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新品种引进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吴兰荣,陈炳强,王溯,王海龙,王学武[1](2022)在《青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实践及思考》文中指出在花生优质食用坚果类作物定位上升、高油酸花生油的健康特性不断被挖掘的新花生生产形势下,对近年青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实践,高油酸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定位推进的瓶颈问题及有益探索加以思考总结,并对今后高油酸花生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定位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王韶红,赵立波,陈炳强,王海龙,吴兰荣[2](2022)在《青岛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与实现路径》文中提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基础产业,种业发展直接关系着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对青岛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青岛农作物种业近几年取得的成就,提出了加强市场监管、推进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强化种业企业主体地位是实现种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朱正业,杨立红[3](2021)在《1949-1978年淮河流域农作物产区与新品种引育推广》文中提出农作物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淮河流域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受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淮河流域的种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虽然也经历曲折,但总体上,淮域新品种不断引进选育创新,推动了品种更新换代。同时,新品种不断推广应用,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本刊编辑部[4](2011)在《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文中研究表明湖南省着名水稻育种专家,湖南省第六届党代会和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湖南省优秀专家(2002年),衡阳市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衡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
金权,马日新[5](2010)在《浅析兴城市花生新品种引进与大面积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生是兴城市主栽经济作物,近年来,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已发展2万多公顷,为了真正实现高产、高效,兴城市引进了花生新品种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艳霞,金权[6](2008)在《辽西地区引进唐油系列、花育系列花生新品种的生产分析》文中指出花生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兴城市主栽经济作物。随着市场消费的变化,兴城市生产的花生不仅占有产量优势,而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生产出的花生品质优良,国际市场广阔,出口份额逐年增大,种植和销售效益都相当可观。近年来,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已发展近3万公顷,为了真正实现高产、高效,兴城市花生新品种引进与大面积推广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周彦忠[7](2008)在《花生新品种引种、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000kh㎡,平均单产为2800㎏/h㎡。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生产的重要基地,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kh㎡,平均单产超过3000㎏/h㎡,对推动河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近年来我们结合花生生产发展需要,进行了花生品种的引进、新品种的选育及丰产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两年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大田产量比较试验研究,表明远杂9102比当地主导品种白沙1016分别增产25.65%和31.40%,年平均增产28.24%,是一个较理想的花生品种,无论从其生物学、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上都能取代白沙1016,而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同时,还明确了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在当地(漯河市)的适宜播期与种植密度。2.通过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在生产生取得了明显成效。地膜覆盖技术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土壤肥力,防治田间杂草,能显着地提高早春播花生的出苗率,特别是在春季较旱的情况下,灌后覆膜或雨后覆膜播种能较好的保持土壤水分,保证花生苗期的水分供应,达到苗齐、苗匀、苗壮,为花生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植株充分利用养分和能量,并通过各生育期、各器官的协调生长,使植株的产能得以最大的发挥,进而使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都得以大幅增加,其中,春播增产25.2%,夏播增产17.7%。3.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号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广普的绿色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补充根系生长发育所需外源生长素和促进植物体内源生长素合成的双重功效。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的浸种试验,表明该产品能加快出苗,促进主根增长、次生根数量增加。花期和结荚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能提高花生饱果率和百果重,增产量达17%。4.先后配制花生杂交组合66个,收获杂交植株8000株,选育新品系10个,其中两个品系进入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5.通过引进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豫花14号、豫花15号的生产试验与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年来共推广新品种606t,种植面积2300 h㎡;单一推广地膜覆盖面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应用面积分别达到3000h㎡,平均增产623kg/h㎡,增收2千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崔成健,孙旭亮,周庆强,付静尘,韩新生[8](2003)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花生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文中认为针对花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分析指出当前花生新品种引进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花生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的有效措施。
庄维民[9](1996)在《近代山东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山东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其影响庄维民近代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是传统农业逐步改良并向近代农业形态过渡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品种引进本身以农业生产的近代化趋向和近代工业及口岸贸易的兴起为前提条件,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农业经...
韩燕[10](2021)在《花生种质资源鉴定与盐诱导基因TIP3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世界范围种植很广,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分类是创新利用的基础,是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挖掘,以及新品种培育的材料基础。非生物胁迫是限制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耐盐种质材料的筛选、耐盐关键基因的挖掘和功能研究是花生耐盐新品种培育的基础。本课题完成了实验室保存的200余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并根据形态指标将这些种质资源进行了变种划分。利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大部分个体植物学分类与分子水平聚类基本吻合。在花生中鉴定了64个水通道蛋白基因,发现盐胁迫特异诱导水通道蛋白AhTIP3;1具有较高的通水活性;该基因过量表达后,酵母对盐胁迫更敏感;但可以提高拟南芥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率。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对203份材料进行了2年3个试验点的实验,分别考查了这些花生种质资源株高、分枝数目、开花习性、果荚和种子大小、品质特征等重要农艺性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花生变种分类检索表,将这些资源分为2个亚种5个变种。比较了变种间开花习性、分枝数目、株型指数、荚果种子粒数、籽仁性状、脂肪酸和粗脂肪含量等性状的差异,发现了一些极端性状的特异资源。比如,株高小于30厘米的和油酸含量比亚油酸含量少的资源。相关性分析发现,1)粒重与粒长和粒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63和0.65;2)籽仁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显着负相关(P<0.0001)。利用已有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15x),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203份花生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进一步确认了形态分类与分子水平聚类结果的一致性。(2)在高等植物中,水通道蛋白是一个由多成员组成的大家族,在非生物胁迫下对植物水分平衡调控起着关键作用。前期研究发现盐胁迫条件下花生中部分水通道蛋白具有特异表达模式,为了全面了解花生水通道蛋白的功能,我们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其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通过系统发育、基因结构和保守序列的分析,从栽培花生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了5个亚族64个结构完整的水通道蛋白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和选择性过滤结构分析,我们发现将NIPs(nodulin 26-like intrinsic proteins)分为NIP1s和NIP2s两类,比之前的7类分类法更合理。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了花生水通道蛋白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发现大部分基因表达被抑制,只有TIP3s(tonoplast intrinsic protein)成员在盐胁迫下被特异地诱导表达。利用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研究发现AhTIP3;1具有较高的通水活性;过量表达酵母株系对NH3和硼更敏感,表明在TIP3;1具有一定的NH3和硼转运活性。过量表达TIP3;1酵母株系对盐胁迫更敏感;但是其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时可以提高盐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本研究为实验室保存的花生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为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的挖掘奠定基础,种质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数量化可满足多样性的育种目标的需求。提供了花生MIP(major intrinsic protein)超家族及其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和功能的全面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花生水通道蛋白在盐胁迫条件下维持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二、花生新品种引进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新品种引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实践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实践 |
1.1 高油酸花生的耐贮藏及健康特性的知识传播 |
1.2 广泛引进、展示、评价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
1.3 项目推动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大面积试验示范 |
1.4 官媒推动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 |
1.4.1 官方网络媒体助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 |
1.4.2 广电媒体制作专题报道,支持行业发展 |
1.5 管理部门项目支撑、组织推动 |
2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
2.1 春播烂种问题 |
2.2 油酸含量不达标及纯度问题 |
2.3 高油酸花生产品购销不畅 |
3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的有益探索 |
3.1 区域定位布局、遴选品种目标明确 |
3.2 高质量定位推进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
3.3 创建“产业链接”新模式,提高新品种推广效率 |
3.4 开展相关试验、积极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
4 青岛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
4.1 高油酸花生结构化定位生产 |
4.2 确定产业发展策略及目标定位 |
4.3 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 |
4.4 实施新模式良种推广措施 |
4.5 推动高油酸花生产业胶东一体化发展 |
(2)青岛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现状 |
1.1 农作物种子企业快速发展 |
1.1.1 培育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 |
1.1.2 特色种业稳健发展,品种引育成效显着 |
1.1.3 外资企业注入,种质资源配置优化升级 |
1.2 新品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显着提升 |
1.3 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建设,典型引领作用突出 |
1.4 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评价,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1.5 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优良品种供应能力显着增强 |
1.6 组建种业联盟,壮大行业优势 |
2 实现路径 |
2.1 加强种业市场监管,规范种业管理 |
2.2 推进种业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品种试验审定体系 |
2.3 强化种业科技创新,保障优良品种的生产供给 |
2.4 强化种业企业的主体地位,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种业 |
(3)1949-1978年淮河流域农作物产区与新品种引育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作物产区分布 |
(一)粮食作物的产区分布 |
1. 小麦的产区分布 |
2. 水稻的产区分布 |
3. 玉米的产区分布 |
4. 高粱的产区分布 |
5. 甘薯的产区分布 |
6. 大豆的产区分布 |
(二)经济作物的产区分布 |
1. 棉花的产区分布 |
2. 油菜的产区分布 |
3. 花生的产区分布 |
4. 茶叶的产区分布 |
二、新品种引进 |
(一)粮食作物品种引进 |
1. 水稻品种的引进 |
2. 小麦品种的引进 |
3. 甘薯品种的引进 |
4. 大豆品种的引进 |
(二)经济作物品种引进 |
1. 花生品种的引进 |
2. 棉花品种的引进 |
3. 茶叶品种的引进 |
三、新品种选育 |
(一)粮食作物品种选育 |
1. 小麦品种的选育 |
2. 水稻品种的选育 |
3. 玉米品种的选育 |
4. 大豆品种的选育 |
5. 高粱品种的选育 |
6. 甘薯品种的选育 |
(二)经济作物品种选育 |
1. 棉花品种的选育 |
2. 油菜品种的选育 |
四、新品种推广 |
(一)粮食作物品种推广 |
1. 小麦品种的推广 |
2. 水稻品种的推广 |
3. 玉米品种的推广 |
4. 高粱品种的推广 |
5. 甘薯品种的推广 |
6. 大豆品种的推广 |
(二)经济作物品种推广 |
1. 油菜品种的推广 |
2. 花生品种的推广 |
3. 棉花品种的推广 |
(5)浅析兴城市花生新品种引进与大面积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方法 |
1.2 高产栽培技术及新品种的特性筛选 |
1.3 调查项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比小区试验分析 |
2.2 大面积推广示范分析 |
2.3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实用技术 |
2.3.1 缩垄增行、合理密植是实现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
2.3.2 科学配方施肥 |
2.3.3 病虫害防治技术 |
3 兴城地区推广花生新品种前景 |
(6)辽西地区引进唐油系列、花育系列花生新品种的生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品种生产力鉴定 |
1.2 高产栽培技术及新品种的特性筛选 |
1.3 调查项目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对比小区试验分析 |
2.2 大面积推广示范分析 |
2.3 不同密度花生产量性状调查 |
3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实用技术应用 |
3.1 缩垄增行、合理密植是实现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
3.2 科学配方施肥 |
3.3 病虫害防治技术 |
3.3.1 种子处理 |
3.3.2 防病与施肥相结合 |
3.4 花生生产的机械化 |
4 辽西地区推广花生新品种前景 |
(7)花生新品种引种、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花生栽培历史及发展历程 |
1.1.1 花生的起源 |
1.1.2 花生在我国的传播 |
1.1.3 花生生产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1.2 我国花生育种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
1.2.1.我国花生育种事业的发展 |
1.2.2 我国花生育种的成就 |
1.2.3 花生育种的意义 |
1.3.漯河市花生生产情况 |
1.3.1 品种利用现状及分布 |
1.3.2 漯河市花生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
第二章 花生新品种丰产性大田试验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远杂9102 的引进试验 |
2.2.2 远杂9102 对播期、密度的适应性试验 |
2.2.3 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探讨 |
2.2.4 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 号的应用与一般露地栽培的对比试验研究 |
2.3 结论 |
第三章 花生新品种选育 |
3.1 花生育种目标 |
3.1.1 高产 |
3.1.2 早熟 |
3.1.3 抗病 |
3.1.4 优质 |
3.1.5 适应性强 |
3.2 新品种选育 |
3.2.1 品种资源的征集 |
3.2.2 杂交组合的配制 |
3.2.3 新品系的选育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对新技术及其新品种选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
三、主要获奖成果 |
四、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8)新形势下如何加快花生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花生新品种引进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1.1 资金投入不足 |
1.2 品种多、乱、杂 |
1.3 基地小而不稳 |
1.4 良种良法脱节 |
1.5 推广方式落后 |
1.6 乱引乱推严重 |
2 加快花生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的措施 |
2.1 加大投入力度, 调整投入结构 |
2.2 选准推广品种, 优化品种布局 |
2.3 重视基地建设, 提高种子质量 |
2.4 良种良法配套, 挖掘增产潜力 |
2.5 创新推广方式, 强化品种展示 |
2.6 规范引种程序, 加强引种管理 |
(10)花生种质资源鉴定与盐诱导基因TIP3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栽培花生分类与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
1.1 栽培花生的分类与传播 |
1.1.1 栽培花生的分类 |
1.1.2 栽培花生的传播 |
1.2 花生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研究进展 |
1.2.1 花生种质资源收集 |
1.2.2 花生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
1.3 花生基因组与关键基因的挖掘 |
1.4 花生资源利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栽培花生资源分类与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考察花生种质资源来源 |
2.2.2 203 份栽培花生表型鉴定与分类 |
2.2.3 203 份栽培花生重测序与数据分析 |
2.2.4 进化树分析和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花生水通道蛋白全基因组分析及盐胁迫响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栽培花生中MIPs的鉴定 |
3.1.2 系统发育分析、基因结构分析和保守基序预测 |
3.1.3 花生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分析 |
3.1.4 遗传转化及盐胁迫条件下发芽率试验 |
3.1.5 植物培养与盐胁迫处理 |
3.1.6 水通道蛋白通水性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栽培花生A.hypogaea基因组中MIPs同源基因鉴定 |
3.2.2 水通道蛋白的系统发育及基因结构分析 |
3.2.3 NPA基序和选择性过滤器中氨基酸残基的特征 |
3.2.4 盐胁迫对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5 AhTIP3:1 表达和功能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四、花生新品种引进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实践及思考[J]. 吴兰荣,陈炳强,王溯,王海龙,王学武. 中国种业, 2022(02)
- [2]青岛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与实现路径[J]. 王韶红,赵立波,陈炳强,王海龙,吴兰荣. 中国种业, 2022(02)
- [3]1949-1978年淮河流域农作物产区与新品种引育推广[J]. 朱正业,杨立红.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4]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8)
- [5]浅析兴城市花生新品种引进与大面积推广[J]. 金权,马日新.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01)
- [6]辽西地区引进唐油系列、花育系列花生新品种的生产分析[J]. 王艳霞,金权. 杂粮作物, 2008(02)
- [7]花生新品种引种、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D]. 周彦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新形势下如何加快花生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J]. 崔成健,孙旭亮,周庆强,付静尘,韩新生. 花生学报, 2003(S1)
- [9]近代山东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其影响[J]. 庄维民. 近代史研究, 1996(02)
- [10]花生种质资源鉴定与盐诱导基因TIP3的功能研究[D]. 韩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