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之生态设计与人本思想研究——以浦东部分地区道路广场为例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之生态设计与人本思想研究——以浦东部分地区道路广场为例

高静[1]2004年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之生态设计与人本思想研究——以浦东部分地区道路广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生态设计与人本主义理论及实例的分析和阐述,提出相关问题,并引申到以浦东部分地区街道、广场为例,分析了城市道路、广场绿化中的生态设计和人本思想。在仔细、全面、客观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之后,从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现有街道、广场绿化现状,利弊分析,并探讨了生态设计与人本思想的体现途径,提出了合理建议。 本文通过民意调查的方式,客观的调查统计了居民对浦东新区陆家嘴部分地区绿化现状的看法,结合专业分析,发现现有的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在生态设计和人本主义理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行道树树种选择不合理,道路景观缺乏整体性,绿地绿化景观单调简陋,广场绿地缺乏,树穴存在问题,绿化隔离带设置不合理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将生态设计与人本主义理论贯穿于实际,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即生态研究:通过对植物景观和街道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指导植物的选择、景观的设计、使之充分体现生态设计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然再造:就是人们找到的手段,从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到路边的绿地、城市中种植的植物,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大自然的损失,满足心理上的渴求。乡土化:也是体现生态设计和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从生态和文脉两方面来考虑。景观的多样化:为了达到景观的多样性,可以有多种方法,包括植物的种类、植物群落的类型,绿地的布置形式,广场的设计等等。人性化: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景观,是生态设计的又一目的。

高静[2]2005年在《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之生态设计与人本思想——以浦东部分地区道路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的中心。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实体。新世纪的城市建设必须是整体的环境艺术;城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形象应该是“天人合一”的山水、花园、生态城市。一切设计与规划都应该“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最佳要求。城市环境和城市建筑是城市设计领域讨论的主题。就城市环境艺术来说,植物本身也是进一步美化环境的良好载体。

何晓颖[3]2008年在《上海市主要道路绿带木本植物景观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城市道路绿带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以创建生态城市为首要任务,道路绿化是实施“生态型城市”这一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研究上海城市道路绿带植物景观的现状,分析其优缺点,探讨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以上海市浦西内环线范围内主要道路为研究区域。实地调查了该区域的主要道路绿带,共143条样带。首先以植被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的区系特征、物种的类型特征、物种的数量特征、群落的年龄结构等方面对调查区道路绿带木本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分析;再从观赏特性角度,分析了浦西内环线范围内道路绿带中观赏要素、色彩特性和季相特性的特征;然后归纳总结道路绿带植物景观配置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上海市浦西内环线范围内主要道路绿带植物景观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发展优化建议。上海市浦西内环线范围内主要道路绿带植物景观的乡土特色不甚明显,且存在少数物种被大量广泛应用的现象,造成道路植物景观雷同。常绿和落叶植物比例相似,而针叶植物种类极少。植物景观发展动态方面,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多属于稳定型和增长型,道路景观效果仍需进一步完善。观赏特性方面,观花观果植物应用频率较低,色彩不够丰富;观叶植物以常彩灌木类为主,季相变化不甚明显,应增加观赏植物数量、种类和频度,提高景观视觉效果。上海市浦西内环线范围内主要道路绿带植物景观的配置结构以乔木单层类型的一板二带式为主,道路绿带植物景观整体配置模式主要分为8种类型,都较具典型性和普遍性。本文最后总结了上海市浦西内环线范围内主要道路绿带植物景观的特点,提出了道路绿带植物景观的优化建议,努力创建生态和谐、丰富多样、美丽多姿、以人为本的道路绿带植物景观。

李阎魁[4]2005年在《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文中研究指明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决定人和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就是以科技为先导的世界历史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这两大问题必然汇聚到“主体的人”这个焦点问题上。为此,本论文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的普遍意义上出发,基于人的活动视角来理解、分析、建构城市和城市规划。就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问题、城市规划的主体性、城市规划的活动、城市规划与人的发展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便适应新时代、新体制的需要。城市规划作为人与空间的作用手段,应该为人的自由、全面和充分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的发展必然。 本书在整体框架结构上贯穿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分成上、中、下叁篇,既一般主体论、城市主体论、城市规划主体论的逻辑顺序。一般主体论是论文的逻辑起点,主要是讨论一些主体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解剖主体的人,为解析城市、城市规划提供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在一般主体论中,为了廓清主体问题的种种迷雾,探求主体认识的真谛,文章对主体问题分别进行了主体概念的辨析、主体性的历史考察、主体活动理论分析和主体的历史发展研究。城市主体性是论文逻辑的上升点,在这里,我们把理论视野移向当代中国城市,城市化与人的关系。论文一方面借助于一般主体论的理论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则立足于21世纪前后中国城市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大走向,努力揭示出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的地位、作用。面对现代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如何发挥人的主体性,如何解决由于人的活动产生的城市问题,如何处理城市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从一般主体论走向城市规划主体论的进程中,城市主体论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桥梁和逻辑中介,它给了我们一个思想上的阶梯,借以从世界和现代人的大背景下,看中国城市向何处去、中国人向何处去的大问题。城市规划主体论是论文逻辑的归宿点,也是我们理论探索的主旨所在。我们以一般主体论、城市主体论为基础,试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就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问题、城市规划的主体性、城市规划的活动、城市规划与人的发展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总之,在人与空间的作用过程中,通过城市规划的作用,确立人民群众在城市规划中的主体地位,使人与空间的关系由僵化、片面、有限向自由、全面和充分的方向发展,这是城市规划追求的目标,也是城市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佚名[5]2019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文中研究表明伟大的马克思: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陈先达着.-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2.-978-7-201-14548-8:¥58.00 A81走进马克思/孙伯鍨,张一兵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6.-978-7-214-20547-6:¥102.00 A81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 8/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编.-人民出版社,2019.-978-7-01-020409-3:¥80.00 A81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与创新/许全兴着,-人民出版社,2019.-978-7-01-020407-9:¥89.00 A81

参考文献:

[1].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之生态设计与人本思想研究——以浦东部分地区道路广场为例[D]. 高静.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之生态设计与人本思想——以浦东部分地区道路为例[J]. 高静. 上海建设科技. 2005

[3]. 上海市主要道路绿带木本植物景观的现状研究[D]. 何晓颖.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4]. 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 李阎魁. 同济大学. 2005

[5].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 佚名. 全国新书目. 2019

标签:;  ;  ;  ;  ;  ;  ;  ;  ;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之生态设计与人本思想研究——以浦东部分地区道路广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