在性二型,这有待于证实。与此同时,刘瑞玉、王永良 1987 发表的的两个新种(Parapenaeopsis sinica Liu et Wang,1987 和Parapenaeopsis incisa Wang et Liu, 1987)与角突仿对虾 P. cornuta (Kishinouye,1900)不易区分。这 2 个新种的有效性也需要研究证实。本论文利用线粒体 DNA中的 16S rRNA 基因片段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C 基因片段 I(cytochrome C, COI)的分子序列,对中国近海 7 种仿对虾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建立了分子系统发生树,比较研究该属 7 个种的有效性(validity)和它们的系统演化关系。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1)过去被鉴定为哈氏仿对虾和刀额仿对虾的中国标本实际是同一个种,后者应是前者的同物异名。P. hardwickii 雄体的额角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5-05-01)

宋林生,相建海,李晨曦,周令华,刘瑞玉[6](1998)在《用RAPD标记研究对虾属六个种间的亲缘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用RAPD技术对对虾属中六种对虾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20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64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片段长度在230~2800bp之间。统计这些片段,根据扩增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相对遗传距离指数,然后用UPGMA和NJ等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构建系统树,确定了它们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外部形态比较相似的种类在基因组DNA上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反之则较小。(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纪成林,刘必亮[7](1996)在《世界新对虾属的资源现状及养殖发展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新对虾属的资源现状及养殖发展前景STATUSOFMETAPENAEUSRESOURCESANDPERSPECTIVESONCULTUREDEVELOPMENTINTHEWORLD纪成林(上海水产大学,200090)JiChengling(Shan...(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纪成林,沈和定,黄瑞[8](1996)在《关于新对虾属Metapenaeus幼体发育分期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对虾属Metapenaeus为对虾科Penaidae中的重要类群,随着养虾业的发展,新对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人工育苗中,虾类幼体发育分期对指导生产有现实意义。国外学者M.S.Muthu等(1978)对近缘新对虾和道氏新对虾的糠虾(Mysis)阶段分为5期,并在第Ⅴ期糠虾幼体之后增加两个中间期,形成N-Z-M-I的“6-3-5-2”模式。作者在中型新对虾的幼体变态实验观察中注意到,糠虾幼体在一次蜕皮后其体长和附肢形态均有渐微的变化,这种形态上的细微差异不宜作为分期的依据,幼体分期的主要依据以蜕皮为标志。因此新对虾属的幼体发育分期可借鉴中国对虾(Pnuaeusorientalis)幼体分期模式划分,即N-Z-M为“6-3-3”。(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1996年04期)

张世美,华静娥[9](1992)在《世界对虾属资源的现状和渔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渔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于体型硕大、肉质鲜美的对虾产品十分喜爱。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历年渔业产量统计,近几十年来对虾的渔业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本世纪60—70年代自然海域的对虾属种类虾群资源仍然十分雄厚,沿海渔场虾群密集,单位网产量较高,年总渔获量保持在30—40万吨。70年代后由于提高网产量和扩大捕捞海域,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捕虾业的开拓和发展,使对虾的年产量提高到50—60万吨。80年代以来各国人工养虾业又有了大幅度的发(本文来源于《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Z1期)

刘瑞玉,王永良[10](1987)在《中国近海仿对虾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仿对虾属(Parapenaeopsis)是暖水性的中小型虾类,全世界共报告18种。在我国只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浅海区。本文根据我所自50年代以来在中国沿海所搜集的材料,共发现7种,其中有2个新种,除对新种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比较外,对存在混淆的种作了区分,对其它种的特征也作了简要的记述。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1987年06期)

对虾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调查研究哈氏仿对虾浙江象山群体的种质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状况,采用PCR扩增获得哈氏仿对虾线粒体DNA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分别对其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16S r RNA基因片段的T、C、A和G的含量分别是35.76%、19.48%、26.74%和17.88%;COⅠ基因片段的T、C、A和G的含量分别是35.36%、12.68%、30.54%和21.43%;A+T含量显着高于G+C含量。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为558 bp,共检测出1种单倍型,没有多态性位点;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88 bp,共检测出7种单倍型,6个多态性位点。COⅠ基因片段比16S r RNA基因片段变异丰富,更适于哈氏仿对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太一致,结合形态学分析表明,哈氏仿对虾是仿对虾属独立的分支,与细巧仿对虾和亨氏仿对虾种类亲缘关系较近。根据COⅠ基因片段的遗传距离推测出仿对虾属的大致分化时间发生在中新世末期至上新世早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虾属论文参考文献

[1].刘萍,毛智超,陈萍,孟宪亮,李健.哈氏仿对虾mtDNA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及与仿对虾属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C].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

[2].毛智超,段亚飞,刘萍,李健,陈萍.哈氏仿对虾线粒体16S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与仿对虾属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J].水产学报.2016

[3].刘帅,李墨非,叶嘉,王亚,王春琳.基于线粒体16SrRNA和COI基因序列探讨对虾属(Penaeus)物种系统发生关系[J].生物学杂志.2012

[4].陈世杰,郭明忠,杨火盛.统一采用对虾属、种名称辑录[J].福建水产.2006

[5].徐琰.中国近海仿对虾属分子系统演化和近似种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6].宋林生,相建海,李晨曦,周令华,刘瑞玉.用RAPD标记研究对虾属六个种间的亲缘关系[J].动物学报.1998

[7].纪成林,刘必亮.世界新对虾属的资源现状及养殖发展前景[J].水产学报.1996

[8].纪成林,沈和定,黄瑞.关于新对虾属Metapenaeus幼体发育分期的探讨[J].水产科技情报.1996

[9].张世美,华静娥.世界对虾属资源的现状和渔业发展[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2

[10].刘瑞玉,王永良.中国近海仿对虾属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7

论文知识图

对虾-对虾根据遗传距离得到的系统树斑节对虾系统发育树刀额新对虾对虾肠道细菌的各属细菌组成

标签:;  ;  ;  ;  ;  ;  ;  

对虾属论文_刘萍,毛智超,陈萍,孟宪亮,李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