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荷载分担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荷载,桩基,地基,秀山,褥垫,组合,离心机。
荷载分担比论文文献综述
KAING,KONGRATANA[1](2019)在《桩筏基础荷载分担比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基础的设计工作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桩筏基础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中-高层建筑中。然而,目前中国设计规范尚未考虑筏基下土体的承载作用,仅考虑桩的承载力,因此设计偏于保守,存在很大的浪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针对桩筏基础的桩筏相互作用机理及负荷分配关系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新的设计理念认为:如果筏基础与土接触,则土对筏基础有贡献作用。现场监测研究表明:筏基础的负载比例甚至可高达总负载的60%(Katzhenbach R et al.,2000[40]);即使在小桩距情况下,筏基础的负荷分担仍可高达30%(Cooke RW 1986[27])。因此,考虑筏板的承载能力,可以减少桩数或桩长,能够有效节约建造的时间和成本。目前国内外对桩筏基础的荷载分担比例尚未达成共识,缺乏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计算方法。因此,有必要针对筏板基础的荷载分担比例展开研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桩筏基础研究的复杂性在于筏、桩和土壤等之间有相互作用。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探究桩筏基础的主控因素。在研究中,考虑的影响参数包括:筏板厚度、筏板尺寸、桩间距、桩径、桩长、桩数、土体模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采用叁维有限元法考虑了土的叁个参数影响,包括土的弹性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并分析了桩的尺寸比、桩长细比和间距比的影响。使用PLAXIS-3Dv1.6软件,总共建立了61个数值模型进行了正交数值模拟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桩的长细比和间距比是影响桩筏荷载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而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对其影响不大。弹性模量对负荷分配比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于沉降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基于正常状态和极限状态下均匀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数值结果,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桩筏荷载分担比例的经验公式。将新提出的计算公式与室内测试和现场监测的21个案例中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经验公式与现有研究成果符合度较好。最后提出了一种用于桩筏基础设计的方法,采用该经验公式计算承载力,同时采用 Poulos-Davis-Randolph(PDR)方法和改进 modified Poulos-Davis-Randolph(modified PDR)方法对进行沉降计算。在运用商业数值软件进行详细设计之前,该方法可以作为桩筏基础初步设计的替代解决方案。与Randolph方法、PDR方法及改进的PDR方法分析计算的复杂性相比,该方法仅涉及两个影响因素来估计PRF中的负载分配比,较为简单而实用,能够提高设计的灵活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徐若愚,崔江余[2](2018)在《桩基托换加固既有建筑物中新旧基础荷载分担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变形控制理论,根据加固既有建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考虑既有建筑物原有基础与托换桩基础的变形协调,按照刚度分配法,针对既有建筑物原基础的不同种类,分别对原有基础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和桩基础2种情况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建筑物建设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11-25)
郑中,何铠岐,高飒,曹松涛[3](2018)在《超软土托板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软土和超软土地基,当其受大面积堆载后,将发生很大的竖向变形,堆载区域的土体还将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对周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工程中可采用托板桩来解决此问题.以印尼某项目的圆形煤场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超软土地基圆形煤场堆煤区托板桩复合地基的基本特点,研究影响托板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的主要因素,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及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S1期)
李鹏飞,梁仁旺,蔡璟珞[4](2018)在《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试验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为原型,进行了"五长四短"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室内模拟试验,分别探究了改变长桩桩长、桩径、桩距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大长桩桩长,桩径以及适当减小桩间距时,桩承担荷载的比例会增大,同时也能够使桩较早的发挥承担更多荷载的作用,而桩间土承担的荷载比例在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8年13期)
白雨东,王帅,张宜虎[5](2018)在《秀山大桥重力锚支墩基础及锚块荷载分担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秀山大桥重力锚支墩基础与锚块各自分开,地基与基础荷载分担比较为复杂,为研究锚碇系统各部位承载分担比和失稳模式,依托秀山大桥重力锚,建立锚碇、支墩桩基与地基相互作用的叁维有限差分模型,以0.5P(P为缆索拉拔设计荷载,P=132 MN)为递增荷载进行极限加载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1~2)P时,锚块底板、锚块前端岩体、支墩基础、锚块侧边承担水平荷载平均占比为64%,23%,6%,7%;缆索荷载达到2.5P时,锚-岩接触面不均匀剪力引起锚块底部岩体拉伸破坏;支墩桩基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缆索荷载为3.5P,其破坏形式近似于单轴压缩破坏;随着荷载继续增大,锚块底板接触面逐渐张开,其承担水平荷载向锚前端岩体转移。研究成果为重力式锚碇的结构设计、地基加固及极限承载力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8年03期)
段晓沛,曾伟,苑红凯,葛娟,郎瑞卿[6](2016)在《PTC管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现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土荷载分担比是PT℃管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结合天津软土地区3组PTC管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对复合地基在工作状态及极限状态下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承担外荷载的比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讨论了垫层厚度对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提出了实际工程的垫层厚度,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杨坤[7](2016)在《刚梁柔拱组合体系桥荷载分担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分析了叁跨连续刚梁柔拱组合桥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并且通过应用一些假设,推导出拱肋荷载分担比的力学表达式,同时讨论了对拱肋荷载分担比的影响因素,结果在为同类桥型的初步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交通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蒋红英,宋亮亮,鲁进步,慕青松[8](2015)在《桩土荷载分担比量化的概率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随机理论,基于二维模拟实验,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材料中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细观研究。结果表明:桩体刺入时,褥垫层在不断的自组织搭拱中产生了一个应力转移的过程;垫层的刚度、材料各向异性的程度与桩土应力比成正比,来源于搭散粒拱、应力的横向转移,力链伸向桩体。探讨了一个简化的量化荷载分担比的概率模型,为更好地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可预测性以及其它多种材料组合系统结构的预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5年05期)
陈亚楠[9](2014)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中桩长对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是地基土与桩共同分担外荷载、按沉降控制要求确定用桩数量的桩基。它不仅使施工质量得到较好保证,且地基处理费用也大大降低。以浙江象山县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叁期污水厂扩建工程中的脱氨(反硝化)深床滤池为对象,研究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混凝土滤池中的应用及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表明:一定桩长范围内,随着桩长的减少,复合地基承载力随之减小,且幅度较大,桩分担的荷载显着减小,土分担的荷载几乎没有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市政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古海东,杨敏[10](2014)在《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排桩荷载分担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0个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进行离心机模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提出排桩荷载分担比的计算模型,探讨排桩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简化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当基坑挖深较小时,支护结构的荷载主要由土钉墙承担,排桩承担的荷载较小,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土拱效应将支护结构范围内的土压力不断传递给桩身,排桩承担的荷载越来越多,最多可达到总荷载的90%以上;增加土钉长度、减小土钉间距既可有效减少排桩分担的荷载,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整个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当桩间距在一定范围内时,增加桩间距能减小排桩荷载分担比,但是桩间距过大会明显降低整个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土钉竖向间距对排桩荷载分担比的影响比土钉水平间距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荷载分担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变形控制理论,根据加固既有建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考虑既有建筑物原有基础与托换桩基础的变形协调,按照刚度分配法,针对既有建筑物原基础的不同种类,分别对原有基础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和桩基础2种情况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荷载分担比论文参考文献
[1].KAING,KONGRATANA.桩筏基础荷载分担比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徐若愚,崔江余.桩基托换加固既有建筑物中新旧基础荷载分担比研究[C].第十二届建筑物建设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3].郑中,何铠岐,高飒,曹松涛.超软土托板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影响因素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4].李鹏飞,梁仁旺,蔡璟珞.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试验探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8
[5].白雨东,王帅,张宜虎.秀山大桥重力锚支墩基础及锚块荷载分担比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8
[6].段晓沛,曾伟,苑红凯,葛娟,郎瑞卿.PTC管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现场试验研究[J].市政技术.2016
[7].杨坤.刚梁柔拱组合体系桥荷载分担比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16
[8].蒋红英,宋亮亮,鲁进步,慕青松.桩土荷载分担比量化的概率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
[9].陈亚楠.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中桩长对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J].中国市政工程.2014
[10].古海东,杨敏.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排桩荷载分担比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