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荣广东省遂溪县大成中学524300
古文翻译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所占的分值多,而学生答题失分很严重。尤其是应该采用意译的句子,事实上已成了学生答题的软肋。纵观古文教学资料可谓汗牛充栋,而专门研究古文意译的却是凤毛麟角。本文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略谈所得,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
意译古文,达意是至为重要的。郭沫若在《九章》译文后记中说:“有时候他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译(指直译),他可以统摄原意,另铸新词。”郭老的意思是,对于意译,要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实为“达意”之诠释。据此,我们在意译古文时,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力求准确,避免望文生义
这方面包括意译句中的特殊句式和对句中某些词语的翻译。例如:《吕氏春秋·重言》中的“子邪,言伐莒者?”它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应译为:说我国要出兵攻打莒地的人,是你吗?但不少同学误认为“子邪”是一个人名,更有甚者把“子”当作“儿子”来翻译,这都是望文生义的毛病,其根源是不熟悉古文句式,把秧苗当韭菜了。此外,意译句中的单音词译为双音词,也要避免望文生义。如《诗经·硕鼠》中的“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句中的“顾”字决不是“照顾”,也不是“顾虑”,而是“顾惜”。
二、重视意译句交叉点,避免重复累赘
一般来说,意译句中的互文句,均存在着内容交叉、合多为一的现象,翻译时要把纷繁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譬如:《过秦论》中的“(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中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是互文,都是“统一”的意思。“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是互文,是“天下”之意。而“意”与“心”还是互文,指“野心”。全句可意译为“(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如果把互文各自拆解,不仅会啰嗦累赘,而且不能尽达原文之意。
三、领悟机智用语,切合具体语境
古文中不乏机智之辞,常常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意译,方可达意。如避讳之辞,唐代人为避讳李世民,常把“民”换作“人”。又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骨肉”借指“亲人”,“行路”借指“陌路人”。更有比喻之状,如“奔车朽索”(就像用腐朽的绳索驾着马车狂奔),语言之机智令人拍手羡叹。诸如此类,须用意译,甚至在原意上加以创造,才能动之血脉,尽其用意。
四、要积累古文化知识,消除语言表达障碍
现代语言承传古汉语而来,意译古文,目的是让今人能看懂。而古文化源远流长,我们须在学习中注重了解和积累,意译起来才不会令人费解。比如《晏子治东阿》中的“愿乞骸骨”,涉及到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为“致仕”、“致事”、“致政”等,到了唐代才有“退休”之说(参考《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精华》),沿用至今。因而这句话可译为“(我)希望(主公)您答应我退休的请求”。
古人作文并无语法规范,如果说有,也只是单音词表意和使用主谓句的习惯。(参考《文言文基础知识问答》)现代人研究古汉语,是移植英语语法的词法和句法,于1956年制定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并以之为依据。至1984年,中国语言学会颁布了“中学新语法体系”,突出短语的语法功能,但只限于现代汉语,不包括古汉语。(参考杨亦鸣等编写的《中学新语法体系教学参考》)因而,我们说规范翻译古文,原则上还是以“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为主。
五、以下几点值得探究
1.要合理搭配句子成分
这里所说的“合理搭配”,就是要根据现行语法变换古文句序,使之与现代汉语接轨。例如:《石钟山记》中“石之锵然有声者”,属定语后置句,意译时,要把“石”调作中心词,译为“能够敲打出锵锵声音的石头”,“之”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无实义。这样句意就规范晓畅了。
2.语意要通达,补、合要自然
如赤壁赋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苇”前面须补上“像”字,让名词活用为状语才规范。“所如”和“凌”字均属动词,应合译为“驶在”。这个意译句解决了这两处疑难,就规范通达了。全句可译为:任凭(这)像一片苇叶的小船,驶在辽阔的天地中。之所以这样意译,是因为一者古文本身就存在着省略和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的情况,二者是译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一个由短语充当的主谓句。
3.配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意译复句更为规范
古文有相对固定的构句模式,甚至有使用紧缩复句的习惯,却没有今人在现代汉语中创造的关联词语。为了使句与句之间的译意紧密、连贯,我们在翻译这类句子时,必须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之规范。如《项羽本纪》中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属于两句话构成推论式因果关系的反问句,也可以叫做疑问代词提前作宾语而需要意译的特殊句。翻译前一句须补上“既然”,后一句须补上“还”,全句译成: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还渡河干什么?
汉初毛亨注释《诗经·小旻》时说:“争为迩言(争着说浅近的话)。”从用现代汉语来意译古文使之达意、规范的角度看,毛亨的话似是一个巧合。翻译古文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考查。既要求学生熟悉文言词语的含义、句式的特点,又要学生灵活变通,领悟语句中的逻辑关系以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甚至还要深入体察其中的感情色彩、语气特点。唯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方能做到达意、规范,再现原文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